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魔性教授戴建业又出新书了,这次是送给 [复制链接]

1#

年9月,我国义务教育开始启用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例。

小学语文古诗文有篇,其中古诗词首、古文14篇、古典名著(节选)3篇,除拼音、识字单元外,古诗文占全部选篇的36%;

初中语文教材有古诗文篇,其中古诗词84首、古文41篇、推荐古代名著7篇,占全部选篇的48%。

有些家长因此担忧增加的古诗文都是文言文,孩子难以理解,会丧失学习兴趣,语文成绩下降。自己想辅导孩子学习古诗文,却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还有的家长觉得现在都是信息化时代了,这些古诗文除了考试有用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有这些问题和疑惑的家长,看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教授编制的《国学经典诵读》之后会发现,古诗文并不是过时、枯燥、无趣的文字,而是生动、有趣、切近生活,还有实际用处的内容。比如,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写作文时能用上,古诗文中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等。

戴建业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了数十本专著和多篇论文。

年荣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

年荣获香港“明德教师奖”;

被广大年轻学子羡慕地称为“别人家的老师”,被全国网民誉为“国民教授”。

《国学经典诵读》是戴建业教授主编的、专为儿童编制的一套国学启蒙读物,囊括了我国古代的名言佳句、经典诗词、典故和古文段落。

戴建业教授从现代的视角出发编制的《国学经典诵读》解读并展现了新时代下国学的魅力,让家长和孩子体会到古诗文所代表的国学价值,并看到国学能帮助孩子成人、成才。

那么,国学有什么价值,国学又如何帮助儿童成长呢?戴建业教授指出,国学是提升儿童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国学的价值:提升儿童人文素养

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其实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统称。国学不仅包括古诗文,也涵盖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广博的国学内容能在多方面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是当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哈佛大学就是其中的代表。

哈佛大学认为,每个哈佛的本科毕业生不仅要在某个专门学科或专业受到训练,还应当接受广博的教育。

为此,哈佛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七个领域的课程: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道德推理、社会分析和定量推理。

哈佛大学要求学生用本科1/4左右的学习时间来学习上述7个领域的8-10门课程,并且每个领域至少应选1门课,否则将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研究》

作者:孙美花

戴建业教授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提到,儿童通过国学能从四个方面提升人文素养。

1.丰富历史文化知识

《国学经典诵读》中选择的故事大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经典典故,儿童阅读故事的同时就会增长历史文化知识。

《誉满杏林》讲述了神医董奉的故事,说明了为什么“杏林”代指我国传统医学,以及为什么人们用“誉满杏林”形容医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怎样识别“外来美食”》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餐桌上常吃的芝麻、*瓜、西红柿、红薯和洋葱等食物都不是我国原产的。这些食物原来名字中的“胡、番、洋”字代表着它们的产地。

《魏征劝谏,太宗自省》讲述了唐朝大臣魏征不畏惧皇帝权威,只要看到唐太宗行为不宜就正直劝谏的故事。书中还结合自省这个主题,为我们讲述了古人造字时,“省”这个字的原意。

《国学经典诵读》还以古诗词为例,讲解了什么是论诗的诗、什么叫托物言志、哪些词用来描述古代官职变动等文学和历史知识。这些内容不仅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考试内容。儿童阅读相关内容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素养也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

2.形成良好品行

善良、正直的品行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国学很多内容都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品德的形成。《国学经典诵读》在选材时也多挑选与此有关的内容。

白居易的七言绝句《鸟》向儿童说明,人类和小鸟的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保护弱小的鸟儿,尊重每一种生命。

《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家长和儿童体会到,做人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这句古语告诫我们为人不可贪婪,不然危害无穷。

3.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让儿童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还为儿童展现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让我们知道做人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不能对别人太过严格,不然就没有人愿意和我们做朋友了。

《春风风人,下雨雨人》的故事使我们看到,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有能力的话就要帮助别人。假如我们从不付出关爱、帮助别人,当我们落魄时,可能没人愿意帮助我们。

《墨子师生的沟通秘籍》除了讲述历史故事之外,还在故事结束后分析了化解误会与矛盾的具体方法,让儿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4.树立积极与平和的人生态度

《国学经典诵读》不仅挑选了能提升儿童人文素养的古诗文,在讲解诗文时还向儿童传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书中在讲解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时,赞扬了辛弃疾即使心中苦闷,却仍然战斗不息的坚强精神。

《祖逖闻鸡起舞》讲述了祖逖和刘琨互相鼓励、勤勉用功的故事。他们不断奋斗的故事说明,为理想不断奋斗才可能梦想成真。

《毛遂自荐》的故事鼓励我们要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积极争取机会。

《国学经典诵读》除了赞赏积极进度的人生态度,也通过赏析欧阳修的七言绝句《画眉鸟》让儿童看到,人生的快乐也来自于心灵的自由与平和。

《国学经典诵读》让我们看到,国学在新时代仍有无穷的魅力与价值。可如果儿童不喜欢国学,国学的价值再大也无法发挥作用。《国学经典诵读》是如何吸引儿童阅读的呢?

《国学经典诵读》:精心编排,吸引儿童喜爱国学

为了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国学经典诵读》的选材、排序、设计都紧紧围绕儿童的兴趣、发展和需要进行编排,把看起来遥远、难懂的国学拉近到儿童身边,让他们感到国学生动有趣而且并不难懂,进而喜爱国学。

1.选材:围绕儿童生活,调动阅读兴趣

我国的传统文化都算国学。因此,国学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但过于丰富的国学内容,反而让家长、老师不知道从何教起。《国学经典诵读》帮家长和老师挑选出了与儿童生活相关的国学内容,方便他们引导儿童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由个名言佳句、84首经典诗词、84个国学典故和60篇小古文构成。这些古诗文的主题都和儿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二册侧重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美味佳肴、四季变换等;

第三、四册侧重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内容包括:和睦亲友、以诚待人、练勇气、学宽和等;

第五、六册侧重儿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内容包括:当自律、享生活、做自己、有担当等。

《国学经典诵读》还选取了多个有趣的国学故事,把做人处事的道理融入到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既便于儿童理解,又减少了说教意味不至引起儿童的反感。

儿童读完《国学经典诵读》后会发现,原来国学包罗万象: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衣食住行;我们和亲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国学中都有相关内容。

国学不是高高在上,只能背诵而没有实际作用的古诗文,而是我们描述日常生活可以用到的一词一句,解决问题时可以寻求帮助的良师益友。

2.排序: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便于理解

《国学经典诵读》除了选材重视儿童生活之外,内容排序也注重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整套书1-6册的内容按照由易到难,内容解读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符合儿童心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顺序。

2至6、7岁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只能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比如:苹果、天空、春天等。此时他们难以理解抽象的事物,比如:友谊、逻辑、良心等。6、7岁之后,儿童才逐渐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能渐渐理解抽象事物的意义。

家长和老师在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讲道理、说故事的时候,需要选取与真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或者利用视频、图片辅助儿童理解。

《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排序就是遵循了这个规律。

第一、二册侧重与实际事物相关的自然环境,适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

第三、四册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