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前就敢做开颅手术,术后还能活 [复制链接]

1#

"

古往今来,疾病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生命十分脆弱,一个小小的感冒便可以要一圈人的性命。

对于这种不会立刻要人命的疾病,中医可以用汤药徐徐疗之,但若遇到急病时,尤其是汤药无法治好,只能通过手术来挽回生命该怎么办?

难不成要让古人开膛破肚做个心脏搭桥?

emmm····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古人不仅富有智慧,而且还相当“胆儿大”!

东汉末年,一位名叫华佗的医生发明了麻醉剂“麻沸散”,在麻沸散的帮助下,又是开颅,又是削骨,三下五除二,人就活过来了!从此之后,“开膛破肚”不再只是酷刑,而是成为一种挽救生命的医学手段,华佗也被誉为“外科鼻祖”。

真有这么神?

别说,还真就是这么神。

中国古代惊艳的外科手术

华佗虽被誉为“外科鼻祖”,但却并非是进行外科手术的第一人,早在~年前,古人便已经实践外科手术,并且要干就干大的,比如开颅!

年,山东广饶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号墓发现了一颗人类颅骨,颅骨的右侧顶端有一个椭圆形的洞。根据众多考古专家和医学专家利用现代化仪器对颅骨反复研究发现,这个洞是开颅手术所致,并且洞的边缘非常光滑,这是骨组织修复的结果,说明这个人在经历了开颅手术后,还存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大汶口文化遗址M号头骨

年,新疆苏贝希村一座距今约年的古墓中发现一具男性干尸,干尸的腹部有很明显的开合手术痕迹,缝合手段还是采用现代手术常见的八字缝合法,不过很遗憾,这具干尸的伤口并没有愈合痕迹,估计是没有挨过这场手术。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还记载了古人外科手术的操作指南:

“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割皮解肌”:割开皮肤解剖肌肉;“诀脉结筋”:结扎血管处理韧带;“揲荒爪幕”:整理,疏通胸腹膜......可见古代在进行开科手术时可不是简单的划开放血,而是有非常规范的操作流程。在“手术操作指南”+“麻沸散”的带领下,华佗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外科手术,有士大夫身体不舒服,华佗一看说“你这病做个手术就能好,但这病要不了命,忍个十年,寿命到了就完了,不用冒这个手术风险”,但是士大夫实在受不了,坚持要求动手术,华佗一顿操作,士大夫的病果然好了,快快乐乐地活过了十年。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还有人因为脾脏出了问题,华佗一看,这个可忍不了,于是给人喂了麻沸散,打开肚子切掉腐坏的脏器,敷上膏药,给患者喂药,百日之后便康复了。

“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余日中,鬓眉堕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傅疮,饮之以药,百日平复”《三国志·华佗别传》

华佗去世后,麻沸散配方失传,但没了“麻沸散”也并没有阻止古人进行外科手术的脚步,如《晋书·魏咏之传》中记载了我国第一例“兔唇”修补成功手术;隋代医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肠吻合术”、“血管结扎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唐代骨伤科大家蔺道人在《理伤续断方》中记载了多种骨折、脱臼的治疗手法;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个医方,其中以外科病占比重最大,比如治疗“牡痔”,也就是“痔疮”,治疗方法非常详尽,江苏省江阴明代墓葬中还发现了一套非常精巧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

可见,古人做手术并不是仅凭一个胆,毫无技术的盲目进行,而是非常有严密的步骤的精良的仪器的。在面对严重疾病,尤其是战争年代,士兵受伤情况,不至于手足无措,仅靠汤药续命。

不过即便如此,外科手术还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尽管有“麻沸散”,有“手术操作指南”,有精良的手术器械,但想要达到手术标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像开颅手术这种放到现代依旧是高难度的手术,在四五千年之前,啥也不懂的古人怎么就敢在他人头上开瓢呢?

其实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正因为古人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危险性,不了解死亡率,所以才敢做开颅手术,不知者无畏,没有心理负担。

中医外科发展历史也验证的这一理论,随着医学外科技术发展,人们懂得了更多技巧,但知道得越多越不敢操作,尤其是在华佗死了之后,他的外科手术真实性受到了很大质疑,医外科已经成了非常小众的救命手段。

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没落

华佗在世时,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有多大,曹操的手下贾逵脖子上长了大瘤子,称为“瘿”,贾逵欲割,曹操劝说“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90%的死亡率可以说明,在那个年代,人们已经对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转折点是华佗之死,华佗死后其精湛的外科医技也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很快华佗做外科手术治病救人便成了传说。南朝开始,医学界便开始将华佗的外科手术排在“正道”之外,就如陶弘景说“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将华佗的外科医术视为邪术,总是不是医家的本事。

孙思邈在撰写《千金方》和《千金翼方》时提都没提外科医术,北宋的校正医书局在校正《备急千金要方》时还夸赞孙思邈“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

南宋叶梦得还在《玉涧杂书》中大声开杠:“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形,而形之所以生者以气也”,开刀动手术,腹背肠胃的气都被破坏,人怎么可能活着?若外科手术是真的,那被肢解的人都不用死了,“王者之刑亦无所复施矣”。这种观念影响后世千百年,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不能动手术,做手术伤元气”。

华佗之后虽然外科手术并没有消失,但逐渐成为超小众的医疗手段,成为一种只在体表进行的小手术,并且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能使用,像开颅、结肠、开腹等这些动真格的手术,除非拿出“死马当活马医”气势,不然想都不敢想。

虽然小众,但面对需要急救的场景时,外科手术依然发挥着它惊艳的效果,就如战场上,为士兵截肢,结肠,极大提高了士兵的存活率。

总结

中国古代医学外科曾引领世界潮流,惊艳众人,但只可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懂得的越多,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保守,外科医术虽然很早诞生,但却没有被发扬光大,直到近代受西方外科冲击,人们才重新意识到,原来我国古代曾有过如此先进精湛的医学外科技术,华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代外科一哥”。

全文完。

参考资料:

《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吕恩国;郑渤秋

《被怀疑的华佗—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历史轨迹》-于赓哲

《中国古代麻醉与外科手术略举》-李经纬

"

-END-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