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鼠送吉祥,庚子新年到。年尾将尽,年味四起。在游子归家的脚步中,在喜迎新年的歌声中,在装点街巷的火红中,在置办年货的氛围中,我们企盼已久的春节,终于如约而至。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和华夏儿女最深的文化共鸣,春节承载着文化传统,凝聚着家国情怀,它不仅是一个入新改故的仪式,更是我们情感的共同归属。而那些历经漫长岁月,或传承至今,或历久弥新的年俗,也依然是我们时至今日最眷恋的「年味」。春节习俗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如傩祭、扫尘、立桃人、祭祀祖先等等。只是,当时的“春节”指的不是今天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云:“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上古时代以立春日作为新年岁首,一是,当时采用的摄提纪元法,以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二是,“立春”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因而重视农耕的先祖,对这个节气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不过,自夏商周之后,我国开始使用阴历,夏朝正月是一月,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秦朝是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又将岁首恢复为一月一日,此后曾有几位皇帝改历改岁首,但大部分的时间里,正月都是一月,岁首新年都是一月一日,直至辛亥革命之后,这一天正式更名为“春节”。作为新年的起始,“春节”不仅预示着时令的重启与礼仪的回归,更包含着对祖先的敬重和团圆的温暖,是中国人传承至今的最大的「仪式感」。自古人们便自正月初一之后亲友往来、饮食相邀,聚会庆贺。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年俗在滚滚洪流中被不断推陈出新,又不断形成新的传统。而在那个“年味”更浓的从前,古人是如何迎年的呢?他们的「仪式感」又包含了哪些雅韵与精微呢?古人迎春,除了由祭祀逐渐演化流传的习俗之外,他们还会用一幅充满吉祥寓意的画作开启新岁。文人画家们会在新春之际绘制《岁朝图》,予知音,予好友,相互馈赠以表情意和年节气氛。《岁朝图》最早兴起于宋代宫廷,按内容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描绘辞旧迎新的庆贺祝拜场景;二是以花卉、蔬果、动物、器物等入画,赋予吉祥寓意与文化内涵,多以“岁朝清供图”命名。通过前者,我们可以一窥古人的迎春习俗,而后者则反映出文人雅士的古雅情调。清·姚文瀚《岁朝欢庆图》这幅《岁朝欢庆图》出自清代姚文瀚,描绘的是一幅新年阖家欢庆的宴饮场面。《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自先秦时期出现的宴饮酒祝风俗,到汉魏时发展为“留宿岁饭”的习俗。当时的留岁饭不能全部吃完,而是要留下一部分撒到大街上,寓意除旧纳新。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这幅《岁朝村庆图》中,水村山郭,松屋柳溪,长者访友宴饮,儿童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辞旧迎新,欢庆佳节,充满岁朝繁忙、喜庆的升平景象。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升,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山臊是民间传说中的恶鬼,长丈余,人脸猴身,遇之可令人得寒热病,但此鬼最怕爆竹。因此,自汉代之后古人便有在春节时燃放爆竹的习俗,意在驱逐瘟邪,求得平安。北宋·赵昌《岁朝图》北宋宫廷花鸟画家赵昌的《岁朝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岁朝图》。满幅轻绡荟众芳,图中描绘了梅花、水仙、茶花、长春花及湖石。与其他名家的同题材作品不同,它不留白,元素充盈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浓郁的色彩和紧凑的构图,也营造出一种绮丽而欢喜的氛围。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