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宽仁新星]编者按:
“爱上这份职业不知是从哪一刻开始,是从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开始,是从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赞同开始,是从心电图曲线重新波动开始……”
——在重医院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从毕业小萌新,到医学界“后浪”,他们在一次次与死神与病魔的较量中练就盔甲,直到独当一面。他们是在不断蜕变、成长的宽仁新星,为了他们深爱的白衣战袍,为了病人的性命相托,他们挥洒着青春,秉承医者初心,正在逐梦前行。
从在门诊里,到病房,从手术台,到实验室……上游新闻带你们走进这一群“宽仁新星”,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看见他们,了解他们,信赖他们……
谈及外科医生,大家常会立即联想到男性。这是因为外科医生的工作特殊,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一天,对医生的医学技术及体力要求都非常高,还需具备沉着冷静、果断干练等素质。尤其是神经外科,更讲求胆大心细、技艺精湛。所以,在人们固有印象中,“神经外科这一行,女人是干不下来的!”
但在黄琴心里,胜不胜任与性别从来不该是拿来一起比较的因素。她不仅成为了一名神外科医生,还在这个职业中将女性独有的周到和细腻发挥到极致。就像她说的那样,“因为热爱,所以用心;因为坚持,时间总会带来惊喜。”
黄琴
没有随遇而安,
只有坚定不移
“仿佛从记事起,心里便没有考虑过其他职业,只想成为一名医生,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黄琴为何如此坚定?大抵是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关。
那时,黄琴还不到6岁,蹦蹦跶跶着陪母亲去卫生院生产,初生的妹妹很快就被抱了出来,可却一直不见母亲的身影。原来,母亲遭遇了让产科医生和孕产妇都闻之色变的“胎盘植入”,出现产后大出血,情况非常危急。黄琴家当时生活在新疆一个非常偏远的生产建设兵团里,该院的医疗条件极度匮乏,但主治医生动员了全院医护职工来配型输血,奋力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抢救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具体的感受黄琴已然记不清了,但医护人员们穿着白衣,在面前不断奔走的忙碌身影却令她记忆犹新。黄琴无法想象如果失去母亲,自己的人生会是哪般什么模样,自那时起她便对医护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也默默在心里立下目标——“我也要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家庭。”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接下来的日子,黄琴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浪费一刻年华,朝着心里的梦想坚定不移地前进着。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重庆医科大学,迈进了她向往已久的医学殿堂。
打破性别壁垒,
她是优秀的神外女医生
虽然现在女医生很常见,但在外科这个领域,男医生的数量是压倒性的,仍然是“男人的天下”。尤其是在神经外科,女性可谓“凤毛麟角”,放眼全国女性神经外科医生也不过百人,黄琴便是其中的一位。
为什么选择神经外科?黄琴说,自己从小便是个爱动手、爱研究的“好奇宝宝”,拿到什么都想拆开来一探究竟,有些东西能还原,有些则没那么幸运。印象最深的一次,黄琴将父亲送给母亲的结婚纪念日礼物,一块高级手表拆得七零八碎,被狠狠地揍了一顿。上大学后,她又对精细的神经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品学兼优的她在被保送研究生时,找到了神经外科专家程远教授拜师。面对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程远教授耐心地分析利害关系,因为神经外科工作比较特殊,很可能在手术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工作压力大,体力要求高,还需要沉着冷静、果断干练等等素质,对于女性来说过于苛刻。
(黄琴与导师程远教授合影)
可这些并未劝退黄琴,她坚定地向程远教授表示决心:“我有信心做到,而且能做好!”黄琴坚毅的眼神和真诚的态度最终打动了程远教授,同意做他的导师。黄琴也未辜负其所望,在导师的悉心教导下硕博连读,并获得年重庆市优秀博士毕业研究生。毕业后,来到重庆医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神经外科医生。
从医8年来,她不仅克服了所谓“干这行女性不具备的素质”,还在手术以及与患者的交流上,表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周到、细腻和体贴。每一次门诊,每一台手术,每一堂课……她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她笑称这是狮子座对自己的“执拗”。有人问她,你累吗?她说,累,但是能做着自己最热爱的事,就算是累,也是非常幸福和有成就感的,值得倾尽全力去付出的。
“唤醒瘫痪的手,
及患者闪闪发光的未来
作为一名青年医生,黄琴从未停下过脚步,在不断与死神的交战中,她逐渐发现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患者群体:他们大部分是脑中风、脑外伤的患者,虽然前期经过医生们的积极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却留下了肢体偏瘫。这对患者们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年轻人,生活都无法自理,原本美好的人生该如何继续?这让黄琴深受触动,她迫切地想要寻求更好的方式去帮助他们。
医院正在宣传推广一个能治疗偏瘫的新手术,黄琴第一时间与该团队取得联系。去年,在学科带头人程远教授及谢宗义主任的支持下,黄琴去到上海学习这个由中国原创、震惊全球的“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该术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个创伤非常小的手术,将健侧颈7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7神经,使偏瘫上肢与健康大脑半球连接,让健康大脑半球来控制两条手臂,进而让瘫痪的上肢重新动起来,随着脑功能不断开发,最终实现从“能动”变得“灵巧”!于偏瘫患者而言,这个手术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原本晦暗的人生,重新带来了希望。
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黄琴很快熟练掌握了该手术,并将这门先进的医学技术带回了重庆,造福西南地区的偏瘫患者。短时间内,因为对黄琴医生的信赖,多名老患者闻讯而来,进行“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据了解,现目前黄琴已成功为5位患者进行了该手术,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们都在积极恢复中。他们中,有渴望着抱抱孩子的二胎妈妈;有想要能再次按下快门的摄影师;有盼望着能重新绘图的高级工程师;当然也有希望能生活自理的普通人……黄琴医生“唤醒”的不仅仅是他们瘫痪的上肢,更是闪闪发光的未来。
(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显微操作的练习)
“医”路向前,
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
在患者眼中,黄琴医生是一位医术精湛、处处为他们考虑的好医生,而在导师程远教授眼中,黄琴是一名尊师重道、有天赋、勤奋刻苦的好学生……如今,她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像她的人生导师一样,为学生指点迷津,带领他们探索神经外科的医学奥秘。
黄琴老师的课堂总是生动又有趣,她总会想方设法将晦涩难懂的书本知识,以新颖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一个个形象的自制演示道具,一段段朗朗上口的打油诗,一页页精心制作的幻灯片……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们逐渐理解、消化、掌握,让他们迅速迈入原本深奥的神经外科中去。依靠着平时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黄琴老师获得了第二临床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重庆医科大学讲课比赛优秀奖、最佳教案奖,全国高等院校微课比赛一等奖、最佳制作奖等荣誉。
临床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临床为科研提供研究方向,科研为临床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临床手术治愈病人,能够给黄琴带来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她也喜欢把临床作为基础加以提炼研究,探究其中的奥秘。她常常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基金共5项,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多篇,且一直马不停蹄地继续努力着。
自年起,每年的8月19日被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而8月19日,正好是黄琴医生的生日,“真的太巧了,这是不是说明,我这辈子就注定了该做一名医生?”因为这个巧合,她露出像孩子一般天真的笑颜。眼里噙满了对医学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前方无限可能的期待……
人物名片》》
黄琴,医学博士,重庆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小儿学组副组长,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神经脊柱脊髓学组委员。医院进修,医院进修偏肢体功能重建手术,年率先在西部地区开展健侧颈7神经转位术治疗中枢性偏瘫。
擅长:偏瘫肢体功能重建、脑肿瘤、椎管肿瘤、脑出血、脑外伤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