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中医从哪里开始学起善生活养有道 [复制链接]

1#

历代医家在繁忙的诊务之余,笔耕不辍,传下不少医学名著。我们要想医术进步,就认真读书。

引子

当代学者龚鹏程先生在《灵修时代的警觉》一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武当道院,逢一道人,相与论道家修持法。道人颇以其体验修证自矜。谓历来丹书所载均不可靠,世上修练者光从书本子上修,难怪会误入歧途。其实真正诀法皆不录文字,只由师徒口授心传,再经修练者实修实证而知。一旦真正实修有得之后,身外化身,回看现今人世各种争论,益觉无谓,自然也就不会再与人言语辩说之了。因此,总括来看,凡真诀皆不录于文字,也不必录于文字,修道者若依文字书本,亦不可能真正得道。”

一、学习中医当重读书还是重临床?

从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中医。作为中医人,我们都想学成一身医术,可以济世救人。那么,医术从何而得呢?

我听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一定要读书。因为书中有着历代医家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另一种则认为,不必多读书,关键还在于自己临床实践。实践出真知。

那么,到底哪种才是学习中医的捷径呢?或者说,哪种最有助于我们学医进步呢?

二、中医人非读书不可

龚鹏程先生认为,修证离不开读书,而不读书是一种“反智”的行为。并说“若说经典书卷不能使人入道,非靠口传心授不可,则佛道各教祖师就不该写下或流传经籍下来。若说经籍上多隐语权说,乃至象喻假托,会令人误入歧途,则古代那些大成就者为何竟如此居心不良,故意误导后人?就算天机不可泄露,又何必这般藏头掩尾?云山雾罩中偶示一鳞半爪,岂大豪杰大圣贤所为哉?”

这个观点非常犀利,直戳中主张不读书者的脑后,令其警醒。我是一个中医人,我爱读书,我也受益于读书。虽然医术没有但读书让我的中医素养大有进步。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要想学好中医,非读书不可。换句话说,读书是提升中医素养的捷径。

历代名医多因读书而成才。以下试举数例,以见读书的重要性。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宋代大医史崧叙《灵枢经》曰:“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尤为不孝也。’”

南宁医家李駉在《难经注解》中亦云:“年来妄一男子,耳不听《难》、《素》之语,口不论《难》、《素》之文,滥称医人,妄用药饵。误之于尺寸之脉,何啻乎尺寸之兵;差之于轻重之际,有甚于轻重之刑。”

清代大医叶天士临终遗言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清代大医吴鞠通《医医病书·不读古书论》:“今人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爱简便,畏繁重,喜浅近,惧深奥,大病也。《神农本草经》、《灵枢》、《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易经》、《周礼》、《礼记》,断不可不读者也。近人所读者,《陶氏六书》、《寿世保元》、《李士材三书》、汪讱庵《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吴又可《温疫论》、《景岳全书》等类。甚至仅读《药性赋》、《汤头歌》,便欲行医。”

清代大医王孟英在其医案著述中云:“苟非读书多而融会贯通于心,奚能辨证清,而神明化裁出其手,天机活泼,生面别开,不愧名数一家,道行千里矣”、“识见之超,总由读书而得。”

不仅古代医家如此,现代名医亦然。如岳美中先生“日理临床夜读书”;任应秋先生“十三经都已背诵如流”……

总之,凡有造诣的古今医家,莫不以读书为第一要紧之事。只有多读书,多读中医古书,才能加深对中医的认识,领会其内涵,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三、读书与临床兼重

既然读书这么要紧,那么,中医人还需要临床吗?当然需要。我的观点是,先读书,再临床;临床之余继续读书。

古人治学有三个途径,其一是读万卷书;其二是行万里路;其三是与天下名士游。学习中医也是治学,由此说,要提高医术,读书与实践是两大法门,缺一不可。

清代医家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一书中指出:“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近代医家许勤勋在《勉斋医话》书中进一步论述了读书与临证的关系,说:“评论国医之优劣者,向分两途:一谓学识渊博者优,一谓经验丰富者优。前者以为览书愈多,则识见愈广,见识既广,则认证明确,,病无不可治矣,故。后者以为诊病愈众则经验愈多,经验既多则辨证不误,药必,病亦无不可治矣,故优。予独以为学识、经验相辅而行,不可偏废者也。有学识而无经验,则为纸上谈兵,无补实际,虽优亦劣;有经验而无学识,则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刻舟求剑,必难化裁,虽优亦劣。故予谓学验并富,始得为国医之秀者也。”

我自己的学医体会是,在学校里有读书为主,毕业后开始独立应诊时则读书与临床兼顾。白天临床,晚上读书。这样反复近三十年,自觉日日有得,时光不虚度。

那么,为什么有人宁肯临床也不愿意读书呢?我分析其原因,或有如下几种。

其一,受某种观点影响,认为中医是实践的学问,所以学习中医当“重行而轻知”。在他们看来,书上写的只是些知识,这些知识若不经由自己的临床去验证,便毫无价值。反之,若能勤于临床实践,自然就能有所收获。这样的收获才是真功夫,是真经验。

其二,过于重视自己的临床经验而瞧不起前代医家的经验,属于妄自尊大之类。这样的人自认为中医经验只能源于临床,所以不肯读历代医家的书,甚至认为别人书上写的都不一定对。他们认为,书本所讲述的中医经验之真伪、高下、作用、价值都需由我的临床来判断来决定。表面上看是重视实践,实际上是无知者无畏。我自认为,这样做有些傻。明明前人已经写在书上的经验,偏要自己去实践一番再得来,岂不是辜负了前人的好心。

其三,认为只要有师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学来的一定是真本事。而且认为,这些真本事是决不会写在书上的。却不知他们为秘诀的那些东西,其实多半是因自己少读了书,所以不知其来历,传授者又刻意隐瞒,让他们以为真是千古绝学或独创自得之秘法。

我的建议是,初学中医者非重视读书不可。即使是临床数十年之余,也还是要读书。为什么?因为历代医家写书并不容易,那时并不需要评职称,也不需要借写书来升职,医家之所以写书,纯粹是希望把自己所诵读医学名著,通过精心研读,殚心竭虑,反复揣摩而体悟出来的精华传承给后人。可以说,这些医书都是医家“心悟乎古人之言,畅达古人言中之意;心契乎古人之心,曲绘古人意中之言”的精华。他们往往“十阅春秋,然后有得”,“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方始著就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之作。试问,这样的著述传承至今,我们要不要读呢?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认为,中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问。中医人要想提升医术,就一定要行解并重、知行合一,如此才能迅速进步。(董洪涛)#学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