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蔡
说起英语这么外语,笔者真是一言难尽。笔者以前在乡村学校读书,初中才开始学英语。那个时候,刚接触一门新语言,新鲜好奇,而且入门知识比较简单,在初中时期,可谓考遍全校无敌手。上到高中之后,单词量猛增,背单词的过程,真是一部血泪史啊。到大学之后,更是不堪回首,四六级都是低分飘过。
毕业之后,笔者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与英语无关,现在英语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本来英语听说就差,现在就是又聋又哑,差不多也快瞎了。笔者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现在所剩无几。最近,有一位84岁的医生,他流利的英语,真是令笔者自愧不如。
近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外媒路透社的采访,约90分钟的采访时间里,钟老全程用英语与记者交流。在此过程中,表意准确,表达流利清晰,实在令笔者叹服。
钟南山院士此次受访,全程用英语交流,也在意料之中。早在年之时,钟老就到16个国家和地区做英语演讲。依笔者看来,钟老所从事的工作,也几乎与英语无关。笔者亦然,可是笔者的英语已经大部分还给老师了,但是钟老的英语表达毫无生涩之感,可见他平时也没有耽误英语的交流使用的。这样一位院士,在医学专业上出类拔萃,还有时间打磨英语,令笔者佩服之余,也升起了这样一个疑问:这英语咋学的?
据了解,钟老大学时,主修的外语是俄语,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是从35岁才开始学英语的。可是他现在不仅与外媒全英交流毫无压力,而且是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主编《英中日图解医学词典》,更是发表国际论文无数。这么迟才起步的钟老,却有这样的成就,他学英语时,有捷径?不,他学英语也“费劲”!
首先,抓住机会练口语。笔者说自己现在的英语又聋又哑,其实以前也好不到哪里去,会考试,但不太会实战运用。钟老在年努力申请到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公派留学的机会,那时他的英语水平,无论是生活交流还是上课学习,都成问题。但他抓住各种情景,克服心理障碍,练习对话,不久后,就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交流了。
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笔者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笔者大学时,和舍友说一起练英语口语,尽量用英语对话。刚开始信誓旦旦,但很快,我们就无话可说了。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不知道怎么表述,那句话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最后,我们的英语口语练习无疾而终。而钟老能够克服交流过程中词汇缺乏,表述逻辑不一样等问题,迅速适应英语表达,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多写。钟南山院士英文水平之所以能突飞猛进,除了多练口语之外,他每天都训练写作。
钟老初到英国直到离开,每天必会给父亲写一封信――用英文。而他父亲的回信,更像是批改作业。回信中,会附上儿子寄来的信件,其中的语法错误、用词错误都用红笔一笔一画修改过……就在这日积月累的一来一往中,钟南山院士的英语有了质的飞跃。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我们讶异甚至羡慕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有如此流利的英语,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他的成就,也是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走出来的。人生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如果说有什么秘籍,那就是――勤学苦练。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