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脉诊治起源于上古,是中医临床徒手技能的祖始,她有别于汤液疗法和现代医学而独立门户。由于历史跨越五千年,文献资料散失,言传身教、一脉相承的技法鲜有记录,所以至今仅散落留下少量经脉与经络的传奇。
人们羡慕扁鹊经脉医学的神奇,难以抑制激荡的心情与探索欲,特别是上古医学家岐伯、俞跗、扁鹊、仓公、秦缓等传神的医术让作者垂涎,但不管世人怎样的煞费苦心,经脉之谜底依然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秦越人所论俞跗《韩诗外传》:“中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桥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
战国时期,俞跗治疗疾病就掌握了经脉诊断与调理的方法,他不仅能“对症下药”,而且已经能够“割皮解肌,洗涤内脏”似乎已经掌握现代外科技术,至少可以说上古医家已经具有破腹疗病的憧憬或构思。
经脉医学与经络医学是中医几千年徒手诊治的经典。经脉与经络其学术核心是脉象诊断和经络感传的语言,她揭示出脏腑生理、病理功能及其与结构的相互联系;五脏六腑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能量,而经脉的作用则是将能量输布到全身并且自动反馈调节脏腑的功能,人们熟知的寒则收敛,热则有汗就是皮表感知寒与热而自主调节机体的生理现象,这种自主调控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均由经络和体液调控来完成。通过人为方法干预经脉也可以调控人体脏腑功能,这是中国人的发明。至少可以说明人体另外存在着一种调控结构,每当临床运用针刺治愈许多病痛时,中医深信不疑地认为人体存在的另外的结构是经络,它的传导通路和神经传导不是一回事。
古人对经与脉认识的实质很朴实,她就是古代医学诊断学之“遍诊法”,是指尖下的触诊语言。研究古代经脉与经络形成的渊源,史料仅允许我们浅尝辄止的探究,真正的秘密则在手指下,今天我们大动干戈,试图通过各种现代化仪器找到经络那根管子,却忽略了经脉之“形”和“气”的感触。指头下的功夫不到,经脉与经络的核心之围城永远难以突破。
扁鹊经脉医学和*帝经络学均是指尖下的语境,均是脉诊的语言实践,而具体的感知方法都是言传身教,拜师传承,鲜有描述。扁鹊得到“隔垣内照”的功能,纯粹是地道的民间中医传承方式。长桑君深知该技法,但不是随意授人,也不是金钱可以买到,他观察扁鹊多年,感觉扁鹊是理想中人,愿意倾囊相授。
于是长桑君对扁鹊说:“吾有禁方,欲传与汝,公毋泄。”
扁鹊答曰:“敬诺。”
按照长桑君的秘法,扁鹊取上池水,服“禁方”一月,开得“天目”,得内照脏腑之功。这里的玄机有上池水的使用方法,禁方的组方,开天目技法。这里也有师父对徒弟的选择,也有徒弟对师父的承诺。脉诊是形而上的学问,唯独坚守师道的人才有缘分。
西汉末年通行十二经脉切脉之遍诊法,但道教的遗书中还有关于“分经候脉法”的说法,通过触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了解疾病在经脉上的脏腑归属与蛛丝马迹。古脉法,有经脉循行与血脉诊断,而后世脉法寸口脉实为桡动脉与手太阴肺经的混合体。在反关脉和斜飞脉的触摸时,我们不难发现,肺经之经“气”与桡动脉血脉之“动”是两回事。
《难经》提出寸口脉法,《脉经》将寸口脉法进行系统总结,但并没有将这两种脉气区别分类。在《伤寒论》中我们看到有关“遍诊法”的部分内容,而在《脉经》中却篇幅了了,宋朝《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把经脉就彻底变成了经络。事实上,人体的经脉、经络、经气、穴位真实存在,这根管子在表皮与真皮之间,与桡动脉脉动截然不同,但也是脉动而已。《难经》“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绝五脏六腑之气也”就是定论。
上古扁鹊学派都会在触摸经脉、经气、穴位之后,知其本末,再施以针刺与艾灸,并且达到循经感传“一拨见云天”的疗效,扁鹊诊治晋国卿相赵简子、虢太子脉案等就是先例。
《*帝内经》将经脉与血脉融为一体,把扁鹊的经脉医学添上络脉而循环无端,统经穴,归脏腑,前应阴阳五行,后顾阴升阳降。《难经》后,医生们依据经络图实施针灸操作,转而实施以问代指,注重“口给”(问诊)和按图索骥的操作,因此,经脉、经络、经气、穴位的精细触摸技法渐渐遗失。
《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脉法,《脉经》完善了脉诊执简驭繁的历史性变革,乃至今日,中医沿用的脉诊方法也仅是《脉经》“诊寸口脉动”的点滴添补与取舍。《难经》之前的“遍诊法”,常常是病、症统观,但到了《脉经》时期王叔和并没有将手太阴肺经与寸口脉(桡动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脉气区分清楚,独将诊寸口脉动之“气”作为人体证候的标尺而忽略了经与脉的动气之“形”(结构),于是中国医学自两汉以后偏重于对人体证候的辨证施治而淡化了人体结构(疾病范畴)的研究与疾病诊疗,这与扁鹊经脉医学的暗昧有很大的关系。又见《内经》《难经》时期经络图的出现,按图索骥的郎中们已经不再强调遍诊人体,选择独诊“寸口之气”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这种顺理成章还与“独尊儒术”有关。皇权身贵,御医们不敢触摸身体,或者有一种贵贱层次的道德约束,那时宫廷御医候脉,常常以尺素掩寸口,当尺素掩寸口后,御医指下仅能感知脉动的压力、搏动的幅度、频率与节律,脉道的粗细、浮沉,寸关尺三关大小差异等有关人体证候的“脉气”成分,而脉中“形”(疾病)的候的判定必须有手指与皮肤的密切接触方能实施,切脉就有这种含义。在宫廷里当医生并不容易,为了迎合权贵们的心理,御医们还练就了悬丝诊脉。悬丝诊脉候及的信息也仅是人体证候,而非疾病。“遍诊法”这种全身都触摸的诊法,自然不方便实施而被废弃。到了两汉时期扁鹊脉法的生存空间基本被*帝学派挤压干净,留下点滴孑遗散失在民间,取而代之的尽是“寸口脉法”。普通百姓也因郎中社会地位低下而拒绝触身,封建社会将人的阶层与职业分为三教九流,郎中(医生)仅是中九流层次,还没有厨师的社会地位高。医生如此的社会地位怎么能让你随意触摸身体呢?自然不可能。
本文摘自《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下单)
内容介绍
本书以探讨“脉中形”和“脉中气”为主要思路,揭示了脉诊知病证的秘密所在。本书确定了边脉、风脉、浊脉、潮脉、漾脉、脉晕、“脉晕点”等脉象,规范兼脉的命名方式,绘制出精准定位的脉象图。按书学习可以做到病、症兼取。本书是《中华脉神》的改版,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诊脉思维及临床实操技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作者:许跃远,由“中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