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季学期DIY课程结课展示历史 [复制链接]

1#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汉书》选读

1

徐兴无老师寄语

兰石之姿

清少之行

珪璋其质

芳丽其华

——集汉碑句赠“《汉书》选读”课诸同学

2

课程感言

级汉语言文学陈舒琳

很幸运能在大学最后一学期选上这门课程,在徐老师的引领下对研读古典的方法温故而知新。更幸运的是,每节课上同学们的报告之后,徐老师都会以小专题讲解的形式对我们的报告进行点评和补充,每次听讲,都会有这一专题的知识被“打通”的感觉。记得大一时莫砺锋老师为我们上《文学艺术经典导读》的拼盘课时,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字作为板书:功底的眼光——在5月11日的结课讲座之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贯通的回顾之际,想到研读课最好的样子也即带给我们这两样东西:在做报告的过程中扎实功底,在听讲评的过程中打开眼光,徐老师的讲解很好地衔接了两者。

结课讲座之后,心中忽然感到很多不舍。也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再次沉浸在古典的课堂,但这门开课时被徐老师戏称为“陪公子读书”的每周二的晚课,穿过我匆匆促促的大学末叶,非常像溯洄从之的一步一脚印,给予我温厚的熟悉感,和很多前行的动力。

级历史学代云秋

古代的儒者是讲究行知合一的。在私塾的孩童们,只被教如何句读和背诵经典,对于哪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则要靠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去弄明白先贤们留下的深奥智慧。鲁迅先生曾经抱怨先生从不教语句的意思,但周树人依旧成为了大家。经典总是那些,时代却总是在发展。慎独的儒家给了每个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解释经典的权利,于是儒家在不同的时代也有诸多的流派。中国的学问也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这种知识继承方法,不同于古希腊人的提问,也不同于犹太人的讨论,在东方延续着它的生命力。

徐兴无老师便是这样一种复古。我们重读《汉书》中的经典篇目,然后去徐州的地下重新了解了汉朝人是如何生活的。知是行始,行是知新。在这一门课上,我们能接触到的题目,每个人都会感到十分有趣:官制、阴阳五行、经学、外戚、祭祀、目录学、边疆史地……这些在其他人眼里看来高深莫测的学问,似乎也在一个学期徐老师的提点下略通一二。DIY课,不愧是南大文科的灵魂。

级历史学丁天扬

记忆犹新的是第一节课徐老师问我们这些历史学院的同学为何来听——“你们学院没有读《汉书》的课吗”,场下历史学院的同学尴尬而笑,但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或许真正意识到精读只有diy方有。

虽然每周读一篇传记的节奏未免过快了些,但是从大家精读解析中学习到很多方法,比如《郊祀志》《儒林传》可能都是我自己不敢挑战、认为过于艰涩的文本,但是通过大家有脉络地整理谱系,考证名词含义、地理方位,我对《汉书》少了一两分畏惧,对汉代机理又多了一两分认识。很多时候,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门课的督促,没有徐老师对报告、提问时间与发言质量的极度严苛要求,自己是否会踏踏实实读完《百官公卿表》,会结合《汉书补注》《秦汉官制史稿》,摸索每个不甚了解的官名。正如徐老师最初说的,“我是来陪公子爷读书的”,公子爷天性本懒惰,但经良师点播教诲,若有一点心得体悟的话,便是努力尝试回到历史时代的语境中,学会解释历史“镜相”的技能。

级汉语言文学董悦尔

这学期有幸上了徐兴无老师《〈汉书〉选读》这门课,收获很大。读《汉书》时,徐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注意理解史书背后的整个汉代思想文化,思考问题的深层原因,每次老师对所阅读篇目的要点进行总结时,总给我们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印象较深的有读《郊祀志》时,老师对汉代儒生与方士为解决汉代郊祀问题采取的不同方法的阐释;读《艺文志》时,老师对其中“篇”与“卷”的提问;读《董仲舒传》《眭两夏侯京易李传》等传时,老师对儒家六艺在汉代新的发展的论述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不仅对汉代有更深入了解,也学会尝试以此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形态中的某些方面。同时,这门课上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与大家一起读《汉书》是难忘的经历。

级汉语言文学耳诗莹

选到徐兴无老师《〈汉书〉选读》课的时候,我是非常兴奋的。纵使读史是一件我认为很有必要的事情,但总因为其他原因在日程表里延后,由于这门课,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读《汉书》。这门课让我深入了解了《汉书》以及西汉王朝的*治、思想、文化。课上同学们轮流进行报告和评议,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总能产生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徐老师讲解的时间不多,但每次讲解都令人十分佩服。

级历史学蒋瑞雯

在《〈汉书〉选读》这门课程中,徐兴无老师带领我们精读了《外戚传》、《儒林传》、《百官公卿表》、《艺文志》、《郊祀志》等数篇《汉书》中的经典篇目,课堂以同学报告、评议,老师总结、点拨的形式展开。在此过程中,我一方面锻炼了我古文阅读的能力,对《汉书》相关篇目的基本内容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其他同学的精彩报告也使我在知识上,尤其是对文献研究的切入点上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而最重要的部分,自然是徐老师每堂课最后总结性的点拨与讲解,他往往是从最基础的文献内容出发,却并不囿于文本本身,而是将之置于汉代的整体历史状况进行分析,提纲挈领,在汉代文化、官制、国家信仰、外戚问题、儒生问题等多个方面都给我们以知识性的拓展和启发性的思考,即便是说“醍醐灌顶”也毫不为过。

总之,非常感谢能够在《〈汉书〉选读》这门课程中与徐老师和诸位同学相遇,真诚地期待今后还有机会能感受徐兴无老师充满魅力的课堂!

级哲学李宇泽

录大徐公《经纬成文》语以纪念本学期之课程:

汉儒主张德与身并治,心与性并养,其思想也影响了医术。由于汉朝经学确立,儒家用《易》与《春秋》这样的儒家天人之学更换了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天道话语。我们可以从《汉书》中的《天文》、《律历》、《五行》诸志中发现,元气与太极代替了道、太一;干、坤代替了阴阳;《洪范》五行代替了阴阳五行。孟、京二氏《易》学与《易纬》之学则又完成儒家月令图式的建构。《内经》里虽然看不到“元气”的概念,但东汉末年阐释《内经》的着名医经《*帝八十一难经》便以“元气”代替了《内经》的“真气”,称“脉有根本,人有元气”(卷上),后世医家遂广泛使用,沿袭不改。且医家亦以为一个有道德而不通医术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忠臣孝子,也不能治国平天下。《针灸甲乙经·序》曰:“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唐代医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序》曰:“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一般认为,“儒医“的概念起于北宋,但从汉儒的治气养性学说来看,在儒医之前已先有医儒在焉。即便宋儒贬低汉儒,但亦常常沿习其说,兹引《程氏遗书》中语以结果本文:

天有五行,人有五藏,心,火也,着些天地间风气乘之,便须发燥。肝,木也,着些天地间风气乘之,便须发怒。推之五藏皆然。孟子将四端便为四体:仁便是一个木气象;恻隐之心便是一个生物春底气象;羞恶之心便是一个秋底气象;只有一个去就断割底气象,便是义也。推之四端皆然。

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

级新闻传播学院刘雨辰

《汉书》该怎么读?在参与到大徐公的课堂之前,我是几乎没有概念的。那些庄严工整的文字,最初读来令我发困,而我也未曾想象过它们之下竟蕴含着如此多生动详实的史料信息与文学价值。

在第一课时大徐公的导读中,我便被深深震撼到了。史学上详赡赅备、文学上严密典雅的《汉书》,一字一句细细深究竟能窥探出那个朝代所被忽视的细枝末节的历史。在研读与讨论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磨炼自己深入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而在点评环节老师的提点与补充更给予我极大的启发。

很有幸能够参与到这门课程当中,我在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导读报告与讨论中获得启发,也被大徐公精彩的授课与点评所震撼,谢谢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创造的课堂,收获颇丰!

级汉语言文学刘紫妍

汉朝为什么伟大?在上学期,徐兴无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学》使我对于《汉书》在文学史悠长经纬之中的定位有了透彻明晓的认识,而本学期的《汉书》选读则是塌下心来的文本细读,亦是聚焦细节的思辨之旅,我们既发现了历史问题、架构了体系理解,又叩问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汉书》不仅作为史料被佐证、被研读,也将作为叙事艺术的典范被点读、被阐发,从而提炼出历史文学之传统、史笔诗心之传承。课堂报告令我受益匪浅,徐老师的点拨画龙点睛又妙趣横生,为我们开启另一维度上解读历史、反求诸己的人文眼界。

级历史学陆芃

出于对徐老师的仰慕,选择了《汉书》这门课程。相比于以往的diy课,这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课堂报告。徐老师用严格的要求点评我的课堂报告,很多批评在现在看来非常正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治学必要严谨扎实的想法。借着同学们的一次次报告,徐老师带我们阅读了《汉书》的诸多精锻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将《郊祀志》和时,徐老师对汉朝信仰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是平日自己读书学不到的。最后,感谢课程组织的徐州考察,结合对楚王墓的参观,历史上的记载更加鲜活起来了。

级汉语言文学鲁婉怡

第一次上DIY课就遇上了最喜爱的老师,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这门以《汉书》为研读对象的研讨课,强调对文本的细读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阅读原典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一定史实,特别是认识到了《汉书》作为一部史书的书写体例和风格,以及当时人的历史观念。课堂报告的呈现形式则要求从文本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建构和论述自己的观点;尤其评议的环节重在提问,促使我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问题。而在老师的点拨中我领会了一些为学的方法和道理,也对汉朝这个时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每节课的收尾是老师的点评和总结。素有“汉学家”美誉的徐老师(误),总能从看似枯燥的史书记载中洞见本质,开掘趣味,并且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其讲述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梳理作为骨架,又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作为血肉,引人入胜。每次听完老师的高妙言论,未尝不倾倒赞叹,欢喜服膺,以为妙绝。老师尤其擅长用今事比附历史,用人事比附国情,这种活泼亲切的联系增添了风趣幽默的效果,更是建立起了古今沟通的桥梁,在认识历史、纵览全局的同时也更好的理解我们自身。

此外在历史研究上的认知收获还包括对于考古成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