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近几年伤医事件频发,身为医者,每当听到这样的事,我第一时间都会感到愤怒,然后是悲伤,再然后,感到无尽的隐忧和愤慨:长此以往,医将不医!
都说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医生很“弱小”。因为对于存有报复社会心理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的约束:谴责没有用,因为谴责往往发生于伤害后;强调严格法律好像也作用不大,因为凶手连命都不想要了,还会跟你讲法律吗?
现在能做的,医院严格安检,但这恐怕效果也不大,以医院的人流量,即便有安检,也不可能做到机场那么严格,像一些体积不大的凶器很难被检测出来。
我相信伤医的行凶者,原本更多的也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家庭,有亲友,在医疗过程中如若遭遇不幸,本能地会愤怒,这也可以理解。但悲剧的是,极个别人选择了将自己最愤怒的点,毫无理智的发泄于医生身上,形成扎心的医之殇。
作为医生,我们改变不了性格极端患者的存在,更无法判断谁是仇恨社会的人渣。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想,反思自省,也许是时代交给我们这一代中国医生的重任。
有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患者伤医,不论对于医生患者来说,都一定是十分悲伤的故事。每个患者来找医生接受治疗,一定都是从充满信任开始的。当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让医生用手术刀在身体上操作,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只是,为什么信任会慢慢被消磨,让病人开始有了猜忌,不理解,甚至反目成仇起了杀心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误会”。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误会
误会这个词,实际上是带有一点责备误会者的意味的,被误会的一方好像是无辜的。但在医患关系中,误会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因为误会的发生,往往源自患者合理的人之常情。
为什么会发生误会?根本原因是双方对疾病和诊疗行为认知存在的巨大鸿沟,主要体现在医患对医疗能力的认知,和医疗方案的认知的信息不对等。
在医学界有一句格言,“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医生说的话,医生了解自己不是神仙,所以才这样说。
但患者可不这么认为,患者认为医生应该“总是治愈,总是帮助,总是安慰”,这其实就是对医疗能力的认知存在的巨大差距。
这种认知的差距,是制造误会的温床。具体在医疗行为上,这种理解的偏差就更多见了。
试想:
医生开了某项检查,患者又花钱又排队,困难重重拿到报告,医生可能只看了一眼就翻过去了。患者心里就会嘀咕,这项检查真的是必要的吗?患者想靠眼镜解决自己的视力问题,医生却建议手术,患者也会怀疑,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是最好的方案吗?医生是不是为了盈利诱导我手术?
如果一名眼科医生找我做白内障手术,那该做什么检查做什么检查,该做什么手术做什么手术,可能不会有这种猜忌。但作为非专业的患者,有一些猜疑是很正常的,都是人之常情。如果医生没有注意到,或者不在意这些猜疑,就有可能升级为误解,问题在于,这种误解一旦发生,患者是没有能力消除的,唯一有能力避免和消除误会的,只有医生。
医生,作为经常被误会的一方,却必须承担避免误会和消除误会的责任,也许有一点令人不爽,但不爽也没办法,医疗官司中举证倒置的规定,也从法律层面规定了这种责任,谁让我们穿着白大衣,头上顶着光环呢。医生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享受这种尊敬,就必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那么,医生要如何消除误解?
工作中我们需要常常自省:有没有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人们常常用“商”来形容一种能力,比如智商、情商、财商等等,所以我想,作为医生也需要有改善医患关系的能力,我想把它称之为“医商”。
我认为,改善医患关系有两个重要的方法,一是要努力填平认知的差距,二是与患者共情,把自己放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和交流。
填平认知的差距,就要科普先行。
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实践,利用业余的时间,写了近篇科普文章,比如白内障怎么选晶体?怎么防控近视?近视眼怎么选术式?如何预防干眼?黄斑前膜怎么办?等等,深入浅出的讲解患者需要了解的知识。有相应困扰的人可以去看疾病的专栏,花半个小时,系统性的获得医生十几年的知识精华,这非常值得。
有了这些知识,医院面诊的时候就可以跟医生高效而愉快的沟通。
门诊时,有的患者会跟我们说,医生,全听你的,你是专家。我很感动,但有些时候,我还是很希望患者参与到自己诊疗方案的优化当中。患者看过我的科普,他就知道哪些信息对医生来说是重要的,哪些信息可能对医生确定诊疗方案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当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之后,才能有机会与医生一起,优化自己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患携手并肩,对抗病魔。
科普可以缩小双方认知的差距,让患者更了解疾病,更理解医生,可以自然消除很多误会。这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我觉得,每一个医生都应该做自己的科普,科普并不是宣传,不只讲治疗方式的优点,更要讲缺点,风险。在大量的门诊工作中,有经验的医生其实很清楚患者都有哪些疑问,治疗后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只要医生们善于总结,在患者还没问出口就把疑问提前解答,在问题还没出现就把问题提前告知,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能够理解的。科普到位了,全民的医学素养提高了,医患互相理解了,“缝肛门”和“八毛门”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但有时候,有的误会,却并不是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误解,这时候,就更需要医生的努力,去共情和换位思考了。
医生往往是发出信息的人,患者是接收信息的人。医生如果发出有歧义甚至是负面的信息,患者自然会多想,这样,一颗怀疑的种子就悄悄的种下了。
例如,手术台上,助手一句,“哎呀坏了”,可能只是一个器械掉到地上了,再换一个新的就是了,完全不会影响手术进程,但患者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感受?这就是一个负面信息的传达。如果医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及时跟患者解释,万一患者术后效果不满意,他一定会反复的回忆起那个“哎呀坏了”的声音。唯一能及时消除这种误会的,只有医生。
医生不能仅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表达,觉得我说的对,没做错,我的任务就完成了,患者误解了,是患者的问题。并不是这样的,医生应该时刻谨记,自己是避免误会的责任方,自己是确保信息被正确接收的责任人。所以,当自己在跟患者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比患者多想一层,传达信息要准确,传达完毕,要养成习惯,把自己当患者听一遍自己讲的话,看会不会有其他理解,有可能引起患者误会时,一定要及时解释,消除误会。
关于时间管理一点感想
科普、共情、加强沟通是医生的职责,但有的医生可能会说,科普需要花时间,共情需要费心思,医患沟通更是需要花费海量的时间。我们这么忙,哪来的时间啊?
其实我经常被问这个问题。
的确,医生是很忙的,要看门诊,做手术,做科研,陪家人,
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所有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医生的时间往往是满载的,除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忙什么,则主要看我们要追求什么。
选择即意味着放弃,有的医生有科研的兴趣,就需要分配很多时间做研究,有的医生重视管理,就需要分配很多时间给管理工作和维护人脉,如果想追求医术,那就得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精进手术技能,做好医患沟通。这些选择都是正确和值得的。
临床、科研、管理、科普、沟通,都需要有人去做,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论如何选择,最终都是为了提升医疗水平,为患者做好服务。
我们追求什么,就需要把时间花在哪,反过来,把时间花在哪里,也可以间接反映出一名医生的追求。
以上,就是我在中国好医声的颁奖典礼上的一些分享,个人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我是赵小刀
我是一名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