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苦读书、勤奋钻研,永葆赤子之心。美国求学数年,闯荡出自己的职业天地,却毅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携妻子回国,投身国内外科学事业。
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用接待贵宾的礼仪对待每一名病人。外表的精致与讲究,体现的不仅是他作为医生的修养与格调,更是对病人的重视与尊重。
他医术精湛,从不停下创新的脚步。组织世界首例烧伤面积超过89%病人的救治、首创国内脾肾静脉吻合手术、指导国内首例肝脏移植手术……精湛的医术使他见证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他医德高尚,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开诊所期间,贫困居民前来就诊,他分文不取;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积极奔走在第一线抢救伤员。
医院终身教授、外科天才董方中。
刻苦读书、勤奋钻研,永葆赤子之心
年董方中从圣约翰大学医科毕业后,第二年就前往美医院任胸外科住院医师;一年后又到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外科进修,之后在西弗医院做外科住院医师,并完成了外科硕士学位的学业。在美国的几年里,尽管医学知识在不断地积累、手术技术也日渐成熟,于是,年,新中国诞生前夕,董方中携妻子李杏芳回到祖国,回到了上海。他说:“身处美国,尽管有好的生活方式,好的物质条件,但毕竟是中国人,中国那时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地位,因此中国人是不会得到应有的尊敬。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国外外科手术技术,在中国一定可以生存;如果说物质上可能不如美国,但是,精神上却要比在美国愉快得多”。
董方中夫妇(左)
衣冠整洁是对病人应有的尊重
年,医院,担任普外科第二主任。每次进病房查房前他都会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衣冠是不是整洁,领带颜色搭配是不是恰当。刚开始大家颇为纳闷,查房看病人至于这么讲究吗?董方中却说:“一个医生以整洁、清爽的外表出现在病人身边,不仅仅体现医生本人的修养与格调,更重要的是对病人所应有的尊重。就好比以隆重的装束接待贵宾一样。”
董方中在办公室
董方中的上衣口袋里,始终放着一支牙刷。为的就是随时随地外出会诊仍能保持卫生习惯。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董先生查房时总是西装革履、斯斯文文,日常接触中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从来不口出恶言,但一旦上了手术台,他立刻化身为“棺材板里能救活人”的神医、“出神入化”的快刀手。
医术精湛,从不停下创新的脚步
“只要董医生到场,死人也会爬起来”,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说明了他的医术先进。解放初期,我国江南一带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时,江南一带血吸虫病肆虐,上海派出医生到当地医治病人,董方中也积极地加入了与小虫斗争的行列,他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倾力救治血吸虫患者,感动了无数当地的百姓。
血吸虫病救治过程中,外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脾切除,因为血吸虫病会引起脾脏肿大,最后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因此,脾切除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医生来到江南,他们进行的脾切除都是教科书上记载的方法,即进行脾切除以后,将脾脏的动脉和静脉结扎掉,并把大网膜放进脾窝,利用大网膜的侧枝循环来缓解门静脉的高压状况。可是董方中却例外,他首次引入国外的脾肾静脉吻合术,将压力相对较高的脾静脉与压力相对低的肾静脉吻合在一起,不仅有效地缓解了门静脉的高压状态,还降低了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这一经典之作沿用至今,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道、胃出血的常规手术方法之一。
董方中在做术前准备
虽然董方中作为医生最初的奠基阶段是在美国完成的,但是,他并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在他的行医生涯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话题。他用终生的创新追求,勇攀医学高峰,书写瑞金外科的奇迹。作为组长,与傅培彬、邝安堃、杨之骏、史济湘等二十余位国内专家成功完成世界首例烧伤面积超过89%病人的救治;首创国内脾肾静脉吻合手术,并将此推广到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与傅培彬等专家共同完成国内首例肝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手术,这些都是他从医生涯中取得的斐然的“成绩单”。
医德高尚,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抢救邱财康时,董方中第一个要求献出自己的皮肤;为了维持营养,要给邱财康增加麦芽糖,市场上又买不到,他把给女儿、儿子吃的麦芽糖统统送到邱财康的病床边;有时为了观察病情,一向酷爱洁净的董方中会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在抢救病房里打地铺过夜。
在南京西路开诊所那会儿,不时地有周围的贫困居民前来就诊,董方中总是分文不取,有时还会送些药品和生活用品给他们。在他看来能够帮助别人是他最大的快乐。当时,住在诊所附近的一位工友不幸被火车压断了腿,医院,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诊所,董方中二话没说就替工友治病疗伤,以后还亲自到工友住的工棚去换药。
抗美援朝那会儿,天上有飞机在投掷炸弹,身边是需要救治的伤员,不仅生命处在危险当中,而且工作量很大,但董方中还是一心想着他人。只要一有空隙,他就会手把手地教战地卫生员一些紧急救护知识、手术操作要领,希望能及时挽救更多的 官兵。
医术高超、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医德高尚……谈及董方中,他的同事、学生及家人总是赞不绝口,就是这样一位精致儒雅的外科天才书写了瑞金外科的奇迹,为新中国外科事业贡献了一生。
素材来源?《广慈回眸》《医者大师》
编辑?方娟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