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刊速递中医药文化年第1 [复制链接]

1#

《中医药文化》年第1期

目录

疫病史专题

1.年大流感视阈下的绍兴时疫与社会救济

林曦 李永宸

2.中古时期的疫病冲击与防疫对策

付鹏 王育林 周立群

3.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霍乱防控中“中医药文告”的传播与思考

马捷

医疗文化史研究

4.近代江南民间验方知识的传播及其影响——以《验方新编》为例

刘希洋

5.明清时期贵州医者群体探析

罗权

6.宋代官药局药材来源考

刘辉

海外中医

7.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分析

钟俊 王明* 林国清

文献研究

8.杏雨书屋藏宋刊《备急总效方》考述

张雪丹 熊俊 张如青

9.张家山汉简《引书》“阴”字探析

赵丹 段逸山

10.《时病条辨》考析

朱传磊 于业礼 王兴伊

11.《丹溪医案》成书与流传考略

徐晓聪 郑洪

管窥篇

12.《*帝内经》说“其人”

段逸山

精彩先行

疫病史专题年大流感视阈下的绍兴时疫与社会救济林曦 李永宸回顾梳理民国时期报刊所载年绍兴疫情报道,发现绍兴“时疫”为流行性感冒,系自国外经宁波传入。该时疫发病特点为人群普遍易感,幼儿、老人和孕妇死亡率较高;监狱、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是疫情高发地,呈明显的聚集性。由于当地医疗资源不足,主管官员对疫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地方*府应对不力,导致绍兴成为年大流感疫情重灾区。后民间团体自发救治,成为抗疫主力,其间绍兴中医积极介入,总结推广治疫经验。此次疫情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疾病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古时期的疫病冲击与防疫对策付鹏 王育林 周立群中古时期的疫病史料丰富,体现出这一时期的防疫对策可分为社会响应和医学应对两方面,其中罪己诏、隔离、公派医官、恤葬、减赋、禁寒食、宗教祈福、迁都等社会防疫措施,为医药防治疫病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医学上对疫病分类、病因病理、证治大法、防疫草药、预防养生等方面认识的深化与应对措施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着疫病造成的社会损失。二者相互良性共生的中国式防疫方案对后世疫病防治影响深远。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霍乱防控中“中医药文告”的传播与思考马捷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医药文告”在各地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霍乱防控中“中医药文告”的应用状态,以及近代社会转型期霍乱中医药防控情态两个方面切入,揭示了近代中国疫病防控中所形成的“国家—地区—医疗机构—其他机构—个人”互为补充的隐形社会中医防控网络。体现了中医药在社会多元因素与势力的博弈过程中,积极参与到疫病防控的“宣导”“避秽”“普济”等环节,逐渐从疾病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向疫病群体化的“专病专方”“病证结合”转变与升华。 图为《毕罗痧防治方案》文告图版(白棉纸,51cm×35cm,藏于“景和斋”)医疗文化史研究近代江南民间验方知识的传播及其影响——以《验方新编》为例刘希洋《验方新编》重点辑录民间验方知识,内容丰富,便于非专业人群查阅和应用,但在出版后的20年里并不为人熟知。19世纪60年代,该书传入江南,不仅受到官绅青睐,而且日渐普及到中下层民众中,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进入20世纪,该书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乃至“中医”的代名词。《验方新编》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西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推动了医学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大众化,加速了社会生活的医学化进程。以《验方新编》为代表的民间验方知识在江南趋新求变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存续和流传,反映出近代江南医疗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明清时期贵州医者群体探析罗权通过系统查阅明代至民国时期贵州省的余部地方志资料,发现其所记载的位医者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来移民、儒生兼医、弃儒从医、道士和尚、从*人士、武术群体等,医术的传承主要依靠亲属传承、访名师、主动授徒、自学等方式。这些医者有较高的医术和理论水平,留下了56部医学典籍。他们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行医时不辞辛劳,敬业奉献,为贫穷患者义诊甚至赠送药物,日常生活中也有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宋代官药局药材来源考刘辉宋代官药局作为国家开设经营的大型药品销售机构,在其经营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官药局每年会有大量的药材、药品支出,为满足官药局经营的药材需求,宋*府每年需要收集购买大量药材。官药局药材来源可分为宋王朝的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前者包括每年地方上交官方的土贡、官方自营的药园及官方出资采购等渠道;后者主要是其他*权的朝贡与边境贸易等渠道,北宋时期以上各种渠道都有使用,南宋则以官方出资采购为主。地方官药局所需药材北宋都是由中央官药局提供,南宋主要是中央官药局提供和自行采购两种途径。海外中医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分析钟俊 王明* 林国清基于大型在线语料库,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剖析全球英语网络媒体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问题。发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呈现国内热、国际冷,传播方热、接受端冷的现象;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国家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热土,中医康养、临床疗效、新冠肺炎防治等议题是传播的焦点;英媒对针灸、艾灸、拔罐持肯定态度,而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及其疗效,批评中药生产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故要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树立良好的中医药文化国际形象,应借助国家*策搭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平台、正确引导中医药文化传播话语方向、定制以受众为导向的传播话语体系。文献研究杏雨书屋藏宋刊《备急总效方》考述张雪丹 熊俊 张如青宋刊李朝正《备急总效方》四十卷,孤本,现藏于日本“杏雨书屋”。此书于宋绍兴二十四年()刊行后,仅藏于私人书楼或宫廷内阁中,再无复刻,世所稀见。现从著者生平、收藏流传、文献价值等方面加以梳理考证,认为该书在宋以前本草单方和急救医方的搜集整理、系统分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增补完善宋以前医方和校勘修订古医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图为《备急总效方》书影张家山汉简《引书》“阴”字探析赵丹 段逸山张家山汉简《引书》全文多次出现“阴”字,其在文中不同处的含义不尽相同,可指身体阴面部位、五脏、前后二阴、阴邪外气等。以“阴”字为脉络,对《引书》中与“阴”相关的词语进行梳理,旨在厘清“阴”在原文不同位置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探析其背后的中医医理。《时病条辨》考析朱传磊 于业礼 王兴伊《时病条辨》四卷,古瀛隐名氏原著,弇南钱雅乐增订,现存稿本,收入《清代吴中珍本医案丛刊·第八辑》点校出版。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研究,发现隐名氏原文具有体例合宜、论治精详等特点,钱雅乐之增补,对原书中顺序不合理的条文位置进行调整,并补充部分内容,为原书增色不少。书中有关霍乱论治的内容,其理论介于王孟英与徐子默之间,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丹溪医案》成书与流传考略徐晓聪 郑洪《丹溪医案》是元代朱震亨的一部医案集,目前无刊本、抄本流传。明代贺岳所著《医经大旨》中征引了部分医案,笔者以此为线索,结合史志书目记载及医学著作中《丹溪医案》内容的征引情况,综合考查《丹溪医案》的成书与流传状况,并此推测《丹溪医案》确有刊本流传,但是流传不广。编辑:山苍

往期精彩

-驻颜-画眉

宫廷秘方

胭脂水粉

白芷驻颜

中医美容常用方法现存《永乐大典》美容医方

从经典本草看时尚美容-病痛-脱发

失眠

便秘

脾胃

湿疹

急症

记忆衰退

女性冬病针治难产

针治颈椎

针治哮喘

针治失眠

战场针灸春节综合征

须发早白

小儿感冒

口中甜味要当心“人面桃花”可能是光敏皮炎

你的父母膝盖会冷痛吗-科普-中药麻醉

香道文化

面部光谱

被忽略的中医急救原来音乐能治病

比较心与heart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唐宋牙刷什么样

中医细说丹田

影视剧的中医误区古代怎么处理垃圾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针刺消毒史何以“膏肓”一误再误

古代医药怎么打广告-文化-金瓶梅

红楼梦

*帝内经

伤寒直指

闲情偶寄

山海经周易

稳婆

上古

巫医

西夏

郑和

面相

废存

外交海派中医

古代解剖

古代女医

元代饮食

惧虚与滥补驱吓民俗

神农尝百草

道家道藏与中医

广州医药老字号衣衾飘香的古代中国

本草纲目中的染色草木

什么是祝由-品诗-登高

芣苢

江南

苏幕遮

粉蝶儿

蝶恋花秋词二首

问刘十九

终南望余雪

观书有感二首

点“在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