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现代畜牧业的当家人记镇原县平泉镇
TUhjnbcbe - 2023/1/3 4:11:00

他踏遍镇原县南川、新城、中原、平泉四个乡镇的每一个村组角落。

他用技术播种,用行动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处处留下执着的足迹。

畜牧兽医工作又脏、又苦、又累,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人们称兽医为“灌猪匠”“灌牛匠”,是不太招人喜欢的行业。但他一心扑在畜牧事业健康发展上,甘做畜牧战线的“老*牛”、养殖户的“贴心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敬业奉献之歌。

他就是镇原县平泉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田小平。36年间,无论刮风下雨,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基层畜牧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一种事业:以单位为家

田小平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高中毕业后,他在条件艰苦的南川乡兽医站参加工作,后又在新城、中原、平泉几个乡镇之间调动,最后在平泉所上一待就是19年。

镇原县平泉畜牧兽医站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原来征用2处民宅,办公住宿均在窑洞,条件极其艰苦,后来新建7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后因年久失修,也几乎成了危房。

年4月,田小平从新城镇调任到平泉镇畜牧兽医站。进入雨季,职工宿舍经常漏雨,常常是外面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职工宿舍里常备有雨鞋、水桶和斧子。他常常看到大家穿着雨鞋做饭,房屋里不是脸盆就是水桶,到处摆开接雨水,到了晚上还能听到“叮咚、叮咚”的打门声,大家都在用斧头敲打经过雨水浸泡变形的门,以便能合上门休息。

田小平深受刺激,他暗下决心,要把平泉畜牧兽医站建成平泉、镇原县乃至全市有名的兽医站。他自己带头垫资元,动员单位职工集资垫平院内地坑庄,临街修建了一栋3层的畜牧综合楼,单位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年又争取乡镇站技术设施建设项目,在院内修建了一栋二层办公楼,彻底改变了平泉镇畜牧兽医站办公条件。先后配备了生物药品贮藏室、实验室、资料室和报检室等,新建职工宿舍6间。每当提及此事,单位老同事慕学霞感激地说道:“多亏了田站长,要不我们还在漏水的房子里做饭,是他改变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年以前,镇原所有乡镇畜牧兽医站都属于自收自支,单位职工全靠药房和门诊的收入维系生活,职工由于完不成站内年初分解的任务,扣除过罚金,一年到头领到的工资不足两千元,积极性很低。

田小平决定调整经营思路,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办站。他安排人员销售肤皮、饲料等,在站内办起了养猪场,搞回收废铁、废旧地膜等多种“副业”,从而一举扭亏为盈,职工不仅全额领取了工资,每年还为站内积蓄几万元。年,机构改革时,平泉畜牧兽医站账上还盈余万元,直接上交县财*25.3万元。

平泉镇所辖16个行*村、个自然村,农业人口4.1万人,大家畜存栏万头,羊存栏只,猪存栏头,鸡存栏只,防疫工作任务特别艰巨。

每月初,田小平都组织开展防疫员培训交流会,安排部署各村补栏补针任务,总结经验,评先争优,量化考核,并组织验收小组随机抽查防疫注射率、耳钉佩带率、档案登记率等,确定名次,对防疫工作不达标的村组要求限期整改。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平泉镇家畜耳标佩戴率和档案登记率分别达到了95.5%和98%,免疫注射率和档案登记率分别达到了96%和97.3%,全年送检血清多份。实现了村村有防疫员,组组有申报点的网络格局。

为了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他多方培训引导,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周例会上,他带头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是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教授给年轻人。每天早晨6点多,他准时在院子里打扫卫生,单位的旱厕他已一人清理多年。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单位同事自觉地加入到单位和街道的环境治理行动中来。

年轻干部景继辉刚来单位时喜欢睡懒觉,在田小平的耳濡目染下,生活规律,积极上进,成为业务骨干。他深有感触地说:“田站长不仅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生活上的大哥,每天我想多睡会,看到田站长都在院里打扫卫生,也不好意思睡了。现在我到六点半就自己醒了,和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晨跑……生活规律多了,人也精神得很。”

在他的带领下,该站年、年、年先后被庆阳市、镇原县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在年、年被甘肃省兽医局、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6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如今,提及平泉镇畜牧兽医站,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一种情怀:爱群众胜过自己

在镇原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牲畜就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全部家当,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正是基于这点,田小平时刻告诫自己:要当好一名兽医,就要时刻保持一颗急群众所急的心。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田小平走遍了南川、中原、新城和平泉的角角落落。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就异常艰难,到村组检疫和为家畜诊断,平均一天骑行路程都在50多里以上。晚上回家常常四肢麻木,感觉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哪怕是刚从村上回来,有多累,只要群众需要,他仍随时出诊,毫不耽搁。

年8月10日晚上9点多,刚刚睡下的田小平听到楼下有人喊他的名字,便匆忙穿衣下楼。来的是平泉镇*岔村养殖户朱万祥。只见朱万祥满头大汗,焦急地说:“我家的35头猪全部倒地,不知道怎么回事。”

田小平二话不说,和同事急忙带上急救箱赶到他家。刚到猪圈一股刺鼻的恶臭味迎面扑来。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需要轮番注射药物救治。他和同事立即动手抢救,同事吸药,他打针。往往这头猪刚救治起来,那头又倒下去了,整整一夜他们都在猪圈里来回打针,没歇息一分钟,没喝一口水。当全部的猪都抢救过来时,外面已经鸡鸣三声,他和同事的衣服全部都被汗水湿透。更糟糕的是,他和同事长时间在这种有毒的环境中工作,他们都中毒了,医院挂了三天吊针,情况才得以好转。

每当提及此事,朱万祥感激地说道:“是田站长和他的同事救了我的35头猪,救了我们家的命,为我们挽回经济损失五六万元。如果不是救治及时,我当年就得砸锅卖铁还烂账啊!”

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年9月的一天,新城镇下了一整天的小雨,到夜里雨转大起来。半夜一点多,田小平的电话突然响起。“田医生,我是吴家沟老杨啊,我家的两头驴好像得了结症,求你快来看看吧……”群众哭泣声、哀求声让他心痛。他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冒着瓢泼大雨向吴家沟村冲去。20多里路由于下雨路滑,他摔倒好几次,腿上擦破了3处,到老杨家时血把裤子都染红了。他顾不上疼痛,马上投入到抢救中。挂针、徒手掏粪、舒气、灌肠,把老杨家的两头驴救过来后,又是一个凌晨5点。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田小平还是一个热心帮扶群众的“贴心人”。

新城镇小寨村村民马彦卓年就开始发展养猪产业,由于不懂技术,不懂防疫,一直发展不起来,一度心灰意冷。一次,马彦卓到平泉赶集,碰到已经调到平泉畜牧兽医站的田小平。听说马彦卓的情况后,田小平一边鼓励他树立信心,一边将正大养猪技术介绍给他。在新城工作时,马彦卓常来兽医站取药,咨询养猪事宜,两人很熟识。当听到马彦卓缺乏资金时,田小平毫不犹豫将自己多年积蓄的2万元借给他,并帮助他采购产床。如今,马彦卓的养猪场已经达到了年出栏生猪多头的规模。

田小平长期奔走于村组和畜禽棚舍之间,虽然很累很忙,但他特别乐观。他爱畜牧工作,更享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后的喜悦。他在工作日志中写到:“风在刮、雨在下,养殖场户来电话,骑车子、就出发,走到地方湿透啦……”

为了紧跟科技发展和养殖需要,田小平购买专业书籍刻苦钻研。《猪病防治大全》《兔病防治大全》《犬毛兔临床诊疗操作手册》等书籍成了他的宝贝。他还积极向一些老前辈学习一些便于群众操作的偏门别方,比如猪高烧时,给猪肌肉注射鸡蛋清,或者用蟾蜍皮缠住猪尾巴,这些方法都很见效。他都记在了日记里,并在诊治时传授给大家。

他的精湛医术和大公无私品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除了平泉镇,周边乡镇的群众也都愿意找他给牲畜诊治,他的电话是养殖户的必存电话和重要联系人。

一种精神:工作大于家庭

田小平脚踏实地,心系群众,把平凡的脚印留在了牛棚羊舍,把科技的火种播撒在田间地头,以心为笔描绘出振兴乡村的美好蓝图。他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撑起了一方畜牧事业的全面发展。

担任站长以来,他以站为家,不分白天黑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全心全意为当地群众服务,是大家口中敬佩的“全能兽医”,但在家庭中他永远没有这样好的评价。

年12月,正是非洲猪瘟蔓延的高发期。15日晚12时,田小平接到上级通知,有一辆途径本地的陕西运猪车要途径此地,请务必严查。接到通知后,田小平带领同事赶到路口进行布控。刚到不久,妻子打电话说母亲突发冠心病需要紧急救治。可是这项工作更紧急,事关当地生猪养殖生态的大事。情急之下他打电话医院,工作完成后才去看望母亲,心里无限愧疚。

田小平一心扑在工作上,偶尔周末才能回家,家里的大小事务全落到妻子身上。妻子常半开玩笑地说:“你的家在畜牧站!”话语间包含着无奈与辛酸,半是抱怨过,半是傲娇。

孩子经常问爸爸什么时候能给他开个家长会,可一直到孩子毕业,他的承诺他都未能兑现。他在家里食言失信,但对群众却是一言九鼎。在村民心里,他是尽职尽责、无怨无悔的好医生。家人对他的宽容、理解和支持,使他明白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是值得的。

年8月的一天晚上,田小平到平泉镇文洼村执行防疫任务,由于摩托车灯故障,他在一个上坡转弯处不慎摔倒,当场昏迷。由于地处偏僻,无人发现。3个小时后,他才渐渐苏醒,看到车离悬崖只剩1米,惊出一身冷汗。感觉自己头上热乎乎的,伸手一摸全是鲜血,他硬是挣扎着回到站上,医院缝了12针。住院院刚2天,他就要求出院,医生说:“工作重要你也不能耽误病情呀,没见过你这么敬业的!”休息了3天后,他又投入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

平泉镇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位居镇原县之首,防疫检疫任务异常繁重。田小平总把最偏远的、任务量最大的村子村划分给自己,把条件好的村组分给其他同事。哪位同事家中有事,他都主动承担起相应工作任务。一年到头,他都在扎工作岗位上,有时家里老人想见他一面都难。

如果下村回来得早,他就在门口等同事归来。如果夜幕降临,同事还没有回来,他就和同事去找,直到全部回来他才休息。近年来,动物疫情防控中出现了许多人畜共患疾病,田小平总是毫不犹豫,主动承担危险程度高的采血工作,硬是要求其他人员在外围打下手。

田小平说:“我热爱我的工作,别管到哪儿,只要一进村,人家都热情地招呼我‘田站长来了’‘吃饭了没有’‘进屋坐坐’。我一听见这话心里就是暖和的,这种幸福感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36年来,田小平以单位为家,以事业为荣,整天钻牛棚、跳猪圈、进羊舍,一天下来满身沾满了尿粪味,有时脚面被牲畜踩得青一块、紫一块,却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正是一个基层畜牧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刘耀田永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畜牧业的当家人记镇原县平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