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失落的中医外科手术 [复制链接]

1#

或者多年前,我们的华夏民族尚未完全形成,在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皇帝部落发展得相当可以,部落首领皇帝很英明,把领地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时候,人们的生产力地下,周围到处都是森林、野兽,要发展部落,就要增加生育,就要有好的医术来治疗人民的疾病,减少死亡。


  黄帝很重视医学的发展,虽然在西北方的时候,当时有一些巫医,但是不成系统,很多还是忽悠人用的,黄帝决定要建立系统的医学,造福后人。于是,全国开始招纳贤人。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三位神仙级别的医生,一是岐伯,二是雷公,三是俞跗。岐伯建立了完整的人体经络、藏象模型,主要的医术收录在《黄帝内经》中,雷公对药物很有研究,但是多数都是口耳相传,后期出现的《雷公炮制药性解》等著作多来源与这个时代。
  俞跗主攻外科手术,前期给战场上受伤的战士进行医治,相当于现在的军医。由于治疗对象的特殊性,用汤药治疗效果太慢,而且很多都是外伤,俞跗就发明了手术的方法,后期慢慢建立了完整的外科手术治疗体系。


  在皇帝治理的早期,很多东西都是口耳相传,因为当时文字还不成熟,很多经验的东西无法记录下来,都在大贤人的脑子里面。大家每天都在说话,但是每个人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差距,熟人还好沟通,可能出了这个村,语言就不一样了,黄帝意识到,统一语言势在必行。
  于是皇帝找到仓颉,让他创造一种通行的语言,这种语言好记又好写,以后大家不能在随便自己想说啥说啥了。仓颉正有这个想法,就创造了第一套标准的文字体系。
  俞跗晚年的时候,皇帝让岐伯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但是不巧的是俞跗的儿子俞执带着这些书卷回家给父亲看的时候,家里发生火灾,人和书都化为灰烬了。
  从此,外科手术这种治疗手段没有继承下来。
  虽然,俞跗的外科医术没有完全继承下来。但是到扁鹊的时候,扁鹊还能够运用麻沸散进行心脏更换的手术,这种外科手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到三国时期的华佗,也能够进行开颅手术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中医外科手术的缺失成为一种体系上的缺憾。历史走到今天,当代医学中,西医比中医厉害的地方主要在于外科手术这一块,而中医几千年的传承中,对身体的调理、汤药居多,对外科手术的记载极少。为什么后代的医学中就没有了外科手术的记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的外科手术这一块没有持续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