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阳乐通讯员严晓博
蒋卫红有很多面,严谨、敏锐、风趣、自信,他是医者,又似哲人,自诩为“导演”,被人称为“大师”。
在第4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我国颅底内镜外科学的开创者之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蒋卫红教授,聆听他的从医故事。
“歪打正着”,把医学当了事业
“我最初的梦想是做数学家或文学家。”年,命运开了个玩笑,蒋卫红被调剂到湖南医科大学,成了一名医学生。5年后,医院,分配科室时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我当时想去骨科,可是等面试的主管老师把所有科室名单念完都没有我。”他本以为要与湘雅无缘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师把名字念错了,念成了“ENT,蒋卫生”。可“ENT”是什么科室?坐在一旁的同学戏谑道“挖鼻屎的”。就这样,蒋卫红与耳鼻喉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既来之则安之。蒋卫红说,无论在什么科室,只要能为病人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凡事要先端正态度,之后产生兴趣,再持之以恒,最后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从为病人夹出一根鱼刺而欢欣雀跃,到不断为病人解决更大难题。“我每天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个伟大的事业。今天先掌握一个技术,明天就把它掌握得更好。”蒋卫红说。
而真正让蒋卫红下定决心主攻鼻颅底外科的,是一位18岁的患者小李。年,当时30岁的蒋卫红是小李的管床医生,小李因巨大的侧颅底颅内外沟通瘤压迫脑干,两次手术效果均不明显。他曾问:“蒋医生,我还能活多久?”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蒋卫红的心,无力、沮丧、难过之后,他把颅底外科手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15年过去了,年,小李竟再次前来求医,这次,蒋卫红不光为他切除了肿瘤,同时通过与脊柱外科合作,维持了患者颈部的稳定,手术非常成功。“算是圆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吧!”蒋卫红欣慰地说。
“收藏家”的兴趣爱好
蒋卫红有个特殊的“病例资料库”,从年开始,他便习惯收藏一些手术的影像资料。年,没有车、没有房的他更是花了3万元“巨款”买了一台数码相机,用来录制手术视频。至今,他已经有几十个移动硬盘,里面装满了解剖照片、手术视频、经手患者各个时期的CT或核磁影像。
而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回看这些视频。“没有一个手术过程是可以重复的,而回看就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否定的过程。”在他看来,病历和档案不是用于封存和观赏,而是呈现欠缺,从而让此后的治疗趋于完美。
年,他前往国外进修,因实验室白天需要排队,他就专门晚上去“承包”实验室。一年间,他对几十个鼻窦样本进行了局部解剖,拍下10万张照片,录了几百个小时的视频,同时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
回国后,经过反复回看和总结,蒋卫红提出以引流通道为指引的精准鼻窦外科体系,将鼻窦炎的治愈率提升到了90%以上。如今,这一技术已在国内外推广开来。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哲理
“外科医生的每一场手术,都要反复揣摩如何‘导演’。”蒋卫红表示。
他常常对团队成员和学生说:“作为医生,手术过程远远比手术结果更重要。手术结果好,不一定过程好;而手术过程中,每个操作步骤和环节都是合理的,每个动作都是规范的,那手术结果注定是合理的、最佳的。”
蒋卫红告诉记者,他追求同质化医疗,“就是让我的学生做出来的手术可以和我一模一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断从自己丰富的经验中进行理论提炼、技术提炼,最终形成了标准化范式,让更多医生复制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规避手术风险。业界很多人都称赞他为“蒋大师”。
在蒋卫红心里,也有说不出的苦楚。虽然这些年来医术水平提高,但接触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多,“做医生最难的,就是当你付出所有,发现病人没有好的结果,这是你必须去承受的生命之重。”
要做到千帆过尽、云淡风轻谈何容易。蒋卫红表示,在不断追求精湛技术的同时,心理素养、家人支持等对于医生来说同样重要。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