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学发现不了经络,古人是怎么发现的
TUhjnbcbe - 2020/10/25 21:31:00
经络是中医学说的基础之一,中医对经络的论述灰常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在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直接观察到原子的今天,穷尽各种科学手段之后,却始终未能在人体中探得经络之真面目。这到底是让现代科学难堪,还是令传统医学尴尬,取决于你的立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也曾经照古人。不管你是什么立场,终究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今人有现代科学加持也找不到的经络,古人是怎么发现的呢?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有人将其归因于具有内视能力的古代特异功能者,还有人认为这是外星文明留给华夏先民的“武穆遗书”……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P话连孔老夫子都不会理会,正常人显然不会信,但你不信这个又确实解释不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在经络概念诞生的最初,它曾经是可以被看见的。古人对于经络的早期描述,明显是在介绍一种肉眼可见的东西。不信吗?来看《*帝内经》的有关章节: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古人缺乏解剖学基础,但打起仗来断胳膊断腿掉脑袋的不是少数,在实践中还是有机会“解剖”并且观察一下的。但这种观察十分粗略,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得要领,观察的结论也掺杂了大量的错误判断和臆想,最终形成了似是而非的“经络”概念。所谓“常不可见”的经脉,乃是指大部分深藏体内的动脉或静脉血管,而能看得见的络脉,大抵就是皮下小静脉网络。经脉的本体虽然不大能看见,但它却可能被观察到,如《内经》所言: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这个“手太阴经”不是脉动不止的桡动脉嘛。事实上,在《内经》作者看来,经络就是用来运送“血气”的,如:“*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后世中医多数也都沿用《内经》的看法,将经络视为和“血气”有关的可见实体,比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注释《内经》时这么说:

“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髁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以及,“凡人手背之露筋者,皆显然可察,俗谓之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蓄血之大络也。凡浮络之在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

你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明白张景岳说的“经络”到底是个啥。手背上的青筋也是“大络”,而且是“蓄血”的“大络”,经络不是血管又是什么呢?而且,在所有的古代医书中,从来没有过经络、经脉或络脉之外的词汇和“血气”沾边,难道古人什么都看见了,偏偏看不到血管?显然是不可能的。经络本是传统医学中的经验成分,既不神秘,亦无参考价值。之所以后来演变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系统,首先是因为有一批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信念的无聊文人加入了医生队伍,这帮人不把明白事儿说糊涂了是不算完的。中医理论逐渐地玄学化,和实践越来越脱节。当铁血无情的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后,人们当然会发现经络和血管概念的相似之处,有些人会“中西医结合”,承认西医中的“血管”即经络,如清宝辉《医医小草》中说:西士言血由脉管之尾,入微丝血管,缠布周身,以充肤热肉。其所谓微丝血管者,孙络也。微丝血管之血行遍周身,渐并渐粗,而入回血管。回血管者,络脉也。但经络图和循环系统并不相符,其实那就是搞错了。须知古人的结论建立在不精确的解剖基础上,连脏腑器官大小尺寸功能都能搞错,何况复杂的循环系统?而有些人绝不肯承认祖先有错,偏偏认为后人无能,理解不了祖先的精髓。于是乎,经络就只能就成为一个独立于人体各大系统而存在的、用显微镜也发现不了的神秘系统。当外科医生做手术时,却从来不用考虑经络系统被切断了怎么办。为什么呢?因为它不存在啊。(完)                                                          新冠感染治疗中完美的中西医结合                                                                                            暗藏玄机:世卫组织发布会实录                                                                                            神医?仙药?医院的魔幻30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发现不了经络,古人是怎么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