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
中国医学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日渐其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医学的教育传承功不可没,没有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教育传承体系,也就没有中国医学的今天。
近代以来,中国医学在与现代科学、西方医学的碰撞、融合中,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敦笃励志,开拓创新,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使得中国医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源自于近代的现代科学和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冲击和挑战迄今并未休止,社会和学界对中医和中医教育有着诸多争论和困惑,主张走“纯中医”道路者有之,主张中西医结合者有之,主张中医西化者有之,这些都需要学界去认真思考,非常审慎地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一定要在中西医碰撞中留住中医的根本,在中医教育中把中医淡化、西化是没有出路的。倘若中医教育培养出的是自我否定派、是自身的掘墓人,那就是失败的教育。现代科学为中医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显示出了一条新的前进道路。但中医教育是源于中医,无论怎样去吸纳、融汇新知,最终都必须要回归中医。传统未必是落后、愚昧的,现代也未必是进步、文明的,站在传统和现代交集的当下,面对中医与西医的碰撞,不但要视野开阔,综观博览,更要立住脚跟,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任何的偏狭、短视都会阻碍中医的发展,甚至会毁掉中医的未来。
当下就是历史,诸多中医人正在以如椽大笔书写中国医学的当代史。而要写好当下的历史,必须要认真总结过往的历史。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只有将过去明了于胸,方能以睿智的目光审视当下;只有回顾历史,才能展望未来。这也是这本小书撰写的缘由,衷心希望它能够对当下的中医教育有所启迪。
全书由王明强统筹规划,设计撰写方案,并统稿、审稿。具体分工:绪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第五、第六、第八节由王明强撰写;第四章第一、第三、第四节由郭静、王明强撰写;第四章第七节由李剑、王明强撰写;第五章第一、第二、第三、第九、第十节由吴志平、吴秀芹、王明强、倪昊翔撰写;第五章第四、第五、第六节由高雨撰写;第五章第七、第八节由卞正撰写;第六章由张稚鲲撰写;第七章由张继、李璘、王明强、倪昊翔撰写。徐建云审阅了部分书稿,付慧艳、周雨婷、刘飞祥三位硕士研究生协助核对了部分书稿。由于编者学识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完善。编者年7月绪言
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参照,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医的特有规律,需要进一步革新与发展。作为独具民族传统特色的中医教育,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只有“古为今用”,方能“洋为中用”。中医教育思想的改革、创新,虽然绝非传统思想的自然延伸,但一味照搬外来文化与文明成果,而不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与中医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独特教育思想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首先要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中医教育,汲取传统中医教育中合理的具有生存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内核,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以指导现代化中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目前中医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古代中医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和总结,进一步认清中医教育的自身规律,针对当前中医教育的种种争议,本着“以史为鉴”“以史励志”“以史启智”的目的,汲取历代中医教育思想中那些值得现代中医教育加以吸收的观点、内容和方法,以服务于当代,这对端正中医办学思想、推动中医教育的发展不无裨益。一、古代医学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分析
古代医学教育研究是广义医学史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然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