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忠,年出生,江苏如皋人。范医生今年才49岁,在传统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中医属于“年轻”医生,不如老中医靠得住。不过,在如皋市范院长可是鼎鼎大名,不是因为他是院长,而是因为他的脉诊技术。
找范院长看过的病人都知道,范院长看病是先诊脉,将患者的病情一一说出来,然后再与患者“对质”。由于准确率非常高,很多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范院长就是靠自己独特的脉诊技术知道。范建患现任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范院长20岁开始钻研中医传统脉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断提高,循环往复,到现在坚持了近30年。通过多年的努力,改进了现代中医以问诊为先的诊疗模式,改以切诊为先,基本上不用病人开口,仅凭把脉就可以诊断疾病,同时再辅以病人陈述和现代物理检查相对照,把疾病脉断的准确率提高到了95%以上。
与很多名医出身在中医世家,受到高等教育不同,范建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而且祖辈都是农民,无一人行医,他本人读的也是普通的中专中医学校,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靠自学。他年考入当地的一所中医学校,接受了基本的中医知识教育,对脉诊的学习也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实习时见识了脉诊的神奇,才开始发奋钻研。
实习时,带医院的院长,到了退休年龄刚刚辞官,专心坐门诊。这位老师是当地的名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通晓儒、释、道三家,在当地极有声望。特别是对中医28脉极为精通,他诊病八九不离十。实习期间,出身农家的范建忠十分勤奋,让老师心生眷顾之心。于是,手把手教他诊脉。
老师有一个快速学习的法子,就是集中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己给自己把脉,而且必须心无二用。在这一段时间内,范建忠就像着魔了一样,全心全意地就做把脉这一件事,走路在把脉、上班在把脉、坐着在把脉,站着还是在把脉,天天像单相思一样,不是左手摸着右手,就是右手摸着左手。
一个星期过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对中医28脉有了清晰的指感。第8天,老师叫我给一位病人把脉。这是范建忠第一次规范性地诊脉,3分钟之后,范建忠准确说出脉象:“这是浮紧脉。”老师复诊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在实习期间,他基本上把中医的28脉都熟悉了。当他想进一步学习时,老师告诉他自己也只知道教材上的28脉。要进一步深入,只能自己探索或者另行高明。
由于要工作,范建忠没有时间去另行拜师,同时也不知道哪里有脉诊的名师,于是就只有自己研究了。他采用了最原始,事后证明也是最有用的办法:从临床中总结、积累、提高。
由于诊脉技术高明,他在慢慢地开始有了一定的名气,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收集的脉象也越来越多,他每天回到家就对这些脉象进行研究、归类、总结。不到2年,他的脉断技术就已经出神入化,甚至可以诊断出一些CT都不能判断出的病症。
有一次,一位病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特别是头疼比较厉害。但是,多次CT都查不出问题,显示没有异常。范建忠认真把脉后发现病人有一个比较奇特的脉象,这在传统的28脉之外。范建忠仔细诊断后认为,病人的动脉硬化了,特别是脑部的动脉出现了硬化。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检查,果然证明病人头部某个不起上的角落,血管出现了硬化的现象,证实了范建忠的判断。从此,范建忠的名气越来越大,人称“赛CT”。
随着脉诊技术的不断提高,范建忠感觉看病简单多了,一些所谓的疑难杂症在他看来也是“小菜一碟”了。通过把病脉调成平脉,将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调到最佳状态,那么病理就走向生理,疾病也会走向康复。
为了让自己的脉诊技术传承下去,范建忠将自己潜心研究二十多年的经验一一记录下来,出版了一本书叫《一脉诊病》专著。希望对祖国中医的发展提供一份帮助。如果你是一位中医从业者,或者中医爱好者,那么这本书对你一定有帮助,可以让你快速掌握中医脉诊的技术,迅速提高自己的医技,从外行变成内行,从内行变成专家。
当然,如果你没有学过中医,只是想自学一些中医脉诊的基础知识,建议去看这本《脉诊一学就会》,因为这本脉诊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比较适合新手小白学习,相信会对你有帮助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