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建设指导纲要》(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纲要》明确了课程思*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纲要》提出,课程思*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教学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分别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课程思*建设的重点。高校据此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地开展课程思*教学。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建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目标,明确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七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建设主要内容,并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分类推进。三是推动课程思*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课程思*建设工作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高校要着力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教学中的应用,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努力拓展课程思*建设方法和途径。四是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建设能力。通过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建设的主动性。鼓励学校将课程思*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建立课程思*集体教研制度。针对课程思*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加强系统研究。五是完善课程思*建设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思*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中。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要求,加大对课程思*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纲要》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加强课程思*建设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不断完善*策配套,加大对课程思*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教育部将组建高校课程思*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专家咨询意见。教育部将选树一批课程思*建设先行校、一批课程思*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研究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纲要》的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高等学校课程思*建设指导纲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课程思*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教育“两张皮”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直接抓人才培养工作,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体系。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课程思*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课程思*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课程思*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情民情,增强对*的创新理论的*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科学设计课程思*教学体系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教学体系。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建设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