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翻译权是一种极大的文化权力 [复制链接]

1#

引子

先来点原版原漆原料:

《创世纪》十一章3-9节

3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5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7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8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9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以上,就是西方大名鼎鼎的故事“通天塔”的源头。

但《通天塔》这个故事,却有个明显的BUG,既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还有翻译这个事。

翻译,立足于《巴别塔》的文化背景下,是妥妥的渎神,换个角度看,却是一件非常牛的事。

——活生生打通了语言壁垒!

酷不酷?

倘若不同的语言是一堵墙,那么翻译就是翻墙者。

很明显,翻译具备超然的信息开挂地位。

翻译,有两大权限。

一是可以挟信息差,夹带私货。

二是可以从容地进行文化篡改与置换。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即可以化繁为简,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翻译家其实就是:

行走的语言开挂器。

也是无冕之王。

因为文字翻译权,关乎文化战略,关乎文化战争的成败,是一种极大的文化重权。

一上帝,是中国的,不是西方的。

经常有基督徒说中国人不信上帝,还像安利一样劝中国人加入基督教。这非常可笑。

上帝是中国的,这种说法,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上帝”从来就是中国的。

之所以一提“上帝”,很多人就想到基督徒所信奉的那个“主”,是因为中国人普遍忘了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所致。

为何忘记了呢?

全拜那些晚清民国的买办文人的跪舔式翻译所赐。

下面我们来专门讲下这个问题。

中国是唯一有宗教的国家,也是唯一崇拜上帝的国家。现在的人一听到宗教、上帝就以为是外国的,其实这是被错误常识洗脑了。

这些错误常识,从哪里来的呢?

刚刚讲了:

——源于近代晚清民国软骨文人的殖民地跪舔式翻译。

把religion和god分别翻译成宗教和上帝,极其不准确。

宗教一词,一直是中国的。

宗指的是尊宗庙,教指的是崇圣人教化。

所以说,宗教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现象。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大多数连自己的生物学祖宗是谁都不知道,不可能有宗庙。中国人一看族谱,就可以把自己的世系搞清楚。这就是尊宗庙的体现。

再看“教”这个词。

教,是崇圣人教化的意思。

其他民族的人,喜欢把一些装神弄鬼、神神叨叨的人,称之为圣人,这显然不符合中国文化中里圣人的标准。中国文化中的圣人,指的是通于天伦,极于人伦,达于权变的有道之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圣人,才可以为百姓立教化。可见,除了中国人之外的其他民族,他们都是无宗无教的文明,遇到什么信什么,就如同无根的浮萍。

因此religion的恰当翻译应该是巫术、乞灵,而不是宗教。

教化来源于《道德经》中所说的以天伦来定人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人常说,有没有天理呀,天地良心啊,老天有眼,天网恢恢等等,就是天伦定人伦的体现。而天就是昊天上帝。

天伦定人伦,就是顺天而行。

不信的话,去读读四书五经,读读中国人古代的典籍,看看这些书里面,有多少地方在说昊天上帝。昊天上帝,也就是天的别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所尊崇的最高神。中国老百姓常说的老天爷,其实就是对上帝的亲切称呼。

中国人认为,人类和万物,都是天地相合而生。天,就是我们抬头就能看到的那个天。他不是什么虚无渺茫的东西,也不是想象出来的彼岸世界的偶像,而是一抬头就能看到的自然自在的天。

中国人为什么崇敬天呢?因为是天创造了我们。我们为了表达对天的崇敬,就把天称为昊天上帝,在祭祀活动中,他是我们崇拜的最高自然神。

神,在华夏文明的氛围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说,神,引出万物者也。就是指造化之良能。比如天上出太阳,普照大地,云行雨施,天降甘露,润泽万物,这就是造化之能,这个造化之良能,就是我们文化里,对神的正统解释。可见,神不是迷信的产物,而是对天地自然造化万物这一功能的描述。我们中国人崇拜天,天创造了一切,所以我们中国也叫神州。

而那些乱七八糟的神神鬼鬼,我们则称之为怪力乱神和淫祀鬼神,它们本质上是妖怪,而不是神。我们现在的人,一提到神这个字,就往妖怪上联想,这说明,现在的人太没文化了。

因为天是自然存在的,随便是谁,只要不是个瞎子,抬头一看,就能看到天高高在上。所以我们不使用信仰这个词。

因为很明显,信这个说法,是指不存在的东西,需要靠人们信了它才存在,不信它就不存在。天上挂个太阳,需要人们信还是不信,太阳才存在吗?显然不会。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太阳都会存在。信仰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和迷信是同义词。所以我们用的尊崇这个词,不用信仰这么好笑的词。在中国的文化里,昊天上帝便是至尊者,至大者。天,昊天上帝,上帝,都是同义词。

大家如果打过西方人创造的游戏就会明白,那些游戏设定中,神,与人的信仰力密切相关。

倘若一个西方神,丧失了信仰力,基本就弱鸡了。

西方神,非常类似于一个靠人力的信仰力来供养的寄生虫。

这一种,在中国也存在,例如*鼠狼这类民间“大仙”,就是靠愚昧小民的所谓信仰力来维持的。

这一类,我们统称为“淫祀”。

中国的基督徒说中国人不崇拜上帝,简直笑死人了。昊天上帝,是中国人崇敬了几千年的最高自然神,居然说我们不崇拜上帝。

翻开我们的古籍,上帝一词,随处可见,简直是数不胜数。——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诗经》:“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礼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

《国语》:“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视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隋书·礼仪》:“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

《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

……

为什么现在人,一提上帝,就觉得不是中国的,是外国进口来的?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困惑,是不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从来不读祖先们写的书?要不然,怎么全中国好像都没人知道,昊天上帝是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就崇敬的最高神这件事呢?好像一说上帝,就联想到旧约里那个喜怒无常冷血无情的God呢?这是一件很悲凉的事,唉,我们的民族,仿佛被彻底洗脑,彻底遗忘了我们的文化。

因为昊天上帝崇拜几千年以来,早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以至于人们一听到上帝两个字,就会肃然起敬。这种肃然起敬,不是对God的肃然起敬,而是出于文化本能的油然而发,对于昊天上帝的肃然起敬。基督徒窃取了中国的上帝,蒙蔽中国人,利用中国人对天的崇敬,来操纵中国人的文化本能,置入他们自己的文化病毒。

我们的昊天上帝,被基督教文化捆绑偷梁换柱成他们的God。这就是利用中国人文化本能的力量,进行文化侵略的套路。

这种套路,俗称文化夺舍。

夺舍,在西方文化里,是死灵法师的绝招。

在东方,一般称之为“借尸还魂”。

人,还是那个人,外表看起来一样,但是内部的思想,依然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精外,一般大家都称之为“香蕉人”,其实就是典型的被文化夺舍过的。

“文化夺舍”,就是他们在中国大肆进行文化侵略所使用的套路。

例如电影《姜子牙》中,把华夏文明本土的“姜子牙”形象,用西方人的形象来替代置换,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夺舍。

我们要破除这种套路,要反击他们的洗脑精神传销,那就是破解他们的文化捆绑策略。我们大家自己一定要清楚,上帝是中国的,天主也是中国的。而犹太人的迷信的那个God,既不是神,也不是上帝。

尤其要对那些精神恍惚,动不动就说中国人不信上帝的国产基督徒说明,我们中国人尊崇上帝都几千年了。而他们所迷信的那个,根本不是什么上帝。到底是谁背叛上帝呢?当然是国产基督徒。他们才是不尊崇上帝的人。

二文字翻译权是一种极大的文化权

“不是东方压倒西方,就是西方压倒东方”,这句话是中国的民间谚语,表面上描述的是天气情况,内核彰显的是:

自然领域的博弈,不存在苟合。

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也是如此。

尤其路线斗争,无法妥协。

有人会不同意,嘟嘟囔囔什么“文化融合”啥的。

其实,严格来讲,文化融合,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伪概念。

这个词之所以出现,说明在当时,博弈输赢双方都有苟合妥协的需求。

胜者是为了忽悠被征服者,以此来弱化被征服者的反抗心。被征服的弱者呢,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麻醉自己。

输了,也得过日子不是?

尤其被征服者的买办们,为了苟活,为了苟活得比其他人更好一点,用“融合”来为自己披上一件外衣,以遮蔽自己卖国的龌龊内在。

所谓的文化融合,本质上是强势文化吞并了弱势文化,就如同现在一个大公司兼并收购了一个小公司。

但为了安慰小公司,对外可以高调宣传,大公司与小公司合二为一,实现了“合作共赢”。

听听,合作共赢!

情怀深不深?

逼格高不高?

但如果一个人非要跳出来,跟那个《皇帝的新装》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大煞风景地说什么:这是存量兼并,内卷啥的,肯定会被批成狗!对不?

虽然煞风景,大家很尴尬,但事就是那么个事,并不以装逼犯的意志为转移。

地球就这么大,地球上的资源就这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球上的所有竞争与博弈,包括人类与生物,其实都是存量博弈,都是内卷。

内卷的第一法则,即:强者通吃。

但最终的强者为了某种目的,要包装一下“吃相”,不至于难看。

毕竟胜利者兼并了失败者的利益,吃干抹净后,最后都变得很伪善,开始追求姿势风度这类装逼玩意。

但有一点,大同小异。

即:强势文化势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去压迫弱势文化。

有人问,为何如此?下手不能轻点吗?不能温柔些嘛?

答案是不能。

原因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毕竟“精外”这玩意,是扭曲变态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属于妥妥的极少数。

*同伐异,才是人类最普遍的人性。

另外从文明高度上看,强势文化碾压弱势文化,这类似一种天生的势差能,自带初速度。

说白了,有钱有势了以后,不去欺负人,绝对是一种反人性的高修养。

很明显,酷爱烧杀掳掠的西方蛮夷,不具备这种高素质。

很多人,对美国这两年的表现,感觉不能理解。

为何标榜“自由、平等、民主”的灯塔国,在疫情、总统选举中的表现,如此垃圾、恶心,没法看。

其实,这才是美国真正的本质。

美国是靠美元等霸权来掠夺全世界,然后才变得“民主自由平等”的,而不是靠“民主自由平等”才变得富强的。

所以,近代几百年,以西方文化主导的地球文明中,不存在啥融合,只有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霸凌。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跟你是什么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其实没多大关系。

朝鲜的火箭男孩,与美国那一套完全不兼容,不照样屹立在东方嘛!

美国对全世界的霸凌掠夺,与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殖民压迫,技术上升级了,本质没多大差别。

霸凌之下,自然有反抗的,例如义和团,自然也有跪下求饶的,例如买办。

文化买办是买办的一类。买办翻译家则是文化买办的一类。

买办翻译家,主要的工作,就是对西方文化进行跪舔式翻译。

众所周知,严复是个翻译大佬,他提了个翻译的原则,叫:信达雅。

大家都说彩。

达,就是语句通顺,这是基本要求。

雅是啥呢?

举例说明下。

英文:beatifulseason

直译为:美丽季节。

也可以翻译为流俗的:好日子。

但翻译为:花样年华。

就清新脱俗了。

翻译的文艺手法不同,逼格绝然不同,到底怎么玩,全靠翻译家心情。

翻译有风格,有个性。

这就是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忠实原文,既不夸大美化,也不鄙视抹黑。

晚清民国期间的很多翻译家,最大的问题就是:

放弃了“信”,把西方的文化翻译为中文的时候,没有恪守“信”的翻译原则,而是对西方文化极尽所能地,进行无底线吹捧美化。

这在当时看,或许不算大毛病。

当时西方列强把满清揍得哇哇乱叫,大家都站在边上,看得一清二楚,在翻译西方文化的时候,难免哆哆嗦嗦,带着一股仰慕难耐的文化屌丝之情。

但是站在一个更长远的历史目光来看,这帮翻译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最大的危害就是,为西方文化入侵递了刀子,充当了西方文化入侵的马前卒,严重污染了本土的华夏文明。

举例说明。

首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名字的翻译。

很明显,美,德,法,英这四个字,全都是华夏文化中高大上的好词。

其实,西方众国,不过是蛮夷之邦,按照音译就可以了。

更过分的是,不光对西方列强,对亚洲的暴发户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原来叫倭国,倭,就是矮的意思。

而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是“太阳之本”,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日本沐猴而冠,洋洋得意自称:太阳之国。

日本,这个词,是美化式的翻译。

倭国,则是平实的翻译。

倭,就是矮小的意思。因为日本人普遍矮小嘛。

抗战时期,“小日本”、“小鬼子”等称呼,个人感觉就非常传神。

叫起来呢,上口顺畅,又蠢又坏的气质,呼之欲出。

另外个人感觉,倭寇,这个词也非常彩,比“日寇”要生动贴切得多。

同理,把American,翻译为“美”国,真的就是毫无逻辑,因为,American读作“恶买瑞克”,跟中国的“美”真的是“八杆子都打不着”。

当然,米粒贱,这个词,美分公知或许会感觉不爽,个人感觉很过瘾。

美利坚”这种译法跟“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是同一种尿性,共同的配方,都是无耻跪舔西方列强的跪舔式翻译。

这种跪舔式翻译,其实呢,并不是买办翻译的创新,也是受西方人影响,被西方人带坏了。

史料显示,西方侵华马前卒利玛窦,于年译辑的西方格言集《交友论》出现了“上帝”、“人类”等词语,年编译的伦理箴言集《二十五言》出现了“上帝”、“天主”、“生物”等语,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译述的《天主圣教实录》,意译了“天主”、“宠爱”、“复活”等,音译了“耶稣”等词,将angel译成“天神”,后改译为“天使”,将soul译成“魂灵”,后改译为“灵魂”,并自创了象形表意词“十字架”。

很明显,利玛窦等一众西方传教士,在翻译的时候,居心叵测,主观篡改,恶意捆绑。在它们笔下,神,灵魂、上帝、天主、天使、使徒、使命统统都是故意翻译错的。这种西方传教士对东方文化的错位翻译,其实是别有用心的文化嫁接入侵,目的是替换中国文化内涵,进行文化夺舍。

很明显,上帝是汉语专词,GOD只能按照译音:戛得。当然译为:狗的,虽活泼生动,买办们肯定不愿意。

前面已经讲过,西方神GOD,不能翻译为:上帝。

上帝,这个词,是中国的专用词。

同理,圣经,应翻译为:耶经。

万圣节,按其内涵,应翻译为:西方群鬼节。

因为中国汉字中的“圣”与“鬼”,内涵天差地别。

把西方的魔鬼,翻译为中国的“圣”,居心叵测,恶意满满。

当然,太君,皇*,天皇,这三个词,更是恶心至极。

尤其是日本“天皇”这个词,竟然现在还在用,真是忍不了!

其实,对翻译家这种随身携带语言开挂器的人,大家都很警惕,毕竟,他们这帮人,想夹带私货,太容易了。

年,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发出禁约:第一条就是:“斗斯”(Deus[God])只可以翻译为“主”,不许用“天”字,不许用“上帝”,“敬天”字匾,不许悬挂。按照“信达雅”翻译原则,自然界的东西(以英文为例):树/TREE,水/WATER,太阳/SUN。等好办,而那些不存在的东西,音译就可。如西方神话中的泰坦/TITANS就是音译的。

但把两个文明里从外形到能力都不相同的东西强扯到一起,就很尴尬了。

比如,龙。

中国的龙,不仅仅是腾云驾雾、御风布水,可以保一方平安的瑞兽;其含义非常深远,核心内涵彰显的是华夏天道文明。

而西方的DRAGON只是一个贪财好色有收藏癖,出入洞穴靠翅膀才能飞行有一定能力的灵兽而已。

这种张冠李戴的翻译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界

举个例子,Science,翻译为:科学。

准确吗?

科学是什么意思?

在华夏文明氛围下,字面意思是分科之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有所有学科的总称的意味。

这就是为何中国晚清的士大夫,一听西方人搞的学问叫“科学”,情不自禁地竦然起敬的原因。

而对应科学的英文Science是这个意思吗?

学过英语的都明白,Science这个单词,在英文里的本意是:

自然学科,理科。

除此之外的学科都不是Science。

还有把Science翻译为“赛先生”,这种拟人化的翻译方法,栩栩如生地暴露出晚清民国的资产阶级文人,当时对西方列强的仰慕跪舔之情。

“先生”这个词在中国,主要两种含义,一是老师,二是有德行的人。

Science,不过就是数理化罢了。

配吗?

“士农工商”中的工,就是现在的科技。

所以Science这个词,更准确的翻译应该为:工学或理工学。

科技,其实就是“自然之理”的应用。

现代科技,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升级。

中国几千年以前的墨翟、鲁班等能工巧匠们,就是当时的爱迪生式的工业大咖。

另外强调一点,地球科技历史,只有一部,那就是中国科技历史。

西方的现代科技,不过是明朝的科技产业转移升级罢了。

关于这个事,今天就不发散了。

用中文的学科总称“科学”来翻译Science,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科学至上”思维产生的根源。这种人思维里科学既然是所有学科总称,所以只有科学才是真理,在中文的意思里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中文的科学不是西方的Science啊,这才是问题所在。

随之而来的医学,也是深受其害。

医学在英语里是MedicalScience,意思是基于自然学科,理科细分的伤病,疾病学科。跟中国传统的医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中医的含义根本就不是MedicalScience,但是因为“科学至上”的思维作祟,既然中医不是Science,自然就是错的,Science无法解释的自然也是愚昧的。

所以,“中医不科学”这个荒谬绝伦的论断就堂而皇之的诞生了。

看到了吗,文化夺舍,篡改文化内涵,这个套路不得不说,真是太歹毒了。

三神奇而搞笑的土味翻译,听起来很香

这些晚清民国的买办翻译的危害,真要说起来,真的是气死人。

但是时移世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光阴似箭,时间来到了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抗疫大胜,西方世界呢,则完全沦陷,一切仿佛又回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在这个背景下,一组神奇的土味翻译,开始在网上流行。

摘录一段:

都说Newfoundland是纽芬兰,其实有更北京的翻译:新发地。

都说rockhometown是“摇滚之乡”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石家庄。

(注意以上这两个地方,都是外来病毒的突发地)

都说NewYork是“纽约”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新乡。

都说PearlHarbour是“珍珠港”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蚌埠。

都说Greenland是“格陵兰”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青岛。

都说RedRiverValley是“红河谷”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丹江口。

都说Tablemountain叫桌山,其实还有个更土的名字叫平顶山。

都说Phoenix是“凤凰城”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宝鸡。

都说Portsmouth是“朴茨茅斯”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浦口。

都说openhorizon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的意思,其实还有更社会主义的翻译:平壤。

都说Broadway是百老汇,其实还有更土的翻译:宽街。

都说西方姓Downer的人叫唐纳,其实他们还有个更土的名字,叫衰人。(到这里,很难不想起,被美国全网封杀的末代总统,唐纳德.川建国,嗯,这段时间,建国真的够衰的)

都说gunman是枪手,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武汉。

都说5thAvenue是第五大道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五道口。

都说Wolfsburg是沃尔夫斯堡,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狼窝铺(中国河北省滦县杏山乡)

都说Queensland是昆士兰,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秦皇岛。

都说Westfield是韦斯特菲尔德,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西单。

……

这些土味翻译在网上流行,成为段子,不是偶然的。

这表面上是对中西方地名翻译的一种巧合,一种调侃,背后其实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少了一些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多了一些华夏文化的自信。

可喜可贺。

文化复兴,翻译先行,纠正错误翻译,才能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殖民地跪舔式翻译,本质是文化侵略和污染,站在华夏文明复兴的角度,我们只有夺回“宗教”和“上帝”等一系列被“夺舍”的文化概念的解释权,才能打赢这场文化战。

注:本文核心重点段落(宗教与上帝,都是中国的)来源于致力于华夏文明复兴的旗手扶摇子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