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艺术类招生信息陆续公布,看什么 [复制链接]

1#
历史和历史剧是两回事,前者是严肃的学术问题,而后者可以有虚构,可以偏离一下历史,将故事讲得花团锦簇,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就是两回事。而历史剧、与历史相关的剧也是两回事,前者虽然虚构,但还得沿着历史的途径走,大致轮廓不能离谱,与历史相关的剧则可以拿着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大肆虚构,好看就行。这就是《三国演义》和《说唐》的区别。
  现下热播的《女医明妃传》,就是与历史相关的剧,而不是历史剧,好看但不能当真。女医原型: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活到96岁
  《女医明妃传》热播之际,记者虽然不曾追看,但稍稍一了解内容,就大惊:明朝有个出身名医的妃子,居然不知道?于是,赶紧恶补了一番。既然是后妃级别的人物,不可能不在史书上留记载,记者查找《明史》中的“后妃传”,果然查到了,明景帝朱祁钰确实有个妃子姓杭,封为明妃,后来又升级为皇后,还给明景帝生了一个孩子。然而,关于这位皇后的记载,也就是短短几行字,字里行间找不到半点关于她行医济世的记载,她跟医生这个行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难道这个女神医是虚构的?非也,谈允贤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她和明妃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同在明朝,都是女人。身世:
  我们先说说谈大夫。这人了不得,她可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但她老爸不是杭将*,电视剧里关于她家为避祸而改姓,那是瞎编的,就跟《寻秦记》说嬴*是公子盘冒充的一样不靠谱。谈姑娘也算是官宦子女,她父亲和伯父都是官吏,伯父是户部主事,父亲是南京刑部主事。为什么南京还有刑部呢?因为明朝有两个首都——北京和南京,所以南京也设有一套官僚体制。当然,她父亲的官职比起杭将*来,确实小了不止一点点。医术:
  关于谈允贤的事迹,资料已经到处都有。她幼时跟随祖母茹氏学医(这个跟电视剧有点一致),长大后行医,针对的病人都是女性。因为当时是封建社会,女患者觉得请男医生看病很难为情,有碍礼教,于是医婆盛行。加之谈允贤的医术精湛,名声都传到皇宫里去了,所以也经常入宫看病行医。谈姑娘不但医术好,还很有理论水平,写了一部《女医杂言》,流传至今。有著作,有论文,可谓是“女版李时珍”。婚姻:
  谈姑娘医术高,爱情浪漫与否不得而知,但婚姻很幸福,嫁了个姓杨的丈夫,家庭生活应该不错,加之她自己医术高明,善于调养,因此活到了96岁。她生于公元年,而其在电视剧里的男朋友朱祁钰早在年就去世了,两人谈恋爱的话,还真要穿越一下才行。再说另一位男朋友朱祁镇,也就是明英宗,死于年,那时谈大夫才3岁,也赶不上谈恋爱。所以电视剧里的故事,纯粹就是个传说,大家不要迷恋。真正的明妃是什么样的呢?朱祁钰皇后像原型:官宦子女身后凄凉
  翻看《明史》的“后妃传”,也就是第卷,关于明妃的记载有那么一小段,信息量倒是不少。首先,她是朱祁钰的老婆,跟朱祁镇没什么瓜葛,也没听说她偷偷摸摸给太后看病。年,也就是景泰三年,她给朱祁钰生了一个儿子,叫朱见济。朱祁钰要立朱见济为太子,于是纠结来了。这里,我们要梳理一下历史。
  电视剧里说朱祁镇与朱祁钰矛盾很深,这倒是靠谱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为了让敌人死心,立朱祁钰为皇帝,也就是明景帝。但是大家达成协议,朱祁钰死后,皇帝的位置还是得传给哥哥的儿子朱见濬,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但朱祁钰后来不答应了,要立杭氏生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时的皇后汪氏说不可以,朱祁钰就废掉汪氏,立杭氏为皇后,立朱见济为太子,“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
  关于杭氏的家世,《明史》里的外戚传中,有关于她父亲杭昱的记录,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权力很大。
  但好景不长,杭氏生的儿子5岁就死了,有说是病死的,有说是被太监害死的,估计这对杭氏的打击很大。如果明妃真的是神医,怎么会让儿子只活5岁呢?当然,这是戏言。
  杭氏命也不长,年就死了,和谈允贤的九十多岁没得比。明景帝死于年,才29岁,杭皇后也应该差不多年纪。
  明英宗在北方当了一年俘虏,被释放回来,在皇宫里被幽禁七年,然后在年发生夺门之变,夺回皇位。他上台后对朱祁钰自立太子一事很在意,马上削掉杭氏的皇后名号,还毁掉她的陵墓,“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明妃可谓身后凄凉。
  朱祁钰就在夺门之变两天后去世,朱祁镇不解恨,要拿朱祁钰的妃子唐氏殉葬——殉葬这种落后残忍的制度在废除上千年之后,在明朝一度死灰复燃——幸亏大臣李贤进谏,说唐氏可怜,还有一对幼小的女儿。朱祁镇最终听取建议,取消了这个决定,也永久取消了殉葬这种不人道的制度。
  除了废除殉葬这桩善举外,朱祁镇这人对历史没多大贡献。不过这人待人和气,尤其待身边的人很是和蔼,因此在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变局当中,他倒是没吃到什么亏,甚至还受到了照顾,瓦剌人对他还算不错。
  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如果不够熟悉,但又懒得看历史书,倒是可以看看梁羽生先生的《萍踪侠影》,讲的就是明英宗和明景帝的历史,其中包括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以及于谦的事迹。虽然是武侠小说,其历史部分反而比电视剧靠谱。静慈师太是谁?
  此外,还有一个人物也很神秘,那就是静慈仙师。电视剧里,她住在永庆庵,却将朱祁镇当成侄儿介绍给谈允贤,来头不小。《明史》“后妃传”里讲到明宣宗的皇后胡氏,是山东济宁人,这个皇后当得很辛苦,自身多病,加之“幼有美色”的贵妃孙氏与其争宠,最终皇后位置不保,让给了孙氏,自己被御赐当了尼姑。
  那么朱祁镇帅哥是不是她的儿子呢?不是。根据《明史》记载,朱祁镇可能是宫女生的,被孙氏收为养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
  胡氏当了尼姑,但长辈喜欢她,让她住在清宁宫,而不是尼姑庵。有意思的是,每次宫里的皇家宴会,张太后总是命胡氏坐在孙氏的上面,弄得孙氏很郁闷,“孙后常怏怏”。张太后死后,静慈仙师哭得很悲伤,没多久也去了,以妃嫔的规格下葬。
  朝廷其实挺同情胡皇后的,若干年后,明宣宗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自嘲说:“此朕少年事。”意思是说我当时年少不懂事,才这么对不起胡皇后。到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才将胡皇后追赠为皇太后。大学士李贤表扬他“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能感动天地。
  所以,电视剧里静慈安坐庵堂里,指挥外面的人事,这种情节是不可能发生的。话说回来,与历史有关的剧,看个过瘾就好,千万别当成历史看。

来源:广州日报,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