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何为良医何为仁心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 [复制链接]

1#

谦虚、低调,干实事、有担当,是周围的人对医院麻醉科周武主任的印象。与麻醉结缘三十年,周武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生动诠释了良医仁心。

何为良医

周武的医学生涯始于母亲对医生职业的认同,在家人影响下,年他考上湖北医学院医疗系,年毕业后医院,开启麻醉生涯。年,医院进修回来的周武担下了麻醉科的重任。

“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是良医。”从医几十年,周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完成无数高难度的麻醉。但他却始终如一,从病人角度出发,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他内心一直坚守的秩序。

十几年前,央视曾专题报道武汉一则高难度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为患者杨婆婆实施麻醉的,正是周武。

杨医院实施了手术,可是就在麻醉时发生了心跳骤停,经过抢救才保住性命。因对麻醉敏感,医生建议她不要再手术。直至杨婆婆医院才重新看到了希望,脊柱外科李志钢主任接收了这个患者,同时邀请周武会诊。周武看着杨婆婆的麻醉记录,尽管不是特别详细,但按照以往经验,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麻醉用药规范,且种类与我们常用的差不多,”他判断,“病人可能是对异丙酚有高敏反应。”尽管有风险,可周武仍对手术有信心。经过评估,手术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一套特殊的麻醉方案和紧急预案。脊柱侧弯矫形并不简单,高龄与麻醉药物敏感让这台手术难上加难,但经过专家团队的合作与努力,杨婆婆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康复效果良好,三十几年的畸形驼背终于被治好了。

至今,周武的办公室里仍旧挂着杨婆婆送来的牌匾。攻破医疗难关,为患者解除病痛,是周武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我不希望因为工作没做好,给病人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这是周武对自己的要求,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作为医生的良知。

何为仁心

年初的一场世纪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周武与许许多多医护工作者一样,需要直面比普通人更残酷的战场。

坐落于武汉江汉区菱角湖路的医院,距离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只有2公里。年12月底,多位症状相似且关联密切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引起了院方警惕。很快,医院上报至卫健委疾控处。医院是最医院,至年1月26日,成为治疗新冠医院。

“疫情来了以后,我们科室就被‘打散’了,麻醉医生统一分配到各科室,就只剩下我和科里的副主任。”医院被清空,手术停摆,新冠肺炎医院,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成为挽救危重病人生命的唯一选择。而麻醉医生是这场“插管之战”的冲锋兵。

面对呼吸道传染疾病,插管,意味着直面最残酷的战场。医生需要近距离地贴近患者,打开患者口腔、声门,找到气道,此时含高浓度病毒的空气会立刻扑面而来。浸泡在满是高浓度病毒的空气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上,都必须承受极大的考验。但这并不会成为周武等麻醉医生退缩的理由。为了让患者尽快插管,医院麻醉科骨干组成院内的“插管小分队”,而他要第一个冲在最前面。“我对他们说,第一例我上,我要求你们做到的,我自己一定先做到,我来带头。”身体力行,医院完成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插管,为队伍打了一针强心剂。接着第二天又插了两例。很快,“早插管、多插管”的治疗方案提了出来,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插管。“插管小分队”分成了两组,轮流值班,有需要就上。而周武,无论是不是他值班,只要有问题,一医院。

“插得最多的是一天插了6例,全身都湿透了,那样冷的天气,防护服下只穿一件单衣也不会觉得冷。”周武说。

1月底2月初,武汉封城不久,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刻。2月3日,医院一位新冠并发纵膈气肿的病人需要转院,周武陪同护送保证病人安全。转运通知下达后,他不敢轻易离院,医院床位紧张,转运一次次被推迟。直至第三日夜里9点,医院通知当天也转运不成,他便交接好工作回家休息,为第二天做更好的准备。11点过后,一通电话把他叫醒了,医院通知病人马上要转院。医院,换上防护服,一刻也不敢耽搁。到达转运车前,ICU医生、病人以及另两位轻症患者已经就位。但好巧不巧,救护车氧气瓶里的氧气所剩不多,估计可使用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医院使用的规格不一致,也无法直接更换。

从医院医院大约需要半小时车程,但途中需要经过东湖隧道。隧道12点下闸,如果赶不上就得绕道走,氧气必然不够。周武瞧了眼时间,彼时已经11点45,时间非常急迫。他们不再犹豫,决定拼一把。

车辆快速往东湖隧道驶去,周武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一个月来忙忙碌碌的他,此刻真切地感觉到,因为疫情,武汉这座城市真的沉寂下来了。

幸运的是,他们顺利、医院。由于车速过快,当车刚停稳,同行的ICU医生一下没忍住吐了,连并戴着的防护口罩也弄脏了。周武看到,他只能用口罩草草擦拭污垢,迅速换上身上仅存的两个备用普通口罩,便继续投入到转运、交接工作中。“虽然场面听起来有些搞笑,可我觉得非常心痛,因为他旁边就是三位新冠患者,他暴露了。”回想起那晚,他仍旧难掩心中震动。

在疾病面前,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面对未知而来势汹汹的病魔,逃避与恐惧可能是人性的本能。可像周武医生这样的千百万医务工作者,也许在选择了这份职业的时候,战胜恐惧,在沉寂中逆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能,而他们的选择,也点亮了人性最灿烂的那道光。

周武在麻醉这条路上已走过近三十年,以病人为中心,始终是他身为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经验、技术、能力都在不断累积,而不变的是,对医生良知的守护。

后记:尽管只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但从周武医生言谈中能充分感受到他谦虚、真实的个性。采访时,他旁边的监视器中实时显示手术室的情况,中途他一度被电话打断。直至采访结束,他也先一步被急事叫走。繁忙是他的常态,可忙碌并未消耗掉他的热情,他对几段经历的回溯,仍带着对生活、人生的细腻感悟。

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