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毕有话说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三
TUhjnbcbe - 2021/4/28 16:16:00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毕老师朗读本期节目)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这一期节目,我继续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古诗文中的借代词语。

毕老师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店,店门口两边的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杏林济世千秋寿,橘井流芳百草全。我一看,这副对联里不就有两个借代词语吗?一个是橘井,一个是杏林。橘井和杏林,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对高明的医生和他的高尚医德的赞美之词,这也是古今医药行业的对联中,经常被引用的两个借代词语。

橘井

我先来说说这个橘井。东晋的时候,有一个道教的学者,名叫葛洪,自号抱朴子。他还是个著名的炼丹家、医学家。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神仙传》,书中提到在湖南桂阳有一位名医叫苏耽,他的医术非常高明,并且宅心仁厚、乐于助人,给别人治病的时候不收取报酬,而且他爱好养生之道,喜欢学仙炼丹,当时的人称他为苏仙翁。

传说他被天帝接上天去之前,告诉他的母亲:“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瘟疫,我们家院子里的那棵橘树和那口井里的井水,都可以用来治病。有病人上门的时候,给他一升井水加一片橘叶,煎汤饮服之后,就可以痊愈。”

到了第二年,果然如他所料,天下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好多病人来他的家里求取井水和橘叶,煎成汤药喝下去之后果然很快痊愈了,这件事流传开去,有更多的病人不远千里来到他家求医,人们用橘井泉香来歌颂苏耽的医术和医德,后世的医生也把橘井两个字作为借代词,写在自家的匾额上,用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立志要拥有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杏林

杏林是另一位古代名医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名医叫董奉,他生逢乱世,隐居在庐山中,虽然是隐居,但他并没有不问世事独善其身,而是热心助人,以自己高超的医术给别人看病。他有一个规矩:给人看病不收钱,只要病人给他种杏树。每看好一个小病,病人要给他种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就种五棵杏树。

过了几年之后,他的住所周围就种满了杏树,而且这些杏树都结了果实。既然结了果实,就有人想买,董奉又规定:谁想买杏子,不需要付钱,只要用谷子来交换就行了。就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谷子。他要这么多谷子干什么呢?自己又吃不完。原来他是要用这些谷子来救济附近的穷人和资助过往的客人。当时有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后来,人们就用杏林这两个字来赞颂他不谋私利、慷慨为公,渐渐地又引申出杏林春满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医术非凡医德高尚的医生。

千百年来,“橘井泉香”和“杏林春满”相提并论,共同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史上有名的的典故,苏耽和董奉这两位名医的医术医德被无数的后世医家所推崇、所奉行。

杏坛

大家懂得了杏林这个典故之后,要注意还有一个与它看起来相似的借代词语,这个词语就是杏坛。虽然杏林与杏坛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个词的含义却完全不同。杏林是被借代为医术高明,而杏坛则被借代为教育界,它也是有一个著名典故的。

杏坛的典故出自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个特别优秀,他传授给弟子们六艺技能。

这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就是各种礼仪礼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

乐就是音乐;

射就是射箭技术;

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

书,就是识字和书法;

数,就是计算之术,也就是数学。

这六艺是当时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相当于我们现在学生的六门重要功课。孔子每到一个地方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为孔子讲学的地方,又泛指大学者聚众讲学的场所。北宋时候,孔子的后代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的孔庙内垒土筑坛,并且在坛的四周种植了很多杏树,把坛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教书授徒的事业,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以杏坛作为教育界的借代词,而孔子就是老师行业的祖师爷。

桃李

有了老师,当然就有学生,如果一个老师教出了很多学生,那么,我们就会说这个老师“桃李满天下”。在这里,“桃李”就是学生的借代词。这个借代词也是有典故的。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心地宽厚,知识渊博,招收了不少学生。他对学生们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愿意学的,他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学馆里,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李树,他经常指着两棵树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刻苦学习,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学有所成,将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努力学习,学会了很多治国安邦的本领。这些学生们回到了各自的国家,都成了本国的栋梁之材,他们没有忘记子质老师的教导之恩,都在自己的住处种植了桃树和李树。后来,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不少当年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种的桃树和李树,他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每个人都很有出息!我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从此以后,当老师的就都以桃李来称呼自己的学生,学生多了,那自然就是“桃李满天下”了。桃李作为学生的借代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学生,是桃李,都要不忘老师的教导之恩,并以自己的所学,努力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期节目,毕老师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下期预告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四)》

年7月16日周二

(下拉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查看往期内容)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二)

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一)

俗语的真面目(二)

俗语的真面目(一)

有趣的词语

有趣的俗语

古代名人与美食(六)

古代名人与美食(五)

古代名人与美食(四)

古代名人与美食(三)

书山有路勤为径

古代名人与美食(二)

古代名人与美食(一)

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下)

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中)

古诗里的科学知识(上)

绿意盎然话植树

慈母的爱

春雨之喜

火树银花闹元宵

呼朋唤友

爆竹声声

回家的路

古代考试那些事(下)

古代考试那些事(上)

南山在哪里

元旦和春节

钱的历史

鼻祖是谁

成语辨义

《水浒》小考

齐天大圣

筷子漫谈

十二生肖

尊姓大名

“风”言“风”语

细说《咏鹅》

“道”听途说

国庆说节

《静夜思》新解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毕有话说

历史掌故,经典诗词,

毕有话说,且听新解。

《未来作家》首档可以听的

文学知识趣味解读栏目,

给你一个新的角度,

助你开拓语文视野。

栏目主持|毕文侠

编辑|徐徐

校对|毕文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有话说古诗文中的借代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