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郎中明清中医八大家 [复制链接]

1#

从中医药发展历史来看,秦汉时期是中医药奠定基础的时期;唐宋时期中医药逐渐发展成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明清时期,传统中医药理论基本定型并到达高峰,是比较成熟完备的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三次发展高潮。

一、时代背景

明清两代,中央*权高度集中。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治、科学文化等均取得快速发展。农业:明实行“屯田制”,清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耕地面积扩大;手工业:桑蚕、纺织业高度发展,“衣被天下”;经济高峰:“康雍乾盛世”;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工场手工业发展,形成一些行业中心(苏州丝织,松江棉织,景德镇瓷器,芜湖浆染)。

二、社会文化环境

思想界:从明朝前期的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逐渐向王守仁的心学(主观唯心主义)过渡。

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井生活题材的章回小说层出不穷,如四大名著、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

科学技术取得多方面成就,航海业,郑和七下西洋;大型类书的编纂: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建筑业:北京皇宫,圆明园,样式雷设计,园林造景。

三、新的医学流派诞生

明代前半期,朱丹溪、李东垣的学说影响甚广,“滋阴”、“补气”法的运用已近乎泛滥。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界又有一个短暂的复兴时期,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均有新的发展。经过诸多医家在治疗温病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完善,“温热病”终于逐渐从伤寒范围分离出来,自成一说。温病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是明清医学中的突出贡献。对此学说有贡献的医家即属于“温病学派”。

与以上两个学派并存过一段时间,其特色主要反映在内科杂病诊治方面的另一个医学流派是“温补学派”。明代以薛己、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为代表,着力阐发脾、肾虚损的治法,对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又有新的发挥。

这些医学流派的产生,活跃了学术空气,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其中温病学派对温热病病因病机的探讨,是中医病因学上的卓越发展。它把脏腑病机学说引伸到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的新阶段。温病学说发展了张仲景《伤寒论》有关温病的范围和实质内容,形成了新的学说,填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空白,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最重大的进展和成就。

随着医药实践的不断深入,医学经验积累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了适应这一医学发展的需要,在明清时代各种总结性的或集大成的医药书籍不断涌现。药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集16世纪以前中国药学之大成,在所收药品种类和资料内容的丰富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书中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创用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归并药物。《本草纲目》出现以后,对此后的药学发展影响深远,明末及清代的药学著作大多从该书汲取营养,再加发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再次补充《本草纲目》以后的许多药物知识和种类。

四、八大代表医家传略

(一)“温补宗师”张景岳——温补学派代表人物

张景岳(-),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含《新方八阵》)、《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

张景岳医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学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形态中最具哲学性的思想体系,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理学构建了新的以“太极”为核心、理气相随的哲学形态,吸收了当时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成果,被誉为中国本土的有机自然主义萌芽。

在整个中医理论发展史中,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体系居有重要地位,代表着中医理论的新的发展阶段。他的以温补为主的思想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进步和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进一步完善了气一元论,补充并发展了阳不足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火命门说,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传染病学家”吴有性——我国传染病学研究开创者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吴氏突破了六气致病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这些,已被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所证实,这是吴氏对温病学的一大贡献。创立了温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三)“医林状元”龚廷贤——儿推及养生学专家

龚廷贤(~),古代医家名。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医院吏目。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一生著述极丰,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流传最广,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十分注重养生,活到92岁,这个年龄放到现在也是可观的,在当时绝对是老寿星。

17世纪中叶,他的学生戴曼公将其著作携人日本,美国国会图书馆也藏有《云林神彀》全书。其弟龚廷器、其子龚守国、其侄龚守宁以医知名,弟子门生吴济民亦得其传。龚廷贤学术影响深远,至今医界名门多以《寿世保元》作为临床指导而珍藏,对龚廷贤极为崇敬。

(四)“药圣”李时珍——东方医药巨典,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人尊称为“药圣”。

李时珍自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年)完成了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五)“外治之宗”吴尚先——中国第一部外治法专著

吴尚先(-),清代医学家。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晚号潜玉居士、潜玉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理瀹骈文》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治专著,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

著有《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书以骈文写书,为一册治疗各种疾病的外治法专书,内容丰富。门类排列,包括敷、洗、熨、熏、浸、盦、擦、坐、嗅、嚏、刮痧、火罐、推拿、按摩等各种治疗方法,总结古代应用的经验和民间流传的秘方,两相结合。书中很重视使用膏,称“膏可以统治百病”,“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如姜、葱、韭、蒜、白芥子、花椒,以及槐、柳、桑、桃、蓖麻子、凤仙草、轻粉、山甲之类,要不可少,不独冰、麝也”。书中许多内容和治疗方法,值得现代医学应用并深入研究。

(六)“天医星”叶天士——温病学派创始人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江苏吴县人(-),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

史书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病多奇中”,十分神奇。他自己也说:“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当时的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可见当时其知名度之高。后人对其医术总结说:诊疾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药每有奇效;治疗常多变通。史书亦称“当时名满天下”,为众医之冠。民间则普遍传说其为“医痴”、“医神”、“天医星下凡”。

(七)“山阳医派”吴鞠通——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吴鞠通(-),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塘,字配珩,鞠通乃其号。江苏淮阴安楚州人,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清代山阳医派的创始人。故居位于楚州区河下镇。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珍藏医书类目》评价《温病条辨》“颇有条理,可为治温病之津梁也。”《意园谈医书笔记》赞扬“此书为温病所必看之书。”……由此可见,《温病条辨》确是清代中医温病学的一部杰出之作。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八)“解剖学家”王清任——创立活血化瘀传世名方

王清任(-),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家。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鸦鸿桥人。出身武庠生,捐资得千总衔。精于医术,嘉庆、道光年间,名噪京师。他强调医学要了解人体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主张著书立说必亲临其症,反对脱离实际和徒具虚名。他发现古书记述的脏腑存在许多谬误,“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之见”。30岁时(),他在滦州(今河北滦县)稻地镇一义冢,连续10天观察了30余具小儿尸体,后又在奉天(今辽宁沈阳)和北京先后3次亲临刑场,察看刑余尸体。经过42年的不懈努力,他把所了解的人体内脏绘成脏腑图42件,连同其他医论,于年著成《医林改错》(2卷)。英国人德员曾把是书上卷的一部分译成英文,刊登于年和年的《博医会报》上。

王清任对解剖学和某些生理功能的认识,以及气血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方面,都比前人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在解剖学方面,他发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述过的重要器官,纠正和批判了前人关于脏腑的一些错误论述,并对三焦和心包络提出了怀疑,进一步阐发了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主张,认为耳、目、鼻、舌等的功能都与脑相关。尽管王清任的解剖观察和论述存在许多谬误,但他在中国医学史上仍不失为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医学家。

王清任论病立方也多独见,尤其强调气血相关的重要性,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而提出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个治则,并主张应根据瘀血的不同部位而立方。他在《医林改错》中根据自己对于气血的认识和解剖学的观察,创新方31首,其中“活血逐瘀”方22首。这些方剂在近现代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武郎中:中医唐宋八大家

武郎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武郎中:中国近代重大社会思潮对中医伦理的影响

来源:武郎中工作室

有匠心|有温度|有疗效

武郎中工作室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