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218/5941903.html篆书,之于中国历史,三千余篆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传说,记载着华夏历史文明。历代书法家中,常见“行、楷、草、隶”,篆书却显“寂寥”之景。篆书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是一个美与形,字与画交融的象形符号文字系统。因年代久远,传世墨迹范本较少,非有古文字学与历史功底不敢轻动,古今治篆者甚少。所以,当篆书书法家王铁成的一幅幅篆书作品展现于眼前之时,无疑就像打开了一座华夏历史之门,开启了一次时空穿越之旅。
登封时报胡建邦文/图
自幼习古写意华夏文明
地处嵩山脚下的大金店镇,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王铁成便诞生于大金店镇的金东村。自幼,酷爱书法的王铁成显现出在书法方面的独特天赋,“小时候在村里玩,看到瓦片、木板或是砖头上有文字,我就把他们描下来带回家慢慢练习。”王铁成说,经常会和爷爷一起见到很多书法大家,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书法。相比众多书法家“由楷入行,由行入草”的渐进式路子,王铁成的书法道路与众不同。他深知:“大家之书,必通大篆,方则结构淳古,使转劲逸”。大篆书法艺术的追求也使得王铁成研读了众多中国古代文献。
到了中学时期,学校里的板报便成了王铁成的最爱,每次板报,他都喜欢用篆书作为题目,他说,这样既醒目也很有内涵。“那时候认字不多,我就在历史课本、杂志上找,找到的篆字剪下来再请教老师。”
字里行间彰显书法人生
人到中年的王铁成依然在学习,“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擅长篆书的书法家、古文字学家,进一步研究华夏历史文明。”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王铁成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为人处事。他很低调:随性地交流,谦恭地微笑。作为朋友,既可有效地增加友情的温度;作为学生,提起每一位书法指导老师他都心怀感激,念念不忘。此外,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慈善拍卖,义卖救助都有他的身影。而在书斋里挥笔泼墨时的他,则激情豪迈,驾驭笔墨犹如笔走龙蛇,意随心生,尽情挥洒,尽显魅力,让人感受到在他丰厚阅历的背后,依然性情本真。
编辑:付文龙
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