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真的很牛吗先看看这些问题吧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酊         http://m.39.net/pf/a_6086145.html

作为一个临床中医,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给人挑毛病找问题,然后再通过辨证论治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平常写文章,很多也是带有批判性或讽刺性的。虽然现在批评批判性的文字,大多被认为是“负能量”。对中医,我们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我们不能护短,自家的孩子,该管还得管,该骂还得骂。

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里面有五个是属于祛邪的,所以“祛邪”有时候可能比“扶正”更重要。毛主席说,我们不但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医学要获得新生,就得有勇气去打破现在的这个旧世界,并且更要有能力去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中医的现状整体并不如人意,比如中医没有独立的部委,而是归属于西医的“卫生部”、现在称为“卫健委”管辖,中医也没有独立制定适合中医的*策,而是套用根本不适合中医的法律法规,比如医师证制度。在科研投入、医保适用、教育传承、考证颁证等事务方面,中医都缺少国家更多的支持和独立自主决策的权利。

西药的品种、数量、批次等比中药(含中成药)多出很多个量级,医院的硬件医院要多得多,西医相关的从业人员、执业医师的数量将近十倍于中医的人数。这是中医的客观现实。

二、中医自身的局限方面,中医的诊断方法备受争议。中医自古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当然在古代,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或工具来帮助诊断。但是我始终认为,西医的某些诊断手段,并不是西医的专利,现代物理学、化学在医学的应用,如影像学、血液成分化验检测、超声成像这些技术,中医也是完全可以用的。

中医的诊断法一直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缺乏统一标准。比如同一个患者,十个医生给他把脉,有可能会出现十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就会产生很多的弊端,或者导致处方有失偏颇,或者造成患者不信任,甚至直接造成诊断失误。而通过现代物理化学的方法(西医),诊断结果相对来说会更加准确、直观、标准化。

当然我说到这里,又有很多老中医(或者自认为是老中医的)可能又要骂我了,说只有对自己医术不自信的中医,才要靠借助西医手段来诊断。

我完全反对这种观点。

我只问一句,中国40万中医师,有几个能准确无误的诊出所有常见病的病脉来?再问一句,在孕妇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有几个中医能准确判断出胎儿性别来?你是否能通过把脉知道患者的血压、血糖、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功能、肾小球、卵泡等各项重要指标、数量或状态?你能否通过把脉知道癌症患者的肿瘤的确切位置、大小、性质?

如果不能,请收起你的愤怒,用一种开放的、平和的心态,好好学习一下现代物理学、化学(西医)的诊断知识,因为他们可以做到。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不足,虚心学习人家的长处,这叫做“师夷长技以自强”。如果你根本不了解对手,怎么可能战胜对手?!

三、由于中医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所以造成传承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在诊断方面,望闻问切都是问题。书上记载红色表示有热,这个红是怎样的红、红到什么程度?红的范围多大?气血好的人和气血不好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红是不一样的,怎么区分?你认为的红和他眼中的红是同一种红吗?气味方面,由谁来闻这个气味?患者本人闻到的气味,就是医书上说的气味吗?他们的表述准确吗?如果气味本身就闻错了或者表述错了,医生怎么判断?问诊也是一样,你问到的答案也不一定准确,能准确理解并回答医生问题的患者可能还不到七成,而会针对性提出好问题的医生也有限,所以这些都是有可能存在误差的。而把脉就更加玄了。

那么这些没有统一标准的东西,老师在教的时候能不能准确的教给大家,学生在学的时候能不能举一反三准确领会,领会了之后又要如何像标准化、流程化一样地运用?更重要的是,师父及老师们之间,每个人的观点、悟性、对古医书的理解又是各不相同的。同一本《伤寒论》,几百种注解,你信谁的都没错,信谁的都不对。怎么才算正确?临床中到底该怎么做?没人给你答案,全靠自己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去不断摸索、总结。悟性好一点的,三年五年可能入门、十年八年可能小有成就;悟性不好的,可能一生都在盲人摸象、跟着感觉走。老百姓要怎么来相信中医?怎么才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中医?

所以通过这几年来的观察与反思,我总结出一个观点:现阶段我国中医最大的矛盾,是民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与优秀的中医资源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

四、中医教材里面都说,中医从上古时期到今天,一直在发展,而我的观点恰好相反:从《*帝内经》成书的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中医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

为什么这么说?从张仲景孙思邈到金元四大家再到明清名医,谁敢说他完全读懂了《*帝内经》?更不用提现在的某些所谓的名医了。连读都没能完全读懂,更遑论什么超越了!谁敢说他的书超越了《*帝内经》成为中医唯一的最新的经典著作?所以三千年来,中医一直是在退步的,《*帝内经》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高高耸立在那里,可望而不可及,所有的探索者都只是在努力而艰难的攀爬着这座山。像张仲景在内经之外,另辟疆土,树起了一座乔戈里峰,但是他也是在研究内经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个方面(汤药)深入研究才有如此建树。而中医发展到今天,能像张仲景、孙思邈、张景岳、叶天士、*元御等名医一样精通《*帝内经》的人都已经寥寥无几、甚至绝无仅有了,又如何去超越?

五、中医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中医人有些什么问题?首先是中医人的学习能力、中医传承中的保守、对待中医的态度问题。

学中医,既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还得有相当的悟性,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视野,能博古通今,不分中西,不拒细流,不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方能成为大医。古代的中医成为大医、明医的,一般都是自学能力超强的人。

比如徐灵胎,他的本职工作是水利局的公务员,可是他业余自学音乐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音乐家,然后自学中医又一不小心成了中医大咖。傅山,那更是能文能武能书能画,牛逼得不得了,他的学习能力和悟性那更是旷古烁今,所以才有在中医方面如此伟大的成就。比如*元御,本身就是状元之才,因为眼疾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就自学中医,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医宗,还提出了中医圆运动理论雏形。

中医人的保守问题。师父传授徒弟的时候保守,同行之间交流保守,治病用药时更保守,很多药不敢用(有些是不准用),怎么传承、怎么相互促进、怎么治得好病?

更要命的是,有些中医人不但保守,还喜欢自以为是,觉得其他医学流派都是邪教、其他医生都是饭桶,天底下就只有自己最聪明最厉害,这种人我觉得是没有真正悟道的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世上的真理和知识,是我们穷尽一生也永远学不完的。

第三,缺乏开放的心态。刚刚前面提到,我们不要一味的反对西医,也不要一味的反对别的中医流派,等你学到他们的精髓了再来反对也不迟。你都不了解,反对啥呀?比如徐灵胎《医贯砭》、陈修园《景岳新方砭》,那是在彻底读懂原书之后作出的理性探讨,你们没有去深入学习过西医或其他流派的中医,在那里反对个啥?中医应当吸收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来为自己所用。

六、中医教育的教材问题。据说,现在的中医教材,是当年一些西医人士编写的,这个未经证实。但是依我看,可能确实如此,因为能编出这样的教材的人,肯定不是什么正宗的传统中医。现在的教材表面上看很“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分科之学),它把中医分为基础理论、诊断学、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外科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课程。不懂中医的可能觉得这样分很好呀,很系统很科学。真正懂中医的就知道,中医根本就不能被拆分!

中医是一个整体,《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就讲到的“整体论”(整体思维),你把一个整体的东西拆分成很多单独的学科,就相当于把一个手机拆成了屏幕、摄像头、听筒、麦克风……你拿个屏幕能打电话吗?现在的中医药大学,全都堂而皇之的搞出什么“诊断学博士”,我问你,诊断学博士要不要会开方?要不要会用中药?要不要会针灸甚至正骨?还是只要会诊断就行了?

七、再说中医的教育方式。因为首先分科就分错了,所以第一步就是错,后面的每一步也都是错的!中医药大学的教育,几乎全都是理论为主,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也只会理论。大部分老师几乎相当于没有临床经验,本科毕业读研,研究生毕业继续留校当老师,从头到尾除了流于形式的“实习”之外,基本上就没有真正临床过。这样的老师怎么教学生?

曾经有一个诊断学硕士来中约堂应聘,我伸出手来让他给我把脉,结果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到要点。你以为他是紧张?不是,是老师没有教会他们怎么来综合分析脉象。老师只教了寸关尺三部都要沉中浮取,然后二十八脉的口诀烂熟于心,结果一到真正上战场的时候,全傻眼了!2x3x3x28=种脉象啊!人的大脑怎么可能一下子运算得过来?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怎么去辨别、分析这些脉象?

所以这几十年来的中医教育的结果是非常失败的,根本没有教出真正的中医人才。极少数大学毕业数年后,通过自己努力自学研究、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才成为了优秀的中医师。如果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用五年时间来学《内经》《伤寒论》,并且大量临床,我相信他们毕业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而老师更应该要求必须拥有五年以上临床经验,才能通过竞争上岗当老师,让最优秀的医生来当老师,这样当他们站上讲台,就不是照本宣科瞎吹理论,而是真正的“言之有物”,中医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八、临床疗效与整体医术水平问题。中医目前整体的疗效并不如人意,因为整体的中医水平其实是很差的!医院的纯中医占比极少极少,大多是打着中医的牌子,行西医之实,所以变成了中不中、西不西、中也不会、西医不会的四不像,对这些年来中医在百姓心目中的口碑和形象影响非常大!

民间中医因为被各种打压和不公平待遇,正在快速萎缩,比如民间中医的医疗事故责任、医疗保险适用等*策,是极不公平的,本质上是在消灭民间中医,导致真正有本事的中医不能或不愿给人看病。

毛主席时代的赤脚医生制度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明”,可惜没被继承和发扬,相反在某些西医利益集团的裹挟下,弄出来一个“医师证”制度,包括现在的“确有专业医师证”,都是变相的对中医的严重打压,目的就是消灭那些真正会看病的中医,留下那些不会看病的假中医,医院里混日子,这样中医就会逐步消亡。

九、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整理问题。中医发展多年,由于历史冗长、时代变迁、战争,以及文字语言不断演化等因素,中医需要整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然而,直到今天,该整理的依然没有整理好,甚至根本没有人想到要去进行系统性整理,很多事情都是出版社自己在挖掘整理;该继承的也没有继承好,所以才造成真正的中医人才匮乏。

就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古代方剂重量单位的换算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科书说《伤寒论》一两=3克。我每次看到这个标准都想骂人,到底是哪些完全不懂中医、也不懂历史和数学的白痴算出来的?一两怎么可能会等于3克?随便怎么算也不可能等于3克好吗!

这还是最基本的单位换算的问题,基本的学术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国家没有对某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医学术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整理、得出统一的结论,任由中国数十万中医(七十多年来累计)自己去猜测判断、或人云亦云,总之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意见。这是中医无法有效传承和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中医药的舆论宣传推广问题。中医从来没有输过一场流行病战疫,但是也从来没有打赢过一场舆论之战。中医人过于佛系,或者过于洁身自好,不愿参与世俗的纷争,只管自家门前雪,不顾中医瓦上霜。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战绩如此出色,可你看看,除了一些比较有良知的自媒体在宣传这事,以及官方媒体偶尔不得不发布新闻的时候顺带着宣传一下,大部分中医人都依然选择沉默。

不邀功不求赏固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对于某些利益集团和中医黑来说,我们的沉默就是对他们的奖赏和鼓励!所以中医在舆论战场上,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导致普通百姓对中医知之甚少,对中医的疗效讳莫如深。

当然这事也跟国家教育有关。国民基本生命健康教育是不完善甚至缺失的,大部分中国人直到成年,都对中医几乎可以说一无所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中医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常识,它应该走进小学、中学课堂。

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中国目前有两个医学体系,其中中医是怎样的、西医是怎样的,中医有什么特点和长处,西医有什么特点和缺陷,这些东西是国家教育应该做的事。

在社会上,应该要提倡健康、绿色的中医疗法,提醒和鼓励老百姓注意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在*策法律、保险适用等方面,应该平等对待;在医疗费用方面,应该做到中西医基本接近,降低西医收费标准,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十一、目前国家整体策略是中西医并行。从年废除中医运动失败之后,中国就形成了中西医两套医疗体系并行的状态,至今将近一百年,没有本质性改变,也谈不上有什么明显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赤脚医生制度,是一个非常受百姓欢迎的医疗形式,可惜现在已经基本相当于废除了。

表面看是中西医并立,实际上是以西医为主导、中医是作为附属或补充而存在的。以前的卫生部是西医部,现在的卫健委还是西医部,而中医药管理局始终都是西医部下属的一个小部门而已。

即使今年新冠疫情过后,国家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对中医不公平的待遇。当今老大实际是非常支持中医的,这几年来中医发展速度明显远超以前,中医地位也得到了一些提高,但是下面来自利益集团的阻力非常大,老大的*策也不是百分之百能落地。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国家的中西医并立的宏观*策,到下面就变成了西医管理一切医疗健康事务。

中医与西医在制度上、法律上处于不平等地位,中医始终处于被管制、压制的地位;国家卫健委的前身是卫生部,而卫生部是西医部;中医药管理局是卫健委的下属机构,也就是说中医是归西医管理的一个小部门而已;西医西药几乎全部纳入医保,而中医只有极少极少数纳入医保;即使商业保险,也“中西”有别;有国家撑腰,西医打着合法的旗号打压中医、强取豪夺,中医敢怒不敢言,百姓打落牙齿和血吞!

先废除自由行医制度,再废除赤脚医生制度,这是对中医发展土壤的真正釜底抽薪的行为,因为中医在实验室是玩不过西医的,西医诞生于科学实验室,而中医诞生于民间实践。

采用行*管理制度与方式来管理医疗事务,实际上促使医生全面公务员化,严重干扰了医生以医术为本的初心、制约了医生与医生之间以医术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良性竞争。

十二、中西医在终端市场的混战状态,正在严重制约中国医学事业整体向前发展、迈上更高水平的医学服务层次。我们大家可以客观冷静的思考一下,目前的中西医并立,到底是结合、合作、联合比较多,还是互相敌对、相互攻击比较多?

中西医并存博弈的现状,造成患者新的病症:中西医选择纠结症。原本一个国家有两套医疗体系是一件幸事,结果变成了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西医也没什么不好,中医也不是就真的天下无敌,关键看怎么用。中西医结合也是一样的道理,中西医并存如果用得好,就是国人之福世界之幸;用得不好,可能就是正正得负。

中国医学要发展,就得正面面对这些问题,不管是传统中医的问题,还是西医的问题,还是这二者之间的问题,都得想办法去解决,中国的医疗健康事业才可能迈上新的台阶,造福中国百姓,甚至造福全人类。

作为一个中医人,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找到发病的深层原因很重要,但是提出有效治疗解决方案更重要。

中国医学的“邪”要如何祛?答案是唯有创新才是治愈一切痼疾的不二法门!

(说明:本文为李太云年7月28日在全球新中医智库所作的主题演讲的第二部分:祛邪。演讲完整文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