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至阳气至盛,阴气始生 [复制链接]

1#

道讯法讯

1.“天师祝圣经忏祈福”法会通知

2.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3.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4.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5.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夏至

年6月21日5时44分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以北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日影长度最短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是为夏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回归

从此白昼渐短,日影渐长

夏至,曾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冬至祭天,夏至祀地

祈求消除灾荒、疫疠与饥馑

是古代帝王一项隆重的礼制

现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

就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地神的地方

夏至时节,梅雨霏霏

江淮流域常笼罩于旺盛的水幕中

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

午后至傍晚还易形成雷阵雨

骤来疾去,捉摸不定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华夏先民也许不尽然了解天体的运转

但他们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

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时间知识体系

从地理的意义上说

总在夏至如约抵达北回归线的日光

就是对“二十四节气”科学价值的证明

古老节气与现代地球科学

在北纬23.5°上达成了默契

广东汕头·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

夏至之时一阴生夏至在古时是“四时八节”之一。阴阳轮转,夏至之时一阴生,此时阳气达到最顶点,阴气开始生长。因此时农作物丰收,所以古人将这一天纳入古代祭神礼典,以表达对天地生万物以及对祖先生养之恩的感激。因夏至标志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古时又有“消夏避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以避热、防生痱子等。“冬至馄饨夏至面”,在江南一带还有夏至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此食物宜在夏季食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调理作息而养阳夏至过后,阴气生而阳气渐衰,故应注重保护阳气,调息宁神。天气炎热,提醒大家注意劳逸结合,以免耗伤心阴、心阳。心气虚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西洋参泡茶。心阴虚者可遵医嘱服生脉饮。饮食清淡少饮酒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脾胃功能易受影响,导致消化能力减弱。因此,此时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多食杂粮,以减免体内热量,调节机体平衡。注意避免冷食瓜果或其他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若觉炎热,可用绿豆汤解暑益气。肥甘厚腻之品尽量少吃,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酒也要少喝,因酒易生湿热,湿热阻滞,易伤脾胃。此外,夏至时节人体出汗多,盐分也会随之丢失。盐分缺失,心率可受到影响。故中医认为,此时还可适当食咸,但勿过咸。夏季午睡养心神《养生论》中提到,“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炎热夏季最宜调养心神,使心神宁静,方可似心中有冰,不感其热。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心烦意乱只会增加热的程度,故应保持清凉的心境,学会调息。夏至时节,昼长夜短,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养足精神。但对于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适量运动助体能运动是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养生手段之一,但夏季运动要适时适量。运动时应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阳光较为强烈的时间段,以早晚运动为宜。夏季锻炼,强度不可过大,以减少汗液消耗。夏至时节,不少人还会出现全身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此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以缓解症状。嗣汉天师府

道教祖庭福生無量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龙虎山道教协会:-

⊙嗣汉天师府管委会:-

⊙平台运营弘道中心:-

⊙修行交流,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