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帝内经有奖征文》活动于年12月初举办,由厚朴中医学堂和厚朴中医诊所主办。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梁冬徐文兵对话《*帝内经》开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十年间,这个节目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和发酵,影响了数百万人,使众多家庭受益。
截至1月31日,征文结束,2月4号立春日,公布了获奖结果。
微博“我听_*帝内经”和“徐文兵”,从年12月25日开始发布征集的文章,最终将发布数百篇征文。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一个砥砺前行的中医爱好者。
这不仅是一次征文,也是一个机会,让很多平时默默学习中医的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不是医生,也没有很多中医经验,但是一旦开始学习,并对病患有了切身体会和独立思考,他们也能够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所有中医爱好者,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我能学好中医吗?
这些文章其实本身就是答案:
汪琤(三等奖)
我曾经问过医生:“我只是生病了,脑子又没坏,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意见?”医生的表情很惊讶,让我感觉,在他们的心里,病人只是疾病的载体,是不需要有想法的,有想法也不重要,让医生专心对待疾病,家属拍板,病人服从就好。但是,难道病不是在我身体里的吗?命难道不是我自己的吗?哪怕我不想治了,不应该尊重一下我吗?
祖先的荣耀——我与《*帝内经》
这段文字让我们非常有共鸣。是啊,谁在乎一个肿瘤患者的感受呢?
一个患者的感受对于某一次疾病是否重要,他的医生会判断,但是当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患者本人觉察力的苏醒,这是属于中医的部分,很重要的部分。
在中医看来,患者的感受,对诊疗到底有没有意义?有多大的意义?
很多古代医案中,医生对病人的自我感受是极为重视的,甚至病人想喝热水还是凉水,都能最终成为最终用药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厚朴校训中的“认识知觉感悟”,其实就是学医的门径。如果你觉得有点虚无缥缈,不够落地,那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
徐老师在《知己》视频课里,讲到《折肱漫录》这本医书,作者是明朝*承昊。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不是职业医生,而且他的部分经历,跟我们很多人非常相似。*承昊自幼体弱多病,找了无数医生也看不好,后来一边努力读书,一边愤然学医,自我疗愈。后来他不仅中了进士做了官,而且还能给自己治病,最后竟然达到良医水平。更厉害的是,他竟然还写了好几部医书,不仅写得特专业,纵论养气养神以及医药,穿插着医理和医案,还点评了一些名医,简直难以置信。
那么,这位*承昊先生到底病到了什么程度,能让他下这么大功夫学医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就是说医书上记载的病他得过一半,本草书上记载的药他吃过一半。他对《折肱漫录》这本医书的书名,解释为“三折肱成良医”,就是这个过程的悲壮写照。
身体羸弱的*承昊对自己病痛的切身感受,是任何医生都做不到的。比如他苦读考进士时,总是遗精,下体基本上不能碰任何东西,一碰就遗精。为此他在床上掏了个洞趴着睡,然后吃着药继续读书。
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什么?一个读书人内心的笃定,一个患者对自己身体的深刻体会,以及以这两点为基础的不断尝试、实践。
这就是中医学习的内在规律:有知有觉,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不断实践。
学医理对古代读书人来说不难,*承昊以重病之躯,吃了本草书上一半的药,如果没有理论在大方向上的指导,会是什么后果大家都清楚。
*承昊的故事对于今天多数中医爱好者来说,意义可能比那些流芳百世的名医的故事,意义更大。
所以,普通人能不能学中医?能不能学好中医?
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对于学习中医来说,资料之丰富,机会之多,是古人无可比拟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笃定的心,去学习,去体会,去实践。
写到这里,脑海里出现了宋代的名医钱乙,背着酒葫芦在晚上爬上高岗仰望星空,研究五运六气的场景。
中医涵盖的层面太广泛了,但是无论哪个层面,最终都是要跟人结合。中医不是花拳绣腿,不是纸上谈兵,关乎身,关乎心,关乎体会。所有的病,也都是基于人的,不是孤立的,这才是中医所谓的以人为本。
所以,中医学习自有其内在规律,走下去,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厚朴的线上、线下课,涵盖了从理论到修身修心,从诊断到各种疗法,从生活到养生保健等方方面面,已经相当丰富了,来自全国乃至海外各地的学员也早已成千上万。我们也从各个渠道得到了很多反馈,很多人真的能够学而时习之,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全赖于此。
戊戌刚过,己亥已至,厚朴中医衷心希望各位在中医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能够一直走下去。只要你愿意,我们会一直在你左右。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厚朴中医学堂的所有免费和付费的线上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