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执古堂医道传承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九课六淫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物之成于气,人之成于学”,中医知识的学习,让书院学员的生活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中医讲究“治病但求根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不管什么疾病,不管它如何变化,皆是万变不离其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课后学员们积极讨论,其中很多问题都和今天的主角“寒”有关,今天我们就把生活中谈论最多的“寒”讲解一下。

今天我们接着讲外邪六淫之寒邪,寒邪是什么呢?这个还是好理解,就是阴性的、收敛的、低温的、寒凉的物质。这些邪气共同的特征就是:收引、凝滞、寒凉。人的生命是阴阳协调平衡的,需要气血流动,但又不能太过,当然更不能寒滞不行,那这个寒伤人的什么呢?就是伤人生命正常运行的节奏,让你慢于正常的运行速度,或彻底给你凝固死,如严重的冻疮,直接耳朵都冻掉。

那推动生命运行的动力是什么呢?就是阳气。我们血液需要阳气推动才能运行流动,我们脾胃需要阳气才能腐熟食物,我们肝肾需要阳气才能生发。

那么寒邪伤的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不同部位,就产生不同的病症。外在的寒邪一般(非食物)就先伤表,按六经讲就是先伤太阳经。寒伤表后一般表现出就是感冒发烧,畏寒怕冷、无汗、头疼、脖子疼、背痛等症状。这类伤寒发烧是非常常见的,治疗也是非常简单的,现在书院绝大多数都会治疗。

那这个寒邪伤表伤的什么呢?伤的营气,有的书说是伤的卫气,其实不准确,是病表现在卫气上,但伤的不是卫气,而是营气。营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的气,也叫荣气,属于阳性。卫气是收敛固护的气,属于阴,就是克制营气不要外越,把营气控制在体表脉道范围内,就是卫气的工作。

外邪寒气和体内营气就容易阴阳相吸,当我们卫气不足以抵挡外邪时,寒邪很快就进入营气,把营气给伤了。营气一伤,气血相对流动就缓慢,也成收引状态,气血流动受影响后,卫气就更加收敛固封,因为卫气属于阴,气血流动没有原来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于是瞬间就觉得怕冷畏寒。

为啥无汗呢?因为营气本身受影响,没有原来那么大的能量了,加上卫气更加收敛,就导致皮肤表面毛孔闭塞不开,所以就出不了汗。如果小孩脚手冰凉、流鼻涕、流眼泪、怕冷等,这就表示受寒邪了,也表示即将发烧。

那为啥要发烧呢?我们人除了靠口鼻呼吸外,还要靠皮肤的毛孔呼吸。特别是皮肤毛孔是与自然产生交换的,达到与自然平衡的目的,外面自然环境太冷,毛孔就关闭一些,让身体不失温,外界自然温度高,毛孔就开启一些,达到体内泄热的目的,总之是为了适应自然的温度。一中寒邪把营气伤了,卫气更加固表,把毛孔封得死死的,这样体表就把人和自然隔绝了,人的气血代谢只能在体内完成。身体是阳气不停地生发去维持生命,但这下散不了热了,所以很快人就会发烧。有的人说这是正邪相搏,这样说也对,但不完全正确,但确实人正气越足,阳气越足,那么发烧就会越高。

那西医怎么医的呢?就是用抗生素去退烧,因为一验血说病毒感染啥的,为啥这个时候能在体内检测到病毒呢?因为表被闭合了,不能和外界自然交换代谢,只能体内代谢,代谢掉的脏东西出不来,相当于废弃物,西医就把这废弃物叫病毒,治疗的办法就是把这废弃物灭杀掉,于是开始输大量的抗生素到体内展开灭杀,最后几天下来,成功地将病毒杀死,烧也退了。

这是个啥办法呢?就是面对敌人,不是去杀敌人,或引开敌人,而是打自己耳巴子,让自己阳气正气衰弱些,达到和邪气平衡的状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伤自己营气、正气、阳气,伤到他都没法产生内热了,这当然也能达到退烧的目的。但很遗憾,这样的办法会导致病人经常容易感冒生病,邪气更容易得寸进尺,所以有些长期打针输液的孩子就搞成了经常感冒,医院,一般家长都认为是孩子自己身体太差,于是又花钱去买保健品啥的……

那中医怎么解决的呢?中医就是护正解表,把邪气赶出去,也不是把邪气灭杀掉,因为中医认为邪气是没法灭杀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是能共生的,如天寒地冻,你能把这寒给灭掉吗?显然不能,只能自己多穿一点,不去招惹寒气就行了。

中医治伤寒的代表方剂就是麻*汤:麻*、桂枝、杏仁、炙甘草。炙甘草就是补正气补中气的,相当于加强*中央。桂枝就是鼓舞营气的,和西医相反,西医是把自家营气拉回来摁在地上一顿暴打,说他不听话去冲击卫气和寒邪导致发烧,营气被打得半死后就求饶,好好好,我错了,我不去和寒邪抗争就是,我退嘛,于是烧退了。

中医就是鼓舞营气,鼓舞他向前冲,夺回失去的地盘,恢复自我,营气一听,满满正能量,还有炙甘草撑腰,于是摩拳擦掌鼓舞营血流动,这下战场立马拉开,大战一触即发。两*对垒,必然都会有伤亡,伤了自己也划不来呀。

于是我们中医很智慧聪明,就派了一股特种部队绕到敌后,把敌人的后路打开,这特种兵就是麻*,麻*就是解决卫气收敛把毛孔关得死死的,麻*就去把毛孔打开,寒邪一看营气杀气腾腾千*万马势不可挡,只能节节败退,一退到边境(皮表)一看,哎呦,哪个好心人连门和围墙都给拆除了,给寒邪制造了顺利逃跑的路线,连踩踏事故都没发生,营气未伤一兵一卒也没多大遭遇战就把外邪这倭寇赶了出去。

营气杀得正欢,都容易胜利冲昏头脑,容易冲出边境(皮表)去追寒邪这敌寇,那样就容易造成营气外泄,也就是出汗过多,汗血是同源的,你一追出去就回不来了,因为出去营气失去了卫气的保护,跑到境外去了,一出去就会被团灭。所以中医很聪明,要限定营气打到边境就收兵,不能跨越边境半步,于是就派了杏仁这个*委来干这个工作。杏仁是有润肺敛肺气的作用,也有收敛营气不脱表的作用。于是简单四味药,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你们看我们书院同学家的孩子们为啥越来越不容易感冒,即使感冒也变得越来越好医,基本就是三白汤搞定,原因就是我们从来没去自宫伤自己,这样孩子们的正气阳气就会越来越足,当然就会身体越来越好,抗邪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自然就不会经常感冒了。

以上讲的是寒邪伤表的问题,我们接着讲寒邪伤脾胃,也就是吃生冷的问题。我们为啥强调不要吃生冷,哪怕水果牛奶,更不要说冰冻的东西了,因为我们脾胃就像煮饭一样,一顿饭多久煮熟是有规定的,不能让气血等着挨饿呀,得不到补充就没法干活,所以当然选食材要选容易煮熟的,你倒好,锅里不加常温的水,你还加坨冰块在里面,原来十分钟就煮好的饭菜,这下好了,十分钟过去了,饭还是半生的,或冰块都没化开。

按规定要定时开饭呀,所以脾胃也不管那么多,你给啥食材我就做啥饭菜给你吃,熟没熟不重要,按时开饭才是态度端正。于是,半生或还是冰块的饭菜就上桌了,上到哪里呢?小肠。

小肠(吸收精华的)一看,这啥玩意,于是马上掀桌子摔碗的,于是很多立马表现出腹痛。不吃,地上扔一地,就相当于到了大肠,大肠一看这都是垃圾,统统不要,于是腹痛腹泻就开始了。上面说的还是情况好的,以不吃来抗争,顶多这一天没力气干活。但你天天这么干,小肠大肠只能不吃也得吃了,于是你吃的寒凉生冷产生的低级营养就代谢到你的全身,让你体质也变得寒凉无比、百病丛生。

水果为啥中医不提倡多吃?因为果肉是为了保护果仁的,所以他必须是寒凉收敛之气,不然果仁在里面就得不到保护。当然有些水果是热性的,这种水果的果仁那么必然就是寒性的,但这种虽然不寒凉,我们也要少吃,他的果肉性热是为了牵制性寒的果仁,我们又没有啥性寒的果仁可牵制,所以很多吃了芒果容易过敏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被寒邪长期侵扰,那么我们的正气必然就会弱,就会采用退步平衡法来维持阴阳平衡。如果一味退步,就会伤我们肌肉、筋骨、脏腑,如肌肉经常酸痛,其实就是比表症要严重些了,营气表示没办法,就把肌肉割让给寒邪吧。再伤一下就是筋骨,如经常关节痛、手脚不能抬举、腰痛、颈椎痛等。这些就是更进一步了,营气表示没办法,也割让吧。再进一步就是伤腑,也就是胃肠,如长期胃痛、腹泻、肚子痛、肚子大、虚胖等。

胃肠伤了,相当于家里的锅灶都被损伤了,再好的菜你也做不出美食来,这样就会导致长期吸收不好,就会缺营养。这下就不是营气管了,因为到这一步营气基本都是半死状态,营气表示你去找*中央吧。

*中央就是脏(藏),五藏相当于常委,一讨论说没办法,就这样拖着吧。这一拖,毫无疑问皇宫也保不住了,于是脏开始生病,到这一步就不叫麻烦了,病症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或能用个病名来描述了。到这一步,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希望了,即使把脏救过来,后面还有腑,还有筋骨皮肉一大堆问题等待解决。所以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是数手指头过日子了,但中医介入能很好地减轻痛苦、延长寿命,让其带病生存。

所以御寒是多么重要,不吃生冷是多么重要,受寒生病了正确的治疗是多么重要。特别夏天,毛孔打开,一吹空调就悲剧。长期爱吹空调的基本上没几个好身体的,长期吃生冷的也没几个身体好的,长期喝牛奶的也没几个健康的。

好,今晚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