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之路金寿山路,是人走出来的山海精 [复制链接]

1#
作者简介

金寿山(~),浙江绍兴人。自学成医。多年来从事医疗、教学和文献研究工作,均有突出成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有较深的研究。除主编和编写上海中医学院《温病学讲义》、《中医学基础》等教材外,个人著作有《温热论新编》,并在各地医刊上发表论文及《金匮》讲稿多篇。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医是可以自学成功的,我自己走的路就是自学之路。可分三段历程。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镇上,父亲是一个颇有些学问的医生。鲁迅先生在《朝华夕拾》中提到一位陈莲河医生,处方时用蟋蟀一对要原配的。陈莲河,当然是一个假名,但绍兴人都知道指的是谁。我父亲就是那位陈莲河医生的朋友,其封建思想不下于陈莲河。其时虽在民国,他却不许我进洋学堂,只让在家读书,从“人之初”开始一直到四书五经,还有《古文观止》《读史论略》。教我的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讲解得很好。对这些古书,我当时就能懂得或基本懂得。当然,还要背出来。十多岁的时候,这些书读完了,就读《*帝内经》,这却只读而不教,对其文理,似懂非懂;对于医理,知识未开,根本不能理解。还记得当时在医书上看到“白带”两字,去问父亲什么叫做“白带”,父亲支吾其词。教虽然没有教,考却要考。我最怕的是考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为了答不出这个,不知受了多少次责难。于是,不管懂与不懂,只得硬着头皮,把全部《内经》读熟背出。父亲的原意,可能因为我年龄还小,有些医理教也不懂,到一定的年龄再教不迟。不料,在我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留给我的,既没有财产,也没有学问,只有一些医书,也寥寥可数。不妨开一个书目:《*帝内经》、《原病式》、《医宗金鉴》、《张氏医通》、《济阴纲目》、《温疫论》、《温热经讳》、《温病条辨》、《临证指南》、《本草备要》、《汤头歌诀》。丧父之后,家道贫寒,为养家活口,不得不谋职业,就在镇上开私塾,当私塾先生,真正是一个“小先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什么“白带”等名词也懂得了。就自学医书。读的是《本草备要》《汤头歌诀》以及《医宗金鉴》中各种歌诀,好在背功好,都能把它背出。学生读学生的书,我读我的“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白天时间不够用,就在晚上读到深更半夜。读这些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得出方子,继承父业。在这个时期,也有亲友以及父亲的老主顾请我看病的,有时也很“灵”,“灵”也不知其所以然,但增强了我学医的信心。至于《*帝内经》,早已丢之脑后,因为实在太深奥了。总结这个时期走的路是苦学。真可谓“焚膏油以继晷(确是在煤油灯下读书的),恒兀兀以穷年”。我不希望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同志同样走我这条路,事实上也不会有人再这样走。但苦学这一点,可能还有一些借鉴的意义。金寿山

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怕金针不度人

一九三六年,我从故乡到上海xx善堂做医生。所谓“善堂”者,慈善机关也。对病人是施诊给药的,医生是拿工资的。这是我正式做医生的开始。不久,抗日战争发生,上海沦为孤岛。遂于一九四一年去西南,先在桂林,后到贵阳,私人开业。一九四六年又回上海行医兼教学,一直到一九五六年进上海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这可算是我青壮年时期的简要经历。

这个时期走的路仍然是苦学,举三件事来说明:

(一)书是只借不买的

为什么不买书?因为买不起。不怕笑话,这时期我买的医书只有三部:《伤寒论今释》、《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

前一部是因为深慕作者的名声,忍痛去买的;后面两部是因为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教书,为了教学上的需要而买的。

至于借书,凡是好书(不仅是医书),只要有书的人肯借,我就要借。借书而不买书,对于我实在大有好处。因为借的书,要还,逼着你非及时看不可,好的段落章节,还要把它抄下来。读书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边抄边咀嚼其精华,又练习了小楷,可谓一举两得。

自己的书有限,看来看去只有这几本,缺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好处是能够精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三部买的书,《伤寒论今释》早已丢失了,《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还在,却把它读得破破烂烂了。

这个借书而不买书,后来养成了习惯,现在买得起书了,也绝少买书。这里我没有提倡不买书的意思。书,还是要买的,买别的东西不如买书。书买了还要爱护,藏在书柜里或别的什么地方,但更主要的是藏在脑子里。

(二)看病的本领是偷学来的

开始做医生,给人治病,由于无师传授,又缺少经验,幸中的固有,治不好的更多(特别是大病、重病)。有一次给一个亲友治热病,详细病情已记不清,只记得有身热多日不退,大便自利,我用《伤寒论》方法治之,药似对症,但越治越重,以至神昏出疹。

后来,病家请上海名医丁xx诊治,一剂即有转机。所处的方完全不是我的路子,其中有川连炭(用量也极少)、神犀丹二味药。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使我懂得了“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的道理。跟师学习的一课,非补一补不可。

但是没有条件跟,怎么办?只好去偷学。我是一个坐堂医生,在药店柜台上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方子。我就几乎每张都看,都揣摩,真的偷学到了不少本领。

例如上海有一位妇科名家,开的方子其药味多至二十几味,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看得多了,就可悟出其中的道理,二十几味药中有一个规律,对某一种病症,某几味药一定用,对另一种病症,某几味药又一定用。

原来那位名家,也怕人家把他的看家药偷去,故意摆下一个迷魂阵,药开得很多,实际上主要药物,不过几味。万万想不到有我这个同行,竟有办法把它偷学去了。看方子偷本领,也有偷不到的时候。

当时上海有位治“伤寒”的名家,从方子中看来,不过豆豉、豆卷、前胡、苏梗之类,平淡无奇,而且几乎千篇一律,治疗效果却很好。这是什么道理?从方子中看不出,只好上门去偷学。好在这位医家门庭若市,我就每天花几个钟头混在病人陪客中去偷,果然大有所获。

原来这位医家处方,看似千篇一律,实非千篇一律,同中有异。异处正是其秘处。随举一例,如对热病大汗出而致神疲者,往往用一味益元散,揆其用意是在导热下行,收汗镇心。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点点滴滴,偷学到了不少治病的本领。当然,偷学来了的本领,不一定全部用得上,还得自己在临床当中去检验,下一番去伪存真的工夫。

古诗有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我认为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他人绣出了鸳鸯,终可以悟出其针法,照样绣出鸳鸯,也许绣得更好。这两句古诗可以改为:“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怕金针不度人。”这里,必须指出,偷学本领则可,抄袭别人的文章,剽窃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则不可。

(三)学问是要自己做的

这个时期,我对《伤寒论》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以方归类,做过;以证归类,也做过。还写出自己的见解,即按语。那时所见不广,不知道这些归类前人早已做过,而且做得远远比我好。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白做,因为经过自己整理,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至于被《伤寒论》注家牵着鼻子走。

夜郎自大要不得,敝帚自珍却有道理:帚虽敝,终是自己的,可以派用处。解放前几年,我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师,教的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讲课内容显然很浅薄,但条理还清楚,有自己的见解,还为同学所欢迎,敝帚就派用处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九五六年进上海中医学院至现在,可算是中老年时期,走的路还是一个苦学。写到这里,我得总结一下治学的经验:

首先,要苦学,此外无捷径。苦学养成习惯,则不以为苦,而以为乐。我现在生活上没有什么爱好和癖好,坚持六分之五时间用于业务,手不释卷,而且到午夜。苦学要做到三个勤:一曰口勤,指读书,必读的书还要把它背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强,读过的书到老不会忘记。在幼年时候我家中有一部残缺的手抄本,其内容理法方药都有,也不知是从哪些书上抄下来的。那本手抄本早已丢失了,但内容因为那时把它背熟了,现在还没有忘记。以后读的书,却多半遗忘了。当然,书不是一次把它背出就永远记住,定会有遗忘。遗忘了怎么办?再背熟,反复几次,记忆就牢固了。学问,学问,学是要问的,而且要不耻下问。李时珍的学问,不少是从不耻下问得来的。我无师传授,但师父又很多:同事,我之师也;同行,我之师也;病人,我之师也;学生,亦我之师也。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现在写好文章,往往请徒弟们看看,提提意见,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相长。二曰手勤。指勤翻书,勤查文献。有治不好的病,去查查文献,方子虽然不能照抄照搬,但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有不少青年同志治学,也知道问,但往往去问“活字典”,不习惯于问“死字典”。试问,字典如没有人去翻,还成其为什么工具书?我在青年时期治学,没有老师可问,只能去查字典。一部《康熙字典》,几乎把它翻破。提高古文水平,与提高医学水平,都不能一蹴可及,只能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这就要刻苦读书,一个字也不放过。但是,读医书要实效,不是搞考证。古书上无关紧要的地方,本来讲不通,硬把它加一番考证,讲通了(而且未必通),又有什么意思。这时就要学陶渊明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哪些地方应该一丝不苟,哪些地方可以不求甚解,要靠平日的功夫,是不容易的。作为老一辈的中医,这些地方对青年加以指导,就义不容辞了。三曰笔勤。笔勤就是要写。见到资料一定要摘卡片;读书,一定要写眉批;教书,一定要自己写讲稿。还要多写文章,而写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有一点就写一点,有两点就写两点,开门见山,宁可把论文写成札记,不要把札记拉成论文,更不要从“盘古分天地”讲起。其次,要反复推敲文理,不要捏成一篇文章,写出算数。要多看几遍,多改改,避免写错。这本来是可以做得到的,问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其次,要博学。就是知识面要广。知识面要广,一定要多读古书。要多读古书,单是具有阅读能力还不够,因为医学从来不是孤立的科学,古代也是如此,只有了解了古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阅读古代医书,才有可能真正通晓其义理。对我来说,小时候读四书五经,现在看来不是白读的。基于这个原理,现代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当然也要学。作为一个老中医的我,已经不可能;作为新代的中医,我以为一定要学,只要学了而不忘本。最后,要活学。医生读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病,且不谈研究。“善读斯书善治斯病,非读死书之谓也;用古法须用今方,非执板方之谓也。”学过的东西,一定要到临床中去检验,看他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补充修改。通过临床,得到经验和教训,再去温习理论,会对理论理解更深,而这时理论对临床才确实具有指导意义。我在青年时候曾治一湿温病人,病已多日,心下痞闷不舒,大便不通,舌苔*,有可下之征,用小陷胸汤加味,服药后得利,胸腹宽畅,但随即衰竭而死。病家归咎于命而不归咎于医,但我终觉得小陷胸汤用的不对头,有内疚之心,而不明其所以然:后来深入研究叶天士的《温热论》,读到“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始不可再攻也”一段,才知道我的错误,就在于湿温病大便已硬而下之,犯不可再攻之戒。《温热论》讲的真是经验之谈,对临床极有指导意义。所以要做到活学一定要联系临床实际。学中医,在没有学通的时候,尽管苦学,不通的地方还是很多,会陷入困境,一定要熬过这个关。我是熬过这个关的。铁杵磨成针,只要工夫深,终有一旦会得豁然贯通。这以后,一通百通,左右逢源,学起来便容易了,这叫做“顿悟”,是从苦学中生出来的“巧”。但没有苦便没有巧,没有“渐悟”便没有“顿悟”。博学要与多思结合起来,还要能返约。博学之返约与浅学有质的不同,一则守一家之言而不排斥他家;一则见闻狭隘,拘泥于一家之言而自以为是。临床决不可少,脱离临床的理论是空头理论,即使讲得头头是道,耍的是“花枪”,中看不中用。上面讲的一些,是我治学的体会。学,然后知不足。汗牛充栋的医书,我读过的不过沧海之一粟,千变万化的疾病,我治好的不过幸中其一二。学问,可以达到一定的造诣,但永远没有止境。到了晚年,我重新认识到《内经》这部书,是中国医学的渊薮,深悔没有用过工夫。不学《内经》而治学,犹如无根之萍。历代医家,特别是宋以后的各家学说,无不渊源于《内经》而又各有发挥,反过头来大大丰富了《内经》,发展了《内经》,《内经》原书中的某些词句,已经不是原来的含义。把它加以整理,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中医之道可谓尽在其中。吾有志于此而未能也。孔子云:“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是这样想:假我数年,七十以学《内经》,可以无恨矣。我生有涯而知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老中医之路》

本文节选自《名老中医之路》

之路

岳美中:无恒难以做医生之路

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之路

姜春华:我的学习过程▽▽五运六气

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