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相信中医,只要辨证正确,就没有治不好的病
TUhjnbcbe - 2021/1/26 8:03:00

原文来自知乎中医

飞翔的荷兰者

这个课题足以支撑一篇论文,下面谈谈我作为临床十年的医生的看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永远记住一点,能够毁掉中医的人只有中医自己。然而,如今中医思维已经距离中医的源头非常遥远,中医的灵魂已经丢没了。一、现代中医理与法的丢失直接导致中医疗效平庸(严重背离本源、背离中医四部经典的宗旨)(一)《中医诊断学》存在严重的辩证误区(五脏辩证体系是辩证论治的流散化、概念化的集中表现)(1.1)五脏辩证体系与西医的辩证思路不谋而合五脏辩证体系起源于明清时代,自从发明了五脏辩证体系,中医的理和法已逐步被中医淡忘了,只有极少数的中医还能够抓住本气,比如吴鞠通、叶天士、蒲辅舟、孔伯华等等。除此之外其他医生,所有的病都只看病症,五脏辩证体系的本质就是采用以疾病为中心的视角在辩证。这个思路是严重错误的!这样的思路和西医的治疗思路是没有区别的,看上去我们是在用中药,其实是用以西医的思路在指导用药。但是讽刺的是,现在的教科书教的就是这种辩证体系,执业医师考试要考的也是这种邪气辩证体系。于是,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中医都是采用这种思路在辩证。那么疗效当然很难好了,所以大家会觉得中医疗效很慢,其实这个不是慢,而是由于辩证体系的错误导致的。(1.2)中医辩证的核心在本气真正的中医的理和法是以本气为中心的辩证!《温病条辨》、《伤寒论》是严格牢牢地抓着本气在走的经典书目。这才是古典中医(《*帝内经》的思路、中医的源头)的辩证本质。只有牢牢抓住经典的学习,我们现代的中医才能找回本。题外话:西医的优点和缺点西医是很不错的医学。他也有整体观,只不过它的整体是局限在肉体层次的整体。西医的缺点:①认识人体的视角局限在肉体层次。②采用的是邪气辩证思路。西医的优点:①在病的现象上,它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对这些病理信息来分类,从而确立它的诊断。但是中医是倒过来分析的,比如对于一个太阴体质的人,治疗的本质是把太阴转为少阳。这里不展开讲了。②治疗病位集中在物质层次的病很有效,如牙科、外科、急诊。(二)现代教科书对于方剂的理解过于功能化、概念化,忽略了方剂的药势,大大制约了方剂使用的范围,方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疑(2.1)方剂的本在“势”,方剂的功能只是“标”古人说“用药如用兵”。行*打仗,需要对整体局势清晰判读,明了当下和未来的走向,时间与空间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需要明确敌我邪正的虚实和每一次治疗时的切入层面。方剂的本质在于每一味药物的势能组合,一个方子的势能由各个药物的味道决定,具体请看《汤液本草》一书。对于古代中医来说,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中医科班出身学生99%是不清楚的,所有的科班学生包括我在内,一直都是按照方剂功能在背诵的。这就培养出了为数众多的八股中医、概念化的中医。概念化的学习结果直接导致几乎所有中医都在以功能在对应病人,没有人考虑药物的味道、厚薄等等细节问题,直接导致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这个现象自从明清科举制施行以来就是如此,不单单是民国、新中国时代是这样。所以这也不能怪教科书。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中医是非常厉害的。(2.2)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典型的邪气辩证的例子在日本“弃医存药”的时代,流行方证对应,见到慢性肝炎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症状都合,于是长期使用小柴胡汤,所以在80年代出现了慢性肝炎病人服用小柴胡汤出现猛爆性肝炎的情况;其实我们从本气辩证来看,慢性肝炎显然不是少阳证,这是典型的阴证,阴证绝对不可以长期使用阳证的药,短时间用阳药接续表气是可以的,但是长期用就会出现医疗事故。所以就出现了让人诟病许久的“日本小柴胡汤事件”。(2.3)概念化、模块化的学习导致如今中医普遍概念不清晰(2.3.1)肾阴虚、肺阴虚、脾阴虚肾阴虚、肺阴虚、脾阴虚表达的是虚的层次,并不是平行概念。但是一般的中医会认为这是平行的概念,在用药上没有区分开来。肾阴虚常开出脾阴虚的药,脾阴虚开出肾阴虚的药。当然,这也和五脏辩证的思维模式导致内在逻辑混乱有关系。(2.3.2)阳虚、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表达的仍然是虚的层次,同样不是平行概念。但是现在一般的中医喜欢见到人就说是阳虚,这里虚,那里也虚。很多时候,医生想表达的可能只是气虚,但是却用阳虚来表达了。实际上,阳虚、阴虚指的是虚在下焦,而气虚、血虚指的是虚在中焦。这个虚的层次是直接决定临证用药的层次的。中焦虚就用作用在中焦的药,下焦虚就用作用在下焦的药,这是非常有逻辑的。(2.3.3)夜间出汗——盗汗——阴虚——六味地*丸看到夜间出汗就开了六味地*丸的思路,是典型的八股中医的思路。(2.3.4)常见辩证本身自相矛盾的问题(2.3.4.1)有的医生辩证为心火旺兼脾胃虚弱,但是在用药上,这两者的用药思路是反的,心火旺应当以苦泻之。脾胃虚弱应当以甘酸阖之。(2.3.4.2)有的医生把虚证的病人辩证为肝火旺、脾气大,于是泻肝火。但是对于中焦不足的人,如果用了泻肝火的药,只会让它更虚,脾气更大,这样做,只会加重中气受伤的程度。要注意的是,中医一旦开的方子方向相反,副作用会比西医大很多倍。(2.3.5)脉证不合脉证不合是伪命题,实际上,临证不存在脉证不合的情况。只不过是医生辩证错误了。比如一些对于方证对应的初学者,对症状的理解与解读会存在偏差。比方说有些人是受寒咳嗽,天凉了,仔细一问,气温变化的咳嗽多,室内室外在温差情况出现咳嗽,这个就跟营卫有关系。如果只是觉得是冬天的时候咳嗽重,那么就断为因寒邪引起的咳嗽,那么就会出现偏差。再比如,弦紧脉,可以出现在长期熬夜伏案工作的程序员身上,这个弦紧脉代表的是虚,而不是寒。(2.3.6)无证可辨难道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必须要等到雷鸣电闪的时候才能辩证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邪气为中心的辩证思维,希望症状越多越好,这样才是“有证可辨”。(三)教科书中60%的学习内容是西医基础,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微乎其微(3.1)起源——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迫害理由:永远不变的利益。中国是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医的“安全、有效、廉价”对西医西药市场具有很大的威胁,以洛克菲勒财团为首的商人们打着“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旗号,抹黑中国医药行业。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国外药业财团经济资助一些国内专家,从精神、物质、理论攻击中医的不足,以此打击国人对传统中医药的信心,遏制中医的发展。实际上,就算没有财团的迫害,情况也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中医的本气(中医自己的医术一般)不足了,所以邪气(财团)就有机会乘虚而入。实际上,医院来说,西药的利润要明显高于中药,开西医药方,西医拿的提成是中医的几倍。现在的中医师,他们也要生存,看病开西药,已经非常普遍。(3.2)中医院校大学教授、教科书编写者自身水平有限许多大学教授本身就是八股中医(以疾病为中心的辩证思路),临证疗效很一般,以这种水平来讲解经典,教授学生,大多难以解答学生相对有深度的提问,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劲头,容易对中医缺乏信心。下面摘一个中医科班出身的良心话,听上去有些过激刺耳,但是一针见血!向左转

向右转二、中医体制不利于中医人发展(一)中医院不适合分科治疗一个好的医院,医院为了赚钱,医院严重分科化,里面的所谓的中医医生的看病思路也是严格按照西医的治疗思路在走的。医院体制是伪垄断机制(医院有医保),医院的所有中医医生不需要考虑疗效的问题,疗效差就直接上西药,再差也可以一路混到老。医院的所谓的中医是披着中医狼皮的西医,他们骨子里不相信中医,但是偶尔会为了掩人耳目开一些中药(以表明自己还是个某某中医主任),偶尔会给病人把一下脉,但是它已经不相信中医了。医院是有开药指标的,有的医生会跟医药代表签合同,所医院的中医,有的会喜欢一开开半年补药(冬虫夏草),喜欢开中成药,喜欢开贵药。(二)尾大不掉的体制催生功利主义,有疗效的中医极易被主流医学边缘化真正有疗效的中医不赚钱,会逐渐被边缘化。一方面,大医院不欢迎有疗效的中医,因为这样的医生会严重降低西医仪器使用率,降低病人复诊率。另一方面,中医院的体制是论文至上,利益至上,关系至上,只有掌握了这三架医院。于是,真的好中医会考虑自己出来开诊所,以疗效维持生计。真正的有疗效的中医非常容易被边缘化。有疗效的中医自己去开诊所是可以,但是很难维生计,除非疗效特别好的,毕竟中药无法纳入医保,病人一般不愿意来看。(三)中医培养体制不科学中医学科班出身学生不仅要修内观学分,更应当专门设立专业的修炼制度,以保证中医的临床实践能力。中医的诸多观念不是在思维中辩的,它是落于实地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现在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学习,接触病人的时间太少。如今中医学生实习期医院,也是采用西医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中医的那一套就忘光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四)年、年最新施行的师承、专长法案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大家请看广东考生写的内容:民间中医考生团pk官方专家考核团《医术疗效:打擂挑战书》通过链接,大家可以看到,中医专长的报名条件是之一是“注册执业地点在我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由于前面我也提到了,真正有疗效的医生大概率会出来在门诊执业,他们的发心在治病救人,关心疗效,有一部分人并不一定会去考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另外,就算考了,也未必能找得到另外两名中医执业医师;所以就出现了年广东报名通过率极地的情况。那么未来的师承、专长学员如何取舍?他们只能走科班出身学生的老路,报名一些中医培训机构,医院有协定,牵头帮助师承、专长学员对接学习,医院跟着主流主任中医师走临床,但是他们大概率会失望而归。医院医生关心的重点是自己的职称、论文、开药指标、退休金,一个字——钱。越大(越是三甲)的医院越是重视这个(医院也是大同小异),越大的地区,中医院的分科化越细致,虽然名儿是中医,但是大多数是开西药,会选择四诊合参的很少,多数医生并不把脉,问诊也是只围绕着疾病在问,并不关心本气。这类医生说实话并不太像中医,也很难期待他能培养出纯正的中医来。刚毕业那会儿,我就见过一个中医博士给病人开了一整年的冬虫夏草,我瞅了一眼,那病人的体型,一个张飞体型的病人,典型的《*帝内经》说的“肉人”,我当时就震惊了,心里嘀咕“这个明显实证居然开补药?”,然而病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那博士回来还跟我们炫耀“又做成了一单大的”。后面我私底下问了博士,才知道那个病人得了夜间盗汗的病,他认为是阴虚引起的,于是开了补药。我当时就知道这个病人未来很可能要被补爆炸。不过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个病人。三、现代国内中医缺乏体察能力,思维固化程度高(一)国外对中医的接纳程度相对较高(1.1)国外中医逐步开设内在训练课程据我所知,美国、韩国的中医学专业,已经开设了太极拳、打坐训练。中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相当高的,他们的学生都是拥有非常高层次的知识能力的,但是他们也能认识到,中医的研究层次,只有内观体察才能真正领会。这一点在古代名医来说是基本操作,但是在国内,别说打坐课了,就连太极协会都快要濒临灭绝,几乎所有中医学子在天天刷直播上王者,在这样的动荡神态之下,怎么学的好?(1.2)欧美人精神上的放松度和独立度较高具体指的是,欧美国家的民众在所有的事情上,不论大事、小事,欧美年轻人可以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他可以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做出决定并尽力实现它,所以欧美人的神气普遍比国人通达,从而影响欧美人的形、经脉也会比国人通达。而国内大多数孩子的职业由家长决定,与孩子的兴趣无关,这让中国孩子在自己不喜欢的事业中度过一生并以此观念继续影响着自己的后代。这就造成国人的经脉相对淤堵的气机格局。(二)国人思维模式的僵化程度高,认知思维单一化、绝对化、二元对立等(2.1)中国教育理念的功利化我们目前的文化、教育,只是停留在世界的物质层面和社会的现实层面中,试图训练我们成为一个始终“有用”的人。但是,一年有四季更替,土地也需要休养生息,我们这些人呢,却把自己当成机器,不停地在创造更多的、外在的价值。在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信中医,只要辨证正确,就没有治不好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