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礁慈济宫,又称东宫,位于厦门海沧镇青礁村崎山东南麓,四周地域辽阔,景色秀丽。
厦门市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白礁慈济宫是其中一处,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是吴真人的东宫,白礁慈济宫位于漳州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是吴真人的西宫。
吴真人名夲(公元-),同安白礁人,北宋名医,出生于贫苦家庭,父母因病早逝,他矢志学医普救众生。离乡背井,周游名山古刹,求“东汉华陀”之术,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回乡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以医济人无贵贱,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当朝皇帝宋仁宗母亲的乳癌也被他所治愈,因而名扬天下。吴真人本着为人治病的献身精神,四处寻求药草,一次因采药堕崖,宋景祐三年五月初二逝世,卒年58岁。吴真人受朝延敕赐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他初被宋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后又被明成祖封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慈济宫内供有吴真人祖像与佛道诸神。慈济宫前千级台阶依山而建,台阶两旁竖立着历朝历代的著名医药名人,如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台阶最高处就是慈济宫供奉的药神保生大帝。
宫中有四绝:一是一幅凤头、龙尾、乌龟身、四脚兽神物的彩画;二是康熙、嘉庆、咸丰、光绪等朝代的重修碑记;三是一块“心”字石;四是宫殿椽子上的黑白画,不受虫蚀。
宫后有岐山,左有龙湫,山明水秀,景色清幽。还有“仙扁担”等石景。
中医长廊中医长廊是一条长长的台阶,拾阶而上,阶梯两侧有各各时期中国名医的雕塑。
让我们借此认识一下这些为中国医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
从下往上分别是:
崔知悌(约-年)
许州陵(今河南陵)人,唐代医家。好岐*之术,擅长针炙,临床诊治,审病制方颇多新意。
其著述以《骨蒸病炙方》最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名为“炙骨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炙法。
张文仲(约公元-年)
武则天光宅元年,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
撰有《随身备急方》三卷、《法象论》一卷、《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一卷、《旧唐书.本传》等。
孙思邈(公元-年)
唐代著名医学家,在医疗、药物、养生等方面颇有研究,被尊为“药王”,是妇科学的先驱。
所著《千金方》收集大量医方,系统总结唐代以前的医药成就,强调医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
巢元方(约公元-年)
隋太医博士,曾主持编写中国第一部论述病因和症候的专著《诸病源候论》,提出传染病与气候、传染有关,是中国医学发展史册中第一部系统化,科学化地详细论述疾病发生原因、证候表现及分类的巨著。
许胤宗(约公元-年)
一作引宗,隋唐间医学家。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
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
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
甄权(约公元-年)
唐代名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擅长针炙,兼通药治,通颐养之术,主张饮食不必甘美。
一生著述颇多,撰有《针方》,《脉诀赋》、《明堂人形图》各一卷、《针经钞》三卷,《药性论》四卷等。
陶弘景(公元-年)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梁武帝晚年深居山中,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化学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
葛洪(~或)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
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
王叔和(—年)
名熙,汉族,中国古代晋朝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皇甫谧(年-年)
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人,西晋学者、医学家,曾祖父为东汉太尉皇甫嵩。
少家贫,边耕边读。学习废寝忘食。博览儒家经典百家,人称“书淫”。
他淡于名利,举孝廉而不行,相国征辟而不就。晋武帝屡下诏敦促,皆固辞,终身不仕,潜心著述。上表,武帝赠书一车。
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综合编著成《*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共10卷,乃中国针灸学名著。到了南北朝,才被改为12卷本。
另著《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年历》等。
张仲景(约公元~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约—)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
华佗生活的时代*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现已失传。此外,他创制的“五禽戏”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
扁鹊(公元前—前年)
嬴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淳于意(约前—?)
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帝、扁鹊脉书。
《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王清任(公元-年)
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人,清代医家。
所著《医林改错》是继宋代《洗冤录》以来又一部以实体解剖绘制人体脏腑图形的书。
吴尚先(公元-年)
名撙,字杖仙,又名安业,字师机,浙江钱塘人,为清代外治大师。所著《理论骈文》是中国最早记录外治法的专著,包括药帖、温热、水疗、蜡疗等等。
吴有性(公元-年)
字又可,吴县东山(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清初传染病学家。
著有《温疫论》二卷,次提出“疠气”是从”口鼻传入体内“,一种疠气只与”一种疫病“有关。
还有许多的大师,待有兴趣的朋友们前去凭吊:
叶天士
张景岳
王肯堂
李时珍
朱震亨
宋慈
李杲
张子和
刘完素
钱乙
刘禹锡
王冰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行进中,会看到龙湫庵:这时保生大帝吴真人住过的草庐
上去就是丹井药泉
鉴真
王焘
十九米多高的保生大帝之雕像矗立在山顶上,他俯瞰大地,彰显出其悬壶济世,普渡众生的博大气概。
走过几百阶石梯,那感觉叫一个畅快,爬到顶端呼吸大山的新鲜空气,俯瞰山下一切。山上的那些古代名人石像,也算得上一处景观了,一排排的站着,颇有气势。尤其是保生大帝像,抬起头看都累得慌,栩栩如生,上面的庙也是香火旺盛。
交通:路、路、路到慈济东宫站下车。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