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代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来源与关键信息考
TUhjnbcbe - 2021/8/3 15:1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120/4561809.html
重要小贴士中药大品种联盟联合多家机构于年8月6-8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中药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研讨会”,以期通过供应链的创新打破产业边界,促进优质资源在产业链间流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带动产业升级。了解会议详细信息及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网络首发日期:-05-26

古代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来源与关键信息考证

陈平1,曾瑾1,杨安东1,张美1,尹竹君1,戴瑛1,李莉1,赵*宁1通讯作者,周厚成2,周翔2,周维2

(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成都;2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

1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温经汤收录其中。温经汤出自我国第一部妇科专著——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第十二》,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版《妇人良方大全》中记载:“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温经汤”。另外根据《妇人良方大全》中记载原处方: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右?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温经汤以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为主,君药肉桂(桂心),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莪术、川芎、牛膝、牡丹皮能活血、行气、止痛;当归调经止痛,莪术破血行气,而牛膝可以逐瘀止痛;人参、甘草可补气。《金匮要略》的温经汤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温经汤被后人并称为大小温经汤,历代医家通过加减组方等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以温经汤(小温经汤)的考证为主。通过一系列考证后与年10月15日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中温经汤的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在莪术基原(考证结果为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当归与牛膝的炮制(考证结果为炒当归与生用牛膝)、煎煮水量(人卫版原书为“水一盏”,考证后计算得“加水mL,煎煮至mL,过滤后温服”)等方面有一定的出入。根据《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中提到的“针对经方考证仍尚有争议的难点问题,求同存异”的指导原则,本考证以求为经典名方新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技术参考。

目前已公布的经典名方温经汤关键信息如下:出处:《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

处方、制法及用法: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右?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功效: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血海虚寒,气血凝滞证。症见妇人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脉沉紧。

备注:1、鉴于《妇人大全良方》卷首之“辨识修制药物法度”总论性章节中提及诸多药物的炮制,涉及本方中当归条下注明微炒且以酒处理,考证历代关于当归以酒为辅料炮制的沿革,古代关于酒洗后用焙还是炒等并无十分严格的界定,清代后多数转为炒干,延续至今成为酒炙法,因此建议参考酒当归炮制规格;涉及本方中牛膝,在“辨识修制药物法度”章节中川牛膝条下言其酒制加工,经考证该时期川牛膝与今所用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基原一致,其所提的酒制加工方法与今之酒炙法相似,因此建议参考酒牛膝炮制规格;涉及本方中甘草条下注明“炙*”,其方法接近于《中国药典》的清炒法,因此建议清炒法炮制;涉及本方中莪术条下注明“二味并用湿纸煨炮令香软,细切,或更用盐醋浸泡半日用”,结合现今临床多采用醋制,以减毒增效,因此建议采用醋莪术炮制规格。

2、本方原用量并非每日服量,结合组成剂量和制服法折算结果,按日服三次(三服)计算,则本方的日服总量为60g,各药的日服量如下:当归5g,川芎5g,白芍5g,肉桂5g,牡丹皮5g,莪术5g,人参10g,甘草10g,牛膝10g。

2温经汤的历史沿革

根据成方年代可知,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温经汤是最早出现的。奇汝耘等通过考证得出,良方温经汤及后世所出现的温经汤均通过《金匮要略》温经汤的原方加减药味而来。张淑敏等认为中医文献中名温经汤共三首,分别出自《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妇人大全良方》。《金匮要略》“温经汤”寒多虚多瘀少兼虚热宜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温经散寒之效比《金匮要略》更强;《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行滞祛瘀之力较强。由此可见,历代医家会根据临床证候来调整药味组成、服用剂量、煎煮方法等。以下列举历代医籍中温经汤的部分收载情况,见表2。

综上所述,温经汤以治疗月经病为主,虽然历代医书中温经汤名字相同,但组方和功能主治略有不同,表明历代医家根据病证的不同对温经汤进行了加减药味被后世广泛应用于临床。

3药材的基原与炮制

3.1当归

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干归、马尾归、云归等。《本草图经》中描述当归为春生苗,叶有三瓣;描述当归形态为:“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根黑*色”。又有:“然苗有二种,都类芎,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大抵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陶隐居云:“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叶,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当归,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经过对比后,《中国植物志》与《本草图经》中当归的描述相似。由此可认为良方温经汤中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与版《中国药典》记录一致。

《妇人大全良方》卷首之“辨识修制药物法度”总论章节中提及诸多药物的炮制,涉及本方中当归条下注明“当归拣如马尾重半两已上,气香味甜者为上,微炒”。而《妇人大全良方》中对当归如有其它的炮制要求会明确指出,如“延胡索”中要求当归“去芦,酒浸”。因此,从温经汤中未具体表明当归的炮制方法,故认为以卷首之“辨识修制药物法度”准,运用炒当归。炮制方法年《中国药典》未有明确制法,则可以参考地方标准,如广东省炮制规范:“取净当归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温文火炒至*色,取出,摊凉”。

3.2川芎

川芎最早出现于《汤液本草》,又名“一名薇芜,一名茳蓠,芎?苗也”。《图经本草》曰:“芎?生武功(陕西武功县)……今关陕、蜀川、江东(山西)山中多种之,而以蜀川者为胜……三月四月采暴干,一云九月十月采佳,三月四月二非时也”。《妇人大全良方》中辨识修制药物法度”中总结:“川中来者,色赤而瘦者佳”。《证类本草》记载:“陶隐居云:今惟出历阳,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谓之马衔川芎”,除此之外,《证类本草》“今出秦州,其人间种这,形块大,重实多脂润,山中采者瘦细……历阳出者,今不复用”。在《本草衍义》中对川芎的描述有:“今出川中,大块,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综上说明除了四川产的川芎外,唐代也有种植并使用甘肃和陕西产的川芎了。《中国植物志》记载川芎:“多年生草本,高40cm~60cm。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与《证类本草》描述和附图对比基本一致,即是LigusticumchuanxiongHort.。

《妇人大全良方》中载:“山药、川芎、芍药、知母、续断,川中来着,色赤而瘦者佳。已上有心者并捶去心,只取肉焙干,称用”。版《中国药典》对川芎炮制的描述为:“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二者基本一致,温经汤中也没有对川芎的炮制方法做具体要求,因此川芎的炮制建议建议参考版《中国药典》。

3.3芍药

芍药始载于芍药最早记载于《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古代“勺药”即芍药。根据陶弘景:“……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对照《中国植物志》记载的芍药品种、花色、分布等,认为陶弘景硕所说的芍药是草芍药P.obovataMaxim.。但由于南北朝已距今多年,长期采挖导致白山(江苏江宁县)、蒋山(南京紫金山)、茅山(江苏句容县)等地草芍药已经绝迹。再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芍药:“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cm~70cm,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在我国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栽培者,花瓣各色”。

白芍和赤芍最早由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区分,陶弘景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本草别说》载:“《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另外在《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由此看出,在宋代已有芍药入药且分白多脂肉者和色紫瘦多脉者二种,这与现代家种和野生品种相似。但《本草纲目》中提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在《品汇精要》的彩图中,白芍开白花,赤芍开红花,表明了明代以前就有用花的颜色来区分赤芍和白芍的。在《本草图经》中描述芍药有两种,一种是金芍药,一种是木芍药。按照:“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表明当时用药以金芍药(白芍)为主。因此,良方温经汤中芍药应该为今毛茛科植物芍药(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

《妇人良方大全》中未明确指明白芍制法,则建议采用生品。《金匮玉函经》中记载白芍:“刮去皮”。《雷公炮炙论》则曰“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结合现行标准,建议炮制方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3.4桂心

《证类本草》曰:“今按:菌桂、牡桂、桂心,以上三色并同是一物。按桂林、桂岭,因桂为名,今之所生,不离此郡。从岭以南际海尽有桂树,唯柳、象州最多。味既辛烈,皮又浓坚,土人所采浓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为一色,以浓嫩者为一色。嫩既辛香,兼又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菌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菌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至于书传,亦复因循。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本草图经》中载:“南人呼桂,浓皮者,为木桂。苏恭以谓牡桂,即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牡桂,皮薄色*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又有《唐本草》载:“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以上说明牡桂与桂为一物,桂心是其别称。牡桂为现代所述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又有《名医》曰:生交址桂林岩崖间,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按蜀本《图经》的形态描述,桂心叶似柿叶而尖狭光净,花白蕊*,在四月开花,到了五月结果实。综合以上内容,植物特征与今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相似。再根据《本草纲目》:“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内外皮者,即为桂心”。进一步说明了桂心应用“桂中厚而辛烈者”。结合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分析良方温经汤中桂心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

《妇人良方大全》中提到:“五加皮、桂心补药用厚者,发散用薄者”。因此良方温经汤作为补益方建议桂心使用厚者。《雷公炮炙论》中提到:“凡使去薄者,要紫色厚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每斤大厚紫桂,只取得五两,取有味厚处生用。如未用即用重密熟绢并纸裹,勿令犯风,捣用”。李时珍曰:“凡使肉桂,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内、外皮者,即为桂心也”。以上说明,良方温经汤中桂心需用肉桂中厚者,且去除内外皮,捣用。可参考版《中国药典》中对肉桂炮制的描述:“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

3.5牡丹皮

牡丹皮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又名“两百金”,陶弘景曰:“牡丹,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再加上《本草衍义》中提到:“用其根上皮。花亦有绯者,如西洛溪绯是也。今禁苑又有深绿色者。惟山中单叶花红者为佳”。说明,牡丹皮以红色牡丹的根上皮为佳品。《唐本草》中对牡丹皮的描述为:“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雕,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另外《四声本草》曰:“牡丹,今出合州(安徽合肥)者佳。白者补,赤者利。出合州、宣州(安徽宣城)者并良”。而在《本草图经》中则表明了它的产地:“牡丹,今丹(陕西宜川县东北)、延(延安)、青、越(绍兴市越城区)、滁、和州山中皆有之”。在现代的《新版国家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牡丹原植物形态特征为落叶小灌木,高1m~2m,主根粗长且2回3出复叶,顶生小叶片3裂为主,小叶卵形或广卵形;牡丹花大,单生于枝顶,花瓣大于5片,颜色有白色、红色或浅紫色;雄蕊多数;心皮3~5枚,离生;聚合蓇葖果,表面密被*褐色短毛;根皮呈圆筒状或槽状,外表皮灰棕色或紫褐色卵圆形,绿色,常五枚聚生,果上有茸毛”,结合上述古今文献考证可知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与版《中国药典》记录一致。

《妇人良方大全》中提到:“牡丹皮、枸杞根即地骨皮也。已上有心者并捶去心,只取肉焙干,称用”。结合现代药品标准,版《中国药典》的记载在秋天采挖根部后除去细根和泥沙,剥皮晒干,除去木心,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这与良方温经汤中牡丹皮的炮制方法相似,故炮制方法可参考版《中国药典》。

3.6莪术

本品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根据《本草拾遗》记载,莪术又名蓬莪(黑色),蒁(*色),波杀(味甘有大毒)。另外《新修本草》中记载姜*也就是西戎人所说的蒁药,说明二者有混用的情况。《本草图经》中具体描述了莪术的产地和形态:“蓬莪茂生西戎及广南诸州,今江、浙或有之;其茎如钱大,高二三尺。叶青白色,长一二尺,大五寸已来,颇类蘘荷;五月有花,作穗,*色,头微紫”。书中还特别指出莪术:“报如生姜而茂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通过对比《本草图经》书中“端州蓬莪茂”和“温州蓬莪茂”的附图(图1),结合前文所述,可明确莪术的不同品种。其中温州蓬莪茂即未见花,但叶基宽大,呈鞘状,今之温郁金C.wenyujin,端州蓬莪茂应为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或温郁金C.wenyujin的干燥根茎。综上所述,可知良方温经汤中莪术更可能为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莪术的炮制方法在《本草图经》中描述是将莪术削去粗外皮,在蒸熟后暴干。具体在用时要“热灰火中煨令透熟,乘热入臼中捣之,即碎如粉”。另外《博济方》和《朱氏集验方》中记载莪术炮制分别是:“捣为末”、“去皮切片”;而在《卫生宝鉴》中描述的炮制方法为:“铡开捣细”。现行的莪术炮制方法是取莪术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或置笼屉内蒸软后切薄片,再干燥。涉及本方中莪术条下注明“二味并用湿纸煨炮令香软,细切,或更用盐醋浸泡半日用”。由此推测良方温经汤运用的莪术应为醋莪术。

3.7人参

人参出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本草经集注》记载的人参:“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本草图经》描述人参初生小者,三、四寸长,一桠五叶;到了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长到至十年后,便生三桠;生长年限更长的人参可以生四桠,各五叶。人参在三月、四月开花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到了秋后结果,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原文描述人参:“根如人形者神”。说明在古代对人参的生长形态便有了详细的描述。温经汤原书中记载:“人参拣色*明莹,里面有泽而不油者为上。《本草》云:不去芦则吐。人仍煎煮,喜河水”。《中国植物志》记载人参根茎较短,主根肥大,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茎单生,高30cm~60cm,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子为掌状,3-6枚轮生茎顶,幼株的叶数较少,叶柄约3cm~8cm左右。根据上述古今人参形态对比可知温经汤中所用人参来自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

《新修本草》认为:“人参:生上*(山西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山谷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上*郡在冀州西南”。仅仅有竹刀刮、曝干等炮制方法,再加上温经汤原书《妇人大全良方》的记载:“以上并洗,去苗、芦,细切,晒干,秤用”。综上所述内容,其与年版《中国药典》中人参炮制方法相似,因此建议采用药典方法炮制。

3.8甘草

甘草出自《本草图经》,描述甘草:“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做角子如毕豆”。甘草的根长的可以到三四尺,粗细不均匀定,皮为赤色,《图经》中特别描述:“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本草衍义》中也描述甘草枝叶如槐树的枝叶,高约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具体描述其:“实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子如小扁豆,齿咬不破”。《中国植物志》记载的乌拉尔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cm~3cm,外皮褐色,里面淡*色,具甜味。具体描述:“甘草茎直立,多分枝,高30cm~cm,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cm~20cm;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cm~5cm,宽0.8cm~3cm,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根据古今描述可知,今天乌拉尔甘草与古代所用甘草相同,即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至于甘草的炮制,《本草纲目》中云:“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雷公炮炙论》:“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用良”。涉及良方温经汤中甘草条下注明“甘草炙*,*芪拣如箭秆,直而甜者佳。去叉芦,剉令长四、五寸,锤扁,以蜜水或盐水浸透,炙令酥脆为止。”,因此认为甘草为炒甘草,可供参考。

3.9牛膝

《妇人大全良方》对川牛膝和牛膝分别入方,但未对牛膝有明确描述,因此有关内容参考《中华本草》记录。牛膝出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云:“牛膝,今出近道,蔡州(汝南县)者最良。大柔润,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乃云有雌雄,雄者茎紫色而节大者为胜尔”。《日华子本草》:“牛膝,怀州者长白,近道(湖南南部的道县)、苏州者色紫”。《本草图经》:“牛膝,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书中描述牛膝的春生苗茎约高二、三尺,颜色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或牛膝状,叶尖圆如匙,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本草纲目》记载:“其苗方茎暴节,叶皆对生……作穗结子,状如小鼠负虫,有涩毛,皆贴茎倒生”。张小会等根据历代医书图例的对比,考证怀牛膝确是历代沿用牛膝,为传统药用牛膝的正品。因此,温经汤中牛膝可认为是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干燥根。

牛膝的炮制,《雷公炮炙论》中提到:“凡使牛膝,须去头芦以*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锉,焙干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牛膝,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行则生用,滋补则焙用,或酒拌蒸过用”。而从温经汤原书《妇人大全良方》中仅川牛膝有炮制方法的说明:“川牛膝拣如鼠尾,软而甜者为上,并去芦,酒浸半日,不可太过,久则失味。洗净,慢火焙干,切。方秤分两”。怀牛膝没有明确的炮制方法,根据温经汤的功效,牛膝需“引血下行”,结合《本草纲目》中牛膝“欲下行则生用”,温经汤中的牛膝应采用生品,具体按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残留芦头,切段,干燥”。

4度量衡的考证

北宋《备急千金要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中记载:“今之用药,定以三两为今一两,三升为今一升”。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认为当时的剂量单位“升”与古代不同,古代的三升按照比例换算应该是一升,而古代的三两,应为一两。郭正忠等考证文物,表明(~年)期间,宋朝*府对其权衡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当时一批“轻重无准”的旧秤做了重新的规范,使用了新秤,并考证得“每斤以16两计,约当今g左右”,即每两40g左右。丘光明等根据综合研究厘定宋代权衡单位量值,一两约合41.3g,一斤约为g。另外宋代用十进制的分、厘来代替了钱以下的累、黍两个单位。这样,质量单位除仍用16两为1斤外,其他单位也都采用了十进位制。宋代医家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认为:“本以*钟龠容十二铢,合龠为合,重二十四铢。今以钱准,则六铢钱四个,比开元钱三个重,升斗斛皆累而成数。汉唐同用,至宋绍兴,升容千二百铢,则古文六铢钱二百个,开元二百二十个,以绍兴一升得汉五升,其余私用,不足计也……至宋广秤,以开元钱十个为两,今之三两,得汉唐十两明矣”。综上所述,十钱为一两,因此,一钱为4.13g左右。所以良方温经汤中“每服五钱”约为20.65g。

通过对宋代医书的查阅,我们发现当时所用的剂量单位既有传统的铢分两进位制,也有钱两的十进位制,特别是在容量方面则以“盏”来代替“升”。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府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书中明确指出:“凡煮汤,云用水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钟者,约三合也”。这些描述与《太平圣惠方》中说的“凡煮汤,云用水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的文字内容基本相同。另外《伤寒总病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活人书》在表示煎服方法时也多用到“盏”。通过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的内容,宋代的“升”折算则以1升=mL。以此推算出中盏为mL。另外根据宋代“盏”的实物测量为了进一步考证两宋时期“盏”的容量。本文取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宋盏实物中,有明确高度、口径、足径具体尺寸数据的几件宋代盏,见下表3。

可以看出,一盏容积在mL~mL之间,与上述考证得出中盏为mL基本吻合。良方温经汤所述“一盏”,是大盏中盏还是小盏?根据年人卫版《妇人良方大全》中记载,除个别方剂如琥珀散“水一大盏”、人参豆蔻散“水一小盏”、五加皮浸酒方“每服温一中盏”等外,大部分方剂均未标明大中小盏。苑祯等认为若医书中未明确标明大中小盏,则以中盏为折算标准。综上所述,良方温经汤中“水一盏,煎至八分”即为加水mL,煎至mL。

由于《妇人大全良方》现存版本较多,原方中有加水一盏半和加水一盏两种说法,本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版的版本为准,故根据温经汤处方中“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结合以上考证可知,良方温经汤各药味折算剂量和用量见表4。

5煎煮服用的考证

粉碎成粗末,每服20.65g,加水mL,煎至mL,去滓温服。良方温经汤中原文煎煮为:“……右?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咀”作为药味的一种处理方式常被运用于历代医书中,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在无铁器的古代,人们在煎煮汤药前,是将所用药物以口咬碎,使之成为适宜大小的块状,故称?咀。后世沿用?咀则是用重器捣碎或刀具切锉。陶弘景认为:“凡汤酒膏药皆云?咀者,谓称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乃得无末而又粒片调合也”。《本草经集注》中也指明:“旧方皆云?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张小会等根据《兰室秘藏》中“锉如麻豆大”或“?咀如麻豆大”认为良方温经汤中药材可能为粉碎为如麻豆大小(2mm~6mm)。

对本方中“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前面已经考证得出每服20.65g,加水mL,煎至mL。另外,如按其他版本书中写明“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计算应加水mL,煎至mL,去滓温服。通过对《妇人良方大全》的查阅,原书中对一日服用几次有明确的表示,如《妇人良方大全》"四满丸……米炊下十丸,日三服”;《妇人良方大全》“地*煎……食后,日三服……”;《妇人良方大全》“芍药汤……上为细末,温酒调服方寸七,日二服”。而良方温经汤的处方中并未特别指明,可能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增减日服次数,此次按每日服用1次,每服五钱(20g左右),结合剂量的折算可知各药日服量为:当归1.72g,川芎1.72g,白芍1.72g,肉桂1.72g,牡丹皮1.72g,莪术1.72g,人参3.44g,甘草3.44g,牛膝3.44g。

综上所述,良方温经汤的煎煮服用方法应为各药味粉碎后(2mm~6mm),每服20g左右,加水mL,煎煮至mL,过滤后温服。6.大小温经汤的比较《金匮要略》的温经汤(大温经汤)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温经汤(小温经汤)在以温经汤命名的历代方书中最为出名,但二者病因病机、组方用药、治疗方向及临床应用等都有所不同。下面就大小温经汤异同作比较,见表5。

可以看出,大小温经汤都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治疗作用。其中大温经汤主要以祛邪、养血生血之功效较强作用为主;小温经汤(良方温经汤)以行滞祛瘀的作用较强。若患者出现阴血不足、内热症状,宜用《金匮要略》的温经汤,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治疗继发性闭经(特别是未婚妇女)、月经周期异常的高催乳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淤血阻滞较重者,宜用《妇人大全良方》的温经汤,常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内异症,能消除或减轻痛经等。

6现代临床的应用

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目前CNKI搜索结果条。良方温经汤搜索得14条文献,其中关于良方温经汤的现代运用主要是治疗寒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等。唐卓等运用温经汤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认为良方温经汤治疗痛经的疗效远远高于口服消炎痛片的疗效。朱兰等应用良方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进一步研究表明良方温经汤与阳性药丹那唑在减轻痛经等症状功效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痛经复发率上,良方温经汤组明显低于丹那唑组。另外,根据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良方温经汤具有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这有利于不孕患者在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出血量的同时,促使排卵从而提高受孕率,并对肝功能无明显损伤。

此外现在医学在运用良方温经汤治疗疾病时会根据患者的差异进行方剂药味的加减,以达到更佳的疗效。王海燕等运用良方温经汤来治疗寒性痛经,在原方的基础上针对寒重者,加炮姜,而对寒凝伴气滞者,加乳香、没药。刘志超在运用良方温经汤来治疗痛经时在原方的基础上也进行随证加减。如伴恶心、呕吐,或有腹泻,手足发冷者,去牡丹皮,加小茴香、炮姜、吴茱萸、山药;伴心烦易怒,胸胁乳房胀痛者,去人参,加香附、延胡索、川楝子、乌药;伴腰痛者,加桑寄生、川断、狗脊;伴月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者,去莪术、牡丹皮,加*芪、山药、五灵脂、蒲*;伴月经量多有块,经期去莪术、牛膝,酌加炮姜炭、艾叶炭、茜草;伴有夜卧不安者,加远志、合欢花、夜交藤。此外,单润琴在运用良方温经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时,也根据患者病症对原方进行了药味的加减。笔者总结部分良方温经汤加减药味的现代临床应用见表6。

7讨论与展望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经典名方物物质基准要求(制备方法等)与古代医书记载一致,因此具体规定了7项内容:制备方法、剂型、给药途径、日用饮片量、功能主治、物质基准、药品名称。因此,古代医学典籍的文献考证工作成为了经典名方研发过程中最基础的关键环节。良方温经汤作为张仲景《金匮要略》温经汤的加减法方,其行滞祛瘀之力较强。在历代医家运用良方温经汤的过程中,根据不用证候其药味组成也在发生变化,因地、因证制宜,标本同治,收效显著使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对《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温经汤进行了相关考证,结合文献和历代医书,从良方温经汤的历史沿革、药材的基原和炮制、度量衡的考证、大小温经汤的异同及现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下一步经典名方温经汤的现代化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考证确定了原方中9味药材的基原: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牡丹皮(PaeoniasuffruticosaAndr.)、莪术(C.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人参(PanaxginsengC.A.Mey.)、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结合文献考证结果,除当归建议运用广东省炮制规范炮制炒当归,莪术建议采用醋莪术炮制,甘草建议用炒甘草炮制外,其他药味均建议按照版《中国药典》进行炮制。处方用量建议当归、川芎、白芍、肉桂、牡丹皮、莪术各20.65g,人参、甘草、牛膝各41.30g。制法及煎服方法建议各药味粉碎后用(2mm~6mm),每服20g左右,加水mL,煎煮至mL,过滤后温服。每日服1次,则一次处方可服用约12天。

在本团队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年10月15日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中温经汤的关键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在莪术基原、当归与牛膝的炮制、煎煮水量、日服剂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出入,见表7。其中,虽然考证得出莪术基原为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后通过团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目前采收的广西莪术挥发油达不到药典标准,根据关键信息提示莪术基原还可选用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故后期研究莪术改用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同理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建议根据《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中“针对经考证仍尚有争议的难点问题,求同存异”的指导原则,同时在科学的探索中不断寻求共识的要求以及保证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基原、炮制方法、煎服方法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网络首发日期:-05-26。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编校发布。编辑:曦光。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来源与关键信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