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说破源流话中医合集文字版
TUhjnbcbe - 2021/8/17 20:42:00

根据喜济陈先生视频整理

说破源流话中医(上)

文字版

我们在前面的两节里,讲了长生不老和返老还童。这一节,我们继续讲中医理论,因为中医理论是道佛修炼的基础。


  修炼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情。一个人病了,如果医和药能解决问题的,谁都不愿自找这苦头吃。但世界上有两种病是医和药都解决不了的,一是老病,二是死病。民间说,药医不死人,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被疾病折磨过,被死亡威胁过的人,才会明白医药的无力和人类的渺小。所以,道家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还真不是因为修了点道就狂妄自大,敢于抗拒天命。而是道家对人类脆弱易逝的生命真心的无奈,人类生存史上与疾病和死亡命运的抗争,有太多道不完的血和泪。


  现代医学和药物化学高度发达,但并没有彻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疾病和衰老的威胁。


  当医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出于对生命的渴望,对消失的生命力的不甘,挖掘生命潜能的物理自疗方法就是必然的选择,古代传统修身强体的自疗模式,也将会重新回归到医学主流。


  中医六艺里有一项是导引术,道家的修炼是在导引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道家修炼是中医的升级版。


  而我们通常说,佛是大医王,佛法修炼也是为了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问题,也可以说本土大乘佛法是道家的引进版。


  历史上的修炼有大成者,必定都是医学大家。修炼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修炼中身体会出现各种病灶和痛楚,有些痛楚,是人体根本无法忍受的,一定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和药物来解决。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和药物使用方法,是根本无法坚持练下去的。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人士都认为中医这个理论是门伪科学。尤其现在,社会上对中医药的作用质疑就更甚。古人对人体的认识有限,很多医学上的认知模糊不清是正常的。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自然有其落后的一面。但几千年来人类与疾病、死亡的抗争中,积累了无数的智慧,这些智慧,同样也会有其实用的一面。


  现代科学昌明,对人体的认识远超古人。我们不能苛求古人的智慧,都符合现代人的科学要求,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态度,去挖掘、继承、创新传统中符合科学要求的那部分内容。至于一些模糊不清的,甚至带有玄幻性质的,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探索、鉴别,以科学的态度去清理这些不该继承的内容,而不是全盘把我们古人的智慧否定。


  真正的修行人,必须是个科学探索者。因为生命的科学,比任何科学都重要,生命高于一切。


  否则,如果拿自己的身体玩来玩去,结果都在玩着个伪科学,那真的是冤死到家了。


  所以要谈真正的修炼,也就必须从对中医理论的科学认知开始。


  我们都知道,中医的基础是《*帝内经》,而《*帝内经》的理论基础来自易经。


  准确的说,应该是来自“易理学”。


  易经只是以九宫八卦为核心的空间哲学,加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这几个易学要素,才是完整的易理体系。


  我们看上面这图,将右边的人体套入左边的易理模型中,再将方位、五行与人体脏腑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九宫八卦为空间的人体构造模型。这就是中医学的理论框架。


  中医里,最困惑西医人士的,是“左肝右肺”的五脏概念。


  易学的方位概念是天南地北,左东右西,这个方位与现代人的概念是不同的。古人认为天子面南,是往南面看的,而现在的地图是往北看的。


  在这个中医模型里,中医是以观察者即医生的身份为主,所以观察时,病人的肝脏是在医生的左侧;而在西医里,是以被观察者即病人为主,所以肝脏在病人的右侧。


  既然是模型,那就是起模拟作用。肺的功能是肃降作用,在中医里是左升右降,肝是升的,,肺是降的,所以根据肺的脏象功能把它安排在右侧。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中医易理模型这个图里,其实只有四样东西。九宫八卦,属于空间,天干地支,属于时间,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属于物质,而日月阴阳,属于能量。


  这四种要素,无论东方西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研究的对象都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也就是空间、时间、物质、能量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这个叫宇宙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西方人主要通过“外证”来探索宇宙生命的奥秘,所以他们形成的宇宙学说,叫物理学。


  我们认为“人身是个小宇宙”,通过“内证”的修习,我们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宇宙能量的存在形式,我们形成的学说,叫易理学。


  西方文明的发展,其真正的起点是从牛顿头上掉下的苹果开始,上帝打开了科学这个神奇的魔法盒子。


  科学能发展到今天,从牛顿开始,理论物理学起到了根本作用,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用广义相对论描述宏观世界,用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


  西方人玩物,而中国人则玩易。


  易,即变化、变易的意思。与研究物质的物理学不同,易理学研究的主要是空间的能量变化。


  易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以中医、道家为主体的东方修炼文化。这些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智慧成果,对东方文明中的儒释道家、中医、文字、术数、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宇宙要素研究的切入点不同。西医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主要通过研究“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来探索人体生命中物质结构变化的奥秘。


  中医则是从“阴阳”入手,通过调节人体阴阳能量的变化,调整人体的平衡,最终观察到更细微的生命能量存在形式。


  东西方医学因为对生命探索方向的不同,其生命认知和治疗理念也都截然不同。


  所以,西医是物理医学,中医是能量医学。打个比方,比如喝水,不管冷水或者开水,西医都会认为,这水的成分,它的物质构成都是H2O;而中医都知道,喝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对人体的能量影响是不同的。饥寒交迫下,一杯暖水就可以活人。


  许多中医的概念,比如风、寒、热、湿,清热、解毒,滋阴、壮阳等等,所有这些概念,其实都与人体能量变化有关,都是能量的特定的概念。


  虽然这些概念在现代科学里没有任何定义,但并不能据此就说明它们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如果我们也用空间、物质、能量这些词语来解释中医里的人体空间变化、体内的物质运动、能量上升下降,那么,西方人同样也会能听得明白的。西医的科学来自物理学的认知,我们中医理论来自易理学的认知,都是人类对宇宙空间、时间、物质、能量这些要素探索所形成的共同认知,凭什么说我们的这些理论就不是科学呢?


  西方人从物质研究开始,最重视在空间上的扩张。空间上的扩张,是为了探索宇宙的无限。所以他们有飞机,有飞船。


  中国人从人体空间研究开始,最重视在时间中的永恒。时间中的永恒,就有了我们道家的长生不老、佛法的不生不灭。


  东西方文明因为对宇宙探索着重点的不同,其结果也截然不同。


  这两种文明的差异,根源在于研究切入的对象不同,西方人研究物质,我们研究身体的能量。但所研究的宇宙要素,都没有根本的区别。


  所以,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来自西方的物理学,我们从中学时就开始学了,所以西医科学的理念大家都很认同。


  倒是我们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易理学,不说普通人,就是专门学中医的大学生,也不见得人人有机会去学。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易经本是中医的根,道佛是中医发展出来的枝叶。枝叶剪掉了,连根也拔掉,这样的中医,那就剩下一根枯枝了。


  周朝之后,易理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历代不但用于人事、堪舆的预测,而且广泛用于*治、*事等各大领域。


  但研究的人多了,许多原本和易经没有太大联系的学术或思想,也都纷纷向易经靠拢,也不管是真理还是歪理,都到易中来寻找根据。有心者还会故意加上许多神化,这样便使易经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导致了后世对易经越来越陌生,越陌生也就越容易对易经产生误解。


  其实,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理智的、深入的理念去研究,就会发现,易经跟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一样,也是中国古人通过仰观俯察得出来的宇宙认知,也是中国式的自然哲学。


  易经起源于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观物取象发明创造了先天八卦。这一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古人说天子面南,伏羲应该在陕西甘肃一带。所以远处的天空是南方,脚下的大地的背后是北方。太阳从左侧的东边升起,月亮从右侧的西边落下。这个在易经里就叫天地定位。


  先天八卦是以天象在大地的投影为基础,绘制出面南定位的俯看图。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我们看到的三维的自然景象,标示在平面上,就成了二维的方位图。它主要在于示意,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天地合一。远古时代,人们能拿取的最方便的物品是树枝,天我们用三根长树枝来代表,乾三连,称为乾卦。地用六根短树枝代表,坤六断,称为坤卦。

先天八卦是中国古人在地球上,对自然景象直接仰观俯察的结果。这个观察成果,跟西方的地心说理论,有着很多是相同的地方。


  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直观上感觉不到地球自身的运动,看到的只是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周而复始。地心说,是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球都环绕着它而运行的一种学说。地心说无疑有它的表面合理性,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在西方,地心说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地狱、人间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引起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巨大变革和思想变革。


  历史上最著名的,在罗马鲜花广场,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科学家布鲁诺,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成为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传说在殷商时期,有一个诸侯国的首领叫姬昌,这个姬昌后来被称作周文王,他被殷纣王囚禁在羑里。在被囚禁的时间里,长期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化为64卦、爻,著成《周易》一书,《周易》后来被列为五经之首。

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学说,无疑是古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天文学革命。


  先天八卦的伏羲时代,人们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日月绕着地球转动的地心说。而后天八卦是根据四时景象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规律,形成天地变动,乾坤转移的天象学说,即日在前,月在后,地球向着太阳的日心说。


  由日月绕地球转动发展到地球绕太阳转动,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日心说,是中国古代宇宙探索最伟大的成就,比哥白尼的日心说早了两千六百多年。


  后天八卦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先天八卦的单卦叠加成重卦,由二维平面方位发展到三维立体空间。比如乾位原本只是方位名称,变成了离宫,这个宫,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那就是空间了。这样一来,后天八卦的每个卦的卦爻就可以变化了。而后人在这个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入天干地支的时间轴,就形成了四维时空体系了。


  我们都知道,二维空间是平面,三维空间是具备“长宽高”三个维度参数的空间,而四维空间则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时间轴。四维世界是三维世界在一条时间线上所有历史的总和,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已经决定的未来,都会在时间轴上体现。


  易经用六十四个卦,三百八十四个爻做随机变量,来对时间轴上的事物或者人事进行描述分析,这种预测方法,是古代中国最早形成的符号逻辑。利用符号计算的方法来代替人们思维中的逻辑推理过程,称为符号逻辑,也叫数理逻辑。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


  与精确化、数学化的现代数理逻辑相比,易经八卦所形成的推理体系,显然是原始和粗糙的,但它对中国社会逻辑思维体系的形成具有奠基者的作用。


  易理学所建立的人体实验模型,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以中医、道家为主体的东方医道文化。这些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智慧成果,虽然无法与主导西方文明的基础理论——牛顿物理学相比拟,但也同样应该归入到人类的科学宝库里。


  可惜的是,在易理学中占主流的中医、道家等学科后来的发展,没能象西方物理学一样走向科学文明,也没能真正驶入科学的快车道,而是不断走向神秘和玄幻的阁楼,甚至沦为江湖秘术,成为充满了非理性的工具。


  非理性的结果,忽视了思维工具的创造,迄今为止中医学上的创新,都带有偶然的性质,因为偶然性才形成的经验医学,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必然的逻辑性。


  下一节里,我们继续讨论依据《*帝内经》建立的中医能量学理论。

说破源流话中医(中)

文字版

上一节里,我们讲了符号逻辑,易经利用符号逻辑计算的方法,来代替人们思维中的逻辑推理过程,从而建立了易理学的四维时空模型,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数理逻辑体系。


  “建模”这个概念,现代人不懂的应该不多。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


  《*帝内经》的中医学模型,就是一个在易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描述人体系统、分析体内物质能量变化关系、相互作用结果的数理模型。《*帝内经》是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由简单、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但是,如果我们仅凭“建模”这个概念,通过模型简单地描述这个中医理论框架,就拍胸口说中医是科学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信你个鬼!


  古代医疗技术的形成,远远早于《*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帝内经》开始的。《*帝内经》是公认的中医学的理论经典,但它不是技术著作,而是中医逻辑思维体系的奠基之作。


  《*帝内经》之后,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逻辑思维工具创建方面,再也没有跨越过这个高峰。


  几千年的医学传统里,我们对医生医术的评价,主要还是看把脉准不准,方子神不神,有无祖传秘方可用,才不管你科不科学。大医的成就,大多也是通过“活人无数”的口碑,留下的神奇医案而传世。历朝历代,我们都不缺名医,但我们缺能为医学的创新发展创造逻辑思维工具的医学家。


  中医的发展史上,我们有过流芳千古的伤寒论,也有闻名天下的温病学派等著名医学流派。说缺乏医学家似乎讲不过去。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医家们的成就都是带有偶然的性质,因为偶然性才形成的经验医学,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必然的逻辑性。


  仲景家族两百人因伤寒死了三分之二,代价惨重才成就《伤寒论》,明末清初因瘟疫十室九空,吴有性始著《瘟疫论》。他们的成就对中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依然是非理性的偶然结果,而不是思维工具创造的结果。这些医学成就不惟不高,当缺乏必然的逻辑性时,后人无法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发扬光大,只能膜拜在他们脚下,挖空心思去猜测、苦读他们留下的神功“秘笈”,折腾他们留下的神奇“秘方”。

牛顿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没有逻辑思维工具的积累,只有神秘莫测的医案,哪怕医案堆得再高,也不会成为巨人的肩膀。《*帝内经》之后,中医易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式微,甚至连许多算命、风水方面的易学大师,在应用这个易理学模型时,也要比历代医家在医学上的运用娴熟得多,影响力也更广泛。


  易经理论从中医的理论源头,到现在几乎退出了中医学理论的舞台,是无奈,也是历史的必然。


  根断了,就别再指望还能成为参天大树。


  所以,中医科不科学,必须从《*帝内经》的应用体系及思维工具来分析。


  因此,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中医易理学时空体系来,仍然从时间、空间、能量、物质这几个宇宙要素入手。


  下面就先从天干地支这个时间轴开始,看看《*帝内经》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逻辑思维工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设计出的符号。这些符号运用在时间轴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命理学家用来描述命运旺衰之势的十二长生,这个十二长生,不但可以用于人事,用来描述人类“生老病死”的一生,也可以用来比喻天下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衰败消亡的整个过程。


  长生是人生的起步,帝旺是鼎盛。旺极必衰,之后就是衰老、疾病和死亡,之后入土为安。


  《*帝内经》的时间轴有三种讲法,第一种是天年,即一生的时间轴。第二种是年,即四季的时间轴。第三种是昼夜,即十二个时辰的时间轴。


  时间轴的意义,在于按时间顺序,把空间事件串联起来,形成时空分析体系。


  《灵枢?天年》里,把人从十岁到一百岁生命能的变化,都在时间轴上做出了描述。


  人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帝内经》的最高智慧,是教导我们学会珍惜生命。


  四季时间轴上,体现的是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能量变化规律。


  昼夜时间轴,即十二时辰的时间轴,体现了日夜之间阴阳能量变化的规律。


  在中医易理学体系里,昼夜时间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宇宙要素。昼夜时间轴原理,是根据《*帝内经?金匮真言论》里的说法形成的。


  这里的阴阳概念,晚上是阴,白天为阳。阴阳的盛衰变化分为少阴、太阴、少阳、太阳。易经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个四象,指的就是阴阳两仪分出的这四种变化。


  在四象的基础上,昼夜时间轴增加了阴阳交替时的厥阴、阳明两种能量状态。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这三阴三阳的能量变化规律,在*帝内经时期就形成了,并成为经络学说的基础。


  人身小宇宙的能量变化,与天地间的日月变化是对应的。白天我们吸收能量,晚上休息积蓄能量,循环往返,生生不息。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抛开历史上那些神秘的传说不谈,其实这两条阴阳鱼的状态,三阴三阳的能量交错,从逻辑思维上来说,无疑是源自于*帝内经的昼夜时间轴的能量变化理论。


  不过,这太极图的传出者实际上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宋明理学,与科学走的肯定不是一条路,与我们提倡的科学逻辑思维无关。但不可否认,这个太极图的图形创意非常精彩。它的方位运用的是先天八卦的原理。


  通过对昼夜时间轴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中医理论里的阴阳概念,就是来源于昼夜时间轴上的天地阴阳转换。


  太阳的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月球的引力消耗地球的能量。


  天地阴阳学说应用的同样是先天八卦的地心说理论,太阳和月亮都绕着地球转动。


  这个理论应用于中医人体时,我们用阳代表人体吸收能量的能力,用阴来代表人体储存能量的能力。


  阳能值的大小变化,我们用少阳、太阳、阳明来表示,阴能值的大小变化,我们用少阴、太阴、厥阴来表示。


  阴阳能量定义及变化规律,是*帝内经给我们提供的第一个逻辑思维工具。


  在这里,这个阴阳的概念是以能量作为它的本义。至于阴阳概念在中医学里的其他延伸,如《*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里说的,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以及腑为阳脏为阴等等。这些延伸了的阴阳概念,是人体的相对位置概念。

*帝内经把人体模拟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能量循环体,根据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实现阴阳能量在人体内的吸收、存储、输送、回流功能。


  中医研究的是人体这个“人身小宇宙”空间,人体这个能量循环体的循环流程,就是*帝内经所要建立的空间逻辑思维工具。


  用先天八卦的地心说模型,参照日月绕地球运行的循环法则,把人体四肢模拟为躯体外的外部循环空间,再把躯体内的腑脏模拟为吸收、储存的内部循环空间。体内、体外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能量系统之间,利用运行气血的脉动管网连系,构成一个循环不息的全身能量循环系统。


  这是一套精密无比的生命管网系统。这个以脉动点连成的人体能量管网体系,是人身小宇宙由易理学的模拟空间发展成中医能量学实用空间体系的伟大成就。并成为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为中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用的人体能量分布参照体系。


  在这套生命管网系统里,十二经脉起到连系四肢的外部空间和脏腑的内部空间的渠道作用,并通行全身。它的形成是根据人体三阴三阳的能量变化规律,参照并融合了人体能量吸收、储存、输出、回流功能,通过布设管网构建而成的一个精密有效的生命系统。


  这个生命系统中,阴经的作用主要是向四肢输送能量。横膈膜以上的能量主要从胸腔向上肢输送,如心经、肺经,还有一个心包经。横隔膜以下的能量主要从腹腔向下肢输送,如肝经、脾经、肾经。能量输送作功后的回流,则是通过阳经循环,构成阴阳经络如环无端的能量循环系统。


  十二经脉系统,是*帝内经给我们提供的第二个逻辑思维工具。


  通过这套逻辑工具,使我们能够有效的分析阴阳能量在人体的分布情况。

*帝内经把五脏六腑模拟为水、火、木、金、土五类宇宙物质,这就是五行的说法,“五”是指这五种物质,“行”是运行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五脏是依照后天八卦的空间图来排列的,五脏的相互关系对照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五脏之间这个生克关系,在中医学里叫藏象关系。比如:肝有病了,要考虑肾;因为肝的象是木,肾的象是水,而水生木。


  藏象学说其实是能量本义与延义的学说。藏是五脏储存能量的本义,象为五脏生理功能的延义。比如肾,它的本义是作为储存能量的脏,具储存功能,肾藏精。在藏象学说里,水生木是它的象,是肾脏输出肾气,助肝气上升。肾脏的藏是它的能量本义,水生木输出肾气是它的象,是延伸的意义。


  右图是五脏的逻辑关系图。


  象的能量表现形式,是气能和液能。气能是气化后上升的能量,比如肾气、脾气、肝气。保持正常的气能值,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气能低和高都会因脏腑失衡致病。液能是气能上升作功后液化的能,如心液、肺液。液能下降回流补充相应的脏,这个气升液降的循环过程,叫气液平衡。


  气液升降的过程中,脾在中宫起运化作用,左旋助肾气、肝气上升,右旋则助心液和肺液下降。


  五脏的逻辑关系图,是*帝内经给我们提供的第三个逻辑思维工具。


  通过这个逻辑思维工具,使我们能够有效的分析五脏的能量均衡情况。

象的延义,在中药里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平常说“吃什么补什么”,现代人把这当成中医的笑柄。其实,中医药、食的原理都是有据可依的,依据的是易经的类象法则。《易经?乾》里面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这就是“象”,含有想象、取类比象的意思。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西方近代有仿生学,而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们,同样通过研究生物、植物、矿物体的生命能量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与人体生命现象加以类比,提出了中药的能量行走规则,建立了中医药的“类象仿生学”,成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比如中药里的枝,类象是“皮则走表,枝走四肢”。伤寒论的“桂枝汤”,风邪是从四肢的太阳经传递到背心的,仲景就是利用桂枝的辛温特性来通行四肢,发散背心与四肢风邪。在这里,辛温是桂枝的能量特性,如果只是提取桂枝的物质成分,失去了辛温能量功效,那就违背了中医的能量类象法则了,那就不叫中药,也不是中医了。


  中医药的“类象仿生学”,是*帝内经给我们提供的第四个逻辑思维工具。


  我们的先辈们没有让我们失望,这些逻辑思维工具,都是将自然哲学原理应用于实际人体,并经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反复证明,且不说其科学性,起码这些理论所具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是显而易见的。


  下一节里,我们谈谈内经之后的那些医学大家们所建立的医学流派。

说破源流话中医(下)

文字版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帝内经》在易理学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的中医学逻辑思维工具,后世的中医辩证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可以说,都是在这些逻辑思维工具的基础上展开的。


  要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辩证水平的高低至为关键。如果能善用*帝内经这些逻辑思维工具,无异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历史上那些能成为中医大牛者,莫不是善用这些逻辑思维工具的佼佼者。


  这一节里,我们将介绍中医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些逻辑工具的。


  *帝内经无疑是中医理论的巅峰。


  但是,这个巅峰,也道出了中医理论发展的无奈。两千年多年间,这个巅峰巍然屹立,后世的中医理论发展一直都无法超越它,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伟大的巅峰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在现代医学面前,这些理论并不被完全承认,甚至被现代人盖上伪科学的帽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以事实作为论据,我们将在后面的介绍里进行详细分析。

在介绍中医流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西方科学史上的例子。


  牛顿在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多年的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直到年,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才告打破。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尽管大神牛顿已经在神坛上跌落,但并不影响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当然也不影响我们至今仍在学习和应用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的分支,如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理论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大多数工科专业现在还在学,也一直在用。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人类医学的发展,也是从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过程。在宏观结构阶段,形成的近代医学,以研究系统和器官为主。在微观结构阶段,形成的现代医学,以研究组织和细胞为主。


  西方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17、18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现代医学则是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它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20世纪下半叶的医学,更是由微观到宏观,由大分子、细胞,经器官、生理系统、个体,直到种群(社会)、生态系统、生物圈,每个层次都自成一个系统。这样的系统集成,指导着现代的医学思维,在系统内和系统间都形成庞大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帝内经形成的中医,只是研究到人体五脏六腑,还是属于宏观结构之上的古代医学。尽管形成的逻辑思维工具也具有其科学性,但与现代医学这样复杂的、精密的集成系统相比,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逻辑思维工具,显然是非常简单和粗糙的,更不用说医疗技术工具上的巨大差距了。

经典力学跌落神坛并没有失去它的科学价值,保持了两千年巅峰状态的*帝内经,在现代医学面前跌落神坛,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认古老中医在现代医学面前落伍了,承认两者之间的巨大层级差距,这才是客观的、发展的科学态度。才能以创新的姿态发展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中医理论。


  所以,就像经典力学跌落神坛一样,我们没有必要失去信心,中医落后了,有差距,不等于一无是处,更不等于就是伪科学!很多常见的属于宏观范畴的疾病,还是适用中医的传统方法来治疗的,只有适宜不适宜,没有落后不落后的说法。


  何况在微观医学方面,中医也不是毫无作为。*帝内经一开始就讲“上古天真论”,说明当时中医理论的发展已经认识到宏观医学的局限性了。


  *帝内经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可以说是以“道”的面目展开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道,道家则在阴阳的基础上,通过修炼精气神,发展出了真气、元气等微观医学理论。道家以及后来的佛法虽然都属于人体自疗方面的技术,虽然很多方法不适宜直接应用于临床中医治疗,但对中医学由宏观向微观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帝内经之后,中医学的发展主要注重在药物配方的临床应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出现了许多名著和重要学派。


  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首创六经辩证。


  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创火论,张子和重攻邪,李东垣重补脾,朱丹溪倡滋阴。


  温病学说的叶天士、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


  上面所列的这些流派,都是在中医药应用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学派。


  《伤寒论》无疑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一个里程碑。《*帝内经》建立的是中医学的逻辑思维工具,是科学。而应用到临床,则属于技术。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技术的任务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张仲景通过六经辨证的方式,系统地提出了伤寒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阐明了治疗依据,从而完成了理、法、方、药的有机统一,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伤寒论》所应用的逻辑思维工具,是日月阴阳循环模型,即经络循环。


  三阴三阳合成的阴阳六经,首先太阳寒水受邪,经络最大的阳能受阻,阳经与阴经循环出现转换障碍,形成六经传递的辩证关系。

日月循环是俗称,是指人体经络的阴阳循环。比如手部的经脉,从胸腔输送过来的能量,在手掌内侧通过手太阴肺经到达拇指端,然后再阴阳转换,由手掌背面的手阳明大肠经回流。在口舌端的阳经转阴经也是这样的逻辑关系。这个阴转阳、阳转阴的循环,如环无端,周流不息。


  道家的桩功等功法以及一些武术掌法,也是通过运动或者意念把气血运行到指尖,从而加强阴转阳的循环。而舌顶上腭,玉液还丹之类的内功心法,则是为了使阳经在阳明处转阴经时更加顺畅。


  伤寒论的阳明化热、四肢厥逆是经络阴阳互转时发生的主要证候。


  对于经络循环和脏腑循环这两个辩证工具,我们之所以不用教科书里的概念而使用日月循环、天地循环的俗称,是因为日月、天地的概念更加直接明了。


  中医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家各说,很多概念存在着非常不严谨的情况。在中医易理学最初的概念里,经络循环模拟的是日月的阴阳循环,是先天八卦图形,所以它是不具有五行属性的。而脏腑循环模拟的是五行生克关系,是后天八卦图形,它才具有五行属性。后世的医家把经络也冠以五行,那就是滥用概念了。

天地循环模型,虽然是源于脏腑循环模型,但它是脏腑的“象”,脏腑的气液属性才是它真正的逻辑关系,比如说肺液生肾水,肾气助肝气,这类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


  这个脏腑的气液属性参照的是天文气象的规律,是通过对天地间的气象来模拟人体脏腑的气能、液能循环,所以叫天地循环。


  蒸发和降雨是自然界的天文气象。天上的云化为雨降落到地上,汇聚于江河湖泊或存于地下。地上的水在太阳辐射下又蒸发回到天上化为云,形成水化气,气又化雨的循环过程。这个天文气象过程,易经里叫做“水火既济”。天地循环模型应用在中医人体里时,主要用于观察人体的气能液能的能量变化规律,用来分析脏腑相互关系。


  阴阳是中医辩证总纲,如果分不清楚阴阳概念的来龙去脉,错用这两个不同的逻辑思维工具,则在辩证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


  天地循环图里,气能和液能都有一个均值。处在这个均值就是气液平衡。不足或有余都会导致气液失衡。


  判断气液平衡情况时,液能不足我们叫阴虚,阴虚表现为热症。液能过多叫阴盛,阴盛表现为寒症。做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天上的水少了,天气干旱就会热。地上的水多了,天气就会寒冷。反之,气能不足,阳虚也会出现寒症,气能亢奋,阳盛也会出现热症。


  日月循环的寒热是经络阴阳循环盈亏所致,天地循环的寒热是脏腑气能液能盛衰所致。

伤寒实质上是外感六淫所致的经络循环障碍所产生的热病。《伤寒论》运用日月循环的逻辑思维工具,从太阳经开始,依据风、寒、暑、湿、燥、火的外感次序,从皮毛、肌肤、筋脉到腑脏的层次深入,从三阳经传递到三阴经,建立起一个逻辑紧密的时空证候体。这就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说的伤寒论的“纵横之妙”。


  比如太阳经外感的第一步,背心进风了,叫中风,用桂枝汤祛皮毛的风。第二步中寒,肩膀肌肤板结,用麻*汤散寒。第三步外邪进入经筋,项强几几,用葛根汤舒筋活络。若病情加重,则由经入腑,深入膀胱形成蓄水、或者蓄血证。这些病理描述过程,有空间部位,有时间次序,有层次先后,条理清晰,思维严密。


  对《伤寒论》的详细解读,我们将在《伤寒论的纵横之妙》里面和大家继续分享。


  除了《伤寒论》形成的伤寒学派外,这七大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学派莫过于温病学派。


  明末清初瘟疫流行,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往往无效。这些传统治法在对瘟疫治疗效果不理想后,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这些疾病。


  伤寒和温病虽然都是外邪致病,但伤寒是从皮毛侵入,是由外到里的渐进过程。而温病外邪直接从口鼻而入,病势迅猛,直接犯肺。伤寒伤的是经络阳能,引起经络阻塞,适用日月循环来辩证。温病伤的是腑脏阴液,造成气液失衡,虽然不是内部脏腑引起的情志病,但外邪直接犯肺,损伤液能,所以也应该归为内伤病,适用天地循环来辩证。如果用伤寒论适用的日月循环来辩证温病,自然错得离谱。


  逻辑思维工具不同,辩证用药也就截然不同,治不好病那是正常的。吴鞠通和叶天士的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用的都是天地循环这个工具,用对了逻辑思维工具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自然就成为了大医。

吴鞠通将人体躯干所隶属的脏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由此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辩证。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凡例里说,《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纵看。所以三焦辩证的逻辑思维,有参考伤寒论三阴经传递的因素在内,他把躯体模拟成为一个能量体,根据“重力传递”的原则,病邪传递自上而下。


  对于这个“重力传递”的温病,吴鞠通采用的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治疗法则,就是往上吐和往下泄。


  叶天士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辩证所用的辩证工具也是气升液降的天地循环。卫司于肺,营司于肝,肺金下行,肝木上升,这就是肺金生肾水,肝气助心火的天地循环,也即气液平衡的循环。


  伤寒和温病之外的其他流派,限于篇幅,我们就不谈了。

叶天士临终前这段告诫孩子的话,在现在这个时代,就不必当真了。


  现代医学建立了非常完整的教育、培训和临床指导体系,更有着完善的应急救治系统。古代中医单打独斗,救人于水火的局面极少会出现。


  所以,现代中医师不必要人人成为大医国手。中医发展需要的是把前人几千年积累的智慧,进行逻辑思维整理,几千年的中医历史本身就是大数据。在大数据基础上形成辩证条理化,治疗程序化,用药标准化,不要张三说一样,李四又说一样。只有彻底抛弃中医治疗神秘化的江湖思维,中医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在现代医学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现代医学这匹巨兽面前,中医想通过传统技术革新,另起炉灶,实现弯道超车,那是很不现实的想法。


  现代医学的本质是物理化学为基础的物质医学。对物质医学来说,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单位,原子是没有生命的,把细胞研究透了,也就算是现代医学的终极研究成就了。


  而中医的特色,是能量医学。这才是中医真正的弯道优势。


  普朗克说:像原子作为一切物质的构成单位一样,“能量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


  量子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人体能量的研究正是中医的天然优势。就算从*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开始,中医至少有着两千年延绵不断的人体能量修炼历史。


  所以,中医学的未来,不会、也无法在医疗技术上去和庞大的现代医学系统比拼,而只能是在独具优势的,能量修炼所积累的自疗技术上,寻找自己的突破点。

作为能量医学,中医由宏观向微观方向的发展,两千多年来,已经跨越了“道”“佛”两个台阶。


  佛法虽然更多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但真正学佛的人,都离不开“修证”这两个字。所谓的修证,就是按照佛祖提出的方法去实践,去探索生命的奥妙。


  上面是一个佛法修证的理论模型。佛法认为,人具有身和心的二重性,身心都是无常的。人执着于身体,就会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而心的无常是由于妄想所致,就会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身心的这八种苦是集来的,要得到解脱就必须用道来灭苦。这个“苦集灭道”叫四圣谛,是佛法最根本的理论。而身心修炼的“四念住”就是灭苦的解决之道,通过修证戒定慧,达到身心圆融,得到智慧解脱。


  身心的无常之苦,具有“不确定性”,四念住的灭苦之道,构成了“简约的模型和规则”。单就这两点,似乎也符合书上说的量子医学模型的定义。


  科学需要猜想,更需要实践。作为生命科学的佛法,是否具有未来医学的发展性,需要的不是嘲讽,而是需要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身体力行的去实证。


  下一节,我们继续讲“《伤寒论》的纵横之妙”。

喜济健康

招募实修志愿者

欢迎下列人员加入

中外企业家企业高管媒体人医学界人士

国学文化爱好者养生实修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破源流话中医合集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