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省恩施州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复制链接]

1#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8.html

湖北省恩施州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知识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悄(qiǎo)然浮光掠(lǜe)影彬(bīn)彬有礼

B.绯(fēi)红婆娑(suō)气冲斗(dǒu)牛不折不挠(ráo)

C.愧怍(zuò)瞭(liào)望屏(bǐng)息凝神咄(duō)咄逼人

D.教诲(huì)侥(jiǎo)幸锐不可当(dǎng)吹毛求疵(cī)

A.有误,“浮光掠影”的“掠”读作lüè;

B.有误,“不折不挠”的“挠”读作náo;

C.正确;

D.有误,“锐不可当”的“当”读作dāng。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纯粹狼藉大相径庭无精打彩

B.修葺抉择春寒料峭心无旁骛

C.绚丽恣睢巧妙绝纶孜孜不倦

D.燥热恪守消声匿迹不屑置辩

A.有误,“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

B.正确;

C.有误,“巧妙绝纶”应为“巧妙绝伦”;

D.有误,“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侠气三分,素心一点,方能让一个人的生命留出更多的空间,而留白处的开阔与包容,才是人生得以拾级而上的阶梯所在。

B.阅读耗费力气。有时,认真阅读甚至比写一本书还费力。所以,我们要真心诚意、热情洋溢、全神贯注地阅读。

C.刘师傅始终相信,古籍修复,是慢工出细活儿,“无论技术在怎么先进,精益求精的匠心必须坚持,这是立身之本”。

D.光阴如水,在这即将分别的日子里,亲爱的老师,我们该如何报答您三年来无所不至的关怀呢?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BC.正确;

D.有误,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感情色彩错误。

故选:D。

4.下面句于没有语病的项是

A.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府的防控措施将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C.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思亲之情,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D.通过展示具体的SG信号使用范例,让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语序不当,将“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调换位置;

B.有误,表意重复,可将“大约”或“左右”删去;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让”删去。

故选:C。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5.下面句于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桑梓”桃李”“婵娟”指代家乡、学生、月亮。

B.新型运载火箭、全新的轨道设计、全新的控制模式……给飞控总体方案设计带来很大挑战。

C.齐白石在《鸣蝉抱叶》画中题了两句诗:“鸣蝉抱秋叶,及地有余声。”

D.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体考虑过不止一次。

ABC.正确;

D.有误,“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是人们提出的不同问题,属于连续发问,句末都应用问号。

故选:D。

二、文化积累(8分,每小题1分)

6.古今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小题1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安得广夏千万间、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大道之行也,___▲。(《礼记》二则)

(5)人们常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_▲、▲”作为修养身心、涵养品德的座右铭。

(6)《论语十二章》中_____▲告诫我们要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7)毕业在即,我在同桌的青春纪念册上写下▲_、▲_”的诗句,勉励他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实现理想。[李白《行路难(其一)]

(8)人生之路回环住复,有时像是陷人绝境,但路疑无而实有,最似绝而复出,让人心生“▲、▲”的感叹。(陆游(游山西村》)

(1)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注意“蟀”的书写)

(2)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

(4)天下为公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注意“俭”的书写)

(6)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意“志”的书写)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济”的书写)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疑”的书写)

三、阅读(46分)

(一)(6分,每小题2分)

7.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问题。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年4月7日)

①聪儿: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傅雷家书》,有删改)

7.针对语言学习,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文中画线句对你的语言学习有什么启示?

9.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本题考查《傅雷家书》的有关知识。《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本题考查语段观点的提取。这个语段,傅雷针对语言学习的方法给儿子提出了建议。中心观点是“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可根据第②段开头的一句:“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阅读的启示。“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说明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效度会更高。学外语,国内学的是“死”的语言,国外随时随地可以应用,所以学习进度要远高于国内。

(3)本题考查推介词的写作。可从《傅雷家书》的主题、主要内容、阅读意义等方面简要说明推介的理由。示例:《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傅雷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让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此书是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答案:

(1)学外语不能速成,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2)学习外语,要随时随地地应用,效率才会高。

(3)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姥爷的秘方

张海洋

①姥爷在家乡方圆百里的地界上是个小有名气的中医“郎中”,传说他有一本神秘的药方,谁拥有这本药方,就算是个白丁也能成为药到病除的神医。

②我没有亲眼看到过姥爷治病救人,他看病的许多经典“案例”,我都是在父亲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得知的--

③那年,邻庄有个背上生疮的壮年汉子,被家人用板车拉到镇上的“*三帖”那里。“*三帖”也是个中医先生,最拿手的就是贴膏药,再缠手的病,三帖膏药下去,就能减轻。凭着这手医术,“*三帖”置下了不菲的家业,镇上最高大辉煌的楼房里,就开着他的医馆。

④汉子疼得脸色蜡*,不住地叫唤,连车子都下不来了。“*三帖”被汉子家人请到医馆门外诊治,他用扇子挑开汉子的衣服,看了一眼,撇了撇嘴说:“唉!来晚了,心疼医药费把命都耽误了。毒已攻心,回天乏术了……”说完,转身进了医馆,留下一片声嘶力竭的号哭。

⑤一个卖菜的老汉,拉起正在号哭的汉子媳妇说:“先别哭咧,拉到李康庄,让李修玉瞧瞧。”

⑥李修玉就是你姥爷,一个半农半医的老先生。那天你姥爷扛着锄头刚下地回来,只见门口闹闹嚷嚷的,他拔开人群瞧了一眼,就自顾自地进了门。你姥爷进门洗净手后,就烧起了砂锅,汉子媳妇看到你姥爷没有看病的意思,倒做起了饭,急得又号哭起来。不一会儿,你姥爷从砂锅里挖出来一团宛如黑漆的东西,对着汉子媳妇说:“想要命,就来帮忙。”听了这话,汉子媳妇生生地将哭声憋进了肚里,急忙帮着扒开了汉子的衣服,你姥爷就将那团黑漆漆的东西小心地敷了上去。

⑦你姥爷只用这么一帖“乌龙膏”就让汉子转危为安了,不仅未收分文,临走还送了几帖膏药。“*三帖”听说后,托了几拨人要买你姥爷的秘方,甚至开出了天价,都被你姥爷拒绝了。

⑧其实,不仅是“*三帖”,惦记姥爷秘方的还有父亲。医院里做过临时工,知道“一招鲜,吃遍天”的道理,就提出向姥爷学习医术,然后开一家门诊挣钱养家。姥爷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行医治病要讲究个缘份,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缘份了。

⑨父亲终究没有走上行医的道路,以至于后来偶然讲起这段经历还颇有怨言。姥爷是忙时种地,闲时看病,并没有专门看病的场所,只是在家里藏有几抽屉的中药。父亲说,学医时姥爷总是让他做去野地里捉蝎子、挖茅根这类寻药引子的活,那个梦寐以求的秘方从来没让瞧上一眼。

⑩姥爷晚年时,曾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一天,我从地里回来身上沾了几颗苍耳子,沉默的姥爷突然讲起话来:“苍耳是个好东西啊!叶子煎汤内服,可以治风寒感冒;种子研末,可以治鼻实炎、头痛……”姥爷的话对我来说好像天书一样,只好随便敷衍了几句。

?父亲听说后,把我狠狠责骂了一通:“那是你姥爷试你呢,看你是不是学医的那块料,你姥爷想把他的秘方传下去呢。你老表就是因为跟着学医时,老去赌博,又被送去学泥瓦匠了。”

?姥爷去世时,我正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执意要我读的中医药大学,因为路途遥远,没来得及参加他的葬礼。父亲说,姥爷临终也没有提秘方的事,不知道藏在了哪里,也许从此成了一个秘密。

?那年春节,我去舅舅家拜年,临走时,妗子(妗,读jìn.妗子,舅母)把我叫住了,说给我一样东西。说话间,从里屋拿出一个布包递给我。妗子说:“你姥爷临走时嘱咐我,后人里如果有学医的,就把这个药方传下去,别断了根。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用针线装订的微微泛*的宣纸本本,上面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地书写着“李氏医方”几个字,啊,这就是姥爷的秘方啊!

?回到家,我翻开医方,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个个治病的成方。

?我发现,这些药方并没有特别之处,而且用的药全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不用花钱就能找得到。以我现在的医学知识来看,全是些土方子罢了,现在看病都用不到这些了。我有些失望。

?翻到最后一页,有几行字,不是药方,而是一首五言小诗:“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金。”

?蓦地,我似乎读懂了姥爷的秘方。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年第24期,有删改)

(10)你认为“姥爷的秘方”指的是什么?请阅读全文后作答。

(11)小说的主人公是姥爷,第③④⑦段却穿插详写“*三帖”,这样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12)第⑨段末尾写姥爷的秘方从来没让父亲瞧上一眼,这是什么原因?

(13)文中第?至?段写“我”得到姥爷的秘方后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请你将方框内容补充完整。

期待→→→

(1)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此题既要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其表层含义,又要联系文章主旨探究其深层含义。“姥爷的秘方”表面指姥爷给病人治病的药方,结合“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金”“我似乎读懂了姥爷的秘方”等语句可知,其深层含义指姥爷的医者仁心、轻利救人的高尚品德。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凭着这手医术,‘*三帖’置下了不菲的家业,镇上最高大辉煌的楼房里,就开着他的医馆”与姥爷“一个半农半医的老先生”“不仅未收分文,临走还送了几帖膏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姥爷轻利救人的高尚医德。“*三帖”也感到为难的病症,被姥爷轻松地治好了,可见姥爷医术高超。“‘*三帖’听说后,托了几拨人要买你姥爷的秘方,甚至开出了天价,都被你姥爷拒绝了”可见姥爷不受金钱诱惑,坚守初心。因此可归纳答案为: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姥爷轻利救人的高尚医德,高超的医术,不受金钱诱惑,坚守初心。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第⑧段“医院里做过临时工,知道‘一招鲜,吃遍天’的道理,就提出向姥爷学习医术,然后开一家门诊挣钱养家”可见,父亲想学习医术,求取秘方是为求利的目的。“姥爷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行医治病要讲究个缘份,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缘份了。”姥爷担心“我”的父亲不能做到“悬壶轻己利”,所以没有将医术传给父亲,这体现了姥爷具有的仁心、轻利救人的品德。

(4)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和概括能力。由“啊,这就是姥爷的秘方啊”可见“我”初见到姥爷秘方时的惊喜;由“我发现,这些药方并没有特别之处”“我有些失望”可见,“我”此时很失望;由“蓦地,我似乎读懂了姥爷的秘方”可见,“我”被姥爷轻利救人的高尚医德感动了,有所领悟。

答案:

(1)表面含义指姥爷给病人治病的药方,深层含义指姥爷的医者仁心、轻利救人的高尚品德。

(2)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姥爷轻利救人的高尚医德,高超的医术,不受金钱诱惑,坚守初心。

(3)姥爷担心父亲学医为求利,不能做到“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金”,所以“从来没让父亲瞧上一眼”,这表现了姥爷具有的仁心、轻利救人的品德。

(4)惊喜失望感动(领悟)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

筷子小传

施芳

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

(选自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

(15)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第⑥段和第⑦段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

(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多年”可概括为:中国独创,历史悠久。由“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可概括为:寄托美好愿望。由“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可概括为:使用有讲究。由“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可概括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由“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可概括为:花样繁多。由“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可概括为: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可见,第⑧段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可以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一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

(3)本题考查段落间逻辑关系。此题要从两段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第⑥段写的是“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写筷子因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而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两段间是递进的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要求从语言特点的角度着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平实和生动活泼两类。为筷子作传,是将筷子拟人化了,有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指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

(2)分类别。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

(3)不能颠倒顺序。因为两段间是递进关系,第⑥段写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在此基础上写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灵感来源。

(4)标题将筷子拟人化,生动、幽默地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说明、假设等。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8-20题(6分,每小题2分)

行香子①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18.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

1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

20.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词中能直接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概括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两句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分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几句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动静结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3)本题考查词作内容概括及词人情感分析。这首词中描写了春天的很多景物,集中在“水满坡塘”写春水,“倚东风”写春风。“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写了桃花、李花、菜花三种花。“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集中写春天的鸟、蝶等动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村野田园风光图。从“豪兴徜徉”、“偶然乘兴”等词语可直接看出作者轻快和舒畅的心情。

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五)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0分,每小题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着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敞④”,不知时*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敞: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饿其体肤饿:▲(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3)犹割股以咦腹股:▲(4)若耽嗜滋昧嗜:▲

2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2分)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23.翻译下面句子。(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24.[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润国家兴盛内要有“▲”,外要有“▲”;[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___▲",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2分)

25.[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人手运用了___▲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____▲论证方法。(2分)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策是成功的,哪些*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使他忍饥挨饿。饿:使……饥饿。

②句意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喻:知晓,明白。

③句意为: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股:大腿。

④句意为: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嗜:爱好。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据此断句为: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恒,常常,总是。过,过错,过失。句意为: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②中重点词语有:其,代词,指昏君。皆,全,都。为,表示被动。蔽,被蒙蔽。句意为: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

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国家兴盛内要有“法家拂士”,外要有“敌国外患”;根据“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可知,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存百姓”,其次是“不敢纵逸”,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

(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别。根据语句内容,结合论证方法分类情况来辨别即可。

“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是列举舜等人的事例来证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把损害百姓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行为比作割大腿上的肉充饥,从方面论证了存百姓的重要意义,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答案:

(1)①使……饥饿;②知晓,明白;③大腿;④爱好。

(2)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①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②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

(4)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存百姓不敢纵逸

(5)举例比喻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四、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

26.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虑全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强健的体魄是人生的基石。学校开展以“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有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

材料二4岁的钟南山院士,坚持健身,每周最少锻炼三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他说:“锻炼就像生活的一部分。“他从小就特别喜爱竞技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兴趣所在。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钟老还相当会跳拉丁舞。

材料三:最近,山西一校长带领学生跳“鬼步舞”,一夜之间火遍全网。网友们纷纷点赞,认为学生身体好了,学习才更加精神。

(1)任务一: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开齐开足体育课,山西校长亲自带领学生健身。假如你的学校在复习备考期间占用了体育课,为此,请对你的校长说一句话,表达心声。(2分)

(2)任务二:针对本次活动主题,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得出探究结论。(2分)

(3)任务三: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说说你将怎样加强体育锻炼。(2分)

(1)示例:校长,您好!学校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复习而占用体育课,你们的关习我们十分理解,也十分感谢。但是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体育锻炼能让我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减轻学习的压力,对学习十分有利,所以请将体育课还给我们吧!

(2)示例:合理的锻炼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校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体育。

(3)示例:①制定计划,科学运动;②每天慢跑半小时;③做好课间操;④上好体育课,学好每一个体育动作。

五、写作(50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字。

(1)命题作文

请以“我在追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