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秋燥难忍怎么办不如试试这几款ldquo
TUhjnbcbe - 2021/8/17 20:47:00

对于广东而言

近期不仅天气又干又燥,人体感觉也是如此

最近嘴唇像是干裂的土地一样

不仅开裂还起皮

而且,鼻咽干燥、干咳少痰

皮肤干裂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

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

中医专家表示

这可能是“秋燥”

什么是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而秋燥也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一般会出现在夏秋交接之时,而凉燥则多见于秋冬交替的时候。最近不少市民嗓子疼痛、上火,以为感冒了,乱吃感冒药。实际上,这就是秋燥在作怪。秋燥的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秋燥带来的危害虽然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中医上讲,秋季燥邪最伤肺,尤其伤及肺的津液,故而要格外注意防秋燥。

秋燥有什么临床表现?

01声音沙哑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02鼻敏感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03皮肤干燥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些缓解秋燥的汤水。
  04头发干燥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05便秘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得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秋燥有什么应对方法?

秋燥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那么,秋燥应该如何应对呢?其实,对付秋燥的关键是“润燥清火、生津益胃”,意即润肠通便和清燥润肺。
  01补充水分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02少吃热性食物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因此,建议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
  03多吃多汁水果及防燥的食物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对付秋燥的3道菜

豉香苦瓜

原料:苦瓜、豆豉、葱、辣椒、鸡精、白糖、醋、盐

做法:1、苦瓜去籽切条,用盐洒一下2、锅内放油,煸香豆豉、干辣椒段,放入苦瓜加盐、糖、鸡精、醋调味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川贝炖秋梨

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法炖梨对于痰热、燥咳的患者疗效较好。
  

野菊蜂蜜饮

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以及疮疔等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季防燥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两者冲饮,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有良效。

如果你想加入阿佘靓汤粉丝大家庭,了解更多时令养生小知识,请扫码或者长按识别即可添加阿佘靓汤小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燥难忍怎么办不如试试这几款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