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疫情作文,热点话题,完全解读三医者仁
TUhjnbcbe - 2021/10/7 19:16:00
彭洋预约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272.html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

热点话题+范例标题+全类素材+语段范文

“知之”为你完全解读

疫情作文热点话题三医者仁心一、话题阐释

为医者,仁也。自古以来,医者怀“仁”以济世,不分贫富,也从无国界。刘禹锡就曾在《赠眼医婆罗门僧》一诗中曾用“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记录印度医者为自己治疗眼疾一事。作为离死神最近的人群,医者不仅仅是精通医术的职业群体,更是满怀慈悲与爱的仁者义士,无关地域,无关疆土,扶贫助弱,济世悬壶。他们虽然不是国困民危、峥嵘岁月中的浴血战士,但是在任何时代,都有他们挺立的身姿。是他们用生命写下医者大义,仁字当头,死亦无惧;是他们用生命照亮黑暗,成为了河清海晏的年代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

二、参考标题

《白衣行,武汉起》

《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心有锦缎,白衣逆行》

《一袭白衣鏖战,满城樱雨颂歌》

《疠难吞志,医道铸新》

《身负青囊,剑指远方》

《纵然千钧压顶,依然勇敢向前》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逆行的你,最美的你》

《武汉不收泪,天使不后退》

《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

《硬核天使,中国脊梁》

《医道铸新》

《一生无愧医者心》

《白衣逆行》

三、全类素材

(一)名言名句类

1、人处疾则贵医。

——《韩非子·解老》

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3、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4、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救治危重的孕妇,都是我的职责。

——林巧稚

5、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裘法祖

6、对弱者的同情,这是医生很重要的一个品格和条件,患者是有病,那怕他曾经是一个强者,他生了病,被病痛折磨,他卧床不起,他就是一个弱者。

——黎磊石

7、医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王振义

8、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同志有团结心,对事业有进取心,要努力成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顾玉东

9、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

——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1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

11、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1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1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徐春甫

14、走医者仁心之路,倡清正廉洁之风。

——丁靖

15、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贾冬

16、从医须心系千家忧与乐,诊治应胸怀百姓暖和寒。——刘克震

(二)古代人物事件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只是后来身患疾病,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他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贫富老幼,亲近疏远,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临床时,精神集中,认真负责,不草率从事,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专心救护。特别是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实为后世之楷模,千余年来,一直受中国人民和医学工作者所称颂,被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2、为民请“命”克伤寒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空前劫难。其中尤以灵帝时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既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又忧怜时疫之中的百姓。于是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方法。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流行的疫病,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3、杏林一处四时春

董奉,东汉建安时期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他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4、妙手医宗润泽后世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原为儒生,后从儒转医。在他30多岁时,母亲有疾,诸医束手,亦使其有志于医。遂取古代经典医籍细细观之,三年而有所得。又过了两载,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40岁时,他的老师许谦卧病,曾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于是朱震亨尽焚以往所习举子业,一心致力于医。两年后,治愈了老师的顽疾。

朱丹溪常怀仁道医心,视病人痛苦如己身。宋濂曾称赞他:“四方求治的病人络绎不绝,先生没有不即刻前往诊治的,即使雨雪阻路,也照样奔波。驾车的人疲劳了,先生会对他说,病人度日如年,我怎能独自安闲?贫穷的人求治,先生就不收诊金,困苦无助的人,不等招呼,先生背起药箱就前往,即使百里之远也不顾。”

朱震亨的坟墓在赤岸镇东行四公里的东朱村,面对八面青山。其坟墓几经修葺,至今香火不绝,足见后世怀念之深。

5、巾帼医家第一人多年前的西汉,在河东,有一个叫义的女子,她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著名女医。义从小就喜欢药草,而当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上山采药再捣烂给乡亲们敷治。平日里只要有郎中路过,她也总要去虚心求教,日积月累,她学到了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一次,外地来了一个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快要生孩子的孕妇都大,肚脐眼突出,瘦得只剩皮包骨。义对她仔细症治后,拿出了几根银针,在病人腹部,腿部连扎了几下,再拿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肚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包住,给病人服用下中药。几日后,病人的腹部肿胀竟然渐渐消退,不到10天,病人就可以起床了。后来,汉武帝听闻义的医术,便把她征召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

(三)现当代人物事件

1、医者仁心真英雄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年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

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名新冠肺炎病人,医院。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鲜有人知道,刘智明已带病上岗多日。他的妻子蔡利萍回忆,1月22日凌晨4点,她接到丈夫电话,请她收拾一点换洗衣物送去。医院后他就不能回家了。她有些担心,因为此前丈夫有些“感冒”,持续低烧了一周,她还听出丈夫有点喘。蔡利萍当时特别着急,问刘智明都那个点了怎么不去休息下。第二天下午,刘智明因为新冠肺炎进了重症病区。1月28日,刘智明核糖核酸检测呈阳性。住院期间,他接到妹妹电话时,还说“医院还有很多事情没做”。2月14日,刘智明因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家人在病房外守候了两天,期待奇迹。然而,奇迹还是没能出现。

2、韶华隽美两袖清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他曾边流泪边说说:“最痛苦就是看到,今天这个病人去世,明天那个病人死掉,我明明知道是什么病,我没有办法。”王振义开创了中国血液学临床诊治与科研的新路,奠定了中国血液学科发展的基础,确立了中国血液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成就为国内外瞩目,获得了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等一系列科技奖励。

王振义说:“为人师表,我不能老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我的学问在不断上进,他们也会受到激励,不断学习。”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一直是王振义所坚持的,王振义曾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工作,共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在王振义的学生中,有陈竺、陈赛娟这对著名的“院士夫妻”、“”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

3、为生命建起绿色通道

脑卒中,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院的主任医师朱良付,每天都要和这些情况危急的病人打交道。身为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大事小情他都亲力亲为。一干到深夜的工作节奏早就是家常便饭。人的心脑血管出起问题来是不分时间的。晚上11点,救护车送来一位患者,那么医生就是下不了班。只要有患者走绿通急诊,不管几点,朱良付一定要到场。除了看诊,做手术,制定治疗方案,还要查房,跟进病情,安抚病人和其家属。一位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37岁,家中独子。这个插着管子昏睡在床的男人是家中的顶梁柱,老母亲和妻儿都在盼着他好起来。面对一群家属的追问,朱良付配合电脑动画,耐心地给他们解答。朱良付在监护室反复测试病人的意识。他清楚,救活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4、"最美金刀"王东进

王东进,从事心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已34年,是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金刀奖”得主,是全国十大“最美医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不仅自创了右腋下小切口技术治疗心脏病,“王氏切口”成为他的响亮名片,还积极倡导“6小时生命圈”,筑造苏皖地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命线。

他的心脏手术成功率高达99%,这个显著的成果伴随的是他自身健康的代价。王东进医生天全年不休,颈椎病、小腿静脉曲张、腰部受损等等疾病,都是他为患者、为医学而高负荷工作的“伴生品”。他常常只能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在按摩椅上休息。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幸福了,因为按摩椅是特批的,其他人都没这个待遇。就是这样一个医生,把仁心给予患者,把淡泊常挂己怀。

5、最美背景——“医二代”

医院报名赴武汉支援,其实家里人只有爸爸同意。好不容易休假回家团圆,哪有说走就走,而且还是去疫区?!陈林叶的妈妈哭着不愿意她去,藏起了她的行李箱,弟弟妹妹一开始由于担心不同意她出发,后来无奈尊重陈林叶的选择。她家在揭阳惠来县,当时县城没大巴回广州,只能乘高铁前往。5点多,她坐上了弟弟的车前往高铁站。9点多到广州,直奔机场与队伍汇合。由于在家里没有拿到行李箱,匆忙中,她拿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随手装了洗漱用品和一件大外套便出门,一路上请一同去武汉的战友帮忙买行李箱和厚衣服。“老妈哭着不给我行李箱,可我是护士,应该去!”义无反顾来到武汉后,陈林叶一直忙着安顿队伍、参加培训等等。“我妈妈已经理解我了,发了很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作文,热点话题,完全解读三医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