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卷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A.海外贸易空前发达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D.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2.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B.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贵族*治已完全瓦解

3.孔子弟子众多,《论语》将其归为四类:德行、言语、*事、文学。孔子卒后,众弟子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更有再传弟子为王者师。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为各诸侯国所推崇B.新兴士阶层崛起影响现实*治

C.战国纷争导致人才流动D.礼崩乐坏为私学出现提供机遇

4.西周王朝统治稳定后,周公决定在地处中原中心地带的洛邑建立新的都城。都城开建后,据说周公看到天下的诸侯纷纷响应王朝的号召前来参加筑城,非常高兴,说:"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由此可见,周公决定修建洛邑的重要目的是

A.加强对中原地区有效控制B.检验周王在诸侯中的权威

C.对殷商顽民进行严密监视D.建立周王朝新的*治秩序

5.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屡见不鲜。这

A.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6.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

A.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

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汉初经济恢复较为迅速

7.屯田是为取得*队给养或税粮,由*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汉代自武帝以来,在西域地区置田官屯田。此后,昭帝、宣帝、元帝置都护尉屯田,后汉光武帝以后列帝因之。这些措施

A.保证了*队给养B.加强了边疆治理

C.加重了边民负担D.抑制了土地兼并

8.汉武帝时期,*府对商人征收重税,以法令的形式严格限制商业发展,对盐铁等行业实行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度,还剥夺了商人对土地的占有权。西汉*府的做法

A.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垄断了商业贸易

C.增加了*府的收入D.促进了社会公平

9.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

A.宦官干*加剧了*治的腐败B.君主对*务的控制加强

C.儒生开始成为*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

10.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11.为了整肃国内的社会状况,朱元璋以复"华夏衣冠"为方针,在洪武二年(年)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这一*策

A.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国家统治精神B.有利于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

C.不利于明初形成稳定的社会局面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12.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雇人纺织的机户至少在三万家以上,受雇的机工数量更加庞大,两者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表明当时

A.家庭丝织业已基本解体B.新型生产关系得以发展

C.抑商*策发生重大转变D.民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13.有学者指出,就文化层面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的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似的愿望。这种愿望

A.突破"夷夏之防,"有利于变革B.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

C.扭转了晚清*权的统治危机D.迟滞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

14.近代以来,中国土布逐渐采用洋纱织布,出口量迅速增加。表1为~年间中国土布出口量值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表1年代

A.传统手工业技术持续领先世界B.海关税收成为清*府的经济支柱

C.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巨大D.逐渐减少了对列强经济上的依赖

15.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16.年5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说:"我们目前的敌人是很多的,国际帝国主义和本国的*阀也是我们的敌人",并把"铲除武人*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列为纲领的第一条。大会的这一宣言

A.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B.强调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C.尝试探索中国革命性质任务D.贯彻了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

17.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18.年的一份中共*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B.明确了纯洁革命队伍的原则

C.未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D.体现了右倾路线的错误*治

19.年6月,陕甘宁边区*府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凡在年底以前,属边区所辖之区域,其地主被没收之土地、房屋、森林、农具和牲畜等所有权,属被分配者所有。凡属边区管辖未进行土地革命之地域,其地主土地、房屋、森林、农具和牲畜等不得没收和分配。该规定主要是为了

A.废除封建经济基础B.缓解边区*事压力

C.适应全面抗战需要D.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20.年,国民*府通过《抗战建国纲领》,纲领总则规定:"确定三民主义及总理遗教"为抗战建国之最高准绳,"全国抗战力量应在本*及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在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府之下",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由此可见国民*府

A.坚持一*专*体制B.谋求同日本实现和平

C.遵循持久抗战方针D.给予人民抗战的自由

21.据统计,仅年上半年,《解放日报》上出现的模范人物多达名以上,有关南泥湾和南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达40余条。年冬,召开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这些做法

A.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阵营

22.年国民*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

A.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B.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

C.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D.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23.年9月7日,上海市人民*府决定将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这表明人民*府

A.开启大城市规划改造的新局面B.构建与新*权一致的意识形态

C.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治理念D.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

24.~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B.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C.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D.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

25.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些人只看到办社必须有机械化,而没有看到可以先办社后机械化,只有农业增产了才能给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要破除没有农业机器就不能办社的迷信。毛泽东这一观点的落实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推广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

2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作出这一重要论断的背景是

A.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B.中国共产*开始破除对苏联的迷信

C.中苏两国关系全面破裂D.西方国家主动要求改善对华的关系

27.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作品《我们正经历着马克思预言过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画中文字将传统神话中的"天上一日,地下十年"改为"人间方七日,山上一千年",以高耸的烟囱,赫然屹立的炼钢炉遍布城中的钢铁架为象征。该漫画

A.意在为"一五"计划做宣传B.预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夸张展示"大跃进"的成果D.真实再现了社会经济风貌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年*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出发点是

A.缩小城乡差别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发展农村经济D.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29.图1是—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图。图中最高点出现的原因是

图1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落实B.改革开放*策的实施

C."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0.年,《芜湖日报》发表了芜湖市个体商户年广久炒卖瓜子发家致富的报道——《货真价实的傻子瓜子》,社会上流行起顺口溜"傻子瓜子呆子报,呆子报道傻子笑,四项原则都不要,如此报纸真胡闹"。这反映当时

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企业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

C.经济体制改革亟须深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31.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升温,"国学热"成为历史研究的新热点;新世纪以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史又成了历史研究的新宠儿。这一状况说明

A.环境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B.历史学科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

C.社会发展影响历史研究视角D.现代中国的史学研究尚不发达

32.数据显示,—年我国在城镇企业职工就业人数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20.53%下降到15.45%;在缴纳税收方面公有制企业占比从15.04%降到10.2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占比从28.88%下降为23.13%。这反映了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D.国有经济丧失了发展活力

33.下表是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A.沿边地区开放的步伐快于沿海地区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边境地区经济与内陆省份联系增强D.对外开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4.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谈到:"古希腊罗马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由此推断,古希腊

A.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B.民主*治步入衰退时期

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D.城邦剥夺公民个人自由

35.苏格拉底创立了独特的问答法,其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诘问的方式使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第二步,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问答法

A.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B.弥补了智者学派理论上的缺陷

C.以否定权威为出发点D.使理性占据希腊社会主导地位

36.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誓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评判标准;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B.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C.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D.具有灵活性的法律特征

37.罗马法规定:每一种类型的诉讼中都有一套诉权与之相配套,必须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并且完整地行使了该类诉权,否则,一旦抑制了当事人的诉权,审判结果便是不公正的。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平民权利得到保障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程序正义受到重视

38.据布鲁姆菲尔德《非凡的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从罗伯特·沃波尔以来的36任首相中,有爵位的大贵族有26人,中产阶级(包括教师、律师、医生、商人)5人,富裕乡绅5人。材料说明此时英国

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了

C.封建地主*治势力强大D.社会上层发挥*治作用

39.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年至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B.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

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

40.法国路易十四在位时期,对进口的外国工业品课以重税,努力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工业品出口,同时修浚运河、改进道路。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为了保证工业劳动力,*府实行一系列"血腥的立法",强迫流浪者当雇工。这表明英法两国专制*府

A.扶植和保护资本主义经济B.致力于为工业革命保驾护航

C.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D.与资产阶级结成了永久同盟

41.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地霍乱多发,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水质关乎居民的生死,—年间一共有51个市*府新建或购买了供水公司,取代了原有的私人水公司;在年到年,又有个城市提供市营自来水。这表明英国

A.工业革命推动民众消费观念更新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严重挑战

C.公共事件促进了*府职能的转变D.观念更新助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42.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在《共产*宣言》中又提到:"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

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B.借鉴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

C.基于从事实出发的科学研究立场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

43.罗斯福新*时期,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多万头小猪。*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这体现了罗斯福新*

A.调节生产和销售矛盾B.保证工厂劳动力的需求

C.旨在恢复民众购买力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44.第聂伯河水电站于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策因素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45.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

A.加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B.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D.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46.年4月4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举行非暴力游行时,被白人枪杀。他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全美多个城市出现骚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A.民主*治亟待完善B.*治动荡引发经济滞胀

C.联邦体制危机重重D.南北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47.有学者认为,"关于"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谁也说不出一个恰当的日子,但是,冷之所以产生并成为早期的那种样子的争端,可以肯定是在东欧"。其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东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东欧国家是"冷战"挑起者

C.美苏两国在东欧角逐激烈D.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8.20世纪50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反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叛逆青年的影片。影片主人公一般是劳动者出身,他们热切期盼的全新生活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实现,他们失望、愤怒,产生反叛的情绪。这类电影作品

A.抒发了浪漫的情怀B.体现了复古的倾向

C.突出了理性的色彩D.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52分。)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年,户数由唐初万增至近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清代康乾以降,*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

——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2.6%。中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自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策。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策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7分)

5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兴起于15—18世纪早期的重商主义以英国托马斯·孟为代表,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货币来自于对外贸易,争取外贸顺差,以防止货币外流和增加金银财富。18世纪中晚期,以英国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治经济学派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认为价格是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年,英国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

——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综合材料中的主题思想,从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的材料

年,中共中央组织有关力量开始对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建设项目进行考察,明确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一九六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确立了三线建设的总目标。为提高三线建设的组织保障能力,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形成了《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通过了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重大决议,为三线建设搭建起了严密的组织框架。三线建设过程中,多万专家学者、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从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工业重镇迁徒内地、扎根边疆。年至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础建设投资.67亿元,占同时期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40%以上,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肥、森林、建材、铁道、交通、民航、纺织、轻工、水利以及农业、林业、商业、邮电等多个。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历史影响。(9分)

52.(15分)

材料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4岁就开始正式给人治病,由于他刻苦钻研,医术高超,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很多古代的医术,他发现前人编著的医药书中有许多遗漏,甚至还有许多错误。他决心重编一本比较完备的药物著作。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还注重实地考察和采集草药。李时珍主张人定胜天,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他终于在60岁的时候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收入药物多种,新增药物多种,医方1万多个,配有插图0多幅。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方法,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研究的总结,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常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的医学思想产生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时珍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6分)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DCBBA6-10BBCBC11-15ABACD16-20CDCCA21-25ABBCC

26-30BCBBC31-35CBDAA36-40BDDBA41-45CCAAB46-48AAD

49.(25分)

(1)特点: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措施比较全面。(4分)

影响:推动了农业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府的财*收入。(6分)

(2)人地矛盾尖锐;列强侵略;*局动荡;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8分)

(3)*和*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府土地*策调适;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7分)

50.示例一

论题:经济*策的创新、调整受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制约(3分)

论述:15一18世纪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重商主义经济*策的实施,适应了追求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要求获取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自由主义经济*策盛行;―年经济危机爆发,凯恩斯主义出现;,二战后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盛行;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与通货膨胀并存,新自由主义盛行。(7分)

总之,社会环境影响经济*策的实行,实行的效果又推动经济*策的调整。(2分)

示例二

论题:经济*策的创新、调整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论述:重商主义经济*策的实施,助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摆脱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迎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滞胀"现象,推动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盛行,形成混合经济,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发展。(7分)

总之,经济*策的调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2分)

51.(15分)

(1)特点: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府主导);参与人员广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6分)

(2)影响:促进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的迁徙与融合;推动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改善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每点3分,任选三点得9分)

52.(15分)

(1)医学世家的传承;科举考试的失利;李时珍长期的钻研实践;对前代医书的完善与总结;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五点任选三点,每点3分)

(2)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成为后世典范。(三点任选两点,每点3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