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5673.html每一个乡村就像每一个人一样,都是自身的特质。每个乡村的发展,必须根据乡村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拥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自身特有的产业积累,等等,走出一条适合乡村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鑫,根据八年多乡村走访,乡村调查,乡村发展的实际经验,摸索出了一些指导乡村发展的经验或理论。如果您的村庄需要我们的帮助,欢迎联系:,金鑫。
朋友戏称:金老师,您到哪个村,哪个村就火!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柏庙村一直与我保持着常来常往的关系,其缘由也是因为我们中原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团队发起保护孙氏祠堂活动,并取得了很大的收效。时间虽然过去了近八年,但柏庙村孙氏文化园的建设事情,一直牵挂着我们,特发文章:
《慧眼识乡村》系列(2):柏庙村孙氏文化园
《柏庙村的历史变迁》
柏庙是有五百零六户人家,二千多口居民(其中百分之七十多为孙氏),总面积两平方公里的大村庄。二零零四年五月该村由荥阳市划归郑州市上街区管理。柏庙是科技示范村、城乡一体化改革重点推进村。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模范乡镇卫生院,上街区敬老院和容纳一千多学生的寄宿制学校各一个;规划再建居民楼四十多栋(现已建成二十多栋五层居民楼),区*府将对五云山封山育林建设一个郑州市最大的森林游览公园。而五云山区原有的五个行*村的一千多户居民,将迁居柏庙村。柏庙是古老多彩的农庄,位于上街区长途汽车站往南五华里,"柏庙"顾名思义就是柏树和庙的相加之和,这个名字起自何时无从可考。相传汉朝时期王莽篡位,刘秀起兵讨伐,曾在这柏树行里避过雨,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在汉代,这里的柏树已经树大成荫。可以推测:古时候这里是古森林地带,杂草丛生,待人类逐步繁衍生息,再加*河流域开发较早,特别是陈留郡孙氏族人全部从陈留移居到这里后,人们开荒造田、伐木造地,耕地面积逐步扩大,成片的林木被砍伐,离人住地较近的柏树,无需再砍伐就幸存下来了,民居繁衍成众,柏树长大成林。到唐朝时柏树已顶天立地。巍然屹立。相传那时有四十多棵大柏树,每棵腰围都在五米以上,高二十余米。远远望去一片林海。烟雾缭绕。走在树下凉风迎面,清香扑鼻,成为汜水县的八大景观之一。柏庙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古建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柏树、晴烟寺、孙氏宗祠、孙氏学堂、孙氏庄园、孙家寨、孙u孝行坊、戏楼、月牙池、杨树沟遗址等十大景观和古建筑。解放后,特别是文革破四旧,这些古迹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大部被毁,所剩无几,实在令人痛惜。不久的将来,柏庙将拥有数千户人家,近万口人。公交车四通八达,人居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柏庙"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庄园将跟繁荣昌盛、文明和谐的都市村庄融为一体。
《孙中山后裔孙武彦回上街柏庙寻根祭祖》
天好传媒
发布时间:19-04-10郑州市天好文化传媒官方帐号
商会界独家消息(朱颜北)4月9号,下了一场如油春雨,气温骤降,但孙中山后裔孙武彦先生(孙中山在台之孙、台湾省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中山会总会长)回祖根之地一一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祭祖的心却是炽热的!
上午10点,孙武彦一行到达柏庙孙氏祠堂,数百孙氏族人夹道欢迎孙中山在台之孙,中山广场上铺着红地毯,穿过巍峨的石牌坊来到广场中央,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孙武彦为中山像敬献花篮,触景生情,泪流不止。
孙武彦先生为河师大兼职教授、同盟会后裔、宏承号创始人郭力先生题写“博爱止戈”,“止戈”出自《墨经》,就是提倡和平休战的意思。
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副秘书长冯春霞(右)、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克华(左)代为接收。
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常务副秘书宋新友(左)也即兴挥笔,敬赠孙先生一幅“两岸一家亲”,以表回敬之意。
孙武彦先生在讲话中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随后孙武彦与柏庙族人一起进入祠堂拜纪孙氏先祖。下午,孙武彦与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孙氏研究会的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了“中山先生与河南”的座谈会。
省、市、区有关领导、河南华夏文明促会秘书处人员及一行台湾同胞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本文为独家发布,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商会界》《商会中国》《商帮新媒》独家所有)
清明前孙中山塑像在郑州上街柏庙村揭幕
-04-03来源:中新网河南
孙中山雕像揭幕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4月1日,清明前夕,郑州上街区柏庙村孙氏祠堂前,举办了孙中山塑像揭幕活动。
孙中山塑像揭幕活动的当日,还举办了孙苪孝义坊竖立和孙氏宗亲拜祖活动。
据《汜水县志》记载,“柏庙青烟”乃汜水十大名胜之一。柏庙孙氏由来已久,到盛唐时,柏庙孙氏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人口近万,在柏庙村北兴起的孙家集成为驰名全国的农贸市场。柏庙孙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乾隆二十二年下旨兴建的“孙苪太学生孝义坊”,更是柏庙孙氏的荣耀。(尚伟华常静)
《清明前孙中山塑像在历史悠久柏庙村揭幕》
楼主:zgycuibaotai时间:-04-02
4月1日,清明前夕,郑州上街区柏庙村孙氏祠堂前,举办了孙中山塑像揭幕活动,活动由民革河南省祖统委主办,由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和柏庙村委承办,并得到柏庙孙氏宗亲代表等的支持。
“柏庙”顾名思义就是柏树和庙的相加之和,这里因有座玉仙圣母庙和庙前的柏树而得名。玉仙圣母庙据说已有千年历史,据《汜水县志》记载,“柏庙青烟”乃汜水十大名胜之一。
柏庙村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居住,这在年平整土地时,在该村第七组发现的人居灰坑即可证实,当时发现有20余处,且排列均匀,其中的草木灰基本硬化,并夹杂有石器出现,据有关人士称,此灰坑应为新石器时代的人居之所。
孙中山,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农民家庭。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南迁始祖出自唐朝,名叫孙誗,原居汴州陈留(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僖宗中和三年()选为百将,以武功封东平侯。因带兵下江南与*巢起义*作战,转战虔州虔化(今宁都县)而定居此地。
陈留:战国时期属郑国,隋朝为郡。若以今天的行*区划而论,相当于今河南东至宁陵,西至尉氏县,北至长垣,南至睢县之间的地区,与柏庙相近。
柏庙孙氏由来已久,据说主要由当地久居的一支和明代山西移民的一支组成。本地孙氏据传隋代之前就已经定居柏庙村,到盛唐时,柏庙孙氏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人口近万,在柏庙村北兴起的孙家集成为驰名全国的农贸市场。柏庙孙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乾隆二十二年下旨兴建的“孙苪太学生孝义坊”,更是柏庙孙氏的荣耀。孙中山塑像揭幕活动的当日,还举办了孙苪孝义坊竖立和孙氏宗亲拜祖活动。(尚伟华常静)
《“孙中山先生雕像揭幕暨祭祖仪式”在上街区柏庙村举行》
上传于-04-16
不可移动文物马固村王氏家庙门前,修路的挖掘机正在作业。自发保护家庙的村民均守候在家庙门前,担心施工队再把这里拆了。
上街区柏庙村▲,一处古民居被村民用围挡保护起来。
▲王德魁故居被拆后,后人王白龄将一些房子构件保护起来。
马固村王氏家庙,是村中仅存的两处未拆古文物。A12-A13版图片/京华时报记者谭青
不可移动文物孙氏宗祠被拆后的工地上只搭了几块铁皮。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当地一名刘姓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纷纷呼吁留住古建筑。当地村民也自发保护起尚未拆掉的文物。
京华时报记者前往郑州多个村庄探访发现,类似马固村的文物或古建的流失情况并非孤例。城镇化建设中,一些文物或古建,正在拆迁中渐渐消逝。□消失的文物
7处文物拆后仅剩2处
马固村隶属峡窝镇,村中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名录的7处建筑中,马固王氏家庙被列入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6处分别为马固关帝庙、王德魁故居、王广林民居、张连伟民居、王洪顺民居、马固村教堂。
拆迁过后,村委会为纪念曾经的马固村,还特意在村口设碑,介绍村子的历史状况。碑文称马固村为“千年古村,历史名镇”,常住人口3多人,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村落。
“自宋代初期,王氏二世祖王世安便定居在马固”,村民王德安介绍称,村落至今已有余年历史。三世祖王博文、四世祖王畴父子二人均为枢密副使。仅王氏前五代中就有十几位进士,登仕籍者则多达40余人,嗣后各代更是人才辈出。于是便有了马固王家“三朝枢密院,九子进士公”的辉煌。“为昭示后人,年,王氏家庙正式修建。”
此外,马固村的天主教堂建于民国初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郑州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马固关帝庙,重修于年,砖雕艺术精美。6年10月,马固村地下发掘出的两只唐青花塔式罐,系国家一级文物。这两件珍贵文物是目前国内出土文物中为数不多的完整唐青花罐,也是我国最早的、工艺最复杂的、最精湛的、器形最大的、有明确出土单位的唐代青花瓷。它们的出土,将中国青花瓷的起源向前推进年至年。国家级权威专家耿宝昌先生将其列在“中华百件国宝珍品”前列。
去年4月,马固村为配合“上街智能电器产业园”建设,全村整体迁移。仅历时20天,占地余亩的村落变成一片*土和废墟。村内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拆迁浪潮中,仅保留下了王氏家庙和马固关帝庙。
文物被拆后,媒体的报道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每天都有多家媒体记者前往马固村采访。
区领导曾称古建不会拆
除此之外,峡窝镇的另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孙氏宗祠,也在今年年前在拆迁中被推土机推倒。
文物保护志愿者彭保红介绍,孙氏宗祠位于峡窝镇柏庙村,“始建于年,年重修,它的门楼做工非常精美。”砖雕、木雕保存一直完好,特别是祠堂里的几块石牌坊构件——龙凤透雕、十八罗汉透雕,全部由大块的条石镂刻而成。许多文物专家看过后,都认为这些透雕作品非常罕见。此外,孙氏宗祠内保存的多块皇封石碑,以及造型别致的卷毛坐狮石雕价值也非常珍贵。
此前,据大河报报道,上街区有关领导曾公开回复称,包括孙氏宗祠在内的一片古建筑群不会被拆除,上街区还将依据柏庙村现有的古建筑遗存,规划建设柏庙村古民居博物馆,形成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相得益彰之局面。
在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同样有一处古建筑在一夜间被推倒。该古建筑为孙氏庄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据了解,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孙庄村孙氏家族先后有20余人荣任清廷学*、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等职,有7人受皇封,郑州市西郊到荥阳一带,自晚清以来,孙庄孙氏一直传颂着家族的“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的佳话。
被拆除的老宅,就是孙氏家族的古屋之一。孙氏老宅位于孙庄东,由5座成套的院落连成一片。每套院落均由大门、厢房、过厅、主房等组成。房屋皆青砖青瓦,主房都是二层楼。主楼房顶最高处的正脊,在其两端与垂脊交界处使用的是正吻,在垂脊上还安装走兽,共有五脊六兽,是典型的中原官居。因时代更迭,古宅的几处院落已经消失。
年,孙庄面临拆迁前几天,为保护孙氏老宅,村民孙宝珠特意花掉3万积蓄,从老宅主人手中买了下来。“当时房主想领补偿款,要主动拆掉房子,既然想要钱,我就把钱给了他。”
但房子买来没过多久,这栋老宅子便荡然无存。
孙宝珠说,同样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孙家古墓,也即将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古墓内埋葬有孙家老宅的多位主人。而古墓周边,已经都被挖掘机挖开。
□拆后风貌
柏庙村将成一片商业街
时间过去两年后,孙庄孙氏老宅所在地仍是一片未建设的工地。孙宝珠说,两年都没有建楼,他搞不懂当初为什么要急着拆老宅。工地中央,一处项目介绍显示,孙庄村所在地为“郑州市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定位为市级行*文化中心、重点发展办公、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功能。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投资估算额共26亿元。
和孙庄村类似,柏庙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姓孙。几年前,几位热心孙姓村民成立姓氏研究会,专门对孙氏家谱、孙氏庄园及孙氏祠堂进行维护。
会长孙培志说,早在年左右,村委会就要求他们将祠堂拆掉,“但是我们一直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这是文物,无奈在今年祭灶那天晚上,祠堂变成了一片废墟。”孙培志介绍,随着上街区向南扩展,区*府南院、区实验小学相继落户柏庙村。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南部山区扶贫安置,从7年起,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先后被安置到柏庙村。直到年3月,柏庙村整体拆迁完毕,新居安置于国道南侧。
“拔地而起的高楼,干净宽敞的马路,绿化优美的街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孙培志说,眼下的柏庙村车水马龙,每当夜幕降临,遍地灯火辉煌。“柏庙”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庄,已经成为现代化城镇。
在柏庙村的工地围挡上,贴着一块“柏庙村商业街鸟瞰图”,显示柏庙村所在位置,将会被规划为一片商业街。围挡南侧,仍然是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这片工地正是上街区柏庙村孙氏宗祠所在地。4月15日下午,一辆勾机车正停在祠堂原址位置正上方。
年,郑州市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孙氏宗祠入选。年2月11日,虽然该村村民强烈呼吁保留下孙氏宗祠,但宗祠还是在当天夜里被夷为平地。
□民间自救
村民自发保护未拆文物
4月14日一大早,70岁的王德安和村里其他几位老人,分别从马固村周边租住的社区向王氏家庙走来。赶来的几位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看护马固村最后的两处文物——王氏家庙和马固关帝庙。
建于年的王氏家庙,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正屹立在一片废墟当中。距离它几米远的周边,都已经成了*土和废墟,数辆挖掘机还在不停地作业,不时还有压路机从它前面经过。
连日以来,马固村的拆迁工作越来越密集,在建的许昌路西延线就在王氏家庙门前。
王德安却管不了那么多,他一心要把村里这座承载着几百年历史的王氏家庙保护好,让它能在这次拆迁工作中幸免于难。这几位老人,每天都会守在家庙里。一旦有大型机械经过,他们就上前制止,要求工人小心施工。
老人自费保住文物构件
77岁的王白龄得知王德魁故居要拆迁那天,正是马固村整体拆迁后第三天。
王白龄早已不在马固村居住,因工作关系,他很早就搬到了河北保定。作为王德魁的曾孙,接到电话时,他难掩悲痛的心情,立即买了张火车票,赶回郑州老家阻止拆迁。
“我去找村委会说,对我爱搭不理”,王白龄回忆称,每找一人,他都会把曾祖父的事迹讲一遍。“就是让他们知道,我家的老房子是文物,拆不得!”
然而,村委会却把老人推到了文物部门。上街区文广局的有关领导则表示,王德魁故居是文物,眼下村整体拆迁,故居可原地保留或整体移位。得到文物部门的肯定后,老人再次找到村委会,询问是否可以加以保护,却被告知必须拆除。
为此,王白龄老人要求自己将房子构件拆掉,以便将来择地复建。在上街区文广局协助下,专业测绘公司对王德魁故居进行测绘,制成平面结构图。后由老人自费3.5万元将房子拆除。王白龄说,“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我自己不拆就会被他们给扒了啊。”
目前,王德魁故居的所有构件,都放置在王白龄表弟的一处厂房内。掉角的青砖、断裂的灰瓦、磕裂的木雕,曾经气势恢宏的王德魁故居,已经化成了一堆满是瑕疵的建筑构件。4月15日上午,房屋构件均被堆砌在厂房一角。
除了热心村民的努力,文物保护志愿者们也在为郑州的古文物保护默默努力着。彭保红原是一位驴友,喜欢到农村游玩。看到很多文物没有得到保护,她开始利用微博呼吁网友
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专业文物保护志愿者,专门呼吁文物保护。4月17日,彭保红特意自费前往上海,参加年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与更多的专家、志愿者探讨文物保护之道。
□官方举措
拆掉文物构件仍有保存
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冯泽辉称,年,因铝厂的设立特建成上街区。马固村位于上街主城区,村民多为王姓。铝厂成立时,就征用了马固村的大量土地。当时受征地影响,不少村民拿到补偿款,成为第一批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马固村就在搬迁中逐渐变小,“村民还是很积极配合的,因为大家愿意转为城镇生活。”
冯泽辉称,拆迁前,文广局对马固村的文物便有意识地进行了保护,对市级文保单位王氏家庙进行原址保护。“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王氏家庙还没有被拆除,市*路许昌路还特别选择绕行施工。”
至于已被拆掉的文物,冯泽辉说,那是因为它们大多老旧残破,所包含的信息较少。不过,拆除掉的构件,还都保存在了村子里。而王德魁故居,文广局特别邀请专业部门进行了专业测绘,并帮助其后人对建筑构件进行妥善保存。
对于孙庄村的古宅为何被拆除,京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原区文物局时被告知,“由于孙氏庄园不是文物,所以拒绝接受采访。”
针对孙家古墓的情况,西流湖办事处外宣办主任魏先生称,村里人说下边埋葬有翰林院的主人,到底是否属于文物,要和文物部门沟通。“我们没有权限也没有技术手段,没法认定它到底属不属于文物。”
魏先生说,年孙庄村开始拆迁,目前已经拆除完毕。当时,按照市、区要求,办事处负责村庄动迁工作。古墓所在位置,也在办事处的动迁范围之内,但目前还没有开始建。下一步,他们会联系文物部门,了解古墓是否为文物。如果鉴定是文物,再由文物部门提出方案。
中原区委宣传部张科长则表示,古墓是否拆除,应由西流湖办事处进行处理,“看下一步他们联系的情况吧。”
□专家声音
文保受阻多因经济利益
全国*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称,“去年、今年的两会上,我都提到对文物保护的问题”,历史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未来价值,“就像长城一样,原来价值是抵御外敌,现在的价值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性,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人类的文化遗产,价值是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其他东西都是不能比拟的。”
现在中央很重视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冯骥才称,习主席说的“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很深刻,“如果没有历史文物,就是没有载体,乡愁肯定也记不住。文物破坏行为与中央的提倡是完全相反的。”
冯骥才分析,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文物的保护工作会比现在好很多。“我做了这么多文物保护工作,最主要的阻碍就是里边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裹在一起的未知利益。否则,是不会有人冒险破坏文物的。”
此外,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汪松枝介绍,中国的文物分国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这在建筑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村庄在拆迁改造过程中,要整体拆迁重新安置,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建筑房主面对拆迁补偿都会心动。
“不管房主还是拆迁队,我们都应该呼吁文物保护意识,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能否让拆迁部门与当地文物部门,或者请文物专家,先对相关文物进行鉴定,再确定保护方案。对于严重破坏文物的相关责任人,应该建立制度,对他们进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护文物。”
对于文物的遗失,汪松枝说他感到非常痛心,首先,经历百年的房子保存仍然完好,艺术与历史价值很高。此外,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瞻仰。文物的遗失,对整个郑州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非常值得人们深思。京华时报记者施志*发自河南郑州
《郑州柏庙孙氏传人望铭记历史》
-06-14来源:大河报
58岁的孙浩峰是柏庙村孙氏家族第19世传人
岁月沧桑,“小狮子”默默守候着一根根石条。
当年威严的“雄狮”如今躺在角落里“咀嚼落寞”
高贵的“凤凰”寄居在荒草中等待来日飞翔
4岁的小义权还不懂得这些石头的珍贵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据大河报报道:6月的一天,4岁的孙义权在一片有着精美雕刻的青条石之间攀爬玩耍,午后的阳光穿过枝头,片片斑驳洒在地面杂草和一根根石条上。
小义权是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孙氏家族第21世传人,他脚下的这些青石上雕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盘龙、凤凰、麒麟等图案。这些珍贵的青石构件,是柏庙石牌坊的一部分残件,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年),距今已有余年,目前保存在柏庙村孙氏宗祠后院。
“我小时候经常爬到牌坊上面,骑在石狮子头上玩。”58岁的孙浩峰是柏庙村孙氏家族第19世传人,“完整的牌坊高得很,差不多得有8米到9米,宽10余米,有三个门洞。”
孙浩峰说,这个牌坊叫孙苪太学生孝义坊,是柏庙村孙氏家族的骄傲。孙氏先辈孙苪出资修建祠堂、学堂,做了很多令人称赞的好事,乾隆皇帝为此下旨建造了这个石牌坊。
但可惜的是,牌坊在年被拆了,柏庙村民想办法收集并保存了牌坊的大部分构件。孙浩峰说:“现在村里年轻人只知道这些石头是好东西,却说不清来历。我们真希望能把牌坊重建起来,让他们看看牌坊的样子,记住柏庙的历史!”
对此,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汪松枝表示,柏庙牌坊雕刻工艺精湛,使用了透雕、镂雕等多种技法,艺术价值很高;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人文和建筑科学都值得研究。
一直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的郑东*教授表示:“柏庙石牌坊的艺术性不容忽视,但是牌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承载的精神信仰和道德传承更值得我们
一农妇骑车经过孙氏祠堂门前,因为扩路,祠堂可能面临着“异地重建”
一座乾隆年间修建的古祠堂,木梁布满蛀孔却挺立不倒;一座拜祭和教学合一的小院落却成为孙氏散布各地子孙们拜祖的精神家园。郑州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孙氏宗祠至今仍沿袭着民间拜祖的人文传统,现在却可能要因为道路扩宽而被“异地重建”。孙氏后人却觉得,在原地保留宗祠更能体现中原人文精神。□东方今报记者刘长征/文沈翔/图
●历经风雨的乾隆古祠堂
在柏庙村中央,有一条横穿东西的五云路,与之交叉的是正在施工的郑州至上街快速通道工程。在两条路交叉口的东南角,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民房,上书“孙氏祠堂”四个大字。进入祠堂大门,西侧有一间厢房,沿着碎石路向前走10米左右,是一座祭祖亭,再往里就是祠堂正堂。
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会长孙进忠住在祠堂东侧的耳房里,看护着这座古祠堂。这两天,有个消息让他寝食难安。“上周五,上街区城管局的领导和村支书带人来祠堂周围测量,他们说,五云路要拓宽改造,祠堂在规划红线以内,要拆掉异地重建。”孙进忠说,“孙氏宗祠在这儿立了年,一旦离开原址,意义就没有了。”
他介绍,孙氏祠堂始建于年,是乾隆早期孙氏后人孙苪筹资修建的,西侧20亩为祠堂,东侧40亩为学堂。据“汜水县志”记载:孙苪是乾隆二十二年间的太学生,因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十二年(年),乾隆皇帝下旨建造孝义石牌坊,以表彰孙苪的孝行和善事,这座牌坊至今还被村民保留着(本报5月6日曾报道)。
孙氏祠堂也历经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后曾当过生产队的仓库、村卫生所、小提琴盒工厂等,“文革”期间,祠堂屋脊、屋檐上的精美砖雕在各种运动中毁掉。6~8年,眼看祠堂逐渐破败,孙进忠和同村人在全国各地寻找孙氏后人“化缘”,筹资20多万元将祠堂复原。
●祠堂成民间拜祖“活化石”
祠堂西厢房是孙氏家谱屋。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石碑,上面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孙进忠说,这上面刻的是孙氏各个分支家谱,原来散落村里各处。根据孙氏家谱记载,孙氏祖先孙肖二是明朝洪武四年(年)携三个儿子由山西平阳府(今临汾)洪洞县迁居河南开封。孙肖二三儿子这一支就落户在柏庙村,其余分散至巩义等处。数百年来,孙氏家族开枝散叶,全国各地都有,但若是寻根问祖,柏庙孙氏自然是重要的根脉之一。
放石碑的这间屋子看上去年代久远,房顶的圆木檩条外层大多剥落,露出红褐色的木质,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蛀孔,伸手试着摇晃,木结构纹丝不动。孙氏祠堂存留的老建筑并不多,除了门房、厢房,只有正堂的北、东两面山墙还是最早修建时留下来的,屋脊、屋檐上的砖雕都是后期修复的,学堂则因无钱修缮,已全无当年的风采。
每年清明,孙进忠会和村里孙氏后人来到孙氏祠堂祭拜祖先。孙进忠说,8~年,这里举办过几次大的祭拜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孙氏后人派代表来这里参加。“5年一小拜,10年一大拜”,而柏庙村孙氏后人则是年年都拜。“我真不想看到,过几年各地孙氏后人来拜祖,却找不到祠堂在哪儿了”。
●“初步想法是拆迁异地重建”
孙氏祠堂的命运会怎样?昨天上午,记者向柏庙村村支书孙毅波了解情况。
孙毅波说,目前他还没拿到具体规划和道路拆迁方案,详细情况要问上街区城市管理局,“初步想法是拆迁异地重建”。
记者致电上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五云路拓宽工程规划红线60米宽,现有道路仅有6米多宽,根据区交通局的说法,孙氏祠堂肯定在红线内。
“孙氏祠堂路对面是柏庙村古民居,这个肯定要保留。”该负责人表示,孙氏祠堂内大多是近年修复建筑,真正的古建筑不多,村委会提出的方案是异地重建,最终要怎么办,还要以当地社区和村委会的意见为主。
孙进忠觉得,孙氏祠堂已经存在了多年,现在还在使用,本身就是中原根亲文化传统的“活化石”,在原地保留宗祠更能体现中原人文精神,一旦异地重建,就失去它代表的意义了。
《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现郑州能代表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准》东方今报-05-06
[摘要]5月4日,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一处闹中取静杂草丛生的空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些石头。
5月4日,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一处闹中取静杂草丛生的空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些石头。
走近它们,可以看到上边的精美图案。一些长条形的石柱上雕刻着八仙、龙凤、神犼和仙鹿,在夕阳的映射下,似乎在述说着什么。
专程来此考察的郑州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郑东*教授说,这是郑州市唯一一座乾隆二十二年建的孝义石牌坊。
因年修水库及年破四旧,它被村内有心的村民埋在地下保护起来,最近几年才重见天日。
石牌坊周身,大量运用了雕刻手法中的透雕和镂雕,建造工艺精美,雕刻手法细腻,人物表情生动丰富,尤其是把动物身上的羽毛雕刻得细致入微,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准,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据说,龙凤雕刻图案一般是出现在皇家建筑上,而在孝义坊上出现了龙凤雕刻,这证明了它的规格等级极其高。
柏庙村孙氏研究会会长孙进忠说,最近经村民一致同意,准备把这座孝义坊重新竖立起来,让更多的人前来欣赏和观看。
据“汜水县志”记载:这座孝义石牌坊的主人,名叫孙苪,是乾隆二十二年间的太学生,因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建造,以表彰孙苪的孝行和善事。
正拆迁的废墟中
老汉默默守护晚清古建筑
昨天下午,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58岁的孙宝珠坐在城中村的废墟中,久久不愿离开。
当天,郑州市建设西路和西四环交叉口的孙庄村内,十几台挖掘机正在拆迁。
这里有一处古宅,在一片断墙和弯曲的钢筋中,显得有些萧瑟。
孙宝珠守护的,正是这幢晚清时期的古宅,陪伴他的,只有一只看门的狗狗。
这座古建筑四周,被城中村里常见的水泥出租房包围,青灰色的砖上沾满了拆迁带来的灰尘,斑驳的拱门上方有三个大字:“翰林院”。
古宅旁边,一间被拆去门窗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床和一些生活用品,这是一个出租房。这栋出租房房顶上,58岁的孙宝珠,一直注视着古宅旁边没有停歇的挖掘机。
忽然,他匆匆跑下楼,跳到挖掘机旁,隔着玻璃跟操作手说:“一会儿你拆那堵墙时,别让砖头砸到老宅子。”
孙宝珠口中的老宅子,很有些来头。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孙庄村孙氏家族先后有二十余人荣任清廷学*、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等职,有七人受皇封,郑州市西郊到荥阳一带,自晚清以来一直传颂着孙氏家族“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
这幢老宅子,就是孙氏家族的古屋之一。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孙氏古屋,郑州市一些文物专家也认为古宅很有保存价值。
由于时代变迁,孙家古屋建筑群如今已所剩无几,孙宝珠看护的这个老宅子叫“东翰林院”,还有一幢“西翰林院”,都面临着城中村改造将被拆迁的境地。
“城中村改造好是好,可是这些老宅子要是就这么拆了,太可惜了。”孙宝珠说,中原区*府和街道办的负责人和他说过,会跟开发商协商古宅的拆迁问题。
但他仍旧为宅子的命运担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它。
■评论
传统与现代不该分裂
文化这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文化传承,也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
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发现的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到郑州西四环孙庄村老孙家面临拆迁的晚清古宅,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说明,郑州不只是一个火车拉出来的现代化都市,也是一个很多地方都能展现文化底蕴的城市,只是,有时候我们忙于工作疲于奔波而无暇顾及,有时候我们只忙于发展而疏于保护。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本不该有隔阂,更不该分裂,传承与创新,本来就该一脉相承。
孝义石牌坊历经风雨才幸存下来,老孙家的晚清古宅见证着家族荣耀,文物的兴衰,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念之间,但它背后沉淀的历史文化,却历经时代变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需要实实在在的举动,更体现在对待文化的每一个细节。
有多少传统文化尚待挖掘与创新,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需要发现与保护,对决策者来说是一道考题,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不该成为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
《因老路扩建郑州上街区柏庙村古民居或将被拆》
来源:《大河报》时间:-03-01
将扩建的路紧临孙氏祠堂
祠堂房顶精美的砖雕
“这么古色古香的老建筑,郑州市的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时都特意避开了,就因为区*府要修一条小支路,真要拆了吗?”连日来,被镇领导告知村里的孙氏庄园、孙氏宗祠等老建筑可能要被拆除时,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众多村民和郑州的不少古民居保护志愿者都急了。报料:庄园式古民居或将被拆众村民很着急昨日下午1时许,郑州市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彭保红来电说,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的老建筑因为修路可能要被拆除了,“村民们给我们打电话了,都很着急,希望能保住它们”。昨日下午3时55分,大河报记者与古民居保护志愿者来到柏庙村。此时,位于村西中原西路旁高耸的4层古民居和孙氏宗祠仍在。不过,柏庙村村民、河南省中原孙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尽忠说,前几天,峡窝镇*委书记已经口头告知,因为区*府要对村内老路拓宽改造,修建五云路,孙氏宗祠和路北的古民居可能会被拆除,或者部分拆除。“镇*府领导说,五云路的红线宽为30米。我们丈量过,现在古民居门楼和孙氏宗祠大门之间距离为18.7米。如果在中间修路,肯定要拆除老建筑。”今年71岁的孙尽忠说,柏庙村的“防御式古民居”进深大,楼层高,在郑州比较少见,哪怕是部分拆除,都十分可惜。疑问:交通重点工程能为其避让为啥修个小路反要拆据孙尽忠讲,柏庙村现存的古民居都是孙氏庄园的一部分。在清末民初鼎盛时期,孙氏庄园的占地面积达到了40多亩,最高的楼房,达到了5层,高度超过20米。如今的孙氏庄园,虽然屡经破坏,但依然有着当年的影子。孙尽忠说,路南的孙氏宗祠始建于年,至今大厅一面山墙仍为原始样式,门楼也有多年历史,无论是建筑格局和遗留文化,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这些孙氏庄园古民居,包括孙氏宗祠,中原西路打通时都刻意避开了,为啥修个小小的五云路就要拆呢?”记者现场看到,该处中原西路快车道在柏庙村段形成一段弧形,刚好与孙氏宗祠和路北的古民居回避开来。这些老建筑,目前正处于中原西路东侧即将建设的绿化带范围内。路口的公示牌还显示,该处的中原路西延(郑州至上街)还是郑州市交通重点工程项目。
《孙中山祖籍上街柏庙村?》
年12月24日郑州晚报
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
已把这个考证结果上报文物部门
□晚报首席记者徐富盈/文晚报记者廖谦/图
11月29日,由河南省客家联谊会主导的“世界客家播迁路-广东河源站采集客家圣土”活动,在广东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园举行。孙中山先生的孙女75岁高龄的孙穗芳在仪式上说,他们孙家是从河南陈留(当年的陈留郡,当时区划即以现在开封陈留为中心向周边延伸50~公里)先迁到江西,再迁到福建,后至广东。孙中山的祖籍在河南,已成客家人确认的事实。
此语一出,引得郑州与开封一带的孙氏家族忙碌不已。
昨日,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尽忠说,从6年以来,他就开始对开封陈留周边的孙姓村庄作了调查和研究。“从孙穗芳的话中,结合我们的考证,现在只有上街柏庙村有可能是孙中山祖先迁出地。”
理由:柏庙有一支“本地孙氏”
昨天上午10点,国道边的柏庙村,一个古老的院落门前墙壁内,镶着一个石刻匾额,上写“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
70岁的老会长孙尽忠说,这个院子,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的孙家学堂,之后成了孙家家庙。
家庙内的墙壁上,写着孙家的名人名字,其中就有孙中山先生。
办公室里面放着一叠叠厚厚的家谱和材料,打开家谱,孙尽忠说:“中原的孙家,绝大多数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
但是,柏庙这里却有一支本地孙氏(即土生土长、在此生活的孙氏),这是他们核实孙姓迁移历史时发现的。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们村绝大多数人是孙姓。公元年,孙肖二带三个儿子从山西洪洞迁至河南堰师孙家湾村,随后迁到巩义罗庄,当时规定,三个儿子成家不能住在一起,于是,大儿子留在罗庄,二儿子移到巩义卢村,孙肖二带三儿子来到了柏庙村。”
之所以落户到柏庙村,是因为柏庙村有本地孙氏家族,两支孙氏相互融为一体至今。
柏庙应该是孙中山的祖籍
孙尽忠说,孙氏出处共有三支,一支叫姬姓孙,一支叫比干孙,一支叫乐安孙,而柏庙孙家是乐安孙。
“根据我近年来对孙中山的家谱研究,孙中山的祖先从河南迁出的时间,应该是在唐朝中期,如果孙中山祖先是从柏庙迁出的,那正是本地孙氏的一支。”孙尽忠说。
孙中山祖先从柏庙迁出证据有三:
一、他多年来对中原地带凡有孙姓的村庄或带有孙字的村庄进行过详细调查,没有发现一支本地孙氏。陈留镇附近有一个孙老庄村,现在已没有一户孙家了。柏庙村离陈留约75公里,符合孙穗芳所指范围。
二、多年前,孙穗芳曾找过荥阳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孙启文,询问过孙家的祖籍问题。
三、他发现了本地孙家生活的古窑洞,还有当年本地孙家植的28株古柏。上世纪大跃进时期伐掉26株,只剩下两株。据考证,这两株古柏树龄在1年以上。郑州文物考古人员在村北侧发现新石器时代该村古人类生活遗址。
“我们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攀龙附凤,我们是从多年的考证中,印证孙中山祖先是从我们柏庙迁出的,我们把这个考证结果上报了市文物部门。”
一对古柏树相传有1年树龄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希望找到更多证据
昨天中午,记者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化普查科负责人汪松枝取得联系。汪松枝说,他早就知道孙尽忠多年来研究孙氏家谱的事,他们村的古建筑保存非常好,村中两株千年以上古柏还活着,在郑州很少见。
“听他们说孙中山先生的祖辈有可能是从柏庙迁出,我也非常振奋。如果真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不失为郑州一大发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从历史上和现实中,找到更多的、能证明孙中山先生的祖先在这里的证据,那对客家历史将是一个巨大贡献。”
?《河南现年前4层古楼设计源于阴阳八卦(图)》?9年07月17日]
来源:郑州晚报
柏庙古建筑群外观孙三兆的女儿说,她在四层古楼里住了近20年,从未敢上过四楼,因为里面像迷宫。顺着甬道向里走,就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建筑。
易进难出的年四层古楼
一座元末明初建起来的近间民居群,不用钢筋水泥而最高建到四层楼并一直用到现在,传说中的方三丈(房基三丈见方),古来木匠传称的“四梁八柱,墙倒屋不塌”的神奇建筑,在这片民居中还有两座。更神奇的是,这座建筑设计按阴阳八卦来建,门洞极多,贼与外人进来,无法自行出去。可惜的是,原来的余间房屋只剩下现在的来间,其中一半有人住,一半都成了危房。
从剩下的古民居中,专家还能看出这片古建筑群的神秘与古典。
三个小门洞进入深宅大院
走进上街区柏庙村,在东西大街的北侧,远远就看到一处古典式的建筑群,滴水檐统一向外突出,顺着大街约有80多米宽,其间三个小门洞可进入这个深宅大院内。最中间的一个门洞旁,几位主人正在乘凉,门口两侧墙上露着铁圈,这就是古时拴马圈,门洞里侧的通道,左左右右都拐进这个深宅大院里去,看不到头,其中一家门口张贴着大红的喜字,这是主人孙北方的儿子刚娶了媳妇。记者正要坐在东侧的过门石边休息时,女主人付淑娥立即制止:“不要坐,这个过门石是俺们几家的天气预报石,如果快下雨时,石块上就有一层小雨滴。”
年前的四层古楼像迷宫
顺着一个甬道向里走,这个类似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付淑娥指着东侧一个状如庙宇的大瓦房介绍,这个房就叫“方三丈”,就是四四方方三丈,十年前还有三所,但前年因木头长期被水沤烂,加上长期无人住倒掉一所,只剩两所了,这两所墙体也快倒了,主人刚搬走。她带记者顺着一个如隧道一样的过道,转了几转,整个路像是迷宫一样。拐入孙三兆家的主院时,一座古式的高楼突然出现在面前。“这是我们这里唯一的四层古楼,年前它也是这里最高的,全用砖木式结构。现在河南省,根本找不到第二栋这种楼了。”孙三兆的女儿对记者说,现在这所建筑群中住的,都是孙家的人,“我在四层楼里住了快20年了,一次也没敢上到四楼过,里面就像迷宫。”
古楼墙壁上保留的枪眼,记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四层古楼旁的配楼建得也十分庄严。
庄园建筑设计源于阴阳八卦
为了加大对该民居群的保护和研究,居住在该民居中的孙家,专门成立了“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该会的会长孙尽忠说,这片民居始建于元末明初,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最早叫耿氏庄园,初建时的庄园比现在面积大一倍多,是按阴阳八卦的总图来建筑的,里面门洞和机关重重,庄园主就住在四层楼上,可以看到庄园内全部的情况,一旦外人入内,没有人指点的话,根本无法出去。建成年左右相安无事,随后耿家衰败,年前,孙家把这个宅子买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里面住的全是孙家的人,因为缺乏保护,“我们重建的资金有限,重修技术也没有掌握,不敢轻易修复,不少建筑都塌了,现在留下的只有初建筑时的五分之二,现存房屋约有间,很多间都成了危房”。
晚报首席记者徐富盈/文张翼飞/图
附录:
郑州柏庙孙氏
有关资料及传说
柏庙村的传说
柏庙是古老多彩的农庄,位于上街区长途汽车站往南五华里,“柏庙”顾名思义就是柏树和庙的相加之和,这个名字起自何时无从可考。相传汉朝时期王莽篡位,刘秀起兵讨伐,曾在这柏树行里避过雨,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在汉代,这里的柏树已经树大成荫。可以推测:古时候这里是古森林地带,杂草丛生,待人类逐步繁衍生息,再加*河流域开发较早,特别是陈留郡孙氏族人全部从陈留移居到这里后,人们开荒造田、伐木造地,耕地面积逐步扩大,成片的林木被砍伐,离人住地较近的柏树,无需再砍伐就幸存下来了,民居繁衍成众,柏树长大成林。到唐朝时柏树已顶天立地。巍然屹立。相传那时有四十多棵大柏树,每棵腰围都在五米以上,高二十余米。远远望去一片林海。烟雾缭绕。走在树下凉风迎面,清香扑鼻,成为汜水县的八大景观之一。
柏庙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古建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柏树、晴烟寺、孙氏宗祠、孙氏学堂、孙氏庄园、孙家寨、孙苪孝行坊、戏楼、月牙池、杨树沟遗址等十大景观和古建筑。解放后,特别是文革破四旧,这些古迹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大部被毁,所剩无几,实在令人痛惜。
柏庙村的由来
古时候有战争也有和平,但总体而论,太平盛世的年代还是较长的,民众在和平年代里休养生息,生产不断发展,粮棉不断增长,蚕丝、纺织等家庭手工业的兴起,使民众积蓄的财富就会用来办些公益事业,那时的公益事业主要是修些庙宇,这里的柏树参天横野、绿荫铺盖大地,建庙是个好地方。人们把剩余的社会财富用来修庙敬神,乞求代代平安是一件天经地义的大好事,他们根据柏树的方位间隔和柏树的分布情况,坐北向南,建庙围墙,把柏树有的围在庙宇里、有的置在庙门前。开始建小庙,后来逐代修建扩大,就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庙宇了。根据晴烟寺庙碑记载,至明永乐年间此庙就经历过十七次修复,每次修复约百年左右,这样的话可以上溯到秦汉时代,说明秦汉时代这里就有庙宇了。有柏树又
有庙,久而久之“柏庙”就成为村名了。不管怎样说,是先有柏树后有庙,然后才有“柏庙”村名,这就是“柏庙”村的由来。
由于柏树形大量多,人们称之为“柏树行”。此间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如《刘秀避雨》、《龙击妖妇》、《张飞拴马》、《大闹晴烟寺,火烧杨树沟》等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柏庙孙氏
柏庙现有五百多户人家,两千多口居民,其中孙姓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孙姓主要分为两支,一支为原陈留郡孙氏(即本地孙氏),占全村孙氏总人口百分之一不足;一支为移民陈留孙氏(即洪洞移民肖二公之后裔),这支孙氏占全村孙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两支孙氏世代相交、和睦相处、辈份相统,而且两支本来就是一家,目前已经合二为一,通续族谱。
本地孙氏据传隋代之前就已经定居柏庙村,到盛唐时,柏庙孙氏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人口近万,他们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南下湖广,弃农经商。在柏庙村北兴起的孙家集(因日销万担棉花而号称“万花集”)成为驰名全国的农贸市场。
陈留郡孙氏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他们的子弟走上仕途的也越来越多: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以及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唐中书舍人孙拙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因为唐朝末年*巢义*的战争和北宋末年金兵的烧杀抢掠,陈留郡孙氏族人被杀的杀,逃亡的逃亡,所剩无几。到明初始祖迁来时,村中仅有几户孙姓人家。
现在的柏庙孙氏,绝大多是始祖肖二公之三子旺的后裔,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迁豫,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相传有二十余世。除我村及相邻的北周村、东郊段、冯沟、大王村、桃李外,还有石板沟、张青岗、架子沟、石井沟、王宗店、桃花峪、雷垌、朱寨等村,外迁户很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海外皆有,据不完全统计,总人口约有五万左右。
我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在明清时期,仅柏庙及附近村庄旺的后裔(旺之长子清支没有计算在内)榜上有前程的有庠生二十二名,廪生六名,贡生三名,增广生四名,举人一名,太学生八名,曾任知州一人,县令二人,府通判二人,这只是在谱内可考者,现在我族仅获大专院校学历的就有数百余人,还有研究生、硕士、博士及在国外的留学生。另外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师、经济师、农艺师、会计师等皆大有人在。
陈留郡孙氏的变迁
据史料记载姓氏的郡望兴盛于魏晋时期,是一个地区的名门望族,代表姓
氏的身份。公元二七三年,东吴*帝孙权的孙子、乌程侯孙皓将四子封为陈留王,封地陈留,从此,这支孙氏便在陈留繁衍生息;公元二八零年,东吴灭亡,三国归晋,陈留王降为郎中(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同时,又把魏国末代皇帝曹奂封为陈留王,这样,就掠去了原陈留王的封地,曹奂虽常住邺城,但对自己的封地实行严格的管辖。孙氏在这样的环境中举步维艰,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拼搏,人口数量剧增,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陈留郡的名门望族。
由于陈留郡孙氏数量增加,而陈留周围土地又归曹家,为了生计,只得到陈留以外很远的地方购置田园,北边是*河,东、南方盐碱沙土、土地贫瘠,只有西方土地肥沃,而相距百余里的柏庙周围恰被选中,先有部分孙氏族人迁此管理耕作。因历史原因,孙、曹两族始终不睦,孙氏无法在陈留再待下去,于隋朝前,合族决议,陈留郡孙氏族人全部迁往柏庙居住。有关陈留郡孙氏迁徙原因,历史没有记载,只是根据传说和推测。
千年古柏毁于一旦
柏庙古柏,据传始于周秦,两千多年后依然郁郁葱葱,巍然屹立,为中州大地少见的古迹景观。可惜在二十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中,当时的基层干部,不懂得数千年古柏的珍贵价值,以兴办水利缺资金为由,在一九六九年竟将十株大古柏砍伐八株进行变卖,致使千年景观被毁,实在令人可惜可恨。最近几年,群众又栽了很多柏树,来弥补失去古柏的遗憾。
张飞拴马
相传三国时期张飞在虎牢关大战吕布之后,由巩县东进,经草店、过虎林来到柏庙,准备休息片刻,再东进广武,谁知那天正逢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柏庙盛会,群众摩肩接踵,挡住了他的去路,张飞走到柏树行下,把乌骓马拴在南边的一棵柏树上,然后亲自到会场查看出路,事巧正碰上大戏演到斩奸处,三声炮响震耳欲聋,乌骓马闻炮响惊为催阵炮,寻主不见,惊慌失措。前蹄扒地用力一撑把缰绳撑断,柏树也被勒了一道深沟,这个深沟以后再也没有长平,后来人们把这棵柏树称作“张飞拴马树”。
龙击妖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贾英不孝敬婆母被龙公击死于戏楼南第五棵柏
树下的故事。
“龙击妖妇”的纪念碑楼,立于戏楼南第五棵柏树左边,碑楼上面放着击毁的柏树枝,中间则碑文,记载着:晴烟寺北邻南郊段村有一贫户寒妇,名叫陈王氏,丈夫陈刚婚后一年余,被逼远征守边,不幸葬身他乡,陈刚临行前,已知王氏身怀有孕,再三嘱咐贤妻保重身体,传后立根,生男起名叫世忠,生女起名叫世真。夫离乡三月,妻生一男,名叫世忠。王氏和陈刚情投意合,为保其子根,王氏吃苦耐劳,纺花卖线,教子成材。夜间纺花,纺到参星下西(合两点以后),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世忠天资颖悟,聪明过人,十五岁就考中秀才,光宗耀祖。王氏自然是喜出望外,十八岁就给儿子成了亲,娶妻贾英。但贾英好吃懒做,不孝敬婆母,王氏一再忍耐。五年后,贾英生一男一女。六年后盛夏,贾英白日睡觉,婆母端吃端喝,世忠对其劝解不改。一日,世忠教学未归,婆母赶织纺花,不留心,小女跌入水池,淹死。贾英大闹其婆,说她不存好心,非让王氏抵命不可,亲邻劝止不下,王氏因气而病,几日水米不下。贾英心生毒计,趁此机会,谎骗世忠,要到北周村镇请医取药,世忠信以为真,拿其母的十斤棉线变卖,贾英趁世忠卖线未归之际,偷买毒药,准备夜间夹服汤药中,害死婆母,他们从镇上回来,路过柏庙村,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刹那间,雷雨交加,天昏地暗,在地里干活的人都跑到戏楼下避雨。陈、贾二人也挤入人群中,此时雷鸣电闪,雨更大,风更紧,雷打柏枝,电闪戏楼,简直像把戏楼包围一样,人们屈膝下跪渴求保佑。顷刻,雨停风止,本村的人相继离去,只有陈、贾二人因泥泞暂时留下,贾英心怀鬼胎,面色苍*,屁滚尿流,要求世忠陪她出戏楼方便,当她走到第五棵柏树下时,“轰”的一声,震天动地,贾英随声倒地,世忠昏迷多时醒来,见妻被雷公击死,当时实感痛心,待人们把贾英抬到家中入殓,身上搜出毒药一包,才知她是因果报应。
为了永远不使人们忘记此一教训,后人在其柏树下面立碑铭记,以警后世。
晴烟寺的传说
柏庙的寺庙从秦汉兴建以来,到唐代已形成规模,那时的柏树参天横野、森森然不为风霜老,人们除把它当作风景外,还把它披上了一层神话的外衣。
寺庙里主神是玉仙圣母,每次圣母从天宫回来,庙内诸神放青烟迎接。有一年这里久旱无雨,禾苗将要枯死,玉仙圣母偏偏不在家,她的儿子龙王到天宫找她求雨,圣母发雨后对儿子说:“禾苗得救了,黎民百姓将要欢天喜地庆贺,我有事不能回去与民同乐,你可以在柏树顶放烟为号,我看到青烟就知道老百姓得救了”。于是乎,每当朝阳初升特别是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之时,远远就能看到:绿蔼蔼的一片苍翠古柏,青烟缕缕缭绕其上。真可谓之“有青烟升大谷,苍鳞百尺接青天”,“晴烟寺”就由此而得名。
晴烟寺的建筑非常雄伟,三进三出,中间有山门、两边各有便门,进山门沿卵石路步入大殿,便可瞻仰玉仙圣母像,玉仙圣母高五尺许,盘腿端坐、两手盖膝、两眼微闭向下,形态自然端庄,栩栩如生,给人以慈母般的感觉;圣母两边站着金童玉女、豆蔻年华,形态自然俊美。大殿东侧有龙王殿,供奉着龙王爷;
西侧是中王殿,供奉着中王爷。大殿后是一空院,院中有井,名为青烟井。再由此院往北又有一院,中间耸立着一座高楼,供奉着白奶奶木质雕像;两边各有厢房三间,这里是和尚居住的场所;和尚们诵经礼佛、照料香火、积善好施,
利播四方,为当地百姓办过许多好事。和尚死后葬柏庙村东之原,称和尚坟。
前人对晴烟寺的描述有诗词碑刻,说明晴烟寺当时在周边是个有名的地方。现抄录部分诗词如下:
成皋杂咏
许勉燉
古树参天腹十围,两行四列翠屏帷。
离奇最是龙头柏,鳞爪纷拿势欲飞。
注:许勉燉,清朝浙江海宁人,字思晦,乾隆三年任汜水县令。有好*声。(汜水县志名宦)
晴烟寺碑刻
谢益
老树纷拿翠接天,枝枝苍古不知年。
龙蟠鹤舞成名画,霞绕云回起瑞烟。
落子参禅逢老×,焚香习静悟前缘。
改柯易叶辈群卉,凭眺唏嘘野寺边。
(一)
枝枝有鸟乱鸣时,鼍作鲸吞不复知。
金粟堆前松柏里,炉烟细细驻游丝。
(二)
不露文章世已惊,高飞燕雀贺生成。
崔嵬枝干效原古,此物娟娟长远生。
注:鼍,鼍龙又叫扬子鳄,俗称猪婆龙,力大、贪睡,穴居江河岸边。娟娟,姿态秀丽的样子。
注:谢益,安徽桐城人,道光九年任汜水县令。为*知大体。(汜水县志名宦)
柏庙青烟
禹殿鳌
已闻古柏避嬴皇,十二株连色更苍。
干老龙门承玉露,根蟠牛口挟青霜。
夏周陵寝兼风雨,楚汉山川半夕阳。
惟有青烟生大谷,苍鳞百尺节天长。
注:禹殿鳌,汜水人,清顺治庚子举人,曾任湖北*州知府。
玉仙圣母的传说
柏庙之庙在初建之时是很简单的,但是庙建好之后,敬什么神却是一件大事,绝非一哄而起,经过几番舆论商讨,最后决定请玉仙圣母做此庙之主神。为什么请玉仙圣母做主神呢?这方面是有很多美好的想象的,第一、玉仙圣母是女神,女的具有慈祥、和善、贤惠、度量之美德,在女神身上有很多地方是男神所不能比拟的;第二、女的希望平安,厌恶斗争,她的忍耐性、抚顺性、忧伤感、怜悯感都是天赋的;第三、她希望人们勤劳朴实、尊老爱幼,以其天伦之乐为终身之道,以其美名诛当地之恶妇毒子。这三种理由是当时人们的夙愿。当时人们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岁岁平安、年年有余。自圣母金面落成后,这里基本上没有出现不孝之子媳,吃喝嫖赌之风少矣,特别是孙氏后代中的贤妻良母屡见不鲜,两座节烈牌坊为证。即使是偶尔出现不贤之人,亦都得到应有的报应,如柏树的“龙击妖妇”,这些都是例子。
晴烟寺前面建有庙台,人们进庙降香,必须拾阶而上,庙台前边有一庙坑,形同月牙,取名月牙池,据传为圣母的洗脚盆,此坑常年有水不断,涝年坑满水平,大旱之年,坑水也潺潺不断,据说此坑内有金蛤蟆,它是这一方幸福的征兆。后被南蛮子盗走。另外还有一段玉仙圣母养狗养兔的传说,南山有一狗精,不断伤害黎民,圣母的儿子龙王路过南山,得知此情,便把狗精捉拿庙中,准备杀害,圣母念此狗数千年修炼不易,便赦免放生,此狗感激圣恩,愿随圣母除恶驱邪,夜间此狗经常出没在庙周围,贼偷歹徒也因此不敢做坏事了,此传说给本地带来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风尚。还有圣母养兔的故事,她从天宫回来,路过月亮站,嫦娥请圣母喝茶,令玉兔唱歌,圣母见玉兔洁白如雪,小巧玲珑,有爱慕之心,便向嫦娥讨要,嫦娥当场答应,圣母将玉兔带回后,便撒在院中,玉兔随意出没,经常和村民见面,从不伤害人们,现圣母的金面早已荡然无存,但玉兔仍不断出没人间。
(附圣母训世碑全文)
孽海茫茫,首恶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惟有邪淫,拔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丧国,萧口锦心之士因此败节,名始为一念之差,遂之毕生莫赎,何乃淫风日炽天理论亡,以当悲当憾训反为得计,而众怒众贱之事,不知盖刊淫词谈丽色目注道去娇恣,肠断庶中窈窕、或贞节、或淋德,可敬可嘉,乃计诱而使无完行,若仆妾、若婢子,宜怜宜悯,竞势逼而致沾终身,既令族亲含羞,尤使子孙蒙垢,总因心昏气浊远贤亲,知天理难容,神人震怒,或妻女酬尝,或子孙受报,绝嗣之愤,无非好色之徒,妓女之祖,竟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当贵则金榜除名,笊杖清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牲沧受之途之苦,从前恩爱至此成空簪日风流而今安在与其后悔于无从孰若早思而犯,奉劝青年之士,乡里糟糠*陵名流发觉悟之心,破色魔之障,美容白面不过皮肉骷髅,美艳红妆乃是杀人之利刀,纵对如花如玉之乳,常存若姊若妹之心,未犯者宜防失足,已犯者乃早回头更祈辗转流通迭坝化×,比使衣在齐归觉悟,人人共出迷津,则大恶既除,众邪自消,灵台无滞世荣垂远矣。
始祖的传说
柏庙孙氏始迁之祖肖二(据传本名凹,字继统),生于元致和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元一三二八年四月二日),属龙;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刘家集椿树胡同(即现在的洪洞县城东关第七村民组),其祖籍河南省汜水县柏庙村;夫人贤氏(因其姓氏失传,故称贤氏)。
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为实现先辈遗愿报名迁祖籍,被批准。洪武四年,携全家迁豫。长子泰,夫人赵氏,定居巩县鲁村,在鲁村被立为始祖;次子盛,夫人经氏,先定居巩县罗庄,在罗庄被立为始祖,后又娶夫人杨氏,定居温县夏庄,在夏庄亦被立为始祖;三子旺随父母定居原祖籍开封府汜水县柏庙村,在柏庙村始祖肖二被立为始祖。对鲁村、罗庄、夏庄孙氏而言,始祖肖二应为太始祖。
关于始祖何时迁豫,有两种说法:根据史料记载,洪武四年朝廷下令移大批晋民入豫,凡是晋民之后裔家谱记载,也多为洪武四年,我柏庙孙氏老谱(清乾隆年间枝乔所修)也同样记载为洪武四年迁豫;可是,根据十七世孙,南新庄人孙金陵多年续谱考证,始祖迁豫时间应为明洪武二年,他的考证依据何来,因本人亡故,已无从知晓,其本人所续南新庄村孙氏族谱和考证依据,也作为随葬品而失灭,幸亏尚遗留其族谱手稿,字迹清晰可辨,原抄老谱为洪武四年,后专门浓笔改为二年。到底何时迁豫,根据传说中的始祖身世以及迁徙经历,应该是明洪武二年。
始祖迁徙的传说
“柏庙孙氏始祖肖二,原籍山西洪洞县------。”我们族谱上是这样写的,我们一直也是这样传说的。不错,始祖肖二原籍就是山西洪
洞县。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始祖肖二的祖上原籍竟还是开封府汜水县柏庙村。可能会有人诧异:不会吧,是不是搞错了,哪会有这么巧合?没有搞错,经过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根据传说和深入论证,确确实实就是如此,这决不是的偶然巧合,更不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而是始祖有意而为之。
公元一一二六年末,金兵大举进攻北宋,乘冷履冰过*河,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说他们是日本侵略者的先祖实不为过,所到之处杀光、烧光、抢光,为避兵灾,大批难民扶老携幼,背乡离井,向西山中避难。世代居住在柏庙孙家集的肖二先祖,也和同乡难民一道向西奔逃。他们在三门峡附近冒险踏冰越过*
河,一直在山中漫无目的的前进,年老体弱之人更是艰辛,有的没有死在金兵刃下,却死在冰冷的逃亡途中,为寻找合适的栖身之地,一路上饥寒交迫,风餐露宿,经过多日奔波来到山西省洪洞县,这里虽比不上家乡昔日的繁华,但却没有使人提心吊胆的兵乱之灾。
山西人的质朴,洪洞人的热情,温暖了逃难人的心扉。他们和山西人共同劳作,共同生活,把河南的先进经验传人山西,把山西的先进经验学习过来。十年八载下来,除了老年人口音外,这批落难的河
南人完完全全融入了山西人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在异乡的落难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甚至在梦中也在呼唤昔日分散的同宗亲人。一代代、一世世,他们都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孙:咱们是
河南人,我们的根在汜水柏庙孙家集。大多老人临终前都拉着晚辈的手:我已经没有指望了,希望你们有机会一定回老家看看,替我在祖先坟前磕个头。一声声凄凉的哀叹,一缕缕深情的思念,记录了远在异乡陈留郡孙氏族人的无奈和眷恋。
沧海横流,世态多变,时间过去了近百年,蒙古族勃兴,旄麾南指,直捣中原,在元兵步步紧逼下,南宋朝廷腐败无能节节败退,蒙古人虽剽悍凶猛,但亦屡遭汉族顽强抵御,肖二公的先祖显祖、耀祖、光祖、荣祖、昌祖率世信、世茂、世泽、世盛、世荣、世高、世才(祺)、世朝八个子侄组成一支强大的义*,他们浴血奋战,多次重创、歼灭入侵者。
民族的奋斗,英烈的努力,没有挽回腐败朝廷的命运,历史清楚记录了外族元朝统治者替代了南宋。但,民族自尊心没有泯灭的优秀儿女们抵抗外来统治者的斗争一天都没有停止过,元朝统治期间,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千起农民起义,规模较大的有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广东朱光卿聂秀卿、河南棒胡、萧县芝麻李、南阳布王三、荆樊孟海马、浙东方国珍、泰州张士诚等,特别是刘福通、徐寿辉、彭莹玉、郭子兴、朱元璋等人领导的红巾*农民起义*所向披靡,最终
使元朝统治阶级彻底走向了崩溃。
由于连年战乱,再加上疫情灾荒,中原人口逐年减少,而跟河南相邻的山西则不然,那里东有太行为屏障,西有*河峡谷为天险,成为战乱中的避风港,因为环境比较安定,所以人口不断增长。明朝初定,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朝廷就酝酿动员移晋民入豫。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大*之初,往往伴随着许多优惠条件,官府除发放足够的搬迁费外,还允许自愿移民者挑选落脚地;但“男子弟兄多人,不得迁往同地”之规不能更改。
我始祖肖二,时年四十有一,夫人贤氏,育有三子二女(仨小俩闺女,五门好亲戚之说,就是从此而来),除长子泰已成婚外,还有二子二女尚未婚配,次子盛,年方十七;三子旺,尚在襁褓。为不辜负先考遗望,经反复斟酌,决定报名入豫,并要求迁入原祖地,被批准,只待官府择定日期启程。
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因晋民报名迁豫者寥寥无几,官府无奈,只得强迫迁移,为防止半道脱逃,大批晋民被绳缚双手而行(移民如果大小便,会要求押送官兵把手解开,所以一直到现在,河南人都把大小便称为“解手”)。而我始祖和其他自愿迁移者,一路上非但没有为难,反而得到许多照顾。
经过多天的长途跋涉,移民们终于到达了各自的目的地,始祖的长子泰夫妇被当地官府分到巩邑鲁村定居,次子盛分到偃师孙家湾,三子旺因未成年,根据始祖愿望随父母定居原祖籍汜水柏庙村。因盛未成家,官府应允始祖全家暂时住
在一起,待盛成家后再搬回柏庙。
为了今后生计,始祖在孙家湾安顿好全家后,只身一人来到柏庙打点,偌大一个柏庙村,并没有如祖上传说的那么繁华,孙家集也是房倒屋塌,一片狼藉,从东到西,人迹罕见。再看柏庙村东,除了二十余株大柏树郁郁葱葱生长外,晴烟寺内冷冷清清,杂草丛生,不要说主持僧人俱无,就是上香者也寥寥无几。柏庙大街还算气派,庭院楼阁,坐北朝南,居民出出进进,犬吠鸡鸣,只有这里,还有一丝生气。始祖暗喜,看来同宗亲人尚在,也好有个照应;仔细询问,不仅大失所望,原来此处豪宅竟住的是耿姓人家,有人告诉他,全柏庙村只有柏庙河沟内几户孙姓人家,辗转找到一孙家,说明情况,孙家大喜过望,热情款待,留宿家中,彻夜长谈。原来柏庙孙家集自孙家逃难后,就一直土地荒芜,他们家向南逃跑,躲进深山,几年后,形势稍有好转,他的祖上思乡心切,就偷偷搬回老家,靠垦荒耕种度日,其他几户,情形也是大同小异。元朝建立后,把柏庙孙家集一带上百倾土地划归身为皇亲国戚的耿郡马所有,耿家因在柏庙当街大兴土木,他们只得搬到柏庙河沟内窑洞存身。始祖与这户孙家主人推算辈分,幸好同辈,他长为兄,始祖为弟。
偃师孙家湾,地处偏僻,官府鞭长莫及,此处土地十分贫瘠,稍好一点的,已被先到之人开垦占完。一家人坐吃山空,官府临时接济的也只是杯水车薪,眼看已经无能为计,父子二人只得外出扛活为生。孙家湾向东二十余里罗庄村,庄上有一经姓大户,有良田近百亩,家境殷实富有,经氏老者,膝下一子一女,经女长得月貌花容,则性格刚强,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年方二八,尚未许人。经家地亩耕种等一应杂活,全靠长工劳作。始祖父子二人在山西洪洞本来就是农家高手,扛活来到经家后,楼犁锄耙,样样精通,再加上能够吃苦耐劳,深得主人欢心。扛活年余,父子二人来回奔波,多有不便,经经家请求,官府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始祖全家搬往罗庄村,居住在经家。
始祖次子盛,时年二十,虽然务农,却生得一表人才,再加上勤劳朴实,能言善道,经氏主人心爱有加,暗暗打算,决定招为爱婿。经和始祖商议,二人一拍即合,于是择定吉日,为二人操办了婚事,并拿出了大批财产,作为陪嫁。
始祖夫妇了却了一桩心愿,带领子女安心的回到了柏庙村,住进了杨树沟(也叫晴烟沟)的窑洞内,和同族孙家一起在沟内垦荒耕种,共渡光阴。
祭祖文
维公元年四月二日,农历月日,我柏庙及相邻各村暨巩义鲁村、罗庄和荥阳瓦屋孙村、郑州孙庄等各支系孙氏族人,还有全国各地返乡拜祖的孙氏亲众共数千余人,仅以鲜花盛果,孝心之诚,共聚于始祖肖二公暨历代先祖之殿前而礼拜祭曰:
尊哉孙氏出自妫姓始祖虞舜田完后裔大夫田书伐莒有功
景公赐姓食采乐安后代传继吾氏兴起柏庙孙氏源自陈留
隋朝时期世态多变封地难留全族西迁落根晴烟吾族兴起
北宋百姓位列前三千秋族众大姓无愧为国为民功勋卓越
继承传统光大华夏忆我始祖洪洞布衣明代初年迁民壮举
祖携三子来自山西重返祖地绵延至今长次二子分居巩义
光阴悠惚六百余载世事沧桑山河多变克尽中兴世代列祖
淳厚善良教育子嗣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创立家基致富开源明清蕃盛冠盖日暄足迹所至遍风中原五世祖旻官赐八品
继后诸祖驰聘笔林生员人数三十有余州县官员亦有多名
今日盛世人才辈出人民公仆勤*为民仕途学者层出不穷
人所共仰养生懿行风物咸被启蒙后觉内洁外清彰显家邦
代代相继乃至今昌伟哉孙氏华夏之星孙子兵法凯歌百代
孙权称雄开皇吴国思邈医药旷世奇才过庭书论名贯古今
中山总统革命伟人功垂千古扬名世界美哉孙氏千古雄风
万代敬仰百世所宗孙氏子孙奋发图强慎始追远心大志刚
改革开放人神共襄为创大业五洲翱翔高举大旗科学发展
振兴华夏慷慨激昂八荣八耻牢记心上奉献社会再创辉煌
共建和谐当仁不让英才辈出世代永昌*河滔滔嵩岳茫茫
缅怀先祖世代弘扬
禀告我祖伏惟尚飨
孙家集的传说
相传古代的孙家集,东到现在的大王村沟西,西到现在的南峡窝,南到现在的北周村北,北到现在的寨沟。人口近万,中心村庄是柏庙村,从隋代起陈留郡孙氏族人就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耕织,繁衍生息。
李渊起义,灭隋建唐。国家稳定,人民安康。陈留郡孙氏族人中
的佼佼者不甘于落后的农业经济,他们逐渐走出落后村落,把本地的农产品带往外地,兑换外地的特产后,又带回本地调换,这样循环运作,从中受益。久而久之,做这种行当的人越来越多,而外地的生意
人来本地的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情的发展,他们不再走出去,而是就在家门口摆设摊位,和外地客商进行物资交流。逐渐发展壮大,在柏庙村北边渐渐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从早到晚,街上商贾云集,人流车水马龙,攘攘熙熙,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销售和采购商品。鼎盛时,孙家集日销售仅棉花就万担左右,因此,孙家集又叫“万花集”。
到盛唐时期,孙家集也达到了巅峰,成为全国驰名的民间集贸市场,特别是湖广南方客商,在孙家集采购大批商品后,从柏庙河码头水运,经过南阳,到达南方各地。
在北方联系南方的物资交流商品中,特别要提到本地的一种特产——柿饼。
由于地质和气候的有利因素,从古至今,荥阳、汜水就大量种植柿树,到了秋后,人们把满树红彤彤已经成熟的柿子进行收获,然后去皮加工,经过反复多天日晾夜露,最后囤集闷捂,就制成了柿饼。柿饼甜腻可口、营养丰富,柿饼和柿霜药效显著,性甘湿无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柏庙大街为了加工囤积销售柿饼仅“柿饼炕房”就有好几处,在孙家集采购的柿饼成船远销湖广、福建一带。据传当时南方的妇女生孩子后,必须要用柿饼沏水泡茶喝。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方方面面,孙氏族人不再是依靠单一的种植经济,他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他们本来就注重教育,现在更是大办学堂,使孙氏子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他们有的从商,成为腰缠万贯的巨富;有的走上了仕途,成为国家的栋梁。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就出生在这里;国父孙中山的先祖,唐中书舍人孙拙之祖籍就在柏庙村,后来,他的儿子孙誗在唐僖宗三年(公元八八三年)被选为百将,以武功封东平侯,带兵南下和*巢起义*作战,后定居于江西
宁都县。
唐朝后期,王仙芝、*巢农民起义*在此与唐*激战,整个柏庙孙家集被战火所毁惨重,大批孙氏族人四处流离,到战后,留下的和陆续又返回的孙氏族人还不到原来的一半。孙家集商贸交易断断续续,到北宋年间,基本恢复生机,但比唐朝鼎盛时期还相差甚远。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孙家集再次受到战火洗礼,陈留郡孙氏族人也再次四散逃生,其中一部分逃到山西避难。金人统治时期,村中仅剩几户孙姓人家。
明朝洪武年间,逃难落户山西的孙氏后裔肖二公又重新迁回祖籍定居,孙家集农贸市场又慢慢复苏,到明朝中期,再次达到了鼎盛。
随着历史的变迁,孙家集伴随着陈留郡孙氏族人的迁徙也历经了风风雨雨,从兴盛(唐至北宋)到衰败(南宋至元),从衰败到重新兴盛(明),经历了近千年,最终彻底毁于明末战乱的兵火。
孙仙庙的传说
隋代前,陈留郡孙氏西迁柏庙后,盛兴商贸,在村北逐渐形成一集市,名曰“孙家集”,至盛唐时,孙家集达到巅峰,成为全国驰名物资交流中心,因日销棉花万担,号称“万花集”。
在孙家集的东头,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庙宇,这就是方圆几十里人们熟知的“孙仙庙”。有关孙仙庙诸多奇闻趣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孙家集居住着一位老人,姓孙名星,因其排行第七,不知是亲弟兄排行,还是叔伯弟兄排行,已无从考证,人们称他为七星。孙七星善阴阳、精八卦,家境殷实富有,但他富而不吝,博学而不傲,乐善好施,方圆村邻,谁家办个红白喜事择吉日、看风水,都乐意请他帮忙,他也是有请必到,从来不收人家一文钱。由于他热情待人,而且帮谁家办事,谁家的事就办得顺顺当当,天长日久,人们称他为“孙半仙”。
有年夏天一日,天空晴朗,酷暑烈日,孙半仙把粮食摊到场里晾晒。正晒之
时,常在孙家集上摆摊算命的一位老者来到跟前,因为孙半仙无偿帮助邻里,难免会影响以阴阳八卦为生的老者生意,平时老者对孙半仙有意见又不能明说,这
时就借机戏曰:都称你是半仙,我看你是徒有虚名,今天燥热,虽然是晒粮食的好天气,难道你没有算到今天会下雨吗?孙七星听了,哈哈大笑:今天虽然有雨,但绝对不会影响我晒粮食。算命老者不服道:如果今天下雨淋不到你的粮食,从此我不在孙家集算卦。于是,生意也不做了,和孙半仙一起坐在场边树下等雨。不到一个时辰,果然乌云密布,闪电雷鸣,别人慌忙收拾东西,以避雨淋,算命老者也赶紧移到了屋檐下,只见孙半仙稳坐吸烟、不慌不忙。霎时瓢泼大雨从空而降,夏天的雨,来的急也收得快,仅仅吃碗饭功夫,就云收雨散,不一时,照样烈日当空,再看孙半仙场里晒的粮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雨水离场边尚有两丈开外,刚刚下到乘凉的树旁。再找算命的老者,已不知何时不告而辞,从此人们在孙家集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议论:不是“半仙”了,简直就是整个活神仙。
由于他性格开朗、虚怀若谷,寿至一百单八岁,无疾而终;其豁达大度、乐善好施,后世子孙大富大贵,仕途有成,其后人官至中书舍人。
他生前受到爱戴和尊重,逝后人们为了永远缅怀这位老人,希望他能够成为真正神仙,庇佑一方平安,于是在孙家集东头建一庙宇,依其名字称“七星庙”,书文载记,为之学名;而四乡民众却按对其尊称为“孙仙庙”,口头流传,为之俗名。
清初,肖二祖十世孙,东郊段村人孙睿重修七星庙时,弃学从俗,于是“孙仙庙”就成为其正式名称。
后来,孙仙庙遭到洗劫,被夷为平地,因其圣气灵验,人们起初只在原址焚香礼拜,祈求幸福安康,后逐渐盖起简易圣居。一九九九年由肖二祖十八世孙,东郊段村人孙治安带头捐资,并主持工事,方圆村庄群众积极响应,出资出力,一座雄伟壮观、金碧辉煌之孙仙庙在原址拔地而起,其规模空前,圆了八方香客之夙愿。
神医孙震的传说
他是一颗炫目的流星,在历史太空中一闪即逝。虽然没有给后世留下华丽的篇章,甚至其英名也被误传,但家乡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这是一个流传最广的有关陈留郡孙氏之故事。
唐朝初期,柏庙有一祖传中医先生,名孙震,他自小受祖父熏陶,并且聪明伶俐,十来岁时,就跟随祖父走东家串西家,把脉问诊,试习医术,在中药店里帮助父亲看方抓药,从来没有出过纰漏。
隋朝末年,杨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组织义*,以反抗隋杨统治。其祖父和父亲因为用医术支持义*,给起义*队疗伤,
全家被隋兵杀害,当时孙震年已弱冠,尚未婚配,因给义*送药在怀庆府,才幸免于难。
唐朝建立后,形势逐渐稳定,孙震也已娶妻生子,为了生计,他继承祖愿,
重操旧业,在孙家集开一诊房,广配药材,一面看病,一面售药。因其祖父名声在外,来找他看病之人也很多,甚至有些远道病人也慕名而至。
要论孙震的医术,在*河以南无人可比。过去人们遇到头痛发热的小病,一般都是自己找点单方,向来不求医,凡是来找他看病的,除了大病外,好多都
是感觉不是多大的病,可偏方又治不好,这些病实际上都是些不治之症,就是医术再高,也难妙手回春,结果是看一个死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坏名声也传开来,纷纷议论,说他医术低劣,能把活人治死。本村一个远房侄子,年少气盛,不相信这些,心想,我没病装病,让他看,还能把我治死不成?于是,有天看到孙震路过,突然躺到地上,手捂肚子,说肚疼,让看病,孙震来到跟前,看看舌头,又把脉号了号,直摇头说,不行了,准备后事吧;小伙子闻言哈哈大笑,从地上站了起来:我没有病,是骗你的,孙震严肃的说:刚才你突然倒地,已经把肠子摔断,没有办法了,小伙子这时感到腹内隐隐作疼,赶快往家走,刚走到大门口,只听“噗通”一声倒地而亡。这事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找他看病了,药店的生意也是越来越萧条。本想靠行医、开药铺致富度日,没有想到最后竟连全家最低生活水平也难以维持。
静下心来,反复思量:深信凭自己的医术,绝对不应当走到这个地步,为什么会这样呢?无非是运气不济。于是,找到算卦先生问运气,算卦先生告诉他,只有他老婆的脚长到十来斤重的时候,运气才能转过来。回家后,反复看老婆的脚,不仅仰天长叹,此生休矣,看来这辈子运气也难转过来。
叹息归叹息,日子还要过,办法还是要想的,为了全家生计,万般无奈,只得决定带领妻子儿女背乡离井,出外去闯荡。因以前帮助义*到过*河北怀庆府,就决定暂时先去怀庆府存身。
择好吉日,动身出行,在汜水口坐船过*河,这时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下船后,儿子欢蹦乱跳跑到前边玩耍,孙震挑着担子向前奔走,唯有其妻身背女儿落在后面,脚小身重,再加上*河滩土质粘黏,走得越慢,泥土粘得越多,越走不快,孙震回头催促道:你走快点不行吗?其妻答:你看我的脚有十来斤重,能走快吗?孙震闻听,懵然一愣,联想算卦先生之言,心想:难道我的运气从此要转过来了吗。
日行夜宿,这天走到怀庆府时,天已过午,又累又饿,寻一饭馆坐下,刚准备用餐,突然听到噼里啪啦鞭炮声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声由远而至,孙震出门一看,原来是人家办丧事今天出殡,他站在人群中,看着众人抬着棺木前行,突然发现从棺材内有血渗出滴到路面,他蹲在血印旁仔细看了看,返回店内问老板:我们河南都是埋死人,怎么你们这里却是埋活人?餐店老板一脸迷茫,当得知原委后,老板领着孙震一路小跑来到墓地,幸亏尚未下葬,经过主人同意,当场开棺,孙震号脉后,取出银针,在胸部一针下去,只见死者微微动了一下,吃碗饭功夫,死者恢复了呼吸,赶快抬回家中,后来假死之女子生一大胖小子,这是后话。原来此女已有八个月的身孕,因怀的是男孩,生性淘气,在母亲肚内用手抓住了心脏,造成假死现象,孙震只一针,扎在了孩子的手指上,疼痛使孩子手掌松开,才使母亲缓过气来。这些只是民间传说,不一定有科学道理。
原来孙震救的女子,其婆家、娘家都是怀庆府有名的大户人家,特别是婆
家,乃怀庆府官宦之家,不但富有,而且有权有势,不足的是家中四代单传,原先儿媳已经生一孙子,眼看二胎将近临盆,突然有此变故,悲痛无比。多亏孙震一针救了两条人名,特别是又喜添人丁,改变了单传几代的命运,更是大喜过望。
被救女子的家人对孙震感激不尽,得知他的遭遇后,婆、娘两家出巨资为他置地盖房,又专门在怀庆府繁华地段建一药铺诊室,供孙震看病抓药。
也该孙震时来运转,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只剩下一口气将要死亡的病人,经孙震诊治,却能出现奇迹,起死回生,孙震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河南边的人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纷纷过河问诊。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宫内太医多方诊治无果。于是下旨,广召各地名医进宫,许多名医纷纷逃避,害怕医术不济招祸上身,唯有孙震应诏前往长安,果然不负圣望,半月病情好转,一个月下来御体痊愈。龙心大悦,赐予金银绸缎,破格封为五品“太医院使”,留于长安。孙震虽有不愿,但也无可奈何,不敢违旨。
孙震在长安度日如年,据说后来不知何故,还和鄂国公尉迟敬德闹了点小矛盾,后上奏折,坚辞官位,反复请求,唐太宗终于准奏,返回怀庆府,继续行医,为民造福。
孙震和孙思邈为同一时代之人,他们两人的医术在当时不相上下,有“东西二孙”之说。在历史上为什么孙思邈比孙震有名望呢?究其原因,孙思邈不但医术高超,而且文才过人,他总结的医道著书后流芳千古;而孙震医术虽高,则文才欠缺,名噪一时,如过眼烟云,后人只有靠传说来了解其人其事。
神医孙震的故事,在我们这一带广为流传,特别是他“在河南能把活人治死,到河北能把死人治活”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孙震死于唐高宗时期,因其医术高超,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河北,人们建庙以寄托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原来把这些庙宇称为“孙医庙”或“医圣庙”,久而久之,后人只知庙主姓孙,不知其名,庙宇就通称为“药王庙”,并把他的事迹嫁接到了历史名人孙思邈身上,实乃误传也。
始祖在天有灵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日,郑州柏庙孙氏族谱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通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孙氏祠堂经过整修,已重现雄姿,族众合议,于二零零八年清明节举行声势浩大的拜祖、祭奠仪式。
凡是参加零八年拜祖仪式的族人都永远不会忘记,那时春暖花开、不冷不热,特别是拜祖那天,天空虽不是晴空万里,但根据天气预报和种种迹象表明也绝对没有雨讯。当广场大会结束,主持人宣布大典队伍赴祠堂拜祖时,天空突然零零落落下起了小雨,持续了十多分钟,队伍到达祠堂,小雨骤然而止,祭奠仪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人们惊奇之余也议论纷纷:从始祖仙逝,到零八年祭祖,六百年左右,这样隆重的祭拜仪式是前所未有的,始祖在天之灵,看到后世子孙至孝至诚,怎么会不感动落泪呢。
每逢和族人聊起孙氏宗祠之事,大家都会争先恐后,津津乐道讲起耳闻目睹始祖显灵之奇闻趣事。
在零七年修缮孙氏祠堂过程中,有两件事使会长孙尽忠和主抓修祠工作的副会长孙改名永远难忘,在修缮祠堂拜殿时,因为是古代的建筑,房檐滴水现在已经不能再烧制了,怎么办呢,只有挨家挨户寻找过去用后剩下的,全都找过来
了,也只有那么多,怎么看也想着不会够用,没有办法,只有先用着,说来奇怪,到最后不但没有用完,反而又剩余了三个。在修正殿祖宗牌位暖阁时,木工师傅
量好尺寸做暖阁风门,风门做成后,安装时重新测量,不仅大吃一惊,做好的风门比原来测量的尺寸整整少了十公分。风门已经做成,木料所余不足以重做,没
有办法,只得中间隔缝安装,等装完之后,在场之人惊奇万分,整体暖阁间隔十
分完美,如果按照原测量尺寸做成,整体效果就显得不尽人意。
当柏庙村十九世孙焕奇讲起始祖显灵之事,更是神乎其神,他听老辈子人讲过,解放前柏庙村大部分孙姓人家办事都是在祠堂里待客,办事时,必须将祠堂的三个门(祠堂南、北门和学堂南门)全部打开,事情才能够办得顺顺当当、十分圆满,否则,办事饭菜不是掉底,就是其他地方出纰漏,反正是非常不顺。传得更神的是:经常有人在晚饭后看到一慈眉善目、白髯飘逸的老者,拄着拐仗走进祠堂,看见之人紧跟进去,仔细找寻,却不见老人踪影,时间长了,看见的人多了,纷纷猜测,肯定是始祖在天之灵思念子孙心切,常回来看看。
如果以上是孙焕奇耳闻、民间传说,以下却是他目睹、亲身经历。他小时,在祠堂东边学堂上学,中午午休,小孩顽皮,都跑到与学堂一墙之隔的祠堂正殿睡觉,有的小孩把门板摘下,一头担到门槛上,睡到门板上,有的就直接睡到始祖牌位前的供桌上,说来也怪,有的睡得很香,有的不是在供桌上掉下,就是在门板上被掀入大殿外面的流水道里。时间长了,他们摸到了一个规律:凡是孙姓小孩都安然无恙,凡是外姓小孩都睡不安稳,当时刘根生不服气,一连三次把他从供桌上掀翻在地,从此,他再也不敢去尝试了。
文革破四旧,学堂改作大队部,而祠堂改作村卫生所,卫生所里有两名医生,一个姓魏,一个姓段。晚上需要有人值守,开始是他们两人轮流值班,每到深夜,不是这里响就是那里动,搞得胆战心惊,整夜不能入睡。后来,他们找了一个姓孙的替班,却整夜无事,睡得十分安稳。
神奇的柏庙孙氏庄园
柏庙村大街有一座元末明初建起来的近八百间民居群,虽历经岁
月沧桑,风雨剥蚀,至今还基本保存完整。该建筑不用钢筋水泥,最高建到四层楼并一直使用到现在。传说中的方三丈(房基三丈见方)和古时木匠传称“四梁八柱”、“墙倒屋不塌”的神奇建筑在这里得到了验证。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技巧,是一部研究古建筑文化的活教材。
明洪武二年,孙氏族人由山西洪洞迁至柏庙,先在杨树沟窑洞栖身,耕耘田亩,从四世廷玉到六世年间,家业逐渐兴旺,广置土地上千顷,成为汜水南部首富。当时在柏庙街居住的耿郡马家因朝事败落、家破人亡,遂将其耿家楼院全部卖与孙家,至此,孙氏才由杨树沟搬住柏庙当街,并历经数代修建,便成了规模宏伟的孙氏庄园。
孙氏庄园总占地面积约三十亩,采用八卦出进、五宅相连的建筑模式。每座宅院均分三进,第一进为客房,第二进宅院中为大厅、左右厢房,第三进为后楼院;中为四层楼房,两侧各有两层楼相配,整个庄园的五处宅院均有南北通道和
角门相连,形成整体布局。步出内宅,进入后花园;院内亭阁楼榭,环境优雅。
在孙氏庄园五处主宅的两侧,东有看家楼两栋,西有马厩,是孙氏族人养牲畜的地方。整个庄园,前有上马石,后有后花园,可见当年孙氏庄园的辉煌气势。尤其是孙氏庄园形若迷宫的建筑方式,进入大门,若无熟人带领,则大多因楼宇
相似、房屋相同而迷失方向,因此,孙氏庄园有易进难出之说。
现在的孙氏庄园,整个五宅基本保存完好,原住族人相继搬出,
如今内住人口不足五十人,偌大一个神奇庄园,如不及时维修,有着弃置自然毁坏的危险。
柏庙楼被毁简述
柏庙原有三栋高楼,都在孙氏庄园内,均为四层,矗立在庄园之中,使古老的庄园更增添几分雄姿。
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抗日战争,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投降了,但是,当时南逃的国民**队还没有返回来,共产*领导的八路*主力还远在他地,五云山和巩县等地驻有八路*的支队(皮定均部队),荥汜地区还没有解放,还被地方土匪武装霸占着。其中,最猖獗的就是方子美,他有三个中队,几百条枪,有两个中队就驻扎在柏庙的三座楼上。他们妄想依仗楼高墻厚作屏障,跟八路*对抗。
一九四五年冬腊月初九早晨,人们还没有起床,一支八路*部队就从南山奔来,把柏庙团团围住。在长时间喊话劝降无果后,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大炮、机关枪齐发,十点左右,一栋楼被炸了个大窟窿着火了,接着另一栋楼也着火了,盘踞楼中的土匪乖乖投降了,近中午时分,八路*押着俘虏南去了,两栋楼在滚滚浓烟中塌了。若干年后残墙被拆除。
孙苪太学生孝义坊
“汜水县志”载:孙苪,监生。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尊父庠生尔功遗命,同侄庠生永清于庄南建宗祠,岁时奉蒸尝(祭祀祖先的贡品)。旁构书室,延师课子侄。置祭田二十四亩,学田四十亩,以为乡祀膏火(照明的灯火和学生的补贴费)、三资。敬宗睦族,以足以示型一乡也。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邑令安而恭请旨建“孝义坊”。
“孝义坊”在柏庙村东头,距孙氏祠堂百米处,过街面东而立,高三丈许、宽五丈余,纯青石雕刻,左右各有四个青石雕琢的狮子,有雌雄之别,雌狮怀抱
幼狮。坊横梁正面雕八仙过海图,背刻二龙戏珠图。大字书“孙苪太学生孝义坊”,中上方一匾刻“圣旨”二字,其建造工艺十分精美。一九五八年修石板沟水库被拆去顶部,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时逢破四旧,被全部毁掉。
.16.
柏庙戏楼
始祖后裔传至七世,人丁兴旺,家庭成员激增,于是七世祖如绰带领妻儿全家,在离柏庙一里之地的东北盖屋建宅,成立新庄,因为土地关系,马氏、段氏、魏氏相继聚拢村中,逐渐形成一自然村,为了区别北边相距十多里的新庄,最后定名为“南新庄”。
南新庄人爱唱戏,先是在本村自娱自乐,后逐渐扩大,集资置办戏装,成立剧团,为了配合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庙会,全体孙氏族众合议,由新庄出资,柏庙拨地,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戏楼,专供南新庄剧团演出之用。
此楼名曰八角戏楼,位于寺院正南方向,离寺院约米之外,同“月牙池”成一直线,坐南向北,长12米,宽8米,高15米,全部用砖石砌成,楼台前后两节,前台约7米,供演出用,后约5米为化妆室,中间用木板雕刻夹山挡墙,分东西两个道门,台前有四根青石柱子,其中一对青石柱子的对联是:一曲商音扮演就千古兴亡盛衰,数声越调装点出万年离合悲欢;另一联为:借衣冠传世态能悟即使贤圣劝惩,按律吕写人情善看无非春秋褒贬。戏楼顶上是飞檐走壁古式建筑,各色各样的琉璃瓦五光十色,各个角落都雕塑有龙虎鸡猴,走马飞禽等造型,四角各挂有钟铃,随风摇拽,叮叮当当,式样美观大方,人们常此游览玩耍,特别是夏日骤雨,在田间干活的人们,来不及回家,都集此避雨。
戏楼前还有两株大柏树,西边的一株,直径约1.5米,其根大部露出地面,树根的上部,几乎和楼台平衡,坐此树根上看戏,是人们最佳的选择,人挤不着,看得又清楚。谁要是先占着这如平台的树根,将是最荣幸的事情。东边的那株柏树,除和西边那株相粗相高一样外,还有一个最突出、最传奇性的一点,这就是干的树杈处又生出一棵构树,粗如碗口,高约丈许,在盛夏之时,构树开花结桃,青里透红,浓香四溢,十分奇特,形成这棵构树的原因是:柏树主干枝杈处,印数粗大成盆状,树心已空,常年风刮日晒,集土成堆,构种落入此处,自然能发芽生长的,这是按推理成章的,但此地传说非也,他说是每年7月7日鹊桥会,众鸟都会上天搭鹊桥,但有一个喜鹊很懒,不想上天受累,就此处躲避,因柏树根深叶茂,躲得十分秘密,长达7天7夜不敢露面,当然它吃住在此,大小便也在此,它排出的构树种便发芽生根,天长地久,构树开花结果,青里透红,成为景观,玉仙圣母观此景非常满意,不但不责怪此鸟,反而把此鸟封其美名曰“配景鹊”,这当然是一种唯心的传说,但是他都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受。
大闹晴烟寺火烧杨树沟
这个故事在我们这一带方圆数十里妇孺皆知,流传至今。说的是孙四号称“孙四王爷”被诛杀,居家被焚的故事。
对于孙四,有褒有贬,流传不一,再加上当时官府的反动宣传,更把孙四描
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现在是应该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17.
孙四,汜水柏庙村人,全名孙四海,出生于清朝咸丰年间。幼时聪明伶俐,在开封学徒,颇得主人赏识,二十岁时拜师习武,因其为人正直,性格豪爽,结交不少侠肝义胆之士,在本村杨树沟建立武馆,弄拳使棒,不断和官府及地方豪绅发生摩擦,惹下不少事端,其名声也越来越大,由于他善使一把砍刀,当时被
人称为“快刀孙四”。
十九世纪末期,孙四到河北河间府拜师,受当地义和团影响,回乡建立分团,于是就广招人马,一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乏一些好逸恶劳之徒也纷纷投奔于他。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侵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长安,孙四奉义和团令,假扮王爷,准备在慈禧回京途中刺杀这个祸国殃民的败类,在怀庆府内威山侯设宴招待孙四,府内大厨原来是孙四的伙夫,认出了假王爷,于是就告诉威山侯,威山侯害怕大厨认错,自己担罪不起,反复盘问大厨。大厨告诉威山侯,他在柏庙给孙四当伙夫时,孙四最爱吃他做的一道鱼,他今天也做这道鱼,如果王爷品尝后没有反应,就是真的,如果不断夸奖这道菜,定是孙四无疑。果然孙四品尝过这道鱼后,不断夸奖。威山侯还是担心搞错,就让手下兵丁在外边不断大声呐喊:赶快捉拿柏庙孙四;孙四手下人众闻听此言,以为事情败漏,纷纷夺路而逃,孙四却束手被擒。
据传,斩孙四当日,漫天红云。后清兵搜其住宅,在柏庙村的杨树沟发现其聚众囤物之所,遂放火焚之。据传当时其状况惨不忍睹,大火整整烧了几天几夜,其未来得及逃跑的家人及手下被杀几十口,就连来其家走亲戚的小姨子也未能幸免,被缚于树上,开膛剖腹而亡。
火烧杨树沟的故事由此而来。
孙家寨
孙家寨位于柏庙河村西方向,始建于明代,寨墙平均高约二十余米,完全以整个山头四周削直而建,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站立寨顶,向下观望,四周如刀砍斧劈一般,寨墙垂直而立,易守难攻。寨门面东,用砖石砌成,进入寨内,里边地势基本分为两台,上面一台平整,平时可以耕种,下边一台挖有二十余孔窑洞,做为乱时住人之用,寨内有水井一口。因寨西地势较高,在削平山头时,西边留有寨墙,墙高十余米,厚三米左右。孙家寨为我孙氏一户所建,规模远没有万里长城之宏伟,但比之艰辛程度有过而无不及,虽没有郑州商城遗址而久远,但比之更为壮观。在五百多年前,完全靠一家人力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其困难可想而知。
孙家寨和白奶奶庙相邻,据传有年闹乱,寇众攻打孙家寨,孙家人站立寨上据守,贼兵乱箭齐发,这时,只见寨墙之上端坐一位全身白衣、一头银丝老妪,手中轻摇芭蕉扇,贼射之箭纷纷落在寨墙外,贼寇俱骇,不敢再攻,落荒而逃。后来,我孙家在寨门以南修建白奶奶庙宇一座,四时供香,以答谢无名神圣老人相助之恩。
明朝末年,李自成造反,为了筹得*饷,所到之处,率先进攻富裕人家。我
们孙家当时在汜水县首屈一指,理所当然成为义*首要目标,起义*队,声势浩
大,所向披靡,最后连偌大一个明王朝都被击溃,何况我区区一家,更不在话下,和强大的义*相抗,无异以卵击石,不费多大力气,孙家寨被攻下,人财俱失。据桃花峪所抄家谱载:我七世祖如统、如绰兄弟二人,遭明李寇乱,携家口避居孙家寨上,及寨破,先令妻女投井,两人亦骂贼投井而亡。可能有人会问,原先贼乱,白奶奶会来帮忙,如今为何不来却远而避之呢?看官你想,最后连真龙天子都被逼吊死煤山,证明气数已尽,历史巨轮滚滚向前,岂是一方神圣所能阻挡得了的。
经过五百多年的风蚀雨剥,如今的孙家寨虽已失去往日的壮观,但依然挺拔耸立,寨墙残破不堪,寨门已被完全拆毁,砖石用于兴修水利,寨内窑洞残破塌陷,所剩无几,水井已荡然无存,但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五百多年前的古建筑,证明了我们孙氏的强盛,孙家寨是先祖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孙家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孙氏族人有义务保护,同时也呼吁上级文化部门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晴烟沟遗址
晴烟沟因柏庙晴烟寺而得名,沟宽约二百余米,长里余,深约四五十米,和冯沟相连,原来因为沟内杨树丛生,俗名又叫杨树沟。
沿柏庙河老村庄向北走约三百余米,即到晴烟沟边沿,顺着崎岖的羊肠小道下到沟底,在对面的半沟腰的荆棘和构树丛中映现出两孔窑洞,这就是始祖初迁时的故居遗址。
走近窑洞,看到的是一副残破不堪的景象,由于常年风雨侵蚀,整个窑门已经坍塌,大批土块滚入窑内,不知何人,竟把装有人骨的三口棺木放入窑洞,此情此景,谁会联想到,就是这两孔看似普普通通的窑洞,经历了六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始祖及其子孙在此居住近百年,孕育了我们柏庙孙氏的发展壮大。
北窑,应该是主窑,外半截为客厅兼厨房,中间有隔墙,里边可以住人和放置粮食或杂物。南窑为副窑,窑内向南又掏一窑洞,完全是为住人而建。
晴烟沟地理位置偏僻,即使人烟稠密的现在,沟内也十分荒凉,何况六百多年前,更是野兽经常出没之地,始祖迁徙于此,在沟内杨树丛中开荒度日,其生活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柏庙孙氏祠堂正门上书“木本水源”四字,时刻提醒我们孙氏后人,吃水不忘掘井人,没有先祖,就没有我们后人,没有先祖的艰辛创业,也就没有我们后人的幸福安乐。两孔破窑洞,是我们万众柏庙孙氏的摇篮;两孔破窑洞,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两孔破窑洞,记录了柏庙孙氏发展壮大的历程。
距始祖故居向北百米左右,是赫赫有名的“孙四王爷”组建义和团柏庙分团的造反基地,由于沟壁塌陷,尚留一孔窑洞清晰可见,传说中的被大火烤红四壁的几孔窑洞已被坍土掩埋。
由于晴烟沟的地里位置,这里正是囤物、聚众、操练、议事的理想场所。
只可惜孙四起事败露,没有成功,要不然大清历史将被改写,而现在只落下“大闹晴烟寺,火烧杨树沟”的故事千古流传。
据传,始祖故居的斜对面,就是盛唐时期的水运码头,客商在孙家集(万花集)采购大批物资,经河道运往南方各地,这里成为通往南方的水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变化,可能有一天,荒芜的晴烟沟被现代化建设所淹没,孙氏后人不可能再有机会瞻仰我们先祖故居和孙四造反基地,但,先祖的艰难创业精神和“孙四王爷”的大无畏造反精神永远激励着全体柏庙孙氏奋发向前。
柏庙孙氏童谣
晴烟寺杨树沟孙氏故居古柏楼
三角池金蛤蟆一年四季水常有
青烟井升白烟缭绕柏行上青天
玉仙母显灵验五谷丰登保平安
孙家院八卦连孙家寨固防贼乱
古戏楼龙凤柏张飞过路把马拴
孙苪功德孝忠乾隆圣旨牌坊封
男勤劳女孝道贞节牌坊有皇诏
孙四王武艺强除暴安良济民康
孙仙庙香火旺幸福安康保四方
陈留郡柏庙村孙氏代代传后人
今日柏庙
今天的柏庙是有五百零六户人家,二千多口居民(其中百分之七十多为孙氏),总面积两平方公里的大村庄。二零零四年五月该村由荥阳市划归郑州市上街区管理。柏庙是科技示范村、城乡一体化改革重点推进村。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模范乡镇卫生院,上街区敬老院和容纳一千多学生的寄宿制学校各一个;规划再建居民楼四十多栋(现已建成二十多栋五层居民楼),区*府将对五云山封山育林建设一个郑州市最大的森林游览公园。而五云山区原有的五个行*村的一千多户居民,将迁居柏庙村。不久的将来,柏庙将拥有数千户人家,近万口人。公交车四通八达,人居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柏庙”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庄园将跟繁荣昌盛、文明和谐的都市村庄融为一体。
柏庙*梨
沿郑上路到上街后,从金华路向南走到国道,向北行至柏庙村,即可看到路两边的梨园。从柏庙村向南行驶20分钟左右,就到了五云山。
柏庙*梨,也称“柏庙皇梨”。柏庙村种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经过长期不断改良,形成了独具风味的柏庙*梨。它甘甜酥脆,汁多肉细,个大体圆,甜中带香,深深吸引了八方客户,常常梨不出园,便被抢购一空。据了解,柏庙村古称“梨子园”,当地村民一直有种植梨树的传统。
阳春三月,梨花盛开,随处可见雪白的梨花怒放枝头,远远望去,白色的花海煞是壮观。前来欣赏梨花的人们络绎不绝,纷纷拿起相机,留下这美好的梨园风光。
中秋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又纷至沓来,亲手摘取那个大而又香甜的*梨。大街上很多都说是柏庙梨每年家里中秋节的时候都能吃到真正的柏庙梨。
《百家争鸣》1:
《孙中山祖籍在郑州荥阳?还是在开封陈留?还是洛阳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