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提出要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
《方案》同时提出
要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
增强艺术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
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
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美育是*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01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回信,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年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文化文艺工作又提出明确要求,00年9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学校美育必须不断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思想自觉、*治自觉、行动自觉,与*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同向同行,与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同向同行,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同向同行。
基于上述背景,《意见》出台,主要是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目的: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更高站位出发,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学校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凸显美育的价值功能,进一步完善美育的系统设计,进一步拓展美育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强化美育的组织保障。
二是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迈上新台阶。*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学校美育在改革发展中表现出了三个不适应:学校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目标还不相适应。因此,需要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力争在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举措。
.问:如何准确把握《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答:《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调重要意义。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进一步强调美育的价值功能。
二是明确指导思想。明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三是确立工作原则。《意见》确立了美育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四是确定主要目标。按照0年和05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目标要求。到0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到0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学校美育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问:《意见》提到了融合的理念,具体到学校美育课程上如何实施,有哪些相应的举措。
答: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重点。《意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关键要素和环节,在四个方面提出实施构想:
一是学科融合,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二是学段衔接,完善美育课程设置,强调学校美育课程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分学段有侧重地规划美育课程设置,相互呼应、有效配合,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
三是目标整合,凸显艺术学科价值与特点,明确美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注重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多维育人目标的整合,与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有效对接,明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的目标。
四是教材贯通,加强美育教材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建设,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
4.问:《意见》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哪些新举措。
答:《意见》围绕学校美育教学,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改革举措。
一是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强调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在落实“开齐开足”这个底线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上好”的目标,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二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
三是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
四是推进美育评价改革。强调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五是促进高校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强调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能力。
5.问: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这样做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答: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
首先,艺术类课程学习及实践是学生应该承担的学业责任,是不应该被减下来的负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艺术类课程学习有着明确的学业要求,是学生必须要承担的学业责任。
其次,艺术类课程学习及实践纳入学业要求,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些地方和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搞题海战术、机械刷题、超标超前教学等,造成学生过重负担。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恰恰需要加强艺术类课程学习及实践,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
最后,*策强调学校责任落实,避免培训机构功利化的炒作。文件将艺术方面的学业要求严格限定于参加国家规定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学习,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考”的都是学校“教”的内容,学生按照要求正常参加学校艺术类课程及艺术实践活动,就可以完成学业要求,与校外培训内容无关。
6.问:《意见》对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哪些新措施?
答:总体看,学校美育的师资力量持续增长。举例来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年的49万人增加到年的74.8万人。十年共增加5.8万,其中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发四年来,美育教师就增加了14.9万人。但从资源配置上看,美育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专职美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意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若干措施:
一是强化补充,针对学校美育教师补充力度不强的问题,《意见》明确要求未配齐的地区每年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美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师资不足问题。
二是提高质量,针对薄弱学校美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提出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是加大激励,针对学校美育教师激励*策不到位的问题,《意见》明确提出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
7.问:《意见》强调要统筹整合社会资源,请问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实招。
答:学校美育涉及学校、社会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推进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需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意见》加大三个方面的统筹整合力度:
一是统筹整合教师资源。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
二是统筹整合教学资源。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新建文化艺术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三是统筹整合场馆资源。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1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充分挖掘学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8.问:下一步如何保证《意见》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答:《意见》提出各地要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将把推动《意见》落地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委和*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地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各地要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推动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
二是细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的法规,为推动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完善国家义务教育美育质量监测。加强对地方制定实施学校美育的相关*策和计划的指导和支持。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策解读,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典型经验,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权威美协动态发布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