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学三字经第二课
TUhjnbcbe - 2021/8/29 0:11:00

导读:谭老师校正:张茹文字整理:金兰

第二课、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上一次讲了什么是《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是谁所著的,我们学了上面一段话,就是医之始,本歧*,灵枢作,素问详。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难经出,更洋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自从《难经》这本书问世以后,中医的内容就更加的丰富多彩了。洋洋就是很茂盛的意思,所以从《内经》以后,就有了《难经》,《难经》相传是战国时候的秦越人所著。

这个秦越人是谁?我说秦越人大家肯定不太了解,但是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大家肯定就知道了,那就是扁鹊。《难经》叫九九八十一难,有八十一篇,这八十一篇,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是因为它多禅发《内经》之旨,以补《内经》所未言。说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把《内经》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进行禅发,讲的更清楚,更明白。同时把《内经》里面没有讲过的东西作以补充。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据说他跟长桑君在学医,医术非常精湛,我们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通过皮肤的望诊,就能发现他疾病的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不仅如此,扁鹊还到虢国,冶过虢太子,一针让这个假死的人苏醒了。当时说是暴厥,实际上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癫痫的发作。昏厥过去了,一针下去就救过来了。

他到邯郸的时候,发现邯郸特别重视女性,所以他就做“带下医”。“带下医”就是现在的妇科。

到洛阳的时候,听说那里的人很尊重、孝敬老人,他就专门治疗耳目、身上疼痛的这些病。

到咸阳听说爱护小孩,就为小儿医。最后他到了秦国,据说给秦王治过病,但是秦国有一个太医叫李醯,他觉得他不如扁鹊的技术,最后就派人把扁鹊给杀害了,这个很可惜呀,看来学医的未必都是好人,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利就不择手段。

《难记》为什么叫“难”呢?就是以发难、问难的形式,也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不明白的东西,阐述清楚了,所以这叫《难经》。

《难经》可以这样讲,经过《*帝内经》以后,再经过《难经》,中医原来的理论体系更详尽、更明确了。特别是《难经》里边,它创立了“独取寸口法”。

过去诊断的方法叫“遍诊法”,就是要摸一摸他头上的动脉,脖子的动脉跳动,中间要号一号手腕上的脉,下面还要看一看我们脚上的脉。《难经》里面对于脉诊,有一个特别独到的地方叫“独取寸口”,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摸脉的方法,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所以我们原来说,中医的四大经典《*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其中就有《难经》,加一个《伤寒论》。《伤寒论》讲的虽然是论,但是我们把它当做一个“经”来看待。

我们今天学的第二段,越汉季,有南阳。越汉季中的“季”的意思,就是到末了了,快没有了。越就是经过了汉以后,到完了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张仲景,他实际上就在我们现在的河南南阳里边的邓县。张仲景,据说官至长沙太守,所以也叫张长沙。但是实际上后来经过考证,他应该没有做过官,只是有这个说法。

张仲景学医是跟家乡的一个人,叫张伯祖,《伤寒论》据说是前人冶病的经验,它是经过《内经》、《难经》,包括原来一个失传的书叫《汤液经》,根据这些以前治病的经验进行了一个总结,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一些医学经验,把它归编在一起。当然有人说这个是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的《伤寒论》,它最关键的一点,是“方书之祖”。也就是在伤寒论之前,我们讲了很多,比如《*帝内经》、讲的《难经》,甚至更早的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五十二病方》等等这一些书籍。

中医的理论体系有很多但是没有方,《神农本草经》有药,但是也是没有方。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特别是六经的辩证的方法。可以说理、法、方、药具备了。所以它在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里面占据着很重要很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这样讲,从我们现存的文字记载里边,《伤寒论》是我们能够了解的治疗病的方书,它是最多也是最有效的。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查到的资料和我能理解的东西,但是未必都是对的。所以一定希望大家能够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如果您觉得有疑问,您可以去查询相关的书。如果我讲的有问题,也欢迎大家给我指正,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那今天的这个内容我们就学到这里了,大家也可以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学三字经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