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刺血疗法60个常用穴位汇总收藏 [复制链接]

1#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常用穴位整理,学习使用刺血疗法,再也不用担心记不住穴位啦。分为:头面部、腰背部、上肢、下肢4个部分,新手建议收藏:

头面部穴位

百会穴耳尖穴太阳穴听宫穴印堂穴迎香穴风池穴金津玉液阳白穴四白穴龈交穴天柱穴哑门穴风府穴颊车穴阿是穴

胸背部穴位

大椎穴肩井穴膻中穴腰阳关穴关元穴天突穴璇玑穴华盖穴八髎穴上脘穴中脘穴水道穴陶道穴身柱穴膏肓穴归来穴心俞穴肺俞穴夹脊穴-

上肢穴位

曲泽穴尺泽穴内关穴手三里穴少商穴中冲穴液门穴手五里穴曲池穴外关穴商阳穴大陵穴孔最穴少泽穴四缝穴十宣穴

下肢穴位

阴陵泉血海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条口穴丰隆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太冲穴风市穴光明穴阳陵泉穴阴谷穴内庭穴--。。

刺血疗法是中医很常规的治疗手段,目的是清除体内毒瘀败血,主要通过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

他的全称叫做“刺络放血疗法”,现代人们又称为“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泻血疗法”,历史非常长,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也许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但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直至今天我们又发现了放血的又一些好处,就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从头到脚认识刺血疗法带来的好处!

01class刺血疗法的好处

一、止痛

刺血疗法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如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颈椎腰椎痛、痛风、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等病症,针刺放血后疼痛均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痛则不通”,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可消除。

二、泻热

刺血疗法可以退热,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刺血拔罐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比较好。放血拔罐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内经》中有“刺热篇”专章论述热病的治疗,如经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于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生动地叙述了外邪引起的病症,经针刺放血后热退病除的显著效果。

三、镇静

刺血疗法有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到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失眠、癔病、破伤风、癫痫等疾病有一定效果。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和调,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四、消肿

跌打损伤引起的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因气滞血淤、经络壅塞所致。刺血疗法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伤处气血畅通,则肿痛自可消除。根据临床观察,无论新伤、旧伤,针刺放血治疗效果均佳。

五、急救开窍

刺血的急救作用,向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民间流传也较普遍。如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毒蛇咬伤等急症,经针刺放血治疗后,险情常可立即解除。

六、解毒

刺血疗法有解毒消炎作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疖肿、红眼病等,刺血治疗可以促使炎症消散。疖肿、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红肿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毒蛇咬伤者立即在伤处针刺出血,可使毒液排出,减轻中毒症状。

七、化瘀消症

刺血疗法有活血、化瘀、消症作用,瘀血和症瘕积聚治之有效。

八、其他

刺血疗法除以上几方面主要的好处外,临床观察还有强心、利水、止吐、止痒等作用。

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气者,人之神”(《素何◎八正神明论篇》),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气血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则精神充沛,抗病力强,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反之,正气亏虚,外邪凑之,引起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则发生疾病。所以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千金方》),“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篇》)。

02class血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瘀则不畅,中医认为百病生于瘀,血瘀会导致脑梗塞、中风、老年痴呆、脑萎缩、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妇科、男科、五官科等疾病,可以说“瘀”为万恶之源。

关于瘀血的病理,在《*帝内经》以下几个篇章里有讲述:

《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灵枢·邪客》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灵枢·贼风》曰:“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从以上篇章告诉我们淤血留在体内对健康危害极大,许多疑难病、慢性病都与患者体内存在瘀血有直接关系。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都称为瘀血,比如“气结则血凝”、“跌打红肿未破皮”等等。瘀血是病理产物之一,又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其成因大致可概括为五点:

(1)气滞则血行不畅;

(2)气虚则血运无力;

(3)阳虚血寒而凝滞;

(4)外伤脉络,血不归经;

(5)寒、热、痰、湿等邪气阻络,血液或凝涩或壅塞而形成瘀血。

瘀血是失去了气的血,是没有生命力的血,是废用的血。《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当血不在经脉中循行就是离经之血,因为已经丧失了血液的生理功能。

瘀血表现在人体身上,就是在经脉所过皮肤周围,有一些颜色很深甚至发黑的类似静脉血管的小弯曲,但这些瘀络并不是静脉血管,因为它是离经之血,瘀在那里的,如用针刺之,会流出来很黑很稠的血液状液体。

《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如果刺血方法得当,疗效非常惊人,往往数年顽疾愈于顷刻之间,而且远期疗效非常稳定。

更多人体个穴位,点击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