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镇青树坪传奇二彭药师几度感梦,锡福 [复制链接]

1#

近日头条:△古镇青树坪传奇(一):推新制小镇自治,王质先走马上任△有趣的人,其实就是臭味相投△生命中的那一盏灯△9月,做一场关于故乡秋天的梦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古镇青树坪传奇

文|王少卿

(二)彭药师几度感梦锡福殿逸态横生

民初,青树坪镇管辖范围广,位于湘中腹地,典型的丘陵地貌,山环水复,风光秀美,境内官道纵横,东接省府长沙,县衙湘乡,南达衡阳,北至安化,西连宝庆。三面大山屏障,南有*龙大山与衡阳搭界,西有界岭屏障与宝庆接壤,北有猪婆大山和桃林山脉与安化为邻,纵横60余里,设6都12区,是湘乡西部重镇,通往云、贵、滇的重要交通要塞。长沙至宝庆,衡阳至安化,官道每10里设置一个铺递驿站,镇内占有10铺,因地理优越,关隘较多,历朝历代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域内山岗起伏,溪流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青水绿,风景宜人。居民大多以姓氏聚居。明清村落,大屋散布其间,一个个自然形成的小盆地即为田垅,盛产大米,小麦和各种果蔬,猪、羊、牛、鸡均在养殖之列,池塘养鱼亦素有传承,是鱼米之乡的宝地。

青市是青树坪地区物资集散的中心,座落在府道之中,俗称青树坪街上。自康乾以来,因人口逐渐聚集,过往客商较多,消息灵通。逐渐成为本地区的*治经济中心。青树坪老街市面不大,自东往西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蜿蜒曲折,约2华里长。街道两边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筑,连墙共垛,飞檐翘角。户与户之间均建有“橹头”,橹头上写满了各种铺号,南杂,药材,印染,织造,伙铺,饭馆,风味小吃应有尽有。铺号都取得十分精致、文雅,文化含量极高,与儒家文化的精髓“仁”“义”“和”“德”“信”等紧紧相连,也蕴含着商家崇尚的“发”“财”“昌”“祥”等美好的愿望。

街道宽有丈余,青石板锃亮锃亮,光可鉴人。街道分上街和下街,两端和约二分之一的地方均设有“闸门”,亥闭卯启,闸门一关,内外概莫能入。街内设有南门、北门、万福、龙踏等多条巷道与街外相通,既方便四方乡下的人进街,又是街内居民挑水洗衣的通道,每条巷子都同样设有闸门,整个街道俨如一座城堡,更象湘西的山寨,城防严谨。

青树坪老街今貌

那时,青树坪街上非常热闹,大小几百家铺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邻县商贩都乐意到这里来做生意,行人熙熙嚷嚷,叫卖声不绝于耳,地产货物琳琅满目,市井十分繁华。

在街道中心,耸立着一座恢宏的殿宇,坐北朝南,紧邻街道,殿前有一石坪,石块规格整齐,数十丈见方,山墙足有三丈高,用条石和方砖建造,砖缝线条十分流畅,一方方小格均匀齐整,工艺十分精美,山墙的上方装饰着10块彩色“戏文”,引人注目。用铁条嵌入墙体,再用石灰糯米等粘性物资沾接,做成一个个富有动作、表情生动的古代人物形象,凌空虚步,十分逼真。

每一块戏文就是一个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等,昔日英雄,栩栩如生。墙的正中镶嵌着三个大凸字一一锡福殿,镏金行书,庄严肃穆,十分抢眼。殿门是圆拱石柱,两扇沉重的山门高约二丈,门页足有一拳之厚,门的正面用竹块拼贴着各种几何图案,图案上钉满了无数鸡蛋般大小的泡钉:两个虎形铁门环,像关圣殿的两位守门虎将,怒目圆睁,呲牙咧齿,捍卫着这一方净土。

踏入山门是一座古戏台,古戏台的下面是通往大雄宝殿的通道。通道左右两厢各建了一排小房,供更夫和差役人等住宿。不知始于何时,街上到了晚上就有人打更报时,古时分两个小时为一更(即一个寸辰)傍晚起更至五更天亮,常说“半夜三更”也就是这个来历。更夫手执竹梆,铜锣,按时巡逻。先敲响梆子,"梆一一",然后再高声警示:"小心火烛,关好门户——”一字一顿,声音拉得老长老高。按更欠顺序,梆子敲法不一,一声之后,连续几声,便是几更,警语亦有变化,提醒人们防火防盗,早睏早起。若发现盗贼、火警,则敲响铜锣,召集人员,火速处置。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更夫的号声、梆子声悠扬地回荡在古镇的夜空,夜色显得更加神秘静谧。

旧时,街上的路灯是青油灯,每隔约20家门店设置一盏,全体商家提供油料,由更夫保管,负责点灯、灭灯。更夫的住所就安排在锡福殿进门过道旁的房间里。

通道之上是戏台,三重飞檐古香古色,彩绘花雕,五彩缤纷。戏台正中是演出间,左右均有小门,上书“出将”,"入相”字样,门内是化妆间和后台,戏台前柱上悬挂着一副趣联:

些小地方可国可家可天下;

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古今。

行书带草,铁画银钩,用上等木材雕刻镏金,显眼耀目,戏台左右各有一架木梯上下,供演职人员上下之用,显得豪华气派。

戏台与大殿之间有一块宽阔的草坪,能容纳数千人,每当演出。平民百姓无论大人小孩大多席地而坐,伸腰抬头美滋美味地欣赏着文化大餐。地方名望,乡绅士子为不失文雅,在草坪正中摆下八仙桌、太师椅,边品小吃,边击掌摇头,沉醉戏情,叫好声,拍掌声交融起伏,乐不可支。

草坪正中有一条约2米宽的石板路,长约80米,再登5级台阶就进入了大雄宝殿,殿宇高大雄伟,与戏台相面而立。台阶正中是殿门,两边是雕花隔墙,大殿门坎足有2尺高,殿内左钟右鼓,香案横陈正中,众僧打坐,双目微闭,口中喃喃,合掌捻珠,木鱼声声,青烟袅袅,踱入此境,令人心灵净化,庄严、肃穆、敬畏、虔诚、高深莫测之心油然而生。

大殿正中供奉着天王大帝,天王又称玉皇,是上天主宰三界的最高首领,惩恶扬善,法力无边,上至天庭众仙,下至地府阎罗,中至万物生灵,无不沾其恩泽,受其制约,世人景仰膜拜,祈福祈寿,香火旺盛。天王圣像高大威武,仅座垫就有一人多高,瞻容必须仰首,后脑触及肩部。左边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送子送福,普渡众生,在民间享有崇高的信誉。由于信徒如云,求办之事甚多,双手难为,为满足信人需求而化为千手观音,有求必应,慈航普渡。

大殿左边供奉着药王大帝。据传此殿与药王有关,坊间流传锡福殿是明朝末年一位外籍人士倡修的美丽传说。话说此人姓彭,云贵一带人氏,早年在深山寻药,精通医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后随李自成起义,一路进京,闯王失败后,他只身返籍,一路南下。途经青树坪,见市井繁华,又远离州府,便隐姓埋名住了下来。他不但善药,还通晓堪舆。

某日,他独自一人在小镇逛街赏景,走到街市中心,只见小土丘前立着一小小寺观,绿荫遮翳,百鸟争鸣,寺后山丘上,古木参天,曲径通幽,树林深处有一小小凉亭,树皮盖顶,八角上翘。山丘下有一水池,凉风吹拂,漪涟荡涌,银光熠熠。好一处风水宝地,彭君直看得目瞪口呆。翌日,彭君早早步入寺观,以尚未找到住所为由与长老相商借住,几经磋商,长老同意暂栖寺内,此后彭君与寺观主持日夜接近,同宿一庙关系非比寻常。

一天深夜,彭氏起床观天,猛见天皇星对他频频眨眼,再回头见寺院内红光普照,他连忙朝天作揖,回房再睡……忽然寺院起火,红光满天,众僧奋勇灭火,街邻闻声相助,但寺院终不能保,被大火吞噬,可遗址上不见残存瓦砾,但见一堆抱围大的木料摆满了空坪。彭氏惊呼,猛然醒来,竟是周公一梦,一连数日,梦境连连,彭君与寺观长老谈及此事,甚奇,相榷解梦,认为大红大火,必有好事,旧寺被烧木料齐集,应为除旧布新,推倒重建,况且天皇眨眼,满院红霞更应证了上天旨意。

于是,意欲重修殿宇。彭君以寺观为据地,采药,熬煎,自制药丸,膏帖,为患者精心施治。他医术精湛,待人体贴。名声渐开,方圆数十里求医者众,结识了不少地方名流富户。五年后,他诚邀地方名士聚会,从五年前的梦境讲到寺观风水,从佛道之深奥说到地方之安宁,条分缕析,劝导众人解囊相助,拆寺建殿,为玉皇大帝重塑金身。并将自己的所有积蓄和近五年行医所得全部慷慨出捐,合计上千金。

一位外籍人士尚能如此、不计任何名利。来者无不动容,纷纷响应,四里八乡群情振奋,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历时三年,殿宇建成,已是清初年间,取名“锡福殿”。因旧时“锡”“赐”相通,寓为大众赐福之意。次年,彭君思乡心切,执意回籍,苦留不住,为感谢这位不为名利的好郎中,故在大殿内为其始祖药王菩萨增设神像,受用香火。

青树坪镇今貌

长期以来青树坪药材业长盛不衰,据说与此不无关系。殿后设有文昌阁,阁后还有一个学堂,学堂后是僧房,伙房猝平房建筑,一扇后门直通土丘,凉亭。议事会就设置在文昌阁后面的学堂里。(待续)

作者:王少卿,共和国同龄人,双峰县青树坪镇人士,退休教师。土著民经授权发表,配图来自网络。

了解青树坪:古镇青树坪我的家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个神奇的页面。土著民自创办以来的所有文章,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用你想要的关键词试试哦!土著民乡土

文学

生活

记忆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扎根乡土留住乡音传递乡情守住乡愁合作/投稿:toozoom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