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操杀华佗并非多疑,了解建安208年发生 [复制链接]

1#

公元到年,也就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一代神医华佗被曹操下令处斩。这一事件在《后汉书·方士·华佗传》、《三国志·方技·华佗传》中均有记载,史称“曹操怒杀华佗案”。

小说《三国演义》对于曹操杀华佗这一情节进行了演绎,书中说是因曹操生性多疑,残酷好杀,对于华佗虽然用之,但经常起怀疑之心。尤其华佗提出了过于前卫的外科手术方案。

罗贯中将曹操在此段故事中的多疑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曹操认为华佗想要杀他,遂下令杀了华佗。然而这是小说的演绎,其实曹操下令处斩华佗的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一、“神医”只不过是“副业”

想要探究曹操当年为何要杀华佗,就必须要了解公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首先可以从曹操和华佗这两个人的身份背景入手。曹操是什么人?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曹操生于乱世,是曹魏的奠基者,从小博览群书,可以说有勇有谋,在政治上可以说是有诸多建树,不愧为一代枭雄。

同时,他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制度,但凡良将贤能,他都极力地想要收为己用,曹操惜才,当初才想尽办法要吸纳关羽为己所用,因而关二爷的武财神已经传为一代佳话。

但曹操惜才也源于他的野心,他网罗一切人才,是想要扩充曹魏势力,对于真正有才之人,也经常可以选择宽容容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操就是忍受不了华佗呢?再来说说华佗这位神医的脾气秉性。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他与张仲景、扁鹊并称三大神医。首创了麻醉剂,并开创了外科手术的雏形,他的医学造诣很深,且全面,尤其对针灸钻研如火纯情,更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早年游历求学,“兼通数经”,以求仕途。自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入仕做官是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华佗也不例外。

由此可以看出,华佗其实将学医,作为了一种“业余爱好”,姑且可以称之为“副业”。因此《三国志·方技传》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意思是华佗从医以后就经常后悔。

二、公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华佗之所以会这么认为,也是因为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医生又被称为方士,和占卜算卦变戏法的人差不多。华佗并没有因为别人称之为神医而感到光荣,反而觉得很羞辱,找机会就想挣脱这个身份。

但华佗医术高明,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来请他看病的人不是达官贵人就是权贵之士,于是他心中的落差感更加强烈。他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的生活,不免就会想起自己来,要是他还继续走仕途,也应该这样。

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意思是华佗人性不好,很难达到他的满意,而他为曹操诊病,其实也是想利用机会来要挟,意图求取官爵,继续走仕途罢了。

范晔这样说的关键,都基于建安年发生的那些事情,曹操“头风”顽症发作,听说华佗医术精湛,就差人请华佗来为他诊病。《三国志》中有记载,华佗用针灸为曹操治疗,手到病除,治疗效果非常好。

但是曹操公务繁忙,头疼的顽疾经常因为劳累而发作,因此他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做他的私人医生。这里就产生了矛盾点,华佗真正想走的是一条做官的路,而不是做医生。因此他告了假,实则想要挟个官职。

三、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华佗想了个办法,他称收到家书,以妻子生病为借口回老家了,但是回去了,就一直不回来。曹操多次派人写信催他回来,还让郡县官员去找华佗,想把他带回来,都没能成功,华佗就一直都不肯回来。

曹操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于是大怒,终于忍无可忍,最后派人去华佗家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就赐四十斛小豆,给他放假,但是如果他是说谎,那就把他拘捕押送回来。

结果事实就是华佗真的说了谎,被押入了大牢。还被定了“欺骗”和“不从征召”两项杀头大罪。法不容情,曹操下令要处斩华佗。华佗的挚交荀彧替华佗求情,但为时已晚,曹操心意已决。

曹操斩华佗,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的怨怒,另一方面也是根据汉律准则。依照汉律,有“大不敬”罪,要求对“亏礼废节”的犯人要予以重刑。但话又说回来,华佗饱读诗书,难道不知道汉律吗?

他当然知道,但结合年的时局来说,华佗身怀绝技,不免有些恃才傲物,对于曹操这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其实是有点瞧不上的。

他觉得他救了曹操,这是大功一件,想要获取相应的回报,说白了就是沽名钓誉;而对于曹操而言,华佗只不过是个医生,医生的本职就是为人医病,两者产生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所以当华佗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曹操,甚至要挟曹操的时候,曹操就不能容忍了,就像《三国志·华佗传》记载的那样,“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恨!”

四、总结

曹操杀华佗背后的真相是因为华佗对于曹操的欺骗和大不敬,并不是是曹操的多疑和残暴好杀,这是一个千年的误会。华佗恃才傲物,不仅在治疗方案上与曹操难以达成共识,在思想情感上也难以达成共识。因此从当时的社会矛盾层面上分析,这一场悲剧其实早已注定。

一代神医不想当医生,只想走仕途,最终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也令国医的发展损失巨大,华佗的很多医术著作,在他死后就已经遗失掉了,华佗在针灸以及其他医学方面的建树都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一段历史已经尘封,就如《三国演义》中说的,孰是孰非,都付笑谈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