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缓遗风常用来形容医生的医术医德高尚 [复制链接]

1#

“和缓遗风”常用来形容医生的医术医德高尚,它是怎么来的?

我国西晋西晋著名谱学家挚虞《疾愈赋》讲道:“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实际上,挚虞所说的“和缓”二字,除了表面的“平和”、“缓和”之意外,将其拆开来看,“和”和“缓”每字则各代表我国古时的一位名医的名字。

“缓”,即“医缓”,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名医,“医”为职业,“缓”为名字。据《左传·成公十年》载,晋景公病重,遣人请桑田的巫医占卜。巫医占卜后,认为晋景公之病因有两个被冤杀的鬼魂作祟,巫医还断言晋景公将尝不到今岁的新麦,也就是说晋景公将会在吃到今年的新成熟麦子之前就会死去。

晋景公听了巫医之言,心有不甘,又遣人去请秦国名医医缓前来治病。医缓为晋景公诊脉后,告诉晋景公道:“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医缓的意思是就是说,晋景公之病已入膏肓,没有办法医治了。后不到一个月,晋景公将食新麦之时,忽然腹胀,急忙如厕,忽然发生气陷重证而死。这便是“病入膏肓”这一典故的由来。

“和”,即“医和”,医为职业,和为名字,医和也是我国春秋时秦国良医,比医缓晚,他曾为晋平公治病。他告诫晋平公其疾疾病并非“鬼祟所致”,并指出晋平公因“六淫致病”,已不可治,实际上是劝诫晋景公沉淫酒色致病,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史载以来首次提出“六淫致病”理论。

所谓的“六淫致病”,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导致病邪入体而引发的病症。因此,医和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医和还曾说过:“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意思是说,上等的医生能够医治国家的疾病,差一点的医生只会医治病人,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所在。能说出“医治国家疾病”的话来,医和实为“第一人”。

医和、医缓跟“扁鹊三兄弟”一样,都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名医,因为距今时间久远,正像大家因“扁鹊见蔡桓公”只熟悉“扁鹊”,而不熟悉扁鹊的“二位兄长”一样,对医缓、医和两位名医有所“陌生”。实际上,医缓、医和两位名医,是早于名医扁鹊的存在,他们的事迹,在《国语》、《左传》中也有记载。

由于医和、医缓二位先秦名医的医术高明,后人遂以“和缓”作为对良医的誉称。清代金子久自负医道高明,故创作医案《和缓遗风》,此后人们便称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有医和、医缓两位名医的“风范”,即为“和缓遗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