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家四代行医济世,是玉林中医发展的ld [复制链接]

1#
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做同一件事,已经很难得。而一家四代人,皆专注于做同一件事,那更是非常了不起。医院就有这么一个医生世家,四代人都专注于同一件事情——行医济世,一代接一代在弘扬中医、救死扶伤的领域作奉献,用百年的坚守和传承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医学誓言,成为玉林中医发展的“时间证人”,也见证了玉林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巨变。

医一代:刻苦自学医书,医德医术誉满八桂

陈进一家学医从医,可明确追溯到爷爷陈伯勤那一代。陈伯勤从小靠刻苦自学熟读百家医学古籍,行医济世,成为一代名中医。陈伯勤的父亲是一位晚清秀才,一边教书授徒,一边给人看病。童年的陈伯勤是在严格的家教氛围中一步步成长的,从小父亲便教他读《四书》《五经》《*帝内经》《金匮要略》《时方歌诀》等书籍,聪敏过人的他,过目能诵,也勤学好问,一点点啃下医书中生涩的词语、难以理解的药理知识。陈伯勤刻苦自学熟读医书,行医济世,成为一代名医。经过10年时间的自学苦读,许多中医书籍已娴熟于他心中。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给病人独立把脉、开处方。因他的处方稳重又独具新意,病人服药后效果相当不错,很快传遍乡里,还在兴业石南街开了一间“普济堂”药房,坐堂看病,接到求诊随叫随下乡,且处方不收分文,在兴业县群众中口碑极好,声望越来越高。新中国成立后,陈伯勤牵头把石南街及周边乡村的医师、接生员和医卫工作者成立了“郁林县石南联合诊所”,更广泛为当地老百姓看病。年初,陈伯勤受容县专区卫生部门邀请,医院工作,以精湛的医术,妙手仁心,医治了很多重难病号,每天中医门诊室前病人都排成长队。年,医院,陈伯勤被委任为副院长,主持医疗业务工作,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他不辞劳苦,在全力管理好全院医疗业务工作的同时,仍坚持每天坐班门诊。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又有学术专著,被自治区卫生厅首批评定为主任医师(正教授级)。到了耄耋之年,陈伯勤还在攻读大量古医文,并主动请求每周两次到门诊部上班,一方面为患者诊病,一方面给晚辈传授临证经验。他临证诊脉七十余年,医人无数,精通内、外、妇、儿、五官各科,临证医案数量多、时间跨度大,病种范围广泛、特殊、复杂。其主要著作有《陈伯勤妇科治验》《中医诊疗概要》《医经汇编》等。陈伯勤一辈子醉心于医学,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八桂大地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去世后,广西中医药大学校园内专塑有他的一尊铜像,供人们瞻仰纪念。医院也设立陈伯勤中医杂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并将其留下的医案编撰成《陈伯勤医案》一书。

医后辈:子孙先后继承衣钵,行医救命

在陈伯勤的影响下,一代又一代的子孙继承了他的衣钵,全心全意投入救死扶伤的医疗事业中,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被大家称为积德行善之家。第二代,陈伯勤之子——陈国瑶,紧跟父亲的脚步从医,成为医二代。先是学习西医,后继续学中医,毕业医院(医院)工作,医院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五十多年,对医学理论有较深的认识,诊疗实践经验丰富,在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医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西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西分会内科专业委员等职。

一家三代的合照,陈伯勤(中)向儿子陈国瑶(右)和孙子陈进(左)传授医学经验。

第三代,陈伯勤之孙——陈进,生长在医生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陈进,早就认定了从医这条道路,将学医救人作为己任。他小小年纪便从爷爷和父亲身上学到了不少医术。如今陈进已退休,他接手父亲陈国瑶的诊所继续为大家看病。年~年他到福绵的水岭村插队,运用学到的医术,做起了赤脚医生,经常免费帮村民看病、针灸,很快受到大家的欢迎。年,高考恢复,陈进参加高考考上了当时的玉林地区卫生学校中医班。毕业后被分配到爷爷和父亲的工作单位——医院,成为家里的医三代,先后在住院部、门诊、急诊部工作。第四代,陈伯勤曾孙——陈皓,年成为医院急诊部的一名医生,踏上救死扶伤的舞台。“小时候常跟着爷爷坐诊,看他给病人看病,印象很深刻。”陈皓说,印象中,爷爷不喜言谈,却非常和蔼可亲,在下班后经常有病人找到家里来让爷爷看病,他总是免费帮看。他清楚地记得,爷爷躺在病床上,还有不少人来找他看病。爷爷的医德和敬业精神,在陈皓心中种下了种子。薪火相传,接力棒一棒传一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医院退休,接手父亲陈国瑶开的诊所,而儿子陈皓作为家中医四代,代替他继续奋战在急诊一线,救死扶伤,他心中颇为欣慰。作为家中医四代,陈皓向祖辈看齐,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见证人:百年坚守传承,诠释医者仁心

“碰到两个大出血的伤者来就医,血像水龙头一样往外流,一个已经失血性休克,另一个意识模糊了,情况紧急危险,马上紧急止血,安排手术。”“凌晨点多,去陆川平乐镇一偏僻乡村救治病人,当时雨很大,路很小,那个老人摔倒昏迷,判断是脑出血,及时输氧输液,因处置及时,手术后白天已醒过来了……”回到家,陈皓会跟父母交流工作所见所闻,这对陈进一家来说再正常不过。一家四代多人都是医生,下班后家里饭桌吃饭就像全科会诊。陈进说,大家吃饭聊天的话题都是在讨论交流医学,遇到了什么疾病,该如何诊断、治疗。

陈进(右)和儿子陈皓(中)向记者介绍祖上留下的珍贵的医学书籍资料。

在他们家,有一柜子的医学笔记、案例、著作等书籍资料,纸张泛*,烙上岁月的痕迹,这都是祖上留下的宝贵医书,价值非常高,翻阅这些资料,父子俩收获匪浅。在工作中,他们常常运用针灸等中医手法,快速处置急性中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卒中等病情,效果很明显。从创建医院以来,陈家几代人尽心尽力,医院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心,直至退休,医院发展、变迁、壮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陈进记得,医院条件简陋,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不够人,病种和科室并没有现在分得那么细,虽是医生,但是人员不足,也需要常常兼顾护士的工作。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转型全科医生是时代要求,他们也在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中西医知识。“医院没有急诊部,晚上都是关门的。”陈进说,医院设立了急诊部,需要经验丰富、懂得中西医的全科医生,他便转到急诊部,一待便是10多年直到退休。如今,儿子也在急诊部,父子俩经常交流工作的事情。“急诊部的工作,事很多,太忙了。”这是父子俩共同的心声,但急诊工作更能锻炼快速处理的应急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陈进常教诲儿子工作要勤快、敬业,谨记家训、行规;治病救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求名利、金钱,行医济世,医者仁心。作为医四代,传承医学的家族重担如今落在陈皓身上,责任重大。“从父亲到祖父,他们都是口碑很好的医生,病人口口相传,希望自己也能够像长辈们看齐,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采写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冰通讯员陶继*

责编

张宗海

校对

张冠中

审核

王彦臻监制

陈俐出品

玉林日报全媒体大家都在看☆全国首批,玉林这3家医院上榜!☆4月8日起,玉城6路公交线延伸,还新增一条快速公交线☆企业开到“家门口”,玉林这个村的村民变身“上班族”!☆揭晓!广西人均元,你达标了吗?☆连续多日,罕见现身!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