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qwzj/青莲寺,坐落于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寺南庄硖(xiá)石山腰,初名硖石寺。青莲寺分为上下两寺,以前认为下寺建于北齐初年,上寺建于隋唐之际,故将下寺称之为古青莲寺。但,据考,上下寺同为北齐天宝年间(-)所创,是晋东南一处历史悠久,名僧辈出的古刹。
青莲寺古建、雕塑、碑刻、经幢、古塔等文物众多,是一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以古建筑与古代彩塑而闻名。其建筑最古者,学界普遍认为是青莲寺上寺的释迦殿,建造于北宋宋哲宗元祐四年(),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宋代中期建筑。此外,观音阁的上层(罗汉堂)为宋代遗构,下层为明代建筑。藏经阁上层建筑平梁以上(包括平梁及斗拱下昂)建造手法为元代特征,其余皆为宋代风格。剩余的建筑均为明清及现代所建。
藏经阁上层保留有宋代遗构
地臧阁为清代建筑,保存有宋代泥塑
观音阁的上层为宋代遗构,下层为明代建筑
释迦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面阔约11.8米,进深约11米,略呈长方形,单檐九脊顶。殿前无月台,台明高1.8米,殿前无台阶,进殿需从后檐转折而上。
释迦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
殿周共用檐柱12根,前后檐均为方形抹棱石柱,两山为木质圆柱。柱上阑额、普拍枋俱全,普拍枋在角柱出头,阑额不出头。
释迦殿两山为木质圆柱
斗拱有柱头铺作,没有补间铺作,补间的位置在柱头枋上隐刻泥道拱,与柱头枋之间的斗组合为一斗三升。柱头铺作为单杪单昂五铺作,第一跳跳头有瓜子拱和慢拱,为重拱计心造,第二跳为批竹昂,昂面起棱,跳头之上为昂式耍头,耍头与令拱相交,令拱之上施替木承撩风槫。华拱与昂之间有单卷瓣的华头子。横拱看面均斫斜,华拱两侧斫斜。斗拱的做法是山西晋东南宋代早中期建筑常见的样式,而第一跳重拱计心,是宋代中期建筑具有的显著特征。转角铺作正侧面均与柱头铺作做法一致,在45度角出华拱、角昂与由昂,没有重由昂。
柱头铺作为单杪单昂五铺作,第一跳重拱计心
转角在45度角出华拱、角昂与由昂,没有重由昂
柱头铺作里转为双杪偷心造,耍头压跳承栿,耍头压跳与宋代早期建筑的增铺压跳不同,也是宋代早中期建筑的重要区别。
殿内后槽用内柱两根,梁架为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乳栿和四椽栿上,前后各用劄牵一根,劄牵与四椽栿栿背一端为驼峰大斗隔架,一端为大斗隔架。劄牵之上,一端承下平槫,一端为驼峰、蜀柱、大斗承平梁。平梁与劄牵之间有托脚斜撑,托脚与平梁头相交的方式为托脚斜抵伸出的平梁头,与五代建筑龙门寺西配殿做法相似。平梁之上,驼峰托蜀柱,与两侧叉手共同承脊槫。平梁与下层栿之间的隔架用蜀柱,是宋代中期之后建筑常见的做法,之间建筑常见的做法为驼峰大斗或斗拱隔架。
殿内沿内柱砌扇面墙,前面为佛坛,佛坛之上有宋代彩塑像四尊:一佛二菩萨一阿难,原有迦叶,现在已毁。
释迦殿宋代彩塑
释迦殿的建造年代主要依据为石质檐柱上的题字,石质檐柱上共有宋至明代题记14条,内容有布施记和游记,布施记共有7条,全部是宋代所刻,其中6条为宋元祐四年()所刻,学界据此推测该殿建造于宋元祐四年。此外,大殿的建造手法,如斗拱第一跳为重拱计心造,里转为耍头压跳,蜀柱隔架,叉手承脊槫的位置等等,与同期建筑均相似,所以该断代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此,释迦殿作为一座宋代中期完整的建筑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是我们了解宋代中期建筑一座重要的实例。
释迦殿的营造尺据推算为1尺=31.4~31.5厘米之间,用材:22.4cm*15.06cm,约合7.1寸*4.8寸,基本符合《营造法式》的四等材,四等材:7.2寸*4.8寸,殿三间、厅堂五间用之。
青莲寺除了释迦殿保存有4尊宋代彩塑之外,上寺的观音阁保存有宋塑19尊,地藏殿保存有宋塑12尊,上寺共计35尊宋塑。在下寺的弥陀殿(南殿)、释迦殿(北殿)分别保存有12尊宋塑和7尊为唐塑,均为我国唐宋彩塑的精品之作。整个寺庙共保存有唐代彩塑7尊,宋代彩塑47尊。其中上寺释迦殿、下寺弥陀殿、释迦殿的唐宋彩塑为我国同期彩塑的精品之作,观音阁与地藏殿虽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有过重妆,但也宋风犹存。
王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