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临汾日报
本报记者李静
7月12日,一场高科技“大片”医院手术室上演。
只见,在3D超高清手术显微镜、智能医学导航系统等尖端设备的辅助下,医院骨科主任王文革带领团队攻克重重难关,巧妙避开近在毫厘之间的血管神经和脊髓,将12枚螺钉、5枚融合器分毫不差地植入、固定在预定位置,让患有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七旬老人重新“挺直”腰杆。
医院骨科,这样令人惊叹的“奇迹”屡屡发生。多年来,“王文革团队”坚持创新发展,勇于探索国际国内前沿诊疗技术,推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脊柱微创、脊柱矫形、创伤5个亚专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力,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这里走向健康之路。
毫厘之间见真功
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一名患者自发病后饱受折磨、痛不欲生,逐渐形同“活着的木乃伊”。两年前,患者父母从周边山区县一路打听而来,将挽救儿子的希望寄托于“王文革团队”,只盼儿子有朝一日能够再度站起来。
“患者已经卧床20年,不能直立行走,也不能平躺平视,因病导致脊柱后凸侧严重畸形,双侧髋关节完全融合,心肺和腹部脏器也受到压迫。如果任由病情发展,患者将面临生命威胁。”针对这一罕见病例,王文革立即召集团队进行多次会诊和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并进行全面评估和反复验证。
“患者复杂的病情,给手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王文革说,“首先要解决‘麻醉关’,患者的脊柱像一张弯弓,颈椎僵硬得无法动弹,不仅无法注射麻醉药物,也难以进行气管插管。其次,由于脊柱活动度差,加之骨骼脆弱,术中稍有不慎,都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边是超乎寻常的巨大挑战,一边是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期待。“王文革团队”迎难而战,遵循术前制定的严密方案,先行实施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依照患者恢复情况再进行脊柱矫形手术,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在术中见招拆招、步步为营,于毫厘之间尽显真功,重塑了患者的脊柱曲度,就此打开了患者“被折叠”的人生,使患者再度拥有直立行走、畅快呼吸的美好生活。
41岁的杨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连续多年常常感到腰疼,直至去年9月腰部、左下肢疼痛难忍,且下地行走艰难,才想到入院就诊、查找病因。骨科主任助理梁旭接诊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杨先生的腰四五椎间盘突出,已压迫到左侧神经根,应尽早进行减压手术。
“我们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通过小切口取出突出的髓核,解决了困扰患者的大问题。患者上午接受手术,下午就可以自由行走,效果立竿见影。”王文革随即补充道,“在骨科领域,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微创技术已成为主流趋势,我们已广泛开展多种脊柱微创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为众多骨科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细微之处见温暖
家住吉县的邵姓老人双膝关节患病40余年,近10年病情持续加重,双膝变形严重且交织在一起,双腿形如夸张的X型,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大小便都难以自行解决。年7月,家属闻听“医院的王文革治疗骨病有一套”,便满怀希望慕名前来。
“老人双膝关节的变形程度,可以说是全国罕见。初次见到这位老人,团队里所有医生都觉得很惋惜,既同情老人的遭遇,又对这个高难度的挑战感到棘手。”邵姓老人的主治医生、骨科副主任医师王鹏说,“王文革主任却说,患者和家属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找到我们,不能让他们刚燃起希望就破灭了,要想尽办法解除老人的病痛,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于是,“王文革团队”反复查阅相关资料,多方联系医疗器械厂家订制特殊假体,逐一破解难题,为邵姓老人实施了双膝关节置换术,使老人恢复了独立行走的能力。老人开心地说:“回到村里,大家看见我能走能站都不敢相信,很多人都排着队要找‘王文革团队’治疗腿病。”
王文革常说,身为医者,不仅要有一双妙手,还要有一颗仁心。对每一名患者和每一台手术,他都会带领团队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积极寻求和确定最佳手术治疗方案,尽量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我还有机会站起来吗?”92岁的张姓老人患有双膝骨性关节炎多年,生活起居、日常出行只能依靠轮椅,医院就医,但因超高龄、多项基础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品、治疗难度大等原因而无法实施手术。当老人和家属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王文革团队”时,一句肯定的答复让他们原本灰暗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在膝关节炎的治疗中,保膝治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经过综合考量,为老人实施单髁置换术,这也是我们主打的一张‘王牌’。如果把人的关节比作房子,单髁置换术就好比‘哪坏修哪’,而不是‘推倒重建’,具有微创操作、切口小、恢复快及最大程度保留膝关节原始活动等优势。”王文革说,“多年来,我们在膝关节置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论是双膝关节置换还是单髁置换,均已成熟开展,年手术量超例。”
康复是骨科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的一步。骨科护士长姚建英说,一些患者出院后,因为时间、路程、费用等问题,不愿进行复查。为此,团队开展了“延续服务”,为患者定期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切实打通了服务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医院、一个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如何,老百姓的口碑是最直观的反映。家住襄汾县的一名八旬老人感动地说:“‘王文革团队’对待患者是出了名得好。当年,我做完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主治医生芦浩得知我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便自己开车将我送回家,还主动给我老伴看腿病。他们全心全意为患者付出,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服务一流。”
极限之中求突破
“真想不到,我还能恢复得像从前一样,下地走路、干农活都不成问题。”每每提及此事,家住吉县的吴姓老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对“王文革团队”称赞不已、感激不尽。
3年前,吴姓老人持续性腰疼不止,紧接着无法直立、坐卧,只能天天平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四处求医问药,中药、西药抓了一大把,但对吴姓老人的病情没有丝毫帮助。老两口终日以泪洗面,对生活一度丧失希望。
在邻居的建议下,老两口来到医院骨科。“王文革团队”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发现吴姓老人因脊柱结核严重压迫到神经,再拖下去病症加剧,很可能导致瘫痪,给自身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刻不容缓!王文革多次组织开展术前讨论和术前评估,并反复设计、修改图纸,通过3D打印技术一比一复刻老人病变部位,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更精准、更直观的参考。经过充分准备,王文革带领团队通过一期手术,先行后路在脊柱固定螺钉,再行前路清除病灶,重塑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压迫,使老人的腰部支撑力明显增强,能够稳稳地坐起来。在二期手术中,王文革将3D打印假体植入准确位置和理想角度,假体与预估的缺损设计严丝合缝、完美匹配,他大胆启用的这项新技术有力填补了省内该领域空白。
“除了3D打印技术,超声骨刀、3DC型臂、术中导航系统、3D超高清手术显微镜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走进骨科领域。”作为团队带头人,王文革始终认为,打造特色骨科必须靠科技驱动、人才支撑,不仅要巩固成熟技术,还要接轨前沿技术,跟上时代步伐。他勇于突破常规,经反复研究论证,改良ALIF(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LIF(微创腰椎斜外侧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入路和术式,虽提升了手术操作难度,但可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从“易”到“难”,从“大刀阔斧”到“精雕细琢”,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王文革团队”凭借一股自我加压、勇于争先的韧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进阶”之路,新型专利、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手术量及手术难度屡创新高,创造了令人刮目的业绩,以强大的软硬件实力推动医院骨科荣升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逐梦路上,“王文革团队”将继续秉承医者初心,向着更精、更专、更强的方向奋勇前进,引领区域内骨科专科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数字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