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文学刘禹锡的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1#

刘禹锡长期流贬巴渝、湘沅等当时少数民族丛居的边远地区,他有意识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下了大量反映少数民族劳作婚嫁、狩猎竞渡、语言物产,风情民俗的诗歌。如《莫徭歌》,反映古代瑶族的生活习俗。《竞渡曲》反映湖南武陵地区五月龙舟竞渡、为屈原招魂的动人场景。这些诗犹如一幅幅形象的风俗画,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这样大量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西南边远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诗歌,前此尚不多。刘禹锡还多采集民歌民谣,并采用民歌的曲调进行创作,题材相当广泛。描写爱情的如《竹枝词二首》其一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借助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把少女既喜又忧,既期待又疑虑的微妙复杂心情委婉生动地表达出来了。“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并不止是学习仿作民歌,而是拓展题材,丰富内涵,开掘意蕴,这是他*治上的革新精神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庭坚称刘禹锡的《竹枝》九首“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词意高妙”。其实他的民歌体诗都有意境优美、含思宛转、词句清丽、音节谐美的特色,不仅《竹枝》九章而已。

咏史怀古是刘禹锡文集中另一类很有特色的诗歌。如《西塞山怀古》,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以古喻今,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全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又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再如《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独辟蹊径,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总之,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怀恋盛唐、反思历史、鉴戒盛衰的社会心理,他善用精炼的史笔概括史事,以卓然精深的史识总结历史教训,揭示历史规律,议论警策,运笔苍劲,感慨深沉,韵味隽永。

刘禹锡的抒情诗具有极其鲜明的思想和个性特征。例如著名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重游玄都观绝句》,托桃花兴讽,抒发了他虽屡遭打击,却百折不挠、至死不悔的情怀,讽刺挖苦了那些得意一时的新贵和奔走权门的势利之徒。他所吟秋景,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一反文人悲秋的情调,充满生机,催人奋发。

刘禹锡的诗中也有一些吟咏时事之作,如《平蔡州》三首、《平齐行》二首就是歌颂皇帝平叛乱的现实主义杰作。翁方纲称《平蔡州》三首“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就是从感时写实的角度加以评价的。

刘禹锡的诗歌雄豪苍劲,被白居易誉为“诗豪”,这正是他实践自己以文为“见志之具”,强调文以“气为干”,“以识度为宗”的文学主张的结果。他重视识度,又有辩证思维,所以对于国家隆替、人世沧桑、事物代谢,识见精深,议论警策,诉之于诗,则多慷慨奋发之调,少凄苦哀婉;有挺拔之力,无衰飒之气。这就是他的诗雄豪苍劲的底蕴所在。

刘禹锡注意向民歌学习,又受皎然的意境说影响,主张静心观照。他重视艺术想象和构思以及修辞藻饰的作用,他的诗不事铺陈而尚精炼;力避浅露而尚含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有“境生于象外”。

刘禹锡的七言律、绝成就最高。他的七律苍劲流畅,在杜甫之后、李商隐之前与杜牧并擅胜场。他的七绝议论精警,寓意深长,承李益而启杜牧。

-往期回顾-

点击蓝字即可温故

?江西诗派是什么?

?简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试题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