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参观扁鹊纪念馆,看中国古代中医发展史 [复制链接]

1#

参观扁鹊纪念馆,看中国古代中医发展史

图、文/长安18子

今天是年元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今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温度估计在十几度的样子,人浑身暖洋洋的,感觉就像到了春天一样。

上午到临潼区代王镇办事,下午回来时经过一个扁鹊纪念馆,顺便进去参观了一圈儿,观看了中国古代中医的发展史,收获很多。

扁鹊是我国古代东周时期的一位神医,记得过去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印象非常深刻,是韩非子写的《扁鹊见蔡桓公》,大概意思是: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公,看了一下说:“你有小病在皮肤,不治疗就会加重了。”桓公不高兴,这世上哪有一来就说领导有病的人?是不是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还说自己的医术高明?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进入肌肉了,再不治疗就会严重了。”桓公不想理他。扁鹊走了,桓公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第三次去见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再不治疗就晚了?”桓公还是不理他。扁鹊走了,桓公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远远的看到蔡桓公就走了。蔡桓公故意叫人问扁鹊,扁鹊说:“小病在皮肤,汤熨就能治好;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里,用火剂汤就可以治好;病到了骨髓里,那就是司命神管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法医治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面,我就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果真发病了,身体疼痛难忍,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很快就病死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讳疾忌医”和“病入膏肓”两个成语,也让我们记住了扁鹊这个神医的名字。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渤海郡鄚人。扁鹊曾居住在中丘(内丘)蓬鹊山,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修得高超医术。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赐其蓬鹊山田四万亩于扁鹊,得到食邑之地。后因蓬鹊山之首,扁鹊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飞天然石鹊和静观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赵人视秦越人为吉祥喜鹊一般,而尊称其为“扁鹊”,即“在赵者名扁鹊”。后扁鹊游医虢国,巧医虢国太子“尸厥症”,使他起死回生。虢国太子感恩弃国来到蓬鹊山太子岩,从医扁鹊游,采药于是山。扁鹊到秦国后,在咸阳深得秦王器重,却遭到秦国太医李醯的妒忌,李醯派人于骊山脚下半路上将扁鹊杀害,后被人埋葬在现在的临潼区代王镇南陈村。

解放后,这里建起了扁鹊纪念馆,里面有一座扁鹊墓,还有一个中国古代中医史的展览。

一进大门,就看到一座扁鹊的雕塑,他长髯飘飘、目光炯炯,腰挂药葫芦,手握一段中药。

路两边各有一个大葫芦雕塑,一个上面镌刻的字是“妙手回春”,一个上面镌刻的字是“悬壶济世”。两边还有许多石碑,上面刻着一些中医养生妙法。

第一座建筑叫神医殿,里面都是一些关于扁鹊一生行医的经历和对中医的贡献的图文资料,内容丰富详尽。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识虚实寒热辨表里阴阳自可悬壶成圣手,察天地人情明君臣佐使方能济世曰神医”,对扁鹊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扁鹊本来是一种吉祥的神鸟,因为秦越人治病救人、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人们尊称他为扁鹊。

大殿的后面门头上书“扁鹊堂”,两边有副对联:“南参北芪匣内丸散延年益寿,藏花川贝架上丹膏返老还童。”

这就是扁鹊墓,一个圆形大冢,前面立一石碑,上书“扁鹊之墓”,还常常有人来烧香祭祀。

在扁鹊墓的东侧有一座建筑,里面是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展览,门口两侧的对联是“秋风和露芝草有灵信手拈来皆妙药,金针度人圣贤怀德慈心掏出即仙丹。”

从远古中医的起源、古代生活用具、古代制药用具、古代治病用具、古代药物标本、古代卫生文明等,有图片资料、也有实物模型。

西面是中国古代十大神医陈列馆,他们是:扁鹊、华佗、皇甫谧、张仲景、孙思邈、葛洪、朱丹溪、钱乙、李时珍、叶天士等十人。他们为我国古代中医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外面的花园里还有十大神医的雕塑。

参观完扁鹊纪念馆,让我们对神医扁鹊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中医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个了解。在今天,中医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和旅游,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