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吃野味,为什么有道理 [复制链接]

1#

唐训方倡修的《同治常宁志》,结尾是一个魔幻的传奇故事:

“监生王祖岳富而知医,常施药活人。道光初,五峒疫大作,延医无肯至者。祖岳时将七旬,徒步数十里往治之,并为煎药饵。一夜闻外呼曰,王某可归矣,出视无所见。留月余,病者皆愈。”

这则故事,讲的是清道光初年,常宁五峒瘟疫肆虐——形势估计不输此次疫情,以至当时医生多不敢前往诊治。唯有医德、医术、年龄都高的王祖岳,快70岁了仍无畏前行,步行赶往当地救治患者。

后来某夜,他忽听人喊,“王祖岳,您可以回去了”。开门一看,却不见人影。呆了一个多月后,突然一夜之间,所有病人都痊愈了!

此处提及的“五峒”,即*洞(今天堂山办事处*洞村)、羊山洞(今塔山瑶族乡阳山村)、板角洞(今塔山瑶族乡板角村)、獠头洞(今塔山瑶族乡残鳌头村)、狮子洞(今塔山瑶族乡狮园村),汉瑶世代混居,均属有溪流的山间小盆地,风景宜人、环境宜居。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人口并不密集,为何会暴发瘟疫?

根据猜测,很大的因素,估计是时人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狩猎为生的当地人,一直有捕捉野生动物食用的习惯,野鸡、野兔、野猪、东茅鼠,至今仍在食用,谁知道哪只野味身带病毒呢?

一旦有人感染并开始人传人,瘟疫就悄然开始了……

在医术和科技那么落后的年代,可以想见当时人们的无助和痛苦。

好在,他们还有传统中医,还有医德医术都堪称一流的王祖岳!

而从当时瘟疫横行一个多月后突然销声匿迹的经历来看,与后世“非典”的蔓延和消亡又是何其相似?

如今,科技和医学都已高度发达,研究表明,每一次瘟疫,病毒来源都无一例外指向野生动物——要么是老鼠,要么是果子狸,要么是蝙蝠,要么是候鸟,等等。

所以,无数医学专家一直号召和提倡,人类必须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尤其不要食用野味!

因为人类的食用,无数动物品种已从这个星球消失了。从《同治常宁志》来看,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祥瑞”物种——*,今天的我们就已经看不到了!

最早的记录,“唐贞观十五年八月,*见。”贞观十五年即公元年,距今多年。

其后再次出现“*”,已是清康熙十八年。“塔山土人获*,项有银钏,晶光莹然。有刻画,字迹惟宋字依稀可识。”

康熙十八年即公元年,距上次*出现,已过去了多年……

《宋书·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可见在中国古代,*就是祥瑞的代名词。而从这两例*来看,前者应是原生,后者则是人工养殖——毕竟后者还戴着刻有文字的的银钏。

再后来,*还出现过一次:

“雍正二年八月,*大如马,见泉峰。”

雍正二年即公元年,*再次在泉峰上出现。这一次,距上次出现*才隔了45年。这一方面说明,清代以来的历史记录比较详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生态环境仍然不错,但已经开始出现恶化的苗头——野生动物已经与人类愈来愈接近了,*从之前人迹罕至的塔山,已经迁移到了离人群更近的泉峰(今胜桥镇泉峰观),估计是山区已没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了,*不得不涉险到人类的庄稼地觅食……

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记录了……

人类不断挤压动物的生存空间,动物当然也会反扑报复。同样是《同治常宁志》,就有这样老虎食人的记录。如“宋乾道五年,人有化为虎者。”人化为虎,今天来看似乎是开玩笑、说笑话,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古人的委婉说法,实质上就是老虎食人!

《同治常宁志》关于老虎食人的记录不少,如“乾隆二十八年,有虎患,伤人甚多,入城穿巷,午后无人行。”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年,距今四百多年前,老虎居然进城来“逛街”,可见当时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之激烈,都要生存,老虎居然进城来猎食了!

话题重回塔山,新中国成立后,塔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是,因为根本上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食用野味的习惯没有改变,直到年,塔山仍然在发生瘟疫大范围流行事件——由老鼠和猪引发的钩端螺旋体病,共感染余例,4人死亡……

引发疫情的鼠和猪,是否包括东茅鼠和野猪呢?

钟南山教授从“非典”以来就呼吁,不要食用野味,吃野味就一定还会出问题,不幸一语成谶……

无须打赏,请点在看或者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不再食用野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